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祥熙的“三农”思想

孔祥熙的“三农”思想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国民政府的重要官员之一,孔祥熙的经济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三农”思想对中国的农民、农村、农业发展也有过积极的作用。孔祥熙“三农”思想的理论来源仍然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
孔祥熙的“三农”思想_民国时期“三农”思想研究

第二节 孔祥熙的“三农”思想

孔祥熙,山西人,1880年出生于一个金融富商家庭,1901年赴美留学,1907年获耶鲁大学理化硕士学位。在留学期间,与孙中山先生相识,深受其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遂追随孙中山先生。1926年冬,孔祥熙接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支持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他历任工商部长、实业部长、财政部长、国民政府委员、中央银行总裁、行政院院长等职务。作为国民政府的重要官员之一,孔祥熙的经济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三农”思想对中国的农民、农村、农业发展也有过积极的作用。

孔祥熙“三农”思想的理论来源仍然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在他担任各种要职期间,结合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和执政之需要,形成了一些独到的观点和思想,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一、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孔祥熙高度重视中国的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并在自己的执政生涯中,提出了一些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状况的政策与思想。

1928年,孔祥熙在担任工商部长时,提出“工商之源,多出于农林蚕牧”,并表示,“渴望(中国)农业之进步,未敢后于人”。[46]

1930年,他在改任实业部长后,强调说:“近世各国,虽有农业国与工业国之分,然其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物产富饶,能以本国之生产,供其食品与原料者,无不以农业为基础,而徐图工业之繁荣。欧美各邦,尚且如此,况在中国之以农立国乎?惟中国虽以地大物博著称,而考其现状,则国内各处,荒地满目,饿殍载途,农村经济,日趋疲敝,而粮食之入超,岁且至数千万元,如欲改进民生,自以发展农业为最重要之策。”[47]

1933年,他担任财政部长时,又强调“万物皆由土中生长,中国以农立国,农民倘得生机,工商业自可趋于繁荣,国家经济发展之前途,实系于此”;“关于救济农村,我政府向甚注意,曾在行政院设农村复兴委员会,研究办法”[48];“我国以农立国,农民占人口百分之八十,农业不振,则整个经济因而衰败”[49];“中国以农立国,非先救济凋敝破碎之农村,不足以苏民困而厚民生”。[50]他不仅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关注中国农民的生活,将农民、农村、农业发展联系起来,甚至与工商业的发展联系起来,“惟社会经济,日就凋残,农民因谷贱税重,勤劳所入,不足资生……欲图农村之复兴,市场之繁荣,必先使人民能安居乐业。……财政方面,丞宜亏减人民之负担,以期其所受之痛苦,得以逐渐解除”[51];“要使人民安居乐业,必先谋复兴农村,然后徐图恢复元气,则工商业亦能随之发达”。

在1934年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开幕式上,他提出中国财政经济之治理,端绪较多,但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十四项,其中有三项涉及“三农”:

一是减轻田赋附加。“历年租赋加重,在各省市地方举办新政,用途重要,原有不得已之苦衷,中央固所深悉,惟揆诸民力,实已不胜,奋然革除,实同壮士之断腕。盖减免附加,以苏民困,虽于地方收入有损,而整顿税收,开发生产,培养税源诸端,敬能切实行之,以增加收入,未始不足以资抵补也”。所以,“田赋之整理,负担之平均,地方预算之确定,税源之开辟,币制之改革,尤为当务之急,有待于集思广益,悉心规划”。[52]

二是废除苛捐杂税。“欲增加国家收入,必先培养民力,欲培养民力,又非废除苛杂不为功”。[53]

三是发展农业,拯救农村经济。孔祥熙提出“中国立国以农为本,现在农村经济已濒破产,应如何设法救济,以辅助农民增加生产,而谋农业之复兴,富源之开拓乃当今需重要关注者”。[54]

孔祥熙不仅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物品,而且认识到农业是工商业赖以发展的源泉和前提,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的原料;不仅认识到农业在和平时期的重要作用,而且认识到农业在战争时期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这在他战时的“三农”政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在思想上对中国的“三农”问题有深刻的认识,而且还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有关“三农”的政策与措施。

二、“三农”政策与举措

孔祥熙1933年发表了一篇题为《财政会议与救济农村》的演讲,他指出中国农村经济已濒临破产,欲言救济,必先觅其原因。文中,他首先分析了中国农村破产的原因,总体而言是“在生产方面者少,而在分配方面者多”。[55]具体原因则有三个:一是农产品价格下降,其他产品价格上涨,导致农民生活贫困;二是大量资金由农村流入城市,使农村缺乏经费无从发展,故而农村经济崩溃;三是繁重的苛捐杂税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分析了中国农村经济破产的原因后,他提出了拯救农民、发展农业、救济农村的政策与措施。

(一)整理田赋,减轻附加,废除苛杂

孔祥熙在《救济中国经济危机》的报告中谈到农民负担过重的情况时说:“中国现在的农民负担实在也太重了……裁厘之后,没有适当的替代税,地方当局遂增加田赋附加,以为弥补。现在合计此种附加,有三千余种。厘金征收取诸全民,田赋增加则全部责诸农民负担。以至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不但凶岁不免于死亡,即丰收之年,也因税捐重重,不克安身。”为此,孔祥熙提出“整理田赋,减轻附加”这一政策,并详细地论述了具体的操作方法:“整理田赋,首重清丈,惟就目前人才及财力而论,丈之一字,殊不易行。举办土地陈报,暂从清字做起,则较轻而易举。当经议决土地陈报纲要,对于手续,力取简单,陈报验契,概不收费。其和平占有之土地经四邻之证明,承认其产权,并让地方当局事先向农民详加导说,不许妄事强迫,俾将田亩之实数,逐渐清出。正当之田赋税收,即可自然增加,浮滥之病民附加,自可随之减免。近年以来,各省田赋附加,有增无减,农民受害甚深,亦经议决办法,由各省市分期递减,并由部具呈行政院转呈国府明令公布,今后不准再增附加。”针对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也“经议决,由地方政府斟情酌形,分别缓急先后,逐一废除,并由中央及地方各组监理机关加以督促。一面又确立地方预算,划分省县地方税费,并改进各项税捐统一征收方法”。[56]

(二)粮食统制政策

由于农产品价格下降而其他物品价格上涨,“农民既因谷贱而所入减少,而支出方面,则反增多”,所以要调节粮食运销,孔祥熙采用的办法就是粮食统制政策。孔祥熙就任实业部长之初,首先提高粮、米的进口关税,以抑制粮食进口从而提高国内粮价,但这一办法的效果不太显著。于是,孔祥熙又提出由政府制定粮食平价法,随时依法酌定官价,遇贵抑制,遇贱提高。另外,他还提出由政府设囤的办法,粮贱时购入,粮贵时售出,从而调剂粮食供求与价格,以稳定农民的收入及生活。这种粮食统制政策同我国汉代的平准均输以及隋唐的常平仓、社仓、义仓制度有相近之处。

(三)整理农村税制

孔祥熙认为农产品销路滞涩也是农村经济衰落的一个原因,因此提出“救济农村最重要之办法,莫急于税制之整理”。具体办法是减免农产品的出口关税。1934年,身为财政部长的孔祥熙决定,在山东,对花生米、花生油等,减少出口税十分之六,免除转口税;将干鲜鸡卵等物品的出口税率减轻;出口面粉的,给予退税政策等。正是由于对出口农产品实行减税,市场大有起色,农村经济也有所复苏。

(四)改良农村金融制度

孔祥熙认为我国农业落后、农民贫困的另一原因是金融问题,于是提出要改良农村金融制度。他说,“目前我国金融之畸形状况,前已言入,地方既缺乏良好金融机关,乡村金融,遂为豪强高利贷所把持。农民每因债主之强力盘剥,急不能待,贱售其辛劳所获之农产品,而致于破产。……故救济农村金融,甚为重要,实不亚于赋税之整理”。[57]而具体的做法,一是积极提倡农村金融合作社;二是鼓励金融界深入内地市镇,设立农工银行;三是实行低利借贷及农村信用抵押借款,以解农民对资金之所需。

(五)战时农业政策

抗战时期,中国在经济上是困难重重,为能“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各项事业充分发挥效能以应战时之需要,作为政府要员之一的孔祥熙提出了“推进农业以增生产”的战时农业政策。他说:“吾国以农立国,农业生产实为一切生产之基础。在此非常时期,前方抗战所需,后方生活所资,均将取给于此。是以农民农事,在经济上之地位,较平时尤为重要。”[58]增进生产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稳定农民生活。“农民为直接生产者,必先使生活安定,庶可提高其生产之效率。是以各地农村之秩序,必须尽力维持。且为培养农村,毋害农事起见,各地方办理征兵征工,均当力避苛扰,使安耕种。要以前方作战与后方生产相辅并进不相妨害为主旨”。[59]

二是调剂农产品供求。“农业生产之数量与各地方需要之数量,往往因天时地利关系并不相符,故产量特多之区域应选定地点,设立仓库,妥为积储,更应设法调剂,使甲地之羡余,得以补乙地之不足。……凡本国农产如粮食、棉花、桐油茶叶、蚕丝、羊毛等类,政府均当促进运销,内以接济各地之用途,外以分销于欧美”。[60]

三是健全农村合作组织。由于资金缺乏,农民的生产难免受到影响。为了促进战时农业生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的金融问题,而“救济方法,尤重在健全农村合作之组织,以利农产品之生产,抵押及保证,并在农业中心区域,多设合作金库,举办农业生产贷款,由政府责成主管机关,运用政府所拨资金,积极进行,并利用各地仓库为农产之储押,使农村经济益形活动”。[61]

四是改进土地分配问题。“农村土地问题之根本解决,当依照本党平均地权政策,使耕者有其田,劳者得食。在此抗战时期,固不宜操之过急,亦须积极施行,稳健推进。兹拟在陕北各县,试行赎土归佃,平均耕地,使农民各得其田。地主逐渐收回其地价,以投资于生产事业。在江西省内,亦拟试行分配农田,一俟办有成效,再行酌察情形,相机推广”。[62]所谓“赎土归佃”,就是由农民出钱向地主买田。孔祥熙提出在陕北和江西试行,而陕北靠近共产党中央的所在地,江西也是原来的中央苏区所在地,所以,这种看似有效的土地分配办法在抗战时期却根本不可能试行。

此外,为贯彻实行“推进农业以增生产”的战时农业政策,孔祥熙还提出了整顿水利、开辟荒地、填塞池沼、推广造林、增加副产等主张。

(六)其他“三农”思想

为救济中国农村,孔祥熙还提出了增加农村生产力量,健全农村团体生活,普及农民教育等重要政策思想。孔祥熙自幼目睹了农业的落后和农民的疾苦,所以非常重视农业教育问题。1907年学成归国后,他在家乡山西太谷创办了“铭贤学堂”,学堂设农科、工科教育,开展以农民、农业和农村为对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36年,该学校还成立了乡村服务部,开展以农民为服务对象的农村工作。铭贤学堂的农科教育,在20世纪初,是孔祥熙农业教育思想的一个最耀眼的亮点。

三、孔祥熙“三农”思想述评

对于孔祥熙“整理田赋,减轻附加,废除苛杂”的政策主张,有学者认为这并非出于关心农民生活,如严清华教授曾写道:“这个观点绝不是什么‘发现天良以苏民困’,而是属于迫不得已。坐视农村经济的凋敝和土地革命的蔓延,有可能使国民党政权失去‘垂绝之生机’。征收作为地方本位财源的田赋附加及其他捐税,就能削弱地方割据政权的经济实力,加强国民党对全国的独裁统治。废除对中央财政影响不大的诸项苛捐杂税,而以抵补为名开征新税,使中央财政收入不减反增。这才是孔祥熙作为国民政府重要官员主张‘理财要顾全民力,不可竭泽而渔’且‘要注意民心向背’的真正动机。”[63]

还有学者认为,孔祥熙的思想“形似重农,实是坑农”。因为随着抗战的持续,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反人民的本质日益暴露,其“重农、爱农”的本来面目也显露出来。虽然取消了一些苛捐杂税,但是又增设了各种新的税种,扩大货物税的范围,横征暴敛,使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政府机关及大小官员也乘机贪污腐化,中饱私囊,搜刮民脂民膏,造成农民生活日益贫困。而且在抗战时期推行田赋征实,使得乡绅、地主想方设法通过加租加押等手段,把赋税负担尽可能地转嫁到佃农身上,无疑加重了农民的负担。[64]

诚然,作为国民党政府的高官要员之一,孔祥熙的政策主张难免出于巩固国民党政权的考虑,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他的一些政策对当时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如前文所讲,孔祥熙留学归国后即创办了铭贤学堂,开设农科教育,进行农业技术改良,培育了许多优良的农作物,大大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推动了农村社会进步。铭贤学堂在1937年被改为高等农工专科学校,首开山西农业高等教育先河。孔祥熙还利用自己在中外广泛的社会关系,为学校筹措资金,使山西农业教育走在全国前列,至今,山西农业大学还延续并发展了当时的农、林、牧、经等学科,尤其是知识传授与技术训练并重、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对今天的农业高等教育仍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另外,孔祥熙当时提出整理田赋、减轻附加、废除苛杂等政策,虽然从主观上是为了维护国民党的政权,但是,在客观上也确实起到了“稍苏民困”的作用。据统计,自孔祥熙于1934年召开财政会议提出减轻附加、废除苛杂等政策后,到1938年,就废除各种苛捐杂税5000余种,废除税款6000万元,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农业和农村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只是到了抗战时期,为了筹措战时经费,当然,也是为了自己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利益,孔祥熙的新农业政策对国民财富进行搜刮,使之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孔祥熙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财经高官之一,民国史上若干重大的财政经济政策和制度都与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思想主张也与其政治立场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对孔祥熙的“三农”思想与政策进行评析,一定要将之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结合他作为国民政府要员的身份来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