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心理学之传播的基本原则

学习心理学之传播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播内容是由一组相关联的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完整意义的讯息。公共关系传播应重视各种非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信息。公关传播的讯息通常与组织紧密相关,用于澄清某项事实,或者向公众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以消除公众的疑惑,赢得公众的支持。以下几个信息传播理论,对于提高公共关系信息的有效性,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传播内容_公共关系学原理

传播内容是由一组相关联的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完整意义的讯息。讯息包含了信源希望传达的信息或意义,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中介。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

讯息是由符号组成的,符号是讯息的载体。符号并不仅仅指语言符号,还包括音调、音色、音速、字体、动作、姿势、表情、服装、饮食、美术和建筑等各种非语言符号。因此,讯息可以是语言的、口头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书面的或是象征性的。公共关系传播应重视各种非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信息。

公关传播的讯息通常与组织紧密相关,用于澄清某项事实,或者向公众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以消除公众的疑惑,赢得公众的支持。以下几个信息传播理论,对于提高公共关系信息的有效性,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传播者在设计传播内容时,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是仅向受众说明于己有利的材料呢,还是在提示于己有利的材料同时,也以适当的方式提示于己不利的材料。霍夫兰及其助手研究表明,无论是“一面提示”即只谈一面之词,还是“两面提示”即把正、反两面的意见都提出来,效果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象的性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受众一开始就倾向于反对传播者的观点,那么“两面提示”比“一面提示”更为见效。因为受众会觉得你是站在比较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看问题,因而就会比较重视你的意见。

(2)如果受众原来就倾向于接受传播者的观点,那么只讲正面就比正、反两面都讲更好。因为这时对受众来讲,正面之词等于投其所好,进一步巩固了受众的预存认识。

(3)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受众,应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一并陈述。假如对他们只一面提示,他们会觉得传播者轻视他们的理解力与辨别力,同时会认为传播者怀有偏见,内心发虚,害怕或无力面对反面事实。当然,正反都说并不意味着各打50大板,不置可否。而是说在宣传正面主张的同时,举出主要的反面论点,并进行分析与反驳。

(4)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受众(比如既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受过中等教育者),最好是一面提示。因为把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都摆出来,会使他们感到混乱,迷惑不解。他们可能比接受传播之前更感到糊糊涂涂,不知所措。因此,对他们最好只讲一面之词。

简而言之,对于反对者和受教育程度高者,宜进行两面提示,而对于赞成者和受教育程度低者,则宜进行一面提示。

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事情的开头与结尾往往印象较深,这种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指对开头记得牢,近因效应指对结尾印象深刻。研究者发现,首因效应在学习上占优势,而近因效应则在记忆上表现得明显,刚发生的事显然比几个月前的事情印象深刻。用施拉姆的话说,“首先提出的论点在引起注意上是有利的,而最后提出的论点在被记住上是有利的”。

这一理论向我们提示了较为优势的信息顺序,告诉公共关系传播者要善于利用信息的开头和结尾。但这只是基本原则,在实际中应视情况灵活运用。

3.明示结论与含蓄

耶鲁研究认为,传播者把结论直截了当地告诉受众,要比让他们自己去猜出结论更为有效。但是,有时含蓄一些,让受众自己得出结论效果更佳。因为自己得出的结论要比传者给出的结论更容易接受,记得也更牢,同时也更不容易动摇变更。根据众多研究的成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条一般结论:

(1)在论题和论旨比较复杂的场合,明示结论比不下结论效果要好。

(2)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场合,应该明示结论。

(3)让说服对象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用于论题简单,论旨明确或说服对象文化水平较高、有能力充分理解论旨的场合较佳。

4.感性诉求与理性诉求

理性诉求,是以充分的事实根据、周密的逻辑推理、冷静的分析论述为特点;感性诉求,则不大顾及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主要通过调动人的感情,打动人的内心、煽起人的情绪来达到劝服的目的。

一般来说,感性诉求比理性诉求更易奏效。施拉姆曾说,“大量实验表明,动感情的呼吁较之理性的呼吁更可能导致态度的改变”。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左右人们态度的还是情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