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对年经济形势和年经济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对年经济形势和年经济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对今年经济形势和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发表了一些看法。徐连仲认为,今年我国经济运行的协调性、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均有所改善,经济走势将保持平稳运行。但也有一些专家对通货紧缩的苗头表示担忧。
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对年经济形势和年经济工作的看法和建议_对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若干思考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对今年经济形势和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发表了一些看法。现将其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对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基本估计和总体评价

绝大多数专家对今年宏观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持有信心,预计全年GDP增长率将达到9%左右。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估计,今年全年GDP增长可维持在9%,投资增长可达到20%。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认为,目前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增长水平还都很高,担心经济在短期内会出现“急刹车”、“硬着陆”没根据,从全年看GDP增长仍会保持在9.3%—9.5%的高水平。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唐旭说,从总体上看,今年我国GDP增长率呈稳步增长态势,增幅虽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高位水平,全年可达到9.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从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来看,全年经济增长会在9%左右。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预计,中国今年经济增速为9.2%。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研究员徐连仲预测,全年GDP增长在9%左右,CPI涨幅约为2%。

专家学者认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这是由于政府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不健康、不稳定因素,采取了得力、有效的政策措施,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张立群认为,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今年我国经济高位走稳。新一轮经济增长开始由上升期转入稳定期,并呈现高增长、低物价的特点。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说,这次宏观调控在各方面力度把握比较到位。今年经济形势出现的高增长、低通胀、就业状况比较好的状况,会在经济周期上升通道上继续运行。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研究员王小广称,今年是1998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最好的一年,即经济在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既无通胀又无通缩的较理想状态。徐连仲认为,今年我国经济运行的协调性、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均有所改善,经济走势将保持平稳运行。逐渐回落的物价,表明我国经济运行开始进入高增长、低物价区间。

二、对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经济走势的预测

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基本实现软着陆,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在向下调整。特别是,物价走势形成下行压力,但发生通货紧缩的可能性还比较小。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指出,就目前情况看,今年四季度出现通缩可能性可以基本排除,到12月份CPI有可能涨到2%左右。但总体来讲,总需求依然比较弱。哈继铭认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速确实会下降,但不会急剧下降,通货紧缩可能性很小。中国通胀水平不像现在统计的那样低,真实的通胀压力要高于目前CPI反映的情况。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所长罗云毅称,我国宏观经济与投资增长已进入“软着陆”的关键时期。预计今年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融资的总体走势将稳步下行。只要保持投资增长速度大致平稳,继续实行双稳健政策,就可以在年内顺利完成周期交替,开始新一轮经济增长。王小广表示,短期内通缩压力不大,第四季度物价增长还可能出现一定的回升走势,即年内不会出现通货紧缩问题。

但也有一些专家对通货紧缩的苗头表示担忧。林毅夫指出,我国经济在今年第四季度、明年年初,很可能会再度出现通货紧缩,目前通缩苗头已经显现。但不象外国出现通缩那么严重,经济还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中国社科院教授张曙光认为,今明两年通缩压力大于通胀。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袁钢明表示,目前物价回落幅度已经超出正常范围,落入了通缩警戒区。现在担心的是通货紧缩多快到来,而不是会不会到来的问题。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认为,如果控制不当,明后两年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下滑,要注意“防冷”。

绝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将比今年放慢,但不会出现明显下滑,全年经济还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预计在8%左右。林毅夫指出,明年GDP增长率可能维持在8%的水平,投资增长至少在15%。王建认为,明年经济增长率会略低于今年,但8%不会有问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樊纲强调,如果宏观经济政策能够根据总供求关系变化及时有效调整,未来两三年我国经济增长将会保持在8%—9%。哈继铭预计,2006年中国GDP增长率为8.5%,2007年和2008年都会超过8%。唐旭预测,2006年一、二季度我国GDP增长率分别为8.8%和8.6%,2006年上半年GDP增长率为8.7%。

三、对做好明年及“十一五”时期经济工作的建议

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明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各地大干快上的积极性可能很高,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既要防止投资过热反弹,也要防止出现通货紧缩。宏观调控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建议,明年不宜采取大的政策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应保持相对稳定。关键是要加快改革,加强市场机制建设,让市场恢复调控和配置资源的作用。王小广说,继续适度控制投资增长速度仍是明年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特别是保障房地产行业实现“软着陆”。中银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指出,明年最重要的是不要让经济回落过快,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在短期政策上,稳定投资非常重要。林毅夫认为,目前出现通缩苗头只是一个表象,其背后有很多问题,应该利用这次机会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快速走出通缩阴影,保持明年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关于“三农”问题,专家学者认为,2006年全部取消农业税以后,对农村和农业发展、特别是农民增收问题要有新思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指出,以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为核心,调整城乡利益分配格局,是明年“三农”政策的重中之重。建议稳步推进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建立向农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制度;加强财政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认为,要认真思考如何提高留在农村务农者的收入。同时要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村和农业发展。王小广说,明年要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及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种粮和农机具购置的补贴力度,建议从2006年起适当控制粮食种植面积和继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粮价及其他农产品价格稳定增长,增加农民收入。

关于财政政策和财税体制改革,专家学者认为,明年应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财税改革步伐。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建议,明年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防范风险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税收体制改革方面,明年要尽快出台内外资所得税合并、个人所得税、燃油税等改革方案,积极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工作,加强对不动产税、消费税改革方案的研究。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表示,明年财政政策在调节贫富差距方面要有所突破。同时,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特别是要增加推动改革所需的财政支出。中国社科院世界政经所所长余永定认为,财政政策应该在宏观调控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了保持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2006年可能需要增加政府财政支出以弥补国内需求不足。

关于货币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专家学者认为,明年应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预调和微调,注重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同时,加快推进金融改革,推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协调发展,重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余永定指出,明年货币政策应该保持稳定,人民币基准利率没有必要调整,也没有必要增加货币市场流动性,可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研究员宋立说,为了防止通货紧缩和经济增长过度下滑,货币政策应由目前偏紧向适度宽松微调,特别是信贷政策,除继续严格控制房地产信贷外,要适当放松。李扬认为,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发展证券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林毅夫建议,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发展地区性中小银行,成立民间担保公司,设立支持中小企业的政府机构,建立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体系。

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专家学者认为,人民币不能大幅升值。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人民币汇率的暂时稳定对中国和国际社会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不宜有大的变动。王小广建议,不能给升值留下想象空间,资本帐户也不能放松。从政策层面看,应尽可能在汇率方面给国内的出口企业创造相对宽松的空间,但不主张继续依靠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来促进出口。中国农业银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指出,我国大量的外贸企业习惯了固定汇率制或多日一价制,有的不懂得询价,有的不了解国际外汇市场,有的不考虑汇率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因此,人民币汇率变化不能过于频繁。

关于扩大内需,专家学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启动消费。王建指出,未来几年可能要面对生产过剩问题,解决办法的重点是扩大需求,必须从消费入手,实现投资型增长向消费型增长的转变。贾康认为,在明年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困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必须扩大内需,特别是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王小广建议,要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促进消费加快增长:实行“稳房促车”的消费政策,把扩大居民服务业消费作为扩大消费新的突破口,扩大教育、医疗及社会保障等公共支出,严格控制消费产品价格上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启动消费迫在眉睫,但不能过分寄望于农村消费带动整个消费和经济增长,促进消费的着力点是结构调整。

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专家学者认为,关键是加快改革,实现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指出,我国经济应通过三条路径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即加快科技进步、发展服务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其关键在于加快改革,减少行政干预,矫正价格扭曲,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卓元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靠深化改革。一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从经济活动主体转为公共服务组织;二是深化财税改革,提高矿产资源的补偿费,开征燃油税等;三是深化价格改革,建立反映资源需求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四是改革干部政绩的考核和提拔任用体制。

关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专家学者认为,要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力求取得实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减少对市场和企业的各种不正当干预,消除出于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而进行的设租和寻租行为,进一步开放市场竞争,打破行业垄断特别是行政性垄断。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当前改革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大都与政府改革不到位、改革滞后有关。明年及“十一五”时期,无论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还是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张曙光认为,政府改革的关键在于限制政府和官员权力,特别是经济和投资权力,要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和官员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并对官员行为实施公开的舆论监督和司法监督,实行真正严格的问责制度。

(此文系与国务院研究室朱成君同志合作整理的信息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