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医疗救助的性质和意义

社会医疗救助的性质和意义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通过实施社会医疗救助,将一部分国民收入强制性转移支付给贫困人群,资助其享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其目的是为了消除或缩小社会成员之间在医疗保障、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上的差异,以维护社会公平。因此,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保障国民的医疗权利和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社会医疗救助的性质和意义_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研究:以美国为借鉴

二、社会医疗救助的性质和意义

(一)社会医疗救助是一种公共产品

社会医疗救助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某个救助对象接受医疗救助并不会影响或妨碍其他人同时享受该救助,也不会降低其他人使用卫生服务的水平,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2)救助对象无须通过竞争的方式,不用资金投入和成本付出就可以获得救助,享有方式上具有非竞争性;(3)社会医疗救助的供给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提高公共福利和社会效益,具有正的外部性。因此,社会医疗救助是一种公共物品。

(二)社会医疗救助体现了卫生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从本质上讲,社会医疗救助是一种实物性再分配计划。它的责任主体主要是政府。政府通过实施社会医疗救助,将一部分国民收入强制性转移支付给贫困人群,资助其享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这种制度体现的是不计贡献大小,按需分配原则和平等原则。其目的是为了消除或缩小社会成员之间在医疗保障、卫生服务利用和健康上的差异,以维护社会公平。

(三)社会医疗救助也体现了资源分配的效率原则

按照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富人的收入边际效用低于穷人的收入边际效用。收入从较富裕者转向较贫困者,会使社会福利总量增加。因此,要增加社会福利,就必须实现收入均等化。实现收入均等化的手段和形式很多。社会医疗救助作为一种转移支付制度,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贫病人群在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上的经济障碍,提高健康状况差、医疗需求多的贫困人群对健康服务的利用水平,而且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以更少的成本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给整个社会带来更高的健康状况的边际效用,从而提高全人口健康投资的效率。

(四)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战略构想,并将“发展社会医疗救助”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列为实现全民医保目标的4大措施和制度。因此,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保障国民的医疗权利和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中做详细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