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士人的生存法则

士人的生存法则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生存理念对于传统士人而言,科举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士人只有在如此残酷的激烈竞争中,角逐胜出,才能为自己乃至家族的生存获得基本保障。[112]明清之际,更是对士人荣辱与知耻道德观念的考验。有些士人廉洁一生,一贫如洗。[115]不仅仅对本族之人有捐助心理,王氏也呼吁关注穷苦之人生活。物恤其类,人其忍之。骨肉已成胡越,暮死不保朝生。[117]值得关注的是,一些侠义之士积极履行见义勇为、行侠仗义的价值观念。
士人的生存法则_空间转换与士人 价值观念的塑造 ———明清时期山东士人群体考察

(一)生存理念

对于传统士人而言,科举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士人只有在如此残酷的激烈竞争中,角逐胜出,才能为自己乃至家族的生存获得基本保障。为此,他们必须勤奋刻苦,才能改变自身的生存现状。

1.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章丘袭朂家贫但能立志明确自己的人生志向,“少贫,牧羊豕山中,手书卷不释。既而小吏诬其逋租受笞,益发愤力学。见李中麓以词曲名,耻之,锐意学古文辞,时称为醇谨君子。”[107]毕世济,“好读书,家贫,登树巅随月光而读,屡见赏于宗工。每入秋闱,取俗称为油煠果者,饱食过平日五、六倍,矮屋中不造饭,三日但饮茶而已。”[108]刘一相,“贫无书屋,寒冬掘地搆椽下楗其中,燎木为燠,泾液滴沥如雨,染污衣籍,而手龟足腫读弗辍。”[109]有时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也常激励士人,李莱峰,“国初从绥德府君任,值姜逆之变,备极颠沛,归益励志下帷。”[110]由此可见,以文为业,是士人生存的主要出路,一旦此理想破灭,对他们精神上来说打击非常大。毕世持,自肃之曾孙。其文风行一时,“是科,山左文甲诸省。先生负才,卓犖不羁。未秋试时,居一楼,日与朋好博饮喧呼,秉烛乃息。时而展卷;时于风清月白之夜,往山岩听泉,危坐达旦,人莫测也。至是发解。在省垣观剧,长身玉立,面目如画,稠人中耸然如鸡群之鹤。三大宪亭上宴客,共相指目,问谁何,左右以新科解元对。延之入座,无不叹其才品。退后,某官语人曰:‘解元可惜有文无命。’又传宝林司寇有侍姬通文墨。司寇以得人自庆,侍姬阅文,曰:‘所取前列,多才子,惜不能为达官。’后公权先生会试不第,抑鬱以卒”。[111]

2.不为五斗米折腰之气节。当一些士人阶层在为名利浮华而尔虞我诈之时,还有一些士人把气节与高尚人格作为生存法则,安贫守道,保持淳朴本性。芦花道人王三近,“天启二年(1622)恩拔得隽铨定州,倅以志甘恬淡终其身,未为五斗折腰也。晚年益肆力于群书,博物洽闻,人多矜式之。”[112]明清之际,更是对士人荣辱与知耻道德观念的考验。有些士人廉洁一生,一贫如洗。庆长,“少年随任山东,结婚聊城。太夫子殁,家贫,教授生徒,以文名素著,岁得修金盈千。及选县令缺,甚瘠乏赀。引见时,与选淄川者对换,西客自愿以金相借,人情炎凉如此……殁后,一子贫如洗。甚矣!廉吏之可为,而不可为也。迄今吾邑数循良,犹屈指及之。白发门生,感念为何如乎?夫子苦州县繁剧,每顿足曰:‘不如吾教书!’但公明伦,前任道宪,新例请捐复,亦夫子及门。”[113]宝东皋先生光鼎,历司文柄,一贫如洗,“先生身后之穷扼,非为代白其谤欤?本朝制艺,推李文贞公光地与先生,论者莫能轩轾。”[114]从他们身上,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士人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人道尊严与不屈气节。

3.民为贵。“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当士人在满足了自身温饱之后,往往还以仁人之心关注民生,倡导均贫观念。新城王氏强调,“孤独鳏寡情尤可悯也。异姓过继,念其所继,姑以與之也。三年后勿與者何?恐混吾族也,出嫁贫穷量與者何?亲有缓急。时有消长,难以例拘。故随宜酌之也。”[115]不仅仅对本族之人有捐助心理,王氏也呼吁关注穷苦之人生活。某季新城大雪,王象益发现,“薄暮朔风狂吹,严云密遮……急出视之,则见乞儿数辈,身无寸缕,手持一瓢,号叫雪中。众乃作色而相视,曰:人也,有如是哉!共与竭力周焉”,并作《劝施文》:

大德曰生,大宝惟兹,胞与何能异视!有无贵以相推,鱼处涸而濡沫,乌遇寒而依栖。物恤其类,人其忍之。即今目前之事,实动深长之思。维彼皮肤,非石非铁,亦出胎胞,亦裹精血,胡乃跣足行冰面,赤身卧雪!蔽以苇芦,傍乎簷隙。盼转世之春和,度如年之长夜。口之余味,有同嗜焉,终日营营,食惟一箪。鸡鶩之余,垂死可痊。何至呼母呼父,有耳如填。朱门既闭,长巷绝焉。余香缭绕,骄犬翩翻。恨双足特后,徒两目之睊睊。当是时也,岂无王孙穷饿,失浪泥沙,甘作楚囚之泣,不食黔敖之嗟者?人之爱子,谁不相如。孕之惟艰,养之惟劬。胡乃流离琐尾,鹿鹿鱼鱼。不畏惊卫,不忌风衢。子代母号,母食子余。自晓抵昏,残羹有无?其或转迹屏梗,弃儿草莽。肠腑已供乌鸢,乳哺犹来于梦想。天乎!天乎!彼亦人也,而使之至此极哉?彼夫金屋逶迤,椒房邃密。汉蜡初传,隋花未敝。选胜徵歌,实当此际。玉烛虽明,宁及此辈。庶几守土,加意循良。集安宅于鸿雁,求芻牧于牛羊。富弼设多方之赈,长孺开矫诏之仓。然而东及西漏,其能此界彼疆。是以多有破家去产,逋役逃征。散则糊口于村落,聚则委氦于市城。骨肉已成胡越,暮死不保朝生。吾闻兽有穷攫,鸟有哀鸣。如此数子者之所以无聊而传声也与?当其摧心一呼,白日黯淡,云帯愁而不行,风含悲而历乱。纵彼忍心皆思乎援,何待人人始为色变。当坐闻之,虽袭裘而不煖;当食闻之,虽列珍而不咽。天心虽昧,福田可耕。九牛之一毛何损,中流之一壶则生。且自古以来,歌舞余乌雀之悲,惟乐施存金石之名。范公不以散麦而贫,李谦反而出粟而兴。咄!咄!千古一人,唯石季伦之自靡自封而已。盖思盈虚消息,数之大常。唯天所授,倏圆倏方,胡不设身以处,而甘殖其殃。山珍海错,一箸之费,百人可活;狐白雉头,半幅之家,百人噢咻。勿以善小而不屑,勿以力微而难周。药穷施方,善量何俦![116]

有一些士人主动将民本理念付诸于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去,唐思仁,“重诗书,家贫好施,里人号曰唐佛。里人有债不能结,或相争即代为之结。见无衣履者,即解所著衣履与之。赤身归家,人相诟,不为意也。”袁振维,家贫好学。不治生产,“读书不为功名,以求放心,为归其襄大事。同庠会葬者百余人,皆冠带公奠,为士林推重如此。家无宿储,雅好施济,时有族人负官租,维以场粟立完不责偿。值大俭,其族孙或盗去牛驴,后知其人呼而教之曰:汝贫,吾不汝责,但汝对人时当言是吾四祖与我者,庶不坏汝行止也。生平与物競善曲全多此类。”[117]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侠义之士积极履行见义勇为、行侠仗义的价值观念。明天顺间毕连,“天性任侠,因邑恶官光禄寺少卿陈(即陈诚,中宪大夫,管光禄少卿通政使司右通政),恃势横行,强霸成性,横行流毒桑梓。天顺末年,其妻侄子乘眉舆率悍奴刈邻小麦,莫敢禁止。时公年近三旬,向勤奋读书,闻之,义愤填胸,操刀直入其家,尽杀十八口,自刎于衙堂。县令孙公泰奏曰:‘不知何处疯子陈起兵复仇。’闻之,一气而亡,此事叙入邑志。此一义举,毕氏祖茔湮没大矣,墓碑毁,改姓外流,使祖系难考,而后连公亦不敢叙谱。”[118]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由于世风下降,有些士人价值观念中已经不存济世理念,医德呈现下降的现象。“余不佞,维山东固多良医,若史所载扁鹊、仓公者皆有名于世。越人家渤海、淳于家临淄,去齐生于陵较近,为医药祖,齐生岂得其遗方耶……齐生性笃挚,所治疾务专其症,不他游,以故所活甚众,不可以数计,有声公卿间。不似近时,号精良医者务为名高,不恤人疾苦,夕投剂则夕以归,朝投剂则朝以归,日惟招摇里市,僕僕勤贽币为也。”[119]还有些士人图财害命,失赤子之心,因财而杀,“有富室兄弟同居。兄一子,弟有子二:名大蝴蝶、二蝴蝶,年皆十岁余;兄子更少。兄卒。一日,兄之子不知所往,其母使人寻之,得诸野外,已死。项上似有带痕。鸣之官,验时,怀中飞出二蝴蝶。官问二子名,乃知杀之者矣。盖恐其析产而死之也。幼而险恶如此,利欲之害心,真可畏哉!古人云:不失赤子之心,今之赤子,亦有难问者矣!”[120]海丰王维询,“嘉庆十二年(1807)解元也。由翰林历官臬司。忽自缢,同里惊疑。久之,知有富民逼嫁孀妇,图财产,妇不从,勒死以自缢报县;复以火炙伤痕,令模糊难辨。县据原报详出。妇母家亦巨族,迭次上控。先生知其冤,议平反,抚院瞻狥,坚不从,不得已为匹夫之谅,其志可悯。后妇家京控,钦差验讯得实,各官俱获罪,先生不及矣。”[121]

(二)影响因素

老子常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因此,知足常乐是士人生存法则中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一些士人对知足与不知足二者理解不同,使得他们对功名、衣食、安居、庄田等物质层面与精神文化的理解不同。个人认识层面的偏差,使得他们意识形态领域里,道德观、价值观开始发生转变。同时,作为认同基础的文献、书籍等,对士人生存理念与道德准则提供了导向作用。经过家庭的培训与积累,以及城乡不同空间不同事务的历练,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已基本确定。德州田需,康熙五年(1666)举人,十八年(167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清白传家,一裘十年,食无兼味,里中浮华子弟望而畏之,有黜奢崇俭之功。”[122]王之垣,“平居无鲜甘之奉、华美之饰。即病足御箯舆,入里必下。子孙尊用其教,尝布衣履而行市,无导从者;出入有期,不失晷刻;为文社,凛凛程度无敢后。诸子侄先后入科第者二十余人,由公之督训也。其他恤孤赈贫,兴修缮治,多所施予,以非公大业不备著。”[123]不容否认,随着社会的变革与社会结构的变迁,士人往往要在自卑与自傲、变通与保守、报恩与忘恩、崇简与崇奢、入儒与隐道之间徘徊,他们的抉择直接决定了其在生存领域的价值追求

小结。综上所述,士人生存概念的扩大,不仅仅是他们自身生存解决与否的问题,还要通过士人对周围区域众人的救济理念,深刻认识到士人兼济天下的理念与胸怀。不可否认,士人施舍有本能意识,但也暗含其他的利益、名声等观念存在其中。

【注释】

[1][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9页。

[2][明]姜埰编、清姜安节续编:《姜贞毅先生自著年谱》,706页。

[3][清]毛奇龄编:《易斋冯公年谱》,467-468页。

[4][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95页。

[5][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30页。

[6][清]张笃庆:《张氏述祖德诗》下卷,其十一。

[7][明]王象晋:《忠勤图说》。

[8][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05页。

[9][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52-153页。

[10][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15页。

[11][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34页。

[12][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430页。

[13][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96页。

[14][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95-96页。

[15][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396页。

[16][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405页。

[17][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76页。

[18][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57页。

[19][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2页。

[20][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78-79页。

[21][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27页。

[22][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76页。

[23]《淄川高氏族谱》,卷八。

[24][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34页。

[25][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333页。

[26]《张氏述祖德诗》下卷,其十一。

[27]《海曲卜氏传家宝训》,山东省图书馆藏善本

[28]《淄川高氏族谱》,卷八。

[29]蒋寅:《王渔洋事迹征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12页。

[30][清]王兆琛修:《福山王氏族谱》,北京国家图书馆藏。

[31][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2页。

[32]《刘氏家谱》,卷二。

[33]韩其芳等修:《淄川韩氏世谱》。

[34][清]张笃庆:《张氏述祖德诗》,淄博市图书馆藏。

[35]《刘氏家谱》,卷二。

[36]《淄川毕氏世谱》,西铺家祠藏版,光绪十三年刻。。

[37]《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存目九·增定玉壶冰》,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卷132,第1125页。

[38]《颜山孙氏家乘》,《莒州公》。

[39][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426页。

[40]《淄川毕氏世谱》,西铺家祠藏版,光绪十三年刻。

[41][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93页。

[42]《淄川毕氏世谱》,西铺家祠藏版,光绪十三年刻。。

[43][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76页。

[44][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255页。

[45][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334页。

[46][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53页。

[47]《天启新城县志》,《隐逸》。

[48][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72页。

[49][清]张鸣铎修、张廷寀纂:《乾隆淄川县志》艺林石印局印,卷六下《乡饮》。

[50]《淄川韩氏世谱》历代仕宦。

[51]《淄川韩氏世谱》53页。

[52][清]张笃庆:《张氏述祖德诗》下卷。

[53][清]张鸣铎修、张廷寀纂:《乾隆淄川县志》艺林石印局印,卷六《义厚》。

[54][清]唐梦赉:《志壑堂文集》,卷之六《明大学士少保张公传》。

[55]《高密李氏族谱》卷九,1938年石印本,27页。

[56]《吕氏族谱》(昌乐、寿光),1912-1949年铅印本。

[57]《杨氏世谱》,1908年。

[58][清]王兆琛修:《福山王氏族谱》。

[59]《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60]《颜山孙氏家乘》,《仲唫公》。

[61][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28页。

[62][清]张笃庆:《张氏述祖德诗》下卷,《述曾王父相国少保公三十七首》,淄博市图书馆藏。

[63]《高密李氏家谱》1938年石印本,卷九。

[64][清]张笃庆:《张氏述祖德诗》。

[65][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87-188页。

[66][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90页。

[67][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92页。

[68][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92-193页。

[69][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234-235页。

[70][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77页。

[71][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70-171页。

[72][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6、8页。

[73][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3页。

[74][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417页。

[75][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412页。

[76][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413页。

[77][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414页。

[78][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11页。

[79][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73页。

[80][清]唐梦赉:《志壑堂文集》卷之六。

[81]《淄川高氏族谱》,卷八。

[82][清]张鸣铎修、张廷寀纂:《乾隆淄川县志》艺林石印局印,《赠太常寺少卿秋澄王公祠记》。

[83][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7-18页。

[84][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44页。

[85][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401页。

[86][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44页。

[87][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44页。

[88][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87页。

[89][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8页。

[90]《刘氏家谱》,卷三。

[91][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415页。

[92][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417页。

[93][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31页。

[94][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390页。

[95][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431页。

[96][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422页。

[97][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5页。

[98][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92页。

[99][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84页。

[100][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72页。

[101][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33页。

[102][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402页。

[103][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412-413页。

[104][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42页。

[105][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38页。

[106][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00页。

[107][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33页。

[108][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138页。

[109]《刘氏家谱》,卷三。

[110]《高密李氏家谱》1938年重修,卷九,24页。

[111][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29页。

[112]《王氏一家言》,卷之八。

[113][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403页。

[114][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94页。

[115]《新城王氏族谱》(北图)大司徒公遗墨。义田记。

[116]《天启新城县志》,《劝施文》。

[117][清]张鸣铎修、张廷寀纂:《乾隆淄川县志》艺林石印局印,卷六《义厚》。

[118]《淄川毕氏世谱》,22页。

[119][清]唐梦赉:《志壑堂文集》,卷之一《代谢齐月川文》。

[120][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346页。

[121][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370页。

[122][清]田同之纂修:《德州田氏家谱》。

[123]《天启新城县志》,《少司徒王公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