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交网络信息扩散模式与热点话题形成机制

社交网络信息扩散模式与热点话题形成机制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交网络基于人际关系的传播机制,与传统的大众传播的传播机制完全不同。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不像门户网站时期单向和线性的传播方式,而更类似于人际传播。在社交网络中,任何一个用户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图片来源:《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探微》[6]。“中心式”传播体现了社交网络“一对多”的传播特点,这种方式常见于名人、专业机构以及专家博主。
社交网络信息扩散模式与热点话题形成机制_熊澄宇集

社交网络基于人际关系的传播机制,与传统的大众传播的传播机制完全不同。其中最本质的变化,是它把人的社会关系引入到信息传播中,使社会关系成为影响信息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交网络是人的关系网络,信息传播是如何通过这个网络来传播的,人际关系的范围、强度、节点的性质是如何影响信息传播的,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机制。

(一)社交网络的信息扩散模式

1.网络传播三个阶段的不同传播模式

网络信息的传播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以门户网站为基础的传播模式、以搜索引擎为基础的传播模式及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传播模式。[4]

在第一个阶段,以门户网站为基础,网站作为信息的采集者与聚合者,表现为与传统大众媒体相同的“点对面”传播模式(如下图),网站的信息是单级传播的,向需求各不相同的网民提供统一的信息。网站是传播的中心,网站对于传播的控制权是强大的,编辑对内容的取舍直接影响着网民获得信息的范围与质量。网民虽然可以通过评论、论坛等方式进行反馈,但他们在信息获取方面仍然是被动的。网站的传播效果只能以受众规模来进行粗略衡量,无法对信息的准确落点进行统计和分析,也很难对受众的信息阅读深度进行判断。网站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用户规模的竞争。

“点对面”传播模式

在第二阶段,是以搜索引擎为基础的定向传播模式(如下图),搜索引擎并不进行信息的生产,但它给网民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提供了工具。在这种传播模式里,网民的主动性得到加强,信息获取的目标更明确,定向性更强。他们的索取需求,成为信息聚合的依据。

定向传播模式

“个人门户”传播模式

第三阶段是以社会关系为渠道的“个人门户”传播模式(如下图),在这种模式里,网民在网络中搭建自己的“个人门户”,这个“个人门户”通过社会关系与外界相联系,关系网络成为人们双向(对外传播和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传播通道。博客、SNS网站、微博等均属于该种传播模式。后文将进一步展开分析。这三个阶段出现的模式并没有产生后者取代前者的情形,而是目前呈同时并存的格局。但从影响力方面看,有后来居上之势,在全球网站排名的变化中也可看到不同模式的影响力的更迭。在早期,代表门户网站模式的Ya-hoo曾经长期位居全球网站流量第一,但后来它的老大位置被Google所取代。而目前在多数时候排名第一的Facebook是个人门户模式的代表。[5]

2.社交网络信息扩散的路径:整合多种传播途径

社交网络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社会属性,社交网络由人组成,是人们现实社会关系在网络上的延伸和扩展。因此,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是在用户间互动的基础上进行的,体现为社会关系成为信息流动的渠道。

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不像门户网站时期单向和线性的传播方式,而更类似于人际传播。用户即传播路径上的一个个节点,信息经由一个节点传递到下个节点,节点间的交互关系决定了信息传播的结构,而节点间的关系则是现实人际关系的反映,因此信息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路径是网状的、非线性的,是基于人际关系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同时,在这样的传播网络中,每一次信息传播过程都可能出现变形。例如,网民在转发信息时会附加评论,这样信息的传播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复制过程,而是信息再生产过程。

在社交网络中,任何一个用户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社交网络给广大网民提供的这个平台,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每个用户既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也没有中心和边缘之分。

虽然理论上,社交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然而现实中还是存在一些特殊的传播者与受众,如名人、机构、传统媒体等。针对此类群体的公共主页服务,如人人网,普通用户可以通过关注某个品牌、明星、企业等在人人网上的公共主页上获取相应的信息,同时,用户还可以在公共主页上进行留言、讨论等操作。名人、机构特别是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有普通用户所不能比拟的优势,这些特别的用户作为传统的传播渠道和内容提供方,在定位上更偏向于信息的传播者,其作为受众更多的是为了得到社交网络普通用户的信息反馈。对于很多传统媒体或者网络媒体而言,通过社交网络可以让更多用户接触到自己的优质信息,是尝试新型报道模式、探索新型传播渠道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社交网络而言,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加入使得海量的外部信息流入,结合自身真实的社会化网络,信息传播的质量和范围都得到保证。这些特殊的传播者与受众成了社交网络站内信息与站外信息连通的中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也影响了传播模式的其他要素。(如下图)

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

注:图中①和②为传播者/受众。
图片来源:《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探微》[6]

从形式上看,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整合了多种传播途径。社交网络用户可以向一个好友进行单一传播,也可以向整个熟人关系网络进行传播。传播者可以向追随者传播信息,追随者可以选择转发或评论,或者改变追随对象不接收信息,从而使一个“点”可与无数个“点”相连接,形成“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几种传播的组合方式。

新浪微博的属性是社会化媒体,是中国社交网络的代表。以新浪微博为例,可以总结出在该社交网络平台上信息传播的四种路径[7]

(1)“中心式”传播。

“中心式”传播体现了社交网络“一对多”的传播特点,这种方式常见于名人、专业机构以及专家博主。很多热门的微博,往往由很多小“中心”组成。

“中心式”传播

(2)“关键点”传播。

这种传播途径又可分为单关键点传播和多关键点传播。单关键点只在博主之外形成一个局部的中心传播,其对微博传播的贡献接近或超过了博主本身。

而多关键点则是指有多个点对于微博的持续发展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博主的第一次转发并不是很多,但随后会出现几个关键人物,把转发次数进行推升。这种传播方式常见于企业或组织内部的微博。

单关键点传播

(3)“链”式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以博主为起点,信息沿着某个方向不断传递下去,虽然扩散性并不是很强,但往往能维持很长的路径。专业领域和技术相关的微博,或者一些私人话题的讨论,都是以这种方式在几条链上不断传播,影响力相对较小。

“链”式传播

(4)“蒲公英”式传播。

这是一种结合“中心式”和“关键点式”的传播模式,这些微博本身有一定的传播力,同时,在第二次或第三次转发中又有很多关键点帮助传播。这种方式传播的微博往往是很多热门话题或者内容非常吸引人,得到很多人的推荐,这种途径传播的微博一般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蒲公英”式传播

在实际传播中,传播路径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在各种传播模式之间转换。社交网络中一条信息的传播可能包含了几种方式。

3.社交网络信息扩散的范围:激活弱连接扩大信息传播广度

社交网络中参与信息互动的用户即传播主体。在社交网络中,用户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和转播者。社交网络的易接近性和低成本的互动方式让用户能随心所欲地分享和传递信息,同时可以决定信息的组织和发布方式。因此社交网络是以人为中心的网络,呈现“去中心化”的特点,社交网络中的每一个用户都是信息传播的主体,社交网络又被称为草根的网络社区。另外,除了最大多数的普通用户,社交网络中还存在部分特殊的用户群,如名人、媒体、机构等,这些特殊用户相对在信息传播上更具优势。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路径类似于人际传播,但又不同于人际传播,其最大的区别在于社交网络的传播范围更广。在社会学上,人际关系有强连接和弱连接的划分。强连接一般指较亲密的人际关系,如与亲人和密友间的关系。弱连接一般指包括初次见面的人、见过没几次面的朋友、曾经认识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等较生疏的关系。现实中的人际传播更常在熟人间发生,而社交网络的传播不但发挥强连接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还将众多弱连接激活。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认为,弱关系倾向于连接与行动者本人具有较高异质性的人群,充当了沟通不同群体的“关系桥”,容易在不同的团体间传递非重复性的信息,拓展了信息的传递范围,能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8]因此社交网络整合了用户强连接和弱连接的关系网络,使得信息传播的网状结构更加错综复杂和广大。

强连接弱连接示意图

4.社交网络信息扩散的内容:丰富多元的网络文化

由于社交网络中传播的信息由广大的用户制作(UGC)并传播,因此内容呈现个性、生动和碎片化等特色。内容的表现丰富多样,文字、图片、视频、动漫、表情、网络连接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社交网络上的内容一般较短小,网络计量学专家Mike Thelwall对My Space中6859条评论的长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接近95%的评论单词数为57或57以下。[9]从数量上看,社交网络中的微内容越来越多;从内容上看,其传播的信息十分丰富多元。

社交网络中被广泛传播的内容往往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贴近性,如逗趣段子、励志格言、心灵鸡汤、时事评论、保健养生等,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文化。以保健养生内容为例,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各式各样的健康小贴士令人眼花缭乱,从“一天该喝几杯水”“什么时候睡觉最好”到“民间一百个不传之密”“美容养颜圣经”等,不一而足。其中有一些是科学的保健知识,也有利于增进人们的养生意识,但相当一部分出处不明,缺乏科学依据,盲目相信会造成健康隐患。

由于社交网络建立在真实的社会关系上,这可以使得传播内容的真实性较高,好友间的线下关系决定了此类信息不会以讹传讹,同时网民广泛的参与和自由的讨论也使得社交网络具有自净功能。但另一方面,社交网络没有像传统媒体那样严格的审核机制,在社交媒体快节奏、浅阅读的影响下,人们看到感兴趣的帖子,往往不去认真辨别,甚至不假思索地进行传播。社交网络使用者在享受丰富便捷的网络信息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内容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问题。

5.影响社交网络信息扩散效果的要素

对于一个具体信息的传播来说,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是以一个个节点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是沿着人际网络的路径来扩散的,每一个节点都在起着“把关”的作用,传与不传,每个节点做出的每次选择,都会影响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效果。这些选择既有可能是基于对信息价值的判断,也有可能是基于人际关系或认同等因素的影响。

(1)“强关系”节点的影响。

对于一个特定的个体在某一节点发出的信息来说,信息是否能有足够的传播动力,除了信息本身的属性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它的“强关系”的节点的数量以及这些节点的能力相关。数量越大,或者某些联系对象在社交网络中的地位越高,就越有可能对信息传播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强关系”节点对于信息的传播,有时是出于对信息价值的认可,但有时,则是出于维护关系的需要。所以,人际关系的因素在这里面是起着较为明显的作用的。

(2)“弱关系”节点的影响。

“弱关系”节点与信息发布者的关系不那么紧密,所以在信息的初级传播中不起作用,但是,它们的呼应以及由此形成的次级传播,对于信息传播也是有重要意义的。如果一条信息能够激起很多“弱关系”节点的响应,那么,信息传播的效果也会得到提高,如果在这些“弱关系”节点中的“权力中心”或“意见领袖”能够起作用,那么效果会进一步加强。在某种意义上说,“弱关系”节点的认同度,对于信息传播的范围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对于“弱关系”节点来说,是否转发某一信息,完全是基于对信息本身的判断,而没有人际关系的因素起作用。因此,这一层级的传播是对信息的公共价值的一个有效检验,它形成的优胜劣汰机制,对少数信息能从信息海洋中凸显出来,成为公共热点,具有关键性作用。

(3)“权力中心”的作用。

在社交网络中,一些成员由于种种原因,会处于强势地位,而另一些成员则会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而权力关系对于信息的流向是有明显作用的,处于权力中心的人,对于信息传播的规模、走向以及相应的意见等,都会产生比别人更大的作用。

按照社交网络的分析方法,社交网络中的权力中心是可以测量的,测量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进行:[10]

点度中心度:这个指标的考察角度是,如果一个行动者与很多他者有直接的关系,该行动者就居于中心地位,从而拥有较大的权力,这种权力可以称为点度中心度。

中间中心度:通俗来说,中间中心度这个指标衡量的是某一个点对网络中其他点之间的交往的控制能力。如果一个行动者处于多个交往网络的路径上,可以认为此行动者居于重要地位,因为他处于其他点发生联系的“要塞”上,因而具有控制其他行动者之间交往的能力。

接近中心度(整体中心度):一个点的接近中心度的值越低,那么它越接近网络的中心,它的影响力越大。

综合以上几点,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以用户作为传播主体,每一个用户就是一个传播中心,信息通过用户间人际互动的关系作为传播路径,路径的形式主要有“中心”式、“关键点”式、“链”式以及“蒲公英”式,根据不同的传播主体、信息性质以及时间等的不同,信息的传播路径也会改变。社交网络的信息流动渠道是节点的社会关系,社交网络有效激活了节点人际关系中的弱连接,使得信息传播的网状结构更加错综复杂,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由于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内容多为用户制造,因此信息的形式个性化、多元化。在社交网络中,信息流动的过程是激发社会网络节点参与的过程,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这些节点,决定了信息扩散的效果。

(二)热点话题的形成机制

1.热点话题的构成要素

据统计,目前我国社交网站已拥有2.7亿用户(《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在无边无际的社交网络信息海洋中,只有非常稀少的话题能进入公众的视野成为热点话题。

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2年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该报告选取了3家论坛(BBS)、2家微博客和2家社交网站(SNS),汇总出这一年的20件热点事件。在前20大热点事件中,忽略新计入的社交网站帖子数量,也全部超过了百万热帖量级。2012年100万至1000万热帖的话题数量有14件,与2011年的13件相比,增加了1件,大体相当。[11]

2012年互联网热点话题

续表

表中这些热点话题是否存在一些共同的构成因素或特点呢?本研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公共话题或话题主角占据较多社会资源

从话题内容看,热点话题多为涉及社会民生、公共安全等的公共话题,话题的主角一般都占据较多社会资源。例如近年来社交网络上的热点话题“郭美美”事件、“7·23”温州动车事件、PM2.5空气质量、局长开房门、山西“表哥”事件等等多为容易触发公众情绪的公共事件,或是恰好吻合当下仇富、“官二代”标签等社会心理,从而唤起公众情怀,引发公众内心共鸣。麦田通过研究twitter指出其用户基本分两类:“话唠型”和“粉丝型”,总体看来符合“82原则”,即20%的活跃用户,80%的潜水员。而twitter的生命线就是公共话题,公共话题多成为热点事件。若没有公共话题,那就只有20%的活跃用户絮叨着个人的小情绪、小感觉,直到公共话题出现,80%的潜水员才可能被调动出来冒个泡。因此麦田说到,没有公共话题就没有从“聚焦”到“扩散”的关键一步,也就没有了twitter。[12]

(2)文本个性化、感性化。

从话题文本看,社交网络热议话题多倾向于使用通俗、人性化、娱乐化的表达风格。喻国明、李彪的研究选取了3年来40件重要的网络舆情事件,定量分析所有事件传播的元信息文本的议题建构技巧和微观修辞手法的使用,发现网络议题构建具有去政治化、随意性、标签化等基本表达偏好,在修辞辞格运用上偏重感性化表达的示现和白描手法。[13]

(3)意见领袖介入传播。

社交网络里的事件如果没有重量级意见领袖的介入,容易很快被其他信息淹没。喻国明教授曾把这种模式比喻为“广场+麦克风”式,意见领袖充当了扩音器的作用。社交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多为行业精英,且文化层次较高,其对事件的独到见解和深刻分析,使其言论能得到广泛关注。社交网络打破了专业界限,意见领袖可以跨域发言。例如郑渊洁在微博上评论北京雾霾引发网友强烈共鸣,接着他充当公众代言人七问北京环保局,质疑环境监测标准,同时他还发动网友对天气情况进行打分投票,相当于是议程设置。再如吴文苑对于宜黄拆迁事件的研究发现,意见领袖在传播中起到主导作用,诸如记者邓飞、房地产商潘石屹和任志强、网络名人慕容雪村等意见领袖的介入,直接改变了网络关注的焦点,调动起网民的关注。[14]

然而,这几点因素并不能成为热点话题的充要条件,某条信息满足了以上因素并不一定就能成为用户讨论的热点话题。社交网络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上的一种反映和延伸,人类社会的发展充满了偶然性,社交网络亦然,但是通过总结规律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和有效使用社交网络。

2.热点话题的周期

社交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经常出现人们在一段时间内共同热衷讨论一个或几个话题的现象。正如最近流传的一条微博“一句话总结2012:1月的本山弃春晚,2月的活熊被取胆,3月的杜甫客串多,4月的胶囊皮鞋做,5月的中国在舌尖,6月的绳命很井猜,7月的暴雨猛于虎,8月的鸟叔骑马舞,9月的苏州有秋裤,10月的元芳很忙碌,11月的飞机请走你,12月的切糕吃不起。”[15]用户往往会持续在一段时间内沉浸于一个热门事件的讨论中,直到下一个事件出现。正如该微博所述的内容,社交网络中的时间甚至可以被一个个热点话题划分。

任何一个社交网络热议话题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中国社会舆情报告(2010)》[16]将全年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从发生到基本消弭的时间进行统计,指出网络热点事件的存活时间大多集中在1~15天。社会化媒体营销研究者杜子建在其专著《微力无边》一书中指出,微博热点话题的生命周期约为16天半。[17]网民对一个变化不大的议题专一度不高,除非该议题信息系统中又有新的变量和元素的介入,如周正龙拍虎事件。持续在一个月内的议题占到总体的85%,60天以上的超长议题还是存在,占到总体的3.1%,如重庆打黑风暴、吴英案二审、李昌奎再审、ipad商标案等,这类事件往往由于案情复杂、处理周期较长且容易出现新话题转折点,以致持续时间较长。

以微博为例,热点事件的周期可以总结为形成期、爆发期、缓解期和平复期的演变过程。在形成期,事件被曝光,多数情况是网友发表信息,经意见领袖关注,引来众多粉丝和其他意见领袖的围观,经过病毒式传播,事件受到广泛关注。在爆发期,微博、传统媒体形成合力,深度挖掘和跟进报道事件,话题热度达到顶峰。在强大舆论压力下,一些政府部门出面回应,民众情绪开始平复,若政府回应措施得当,舆论就会逐渐缓解进而平复。接着,层出不穷的新热点、新事件转移网民视线,形成下一轮微博舆论。[18]

3.社交网络热点话题分类

在分析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和热点话题的形成机制之后,本研究试图进一步对热点话题进行划分和梳理。

首先,本研究参考《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2)》和《中国网络舆情报告2010—2011》对热点事件的分类,将热点话题依据内容大致划分为14大类,包括食品安全、环境生态、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反腐倡廉、事故灾害、政府治理、司法公正、企业经济、媒体传播、领土主权、刑事案件、公民维权以及其他。

其次,每个话题又有轻重缓急之别,因此将十四大话题类别又分别从时间的角度分为突发型和持续型。

现将一些近来在微博上引起热议的话题依据该划分标准进行划分,详细如下表所示:

热点话题类别及具体热点事件表

续表

通过对社交网络热点话题的分类归纳发现,从内容角度看,社会民生类话题所占的比例最高,其后依次是反腐倡廉类、文化教育类和领土主权类。从时间上看,突发型事件比较容易引起热议,影响也比较大。突发型事件一般在生长期会经历爆发式增长,传播速度和广度都会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程度,当然突发型事件的衰退期到来的也会比较快,随着下一个热点事件的出现,用户的注意力也会随之转移。相比之下,持续型事件的爆发力较弱,但生命周期很长,多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茶余饭后讨论较多的问题。

从国家安全和政府监管的角度考虑,应该重视对突发型社会民生、领土主权和反腐倡廉类话题的监控,中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阶段,这几类话题很容易引起网民的共鸣,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从网络群体行为转移为现实的社会行动。国家和政府应着重对这几类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进行监控,一旦事件的传播出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就应积极准备应对措施并予以回应。

4.热点事件的传播和影响途径

如下图所示,社交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一般有几个步骤,首先事件发生由网民或传统媒体首发。据《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社会热点事件中微博首曝案例比例由前几年的0增加到2010年的9.3%,2011年又飙升至20.3%。传统媒体的曝光率已大大落后于社交媒体。[19]其次,事件发布后在社交网络中成为网民讨论的焦点并大量转发,网民的关注进而引起传统媒体深度报道,从而再次推动更广范围的网民对事件进行讨论,导致事件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热点事件的传播

而在社交网络内部看,热点事件的传播有的有意见领袖参与,有的则没有。此处将这两情况概括为意见领袖主导的传播途径和草根主导的传播途径来进行分析。

(1)意见领袖主导的传播途径。

社交网络虽然让普通大众有了广阔的表达平台,开始拥有一定的网络话语权。但媒体及其从业者和社会名人、权威机构在社交网络中依然占据话语主导的位置。一般网友虽然可以成为突发事件的见证者、报道者,但事件要想产生广泛的影响,还需意见领袖们的推波助澜,意见领袖的发布、转发、评论具有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例如微博意见领袖群体有明显的名人效应,他们的话语也容易对突发事件舆论产生影响。姚晨、任志强、李开复等,以及大量媒体从业者,动辄拥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粉丝。他们所发的信息广受关注,这点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表现得尤为突出。李承鹏一篇关于“7·23”温州动车事故的博客《这是一个奇迹》,被转发65294次,评论7820条。又如关于计划生育话题的讨论,网民多倾向于转发意见领袖的观点和评论,以跟随的方式参与事件。意见领袖们在传播过程中极为活跃,他们不仅传递信息,还传达观点,提供建议。当他们的观点、意见、情绪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引起共鸣,就会产生巨大的舆论影响。

据统计,2007年到2011年五年影响较大的事件,意见领袖在其中发挥作用的事件比例为3.3%、10.7%、5.4%、14.3%、18.1%,总体上呈小幅上升趋势。[20]意见领袖发挥作用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事件的爆料者,他们对事件隐秘信息的披露常引发社会公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如“千人计划”洋教授身份悬疑事件就是由学者嵇少丞实名举报而曝光的,又如《环球时报》记者邓晶尹曝光李双江儿子打人事件。另一种是在事件发生后,意见领袖发表相关言论来引导舆论走向,如王克勤通过微博转发山西临汾市纪委书记年龄造假事件,药家鑫案中药庆卫、李显、高晓松等发表言论,都对事件进展有一定影响。

(2)草根主导的传播途径。

草根主导的热点事件传播则是以广大普通网络用户为主导的传播,意见领袖在其中的作用并不明显。以“织里抗税”事件为例,该事件的微博传播中没有明显的意见领袖介入,没有巨大粉丝量的博主参与,即在一种人际扩散的模式下成为轰动一时的网络群体事件,在这种基于人际传播圈子的传播中,信息通过无中心的平等链式扩散。在草根的链式传播中,没有意见领袖的引领,同样可以产生群体极化现象。[21]再以去年年末微博上流行的热点事件“切糕”事件为例,笔者分析了该事件发生当天的微博发现,记录该事件的第1条微博大致在2012年12月3日上午10点至11点间由“岳阳公安”的微博账号发布在新浪微博上,中午12点至13点间以“切糕”为关键词搜索只有95条微博,而在14点至15点瞬间出现约11万条相关微博,其中为加V用户发的微博仅有80条。“切糕”事件的传播同样主要依赖于草根的传播,甚至很多名人微博以及传统媒体纷纷转发和报道草根用户所传递的内容。

另外,热点事件传播的方式趋于庸俗化,网友倾向于传播和接收带有娱乐性的信息,打破事件原来严肃正式的叙事方式,取而代之以恶搞的方式加以改造和重组,从而达到讽刺社会的目的。近年来许多热点事件均以这种方式加大了其影响范围。例如,前面提到的“切糕”事件中,广大网友纷纷“借题发挥”改编出众多令人捧腹的段子。又如李刚之子交通肇事案,该事件首先被媒体报道后在网络上成为网友讨论的焦点,微博发起“‘我爸是李刚’造句大赛”,网友纷纷发挥“聪明才智”改编出各种各样的“作品”,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和嘲讽,辐射面极广。还有一些热点事件被网友讨论后,开始替换其内容,保留其形式,用来评论和原来主题完全不相干的事件,例如“元芳,你怎么看”本是网友调侃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的剧情,而后网友们开始“移花接木”,用来评论各种各样的话题。“元芳,你怎么看”从最初的议论主题变为了社交网络中的“专有名词”。

因此,社交网络中热点话题的产生和传播方式是多样的。有的通过意见领袖的带动,引起网民的共识进而引发热议。有的事件信息刚进入网民视野,无需意见领袖的带动,网民就自发地产生转发、评论甚至“拍砖”等传播冲动和传播行为,这类事件多符合社会情境话语建构,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传播热点事件的方式除了义正言辞地评论和发泄式的谩骂以外,还出现一种新的趋势,即网友以恶搞和讽刺的方式、改造和重组事件的方式进行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