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项目建设对陇南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

项目建设对陇南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建设对陇南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根本内在要求,发展是硬道理。甘肃省提出的发展抓项目的思想牵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也非常附和陇南发展的实际。在陇南这个经济不发达但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项目建设对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日益显现,今后要加快发展步伐,还必须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力度,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依托项目建设,扩张经济总量,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项目建设对陇南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_贫困地区发展的实践考察与理论思索

项目建设对陇南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

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根本内在要求,发展是硬道理。而发展要以项目做支撑,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平台和载体。项目聚集了资金、人才、生产资料等各种生产要素,是优化资源配置、扩张集散效应的“发动机”。实践证明:市场引导项目,项目聚集要素;投资推动发展,发展创造财富,项目建设是落后地区改变面貌的必由之路。甘肃省提出的发展抓项目的思想牵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也非常附和陇南发展的实际。在陇南这个经济不发达但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项目建设对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日益显现,今后要加快发展步伐,还必须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力度,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依托项目建设,扩张经济总量,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一、项目建设加速了陇南经济发展的步伐

陇南地处山区,是甘肃省生物、矿产、水力富集地带,但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长期以来投入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发育滞后,经济发展缓慢,至今仍是以农为主的地区,是甘肃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陇南丰富的资源和贫穷落后的状况,决定了陇南自主增长乏力,经济发展对投入的依赖性强,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近几年来,陇南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投入,建设了一批公路、城市设施、工业、生态农业等骨干项目,为增强陇南经济发展后劲,加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退耕还林、扶贫综合开发等项目工程等,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态和农民基本生存条件,通过实施农村电网改造与建设、江武路二级改建、通县油路、县城改造、城区供排水设施、学校建设,光缆传输、邮电通讯等重点工程建设,有效地缓解了交通、电力等发展瓶颈,地到县通车时间平均缩短2.2小时,通讯信息产业与发达地区基本同步发展,全区城市化有一定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入,营造了新的经济发展平台。宝徽锌冶炼厂、成县厂坝二号井、康县独一味CMP工业园区、徽县新天药业中药提取、文县安昌河电站、甘肃锑厂锑冶炼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的建设和投产,催生出一批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为工业今后的长足发展注入了活力。据不完全统计,2000—2003年,新增企业208户,平均每年增加104户,2004年上半年又增加82户。

据统计,2000—2003年,全区新上各类建设项目共1124项,总投资80.29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5.65亿元,其中,全区新建50万元以上的项目1051个,建成1009个,总投资68.92亿元,完成投资50.26亿元。生产总值由40.3亿元增加到51.89亿元,年均增长9.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5.61亿元增加到8.12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由2.94亿元增加到4.47亿元,年均增长14.99%,财政支出由24%下降到8.2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由9.3亿元增长到12.58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9.4亿元增加到45.2亿元,年均增15.36%。

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13亿元,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长率11%,是近10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比增速较好的2002年高出2个百分点。2004年上半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生产总值比2003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据测算,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平均在3个百分点左右。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38.1∶27.3∶34.6调整到2003年的33.5∶29.8∶36.7。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二、争取更多的项目,继续加大投入,仍是陇南加快发展的主要任务

尽管近年项目投资逐年递增,经济加速增长,但由于基数小、增量少,人均水平低,与发展需求大局相比,依然存在着投入不足,项目建设滞后的问题。2000—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由33.12%上升到42.65%,但仍低于全省45.1%~50.35%的平均数,人均产值比全省低3000多元;去年陇南经济增速名列全省第七,但全市GDP为51.89亿元,只占全省的3.99%,经济总量排在第11位。与全国全省经济形势相比,陇南经济基础不是“过热”,而是要继续“加热”,投资规模不是过大,而是偏小,经济发展不是要“刹车”,而是要加速。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拉动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陇南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处在全省最后一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十分有限;出口贸易才刚刚起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很小,还形不成对经济的拉动;项目投资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所以今后陇南加快发展必须主要靠投资拉动,依靠项目投资扩张经济总量,培植“造血功能”,才能促进自主发展能力的增长。

陇南丰富的资源极具开发潜力,急需大规模的投入。但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趋势来看,偏远的陇南山区今后争取国家大规模的投入会更加吃力。2003年以来,国家为了解决局部地方、部分行业经济过热问题,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步转为所谓中性财政政策,直接用于经济扩张的投资减少。投资政策变化的负面影响使欠发达的陇南首当其冲,区位劣势更为突出,上大项目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而本市财政自给率仅为27%,也无力拿出资金投资开发。面对这种情况,陇南人只有以进一步开放的姿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启动民资民智,抓住东部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面向市场,广为招商引资,不拘一格地跑项目,持之以恒地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新项目;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支持发展高新技术项目、技术开发转让项目、农业产业化开发项目等,使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更多领域,激活整体经济;鼓励一些优势企业发展深加工新项目或发展劳动密集型轻工产业,改变以原材料输出和重工业为主的经济格局,才能使陇南继续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

三、创新项目建设机制是当务之急

项目建设多元化、多类型的发展趋势和加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急需与时俱进,创新机制,探索和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有利于推进项目建设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项目形成机制。高度重视项目的策划论证,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论证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好项目,充分发挥陇南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面向市场寻找投资业主;对关系全市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组建专门班子。同时建立项目启动基金或贷款担保机构,制定激励政策,给重点项目论证和引资有功人员重奖,引导社会力量开发新项目。二是配合政府机构改革,整合项目管理机构和队伍,将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各经济主管部门,形成计划发展部门牵头,各经济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的项目工作责任制,在编制项目时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化运作。三是建立项目绩效考核制,改革项目考核办法,将项目建设成果作为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主要依据,并将项目建设与社会发展综合考虑,切实改变许多领导干部不懂项目不会抓项目的现象。四是强化对项目的监督管理,制定项目实施定期督促检查制度,实行责任追究;严格执行项目工程招投标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工程监理制,依法规范管理。对项目专项资金封闭运行,专户储存,对招商引资项目跟踪服务。

四、转变观念仍是推进项目建设的长期任务

陇南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还是思想观念转变慢,许多人对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认识不足,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向上要资金要项目上,在研究政策导向,开放市场方面不够。因此,转变观念仍是推进项目建设的长期任务。首先必须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和企事业单位对项目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转变过去“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和单纯依靠国家投资的旧观念,树立“办多少事就筹多少钱”,依靠社会筹资搞建设的新观念。二是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新观念,不断拓宽发展抓项目的视野和思路,不拘一格地议项目、跑项目,千方百计争取中央和省上的项目投资,争取外资外商的开发投资,学会运用市场机制吸引资金上项目。坚决摒弃“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乱办事”吃拿卡要的不良作风和害“红眼病”,排斥外地企业,市场封锁,不正当竞争等不良现象,为项目建设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宽松环境。三是牢固树立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投入产出观念,由过去片面追求速度转变为注重稳定发展和增加效益上来,逐步压缩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杜绝重复建设,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到项目建设的重要位置上来。

五、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

良好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减震器,也是生产力。依靠项目带动提升发展能力,必须解决外部环境不理想的问题,正确定位政府在项目建设者中的作用,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一是政府应当好项目建设的“大总管”,宏观把握调控项目,尤其是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建设高质量的项目库,控制重复建设和低层次循环。二是政府应当好项目建设者的“红娘”,通过扩大开放、牵线搭桥,或走出去推介本地优势项目,吸引外商投资,招揽人才,促使更多的项目和资金“联姻”。三是政府应当好项目“服务员”。项目建设能否成功,与一个地方的投资环境、政府工作效率、群众观念意识密不可分。政府应以服务员的角色心态,为所有项目实体提供一视同仁的优质服务,提供一个廉洁高效、安全有序、公平竞争的良好发展环境。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应尽职尽责地争当项目建设的促进派,当好项目主体的配角与帮手,为项目融资、开工、建设扫清障碍

(原载于《甘肃省2004年学术年会文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