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荒漠上崛起一座新城

荒漠上崛起一座新城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荒漠上崛起一座新城———红寺堡开发区城市建设综述十年,城市规模从无到有。1998年12月~2002年,红寺堡开发区城市建设工作由社会事业局管理。10年来,红寺堡开发区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编制规划,稳步建设发展。2008年编制完成了红寺堡开发区所有村庄建设整治规划。
荒漠上崛起一座新城_—红寺堡开发区城市建设综述_旱塬播绿

荒漠上崛起一座新城———红寺堡开发区城市建设综述

十年,城市规模从无到有。

十年,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十年,城镇居民的人居环境更加舒适。

当“荒漠变绿洲,沙丘起高楼”成为众多回忆往昔的红寺堡人经常说起的一句话时,有谁能想像到,十年前红寺堡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破落的旧羊圈?

在倡导以人为本追求精雕细刻,彰显中部干旱带个性,这一城市建设理念的引领下,红寺堡人用勤劳的双手在“天上无飞鸟,地上沙石跑”的不毛之地,建设起了一座现代气息浓厚、诗意无限的安居之所。

1998年12月~2002年,红寺堡开发区城市建设工作由社会事业局管理。

2004年12月,建设与环保分家。

2005年5月,环卫队、绿化队、城管大队分归环保局管理。

2008年1月28日,建设与环保局成立,成为专门负责建设行政管理和环境保护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从事宣传制定建设法规、行政执法监督、勘查设计、城乡规划、房地产开发建设、建筑管理、环境自然生态保护、检测等工作。下设房管所、质监站、环卫队、绿化队和城市监察大队5个机构。

红寺堡开发区城市建设从荒漠中起步,在建设中发展。自开发建设以来,坚持“国家扶持,政策吸引,优质服务,前景鼓动”的建设思想,树立绿色城市和经营城市的理念,面对建设资金短缺的困难,不等不靠,创新举措,扎实工作。

规划先行,打造城市新形象。10年来,红寺堡开发区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指导思想,科学编制规划,稳步建设发展。红寺堡开发区城市总体规划于1997年编制,2004年底进行修编,2005年5月组织实施;但随着红寺堡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原规划已不能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加之行政区划调整和工、商、贸等城市功能区的重新划分,原规划已不具备实际指导意义,2009年计划重新修编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编制完成了红寺堡开发区所有村庄建设整治规划。在执行规划管理中,始终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原则,依据《红寺堡开发区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强化对“一书两证”的管理,规范审批程序,坚决杜绝越“线”现象的发生;对建设项目的审批在建筑风格上注重体现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起草了《红寺堡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暂行办法》,依法加大监管力度,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城乡规划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img61

绿树掩映中的居民小别墅

抓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从2000年———2007年底的8年时间里,红寺堡累计争取国家投资近2个亿,吸引社会投资3.6亿元。截止2008年已完成“五路六街”的城市道路框架,修建12条总长37.76公里道路,铺设41.16公里的排水管网和37.76公里的给水管网,全面实现了水、电、电信和电视光缆线一次性入地、道路景观和其他各项配套工程的建设,逐步形成了循环贯通、方便快捷的城市道路网络。按照“建成一条、绿化一条”的原则,采取“以地换绿、公司化运作增绿、城市绿化队补植增绿、捆绑项目资金增绿、单位自筹资金增绿、干部职工义务植树增绿”六种模式强硬措施全面提升城市绿化面积,截至2008年城市绿化总面积达248.77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由原来14.98%增加到现在的30%,绿地率由原来的12.03%增加到27.01%,人均公共绿地由原来的25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57平方米。随着移民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城市人口的增加,稳步解决城市居民住房困难问题,着力建设了创业小区、恒馨苑小区、建兴小区、罗山花园、园丁小区、金翠苑、国税小区等,完善小区配套设施,使每个小区都成为居民满意的工程。为了提升城市品位、聚集城市人口,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红寺堡中心广场工程,目前,该广场已成为红寺堡城市居民文化、娱乐、休闲的活动场所和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提升城市对外形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投资1332万元,完成了盐兴公路城区段道路、排水、电网及路灯工程的改造工程。按照“统一规划、有序开发”的思路和“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依靠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和因势利导的措施,吸引社会投资,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几年来共吸引陕西、山西、甘肃、内蒙等区内外具有规模的投资客商240多家,投资3.6亿元,筹建红寺堡综合市场、罗山商城、建材市场、商贸流通中心、面粉厂。碳化硅厂、中药材加工厂、沿街商贸楼等各类建设项目,完成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建成红寺堡妇幼计生中心服务楼、中小学教学楼和广播电视局办公楼、管委会办公楼与公安局看守所、拘留所、检察院、法院办公楼房、医院办公楼、二中、二小等项目工程。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引资208万元建成了清真牛羊肉市场,投资5000万元建成了红寺堡综合市场,引资8500万元建成红寺堡建材市场以及投资1500万元建成物流中心,充分发挥了以商业启动、以项目拉动,繁荣搞活城市经济的作用,已成为红寺堡极具活力的经济增长亮点。

加强城市管理,提供优质服务。10年来,始终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观念,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支持不支持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城建监察队伍“七条禁令”、“十条服务忌语”和“二十条文明用语”,加强城建监察队伍建设。加强文明教育,提高市民整体素质,每年都在机关、学校、市民之间开展“城市是我家,人人都爱护”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教育有力提高了城市居民的市民意识、城市意识,增强城市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自觉性、能动性,全体市民人人都成为发展城市经济的“软环境”。以实施“两大工程”为契机,扎实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沿街单位、门店责任签订率达到100%;清理整治了对城区内、出入口、城乡结合部的临时建筑和“烂尾工程”,有效地解决了滚新路红寺堡入口处杂乱无章、有碍观瞻的问题;实施“穿衣戴帽”工程,粉刷楼体8200平方米,清洗楼面540间6200平方米,改换坡屋顶158间1390平方米,清理城区各类建筑物、线杆线路及市政设施上随处张贴的小广告、牛皮癣5820余处,城市品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立足防范,强化监管。10年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把工程安全质量放在建设管理工作的第一位,认真贯彻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强化工程建设参与主体各方的安全意识和质量责任,加大工程质量监管力度,促使红寺堡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保持总体平稳的态势。实现工程质量、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工程监理覆盖率均达到100%,有效地防止和杜绝死亡事故,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重伤率为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目前,红寺堡开发区城区控制区面积为11.5平方公里,建成区6.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达到75万平方米,硬化道路72万平方米,道路硬化率达到90%以上;城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61.2%和64.29%;安装路灯811盏,亮灯率达到90%以上;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光缆、电缆城区覆盖率100%;城区凝聚力逐年增强,城市人口达到了2.56万余人,占红寺堡总人口的12.5%,市政基础设施逐步配套成型,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img62

红寺堡城市一角

虽然数字枯燥,却是最有力的证明。

经过充满科学性和前瞻性的规划和建设后,红寺堡城市建设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品位也上升了一个层次,城镇化进程正在逐步适应跨越发展的进程,城市的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日益提高。

img63

红寺堡中心广场

如今,漫步罗山脚下的红寺堡街头,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觉到一座文明、现代、开放的城市正在宁夏中部干旱带上崛起。

2009年,红寺堡开发区正式启动创建“自治区级园林城市”……

明天,一个更美的红寺堡,一个年轻的、现代化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将走向全区、走向全国。

舒适、安静、惬意……

这是人们对生活环境最美好的憧憬。

随着红寺堡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打造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来实现人们的这个梦想呢?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过:“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这个大地上。”

(红寺堡开发区建设与环保局供稿;撰稿人:关保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