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冰葬替代火葬土葬

冰葬替代火葬土葬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辽金时期,这种与儒家丧葬礼俗背道而驰的火葬,更是盛极一时。我国少数民族有不少地方流行火葬,且其火葬习俗富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如,蒙古族火葬主要限于孤独老人、未婚青年和传染病患者,一般将死者与棺木一起火化,骨灰撒于山河之中。鄂伦春族火葬仅限于孕妇和暴病而亡的妇女。其中,藏南深谷地区因无鹫鹰,大多施行水葬。
丧葬礼俗_中国民俗旅游

三、丧葬礼俗

丧葬礼俗是指人死后,亲属、友人、邻里为之举行殓殡、祭奠、哀悼的习俗惯制。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阔,内涵极其复杂。我国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祖先崇拜盛行、民族众多的国家,葬礼的形式多种多样,从葬法上来看,主要有土葬、火葬、天葬、风葬、水葬、塔葬、悬棺葬等。

(一)土葬、火葬、天葬

1.土葬

土葬是我国自古以来使用最为普遍的埋葬方法,不仅汉族以它为主要葬式,而且还流行于满、蒙、赫哲、维吾尔、傣、珞巴、景颇、苗、布依、瑶、高山等大部分少数民族之中。土葬的基本方法是用棺木盛尸,挖墓穴,埋土中,以土丘为标记。虽然各民族在入葬的方式、葬具、葬式上各有特点,但基本的观念几乎都是一致的,即让死者“入土为安”。在远古时代,人们死后不一定得到掩埋,往往弃之于荒野。人类历史经历了300多万年,直到10万年前才开始有了墓葬。我国现今发现最早的土葬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内,距今约18000年。到新石器时代,土葬开始大量普及。开始时,死者可能被直接埋入土中。到距今6000年左右,才使用葬具殓尸埋入土中。土葬的历史非常悠久,源远流长,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几乎遍及青山绿野,数量难以胜计的大小坟墓,都是土葬产物。

2.火葬

我国的火葬由来已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火葬,最初的火葬方式是纵火焚尸于荒野。从商周到秦汉间,火葬一直在我国氏、羌、鲜卑、突厥等少数民族地区流行。到了唐代,由于佛教盛行,作为古印度佛家葬法的荼毗火葬法——积薪焚燎开始向中原地区流行。宋辽金时期,这种与儒家丧葬礼俗背道而驰的火葬,更是盛极一时。元明两代,各地火葬依然长盛不衰。

纵观我国的火葬习俗,不外乎有三种:

(1)焚尸后将骨灰置于木盒、陶罐、石棺之中,然后埋入墓中。

采用这种火葬方式主要是因为信奉佛教,受佛教荼毗火葬法的影响。

(2)尸体火化后,将骨灰放在佛教寺院和漏泽院或家中,逢节祭奠。

(3)将火化后的骨灰撒到野外荒山和河川之中。

我国少数民族有不少地方流行火葬,且其火葬习俗富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如,蒙古族火葬主要限于孤独老人、未婚青年和传染病患者,一般将死者与棺木一起火化,骨灰撒于山河之中。

满族火葬分为有葬具火葬和无葬具火葬两种。前者先将尸体火化,将骨灰和随葬品装入木棺,再在墓穴内将木棺、骨灰、随葬品一起烧掉,然后积土成冢;后者先将尸体火化,装入木匣或布袋中,再置入棺内埋葬。

藏族火葬一般多用于活佛和大喇嘛,将骨灰撒在江河高山之中,也有将骨灰装入塔内供奉的。

傣族火葬多施于贵族和僧侣,将骨灰置于墓中葬埋。

凉山彝族实行火葬,火化后的骨灰,或掩埋或撒入山林里。鄂伦春族火葬仅限于孕妇和暴病而亡的妇女。鄂伦春人认为,这类死者的亡魂可能变成厉鬼,危害生者,所以用火烧成灰烬。纳西族孕妇和非正常死亡者,一律在野外火化,其骨灰不能葬在祖先的墓地上。

3.天葬

天葬又名鸟葬,主要流行于藏族地区。藏语称天葬为“杜垂杰哇”,意为“送(尸)到葬场”,又称“恰多”,意为“喂鹫鹰”。人死后,停尸数日,然后将四肢捆成一团,用白氆氇蒙起来,由死者后代背到家门口,再请天葬师将尸体背到天葬场。家人和亲友跟随天葬师送至十字路口,除一两个亲友随去天葬场照看外,其余家人和亲友返回家中。到天葬场后,先将尸体放到葬台上,在其附近煨起桑木。桑烟升起,鹫鹰飞集拢来。于是,天葬师将尸体肢解,切肉成块,掺以糌粑,供鹫鹰啄食,以吃光为吉利。藏族实行天葬主要是受佛教施舍为善观念的影响。

公元10世纪前后,佛教在青藏高原复兴,波及整个藏族社会。佛教经典如《本生轮》和《贤愚因缘经》中的故事——《菩萨舍身饲鹰》、《尸毗王舍身饲鹰救鸽》和《兔子菩萨舍身侍婆罗门》所阐述的施舍为善观念深入民心,于是藏民开始形成一种观念:认为人死后将自己的躯体舍喂鹫鹰,利益众生,可赎毕生罪孽。蒙古族也曾流行天葬,特点是“求天卜地”。蒙人死后,将尸体放在勒勒车或马背上,把车或马赶走后,不用人驾驭,任其颠簸奔走。直到第三天才沿车辙或马脚印去找尸体。找到尸体后,若尸体被野禽、野兽吃掉,就认为死者已经升天。如禽兽没吃,那是不吉利的,就得请喇嘛念经,给死者赎罪。此外,我国的土族、普米族、怒族、羌族、拉祜族、畲族、裕固族等也有天葬的习俗,但葬俗各异。

(二)水葬、风葬、塔葬

1.水葬

水葬是我国颇为流行的一种葬俗,其方法是将尸体投入江河之中,常见于藏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中,近年汉族部分地区也开始崇尚尸体火化后实施水葬。藏族水葬多见于贫困人家、乞丐以及鳏、寡、孤、独者。其中,藏南深谷地区因无鹫鹰,大多施行水葬。四川甘孜藏族人认为水葬好,历来流行水葬。四川阿坝藏民对死去的儿童一律用水葬,普通僧人也有水葬的。水葬时,有的将尸体肢解投入河中,有的用白布裹住尸体抛入河中,有的将尸体装入木箱或篓内投入江河,还有的将尸体拴以巨石抛入河流。从佛教的观点看,将尸体投入河中喂鱼,乃是利益众生的布施行为。傣族靠近大河的地区也实行水葬,尤其对暴病、传染病、难产或凶死者,都投入水中,任其漂走。我国沿海省区还有置棺海滩,利用涨潮冲入大海实行水葬的。

2.风葬

又称“树葬”、“挂葬”、“悬空葬”和“空葬”,流行于我国少数民族,尤其是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珞巴族和苗族中。鄂伦春族在游猎过程中死了人,特别是天寒地冻无法进行土葬时,一般都采用风葬。其风葬的形式有多种,一种是找一处四棵树成正角的地方,借树杈搭上横木,铺上树枝,将死者置其上,再用树枝、树皮盖好;一种是专做一个木架,将葬具托起。由于风葬置尸于天地之间,所以,既不用担心野兽吞噬伤害,又可免除天寒地冻挖土深埋之艰难。

珞巴族风葬有三种方式:

一是找一棵分权的大树,在分权的粗枝上挖一个能容尸的槽,装入尸体及随葬品;

二是在枝杈处用树枝捆扎一个平台,在台上搭一小棚,将尸体及随葬品置于其中;

三是把尸体以端坐的姿势放在竹筐内,然后捆放在树杈上。

苗族的风葬形式多样,一是露棺风葬,将尸体入棺后,放在葬井内长期风化,不急于封土,等尸体完全腐烂后,才去埋土;二是地面停棺风葬,将棺放到人迹罕至的深谷山林中,任凭风吹雨打;三是悬棺于悬崖上风葬;四是利用自然树木架棺或人工支架架棺而葬。

关于风葬的缘起,有的学者认为与游猎经济有密切关系;有学者认为,风葬直接来源于巢居,就是远古人类巢居社会存在在葬俗中的反映。

3.塔葬

又称塔屋葬,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葬法,主要流行于僧侣阶层。按照佛教习俗,有名望的僧人死后,一般将尸体用药物处理,然后风干,摆放在灵塔之内,或将僧侣“荼毗火葬”后的骨灰舍利葬入塔内。早在唐时,这种葬俗就开始流行。唐代不仅僧侣习用塔葬,而且士大夫也施行塔葬。自唐至近现代,塔葬一直在我国僧侣阶层中流行。现在在许多庙宇的院中,还能看到僧侣的葬塔。

(三)悬棺葬俗

悬棺葬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历史遗迹和丧葬习俗。这种葬俗不同于传统的土葬,而是将殓尸的棺木高置于临江面海、依山傍水的高峻陡峭的崖壁上。置放棺木的形式是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打桩,或利用天然崖洞和岩石裂隙,亦可以在绝壁上人工开凿洞穴。它是所有丧葬礼俗中最具旅游观赏价值的一种。当游人昂首仰望那一处处高悬在峭壁绝岩上的悬棺时,无不为之惊叹。

1.悬棺葬的起源

悬棺葬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自然环境相近的省区。这些地区,古代的居民多是越人、濮人、僚人等少数民族。越人、濮人、僚人,虽然生活的区域有所不同,但生活的习俗相仿,在族源上也属同族,有亲缘关系。

一般认为,悬棺葬是古代越人、濮人、僚人的葬俗。这种葬俗有两个特点,一是葬址选在依山傍水的悬崖峭壁,二是葬具多为船形棺。悬棺葬源于商周,经秦汉、唐宋,直至明代仍然不绝。最早的悬棺葬出现于闽浙赣交界的武夷山区,最晚的存在于川南和云南的东川。据现代学者研究,这种葬俗始于越族最早的首领武夷君(无余君),后来,随着越族的迁徙,悬棺葬的习俗被带到各地并保留、传承下来。如,福建武夷山白岩和观音岩保存了两具较完整的船棺,全长3.5~5米左右,宽约0.55米,高0.6~0.7米。其形状是棺底微微上翘,如同梭形,尾部分叉,与现在闽北南平等地江河中和闽南厦门等沿海地区使用的无篷木船和渔船的形式基本相同。棺盖套合以后,又与今闽北建阳地区江河中加了船篷的木船十分相似。再如,四川东部巴县冬笋坝的船形棺,均长4~5米,宽1~1.2米,厚在0.12米以上。这种船棺从形状大小等各方面看,都与今江河中使用木船大致相同。从这两个例子看,悬棺葬是近山水而居的民族生于斯、长于斯的生活习俗在心理、意识方面的反映。

关于悬棺葬的起源,近60年来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分歧很大。有的认为它与土墓葬有关,有的主张它与原始人类的洞处穴居有关,归结起来,主要有下列观点:

(1)普渡灵魂说

这种观点认为,以船为棺的习俗反映了古越人等的宗教信仰。在古越人、濮人、僚人看来,同他们的生产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船,会把他们的灵魂载回故乡,或驶向另一个美满世界去。船是“普渡死者灵魂的器具”,是死者灵魂“送往天堂的超渡船”。

(2)升天说

从悬棺葬的葬处选择在临水高山的悬崖绝壁的特点看,世代生活在武夷山等崇山峻岭中的古越人、濮人、僚人,把高耸入云的大山视为生活背景,对它产生了崇敬的心理,甚至把大山幻想成是“天神上帝”和“百鬼”的居住地,期待自己死后也能如“天神”和“百鬼”一样居住其间。

上述两种观点,分别试图从悬棺葬所使用的葬具和葬址的特殊地理环境来说明悬棺葬的起因。这固然有合理的因素,然而又明显存在着受到外来的宗教神学思想影响的痕迹。悬棺葬流行的时间那么长,其根本原因还得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去寻找。

远古时代,我们的先民对死者的处理与兽类相差无几:弃之荒野,不封不葬。到旧石器时代中期前,灵魂不灭观念产生了。人们相信,人死灵魂不死,仍能祸福子孙,干预人事,因此要善待亲人的尸体。否则,尸体腐烂,或被野兽吞食,或受到人为侵害,鬼魂就失去了依托,就会降祸于人。

灵魂不灭观念的最早反映是祖先崇拜。最初的祖先崇拜是对氏族共同祖先的崇拜,随着家庭和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人们越加重视祖先一脉的血缘关系,认为祖先的灵魂是善灵,具有能赐福和保佑子孙后代的神秘力量。这样,丧葬便成了一件关乎子孙后代生活和命运的大事,为人们所重视。为此,古越人、濮人、僚人就将殓装祖先尸体的棺木高悬于陡崖绝壁之上,避免人兽或其他因素对尸骸的伤害,并以此企盼得到祖先在冥冥之中的赐福和保佑。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们总是对自己长期生产、生活的环境有深厚的依恋感情。所以,悬棺葬地的选择几乎均在临江面水的悬崖绝壁上,表现出悬棺葬的民族具有“水行山处”的生产和生活特点。生前在依山傍水中生活,死后也依然如此。

至于棺木放置得很高,一则是人迹罕见,尸骸能保持长久,二则表示“高显”,保佑子孙后代发达。对处在依山傍水、河川交错地理环境中的古越人、濮人、僚人来说,船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为了让死者能在阴间继续享用生前的生产、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具,人们便选择了以船为棺。

综观我国南方各地的悬棺葬,其最重要的目的是“秘藏祖骨”,使其不受人兽侵害,灵魂得到安宁;它所反映的宗教观念是建立在灵魂不灭观念上的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

2.悬棺葬的地理分布

我国的悬棺葬分布于东南沿海、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主要是:

(1)福建

是我国悬棺葬的主要分布区,集中在闽北以建阳、崇安为中心的武夷山区,宋元以来的史书及地理志多有记载。武夷山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地,这里群山环抱,交通闭塞,悬棺葬遗迹保留较多。其中,九曲溪的三曲、四曲是现存悬棺葬最集中之处,有十多处之多。经碳14测定,武夷山悬棺葬年代迄今约三千年左右。

(2)江西

大多集中在赣东北信江流域,以及赣境武夷山西侧、西北侧。据史书记载,贵溪、铅山、余江、资溪、南丰、广昌横峰弋阳、兴安、上饶等县市都有悬棺遗迹。目前仅贵溪县仙岩保留较多且较完好外,其余各地破坏严重。

(3)浙江

衢州、金华及温州沿海一带的龙游县、临海县、瑞安县、永嘉县等地都有过悬棺葬俗。遂昌县鸥江支流松阳溪两岸的悬崖峭壁上至今尚保存有悬棺葬遗迹。

(4)台湾

三国时这里流行悬棺葬俗,新竹上坪溪上游马巴来山腹洞穴和兰屿有悬棺遗迹。

(5)湖南

是我国悬棺葬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以湘西地区的沅江流域和澧水流域尤多。沅江流域主要分布在龙山、花垣、保靖、永顺、沪溪、辰溪沅陵、桃源和常德等地。澧水流域主要分布在慈利县境内,有三十多处。

(6)湖北

主要分布在鄂西的长江三峡地区和鄂西南的清江流域。长江三峡地区的悬棺葬遗迹主要在宜昌、秭归及巴东县的西陵峡和巫峡一带,一般距水面100米以上;清江流域的悬棺葬主要分布在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长阳地区。

(7)四川(含重庆市)

四川自古以来不仅是悬棺葬分布最密集的地区,而且还是保留遗迹最多、最完好的地区。无论是川南还是川东南,抑或是川东的长江三峡地区,均可看到较多保存完好的棺木、人骨架和数量可观的随葬品。川南宜宾地区的珙县、兴文县、高县、筠连县等地,是古代少数民族棘人劳动生息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有“棘人悬棺”的美名。川东南的悬棺葬主要分布在乌江和酉水流域的彭水县、黔江县、秀山县、酉阳县等地。奉节、巫山、巫溪县等地,都有较完好的保存。

(8)贵州

主要分布在黔东北与川东南、湘西交界的乌江和沉江流域,即遵义、铜仁地区的正安、沿河、德江、铜仁等地。

(9)云南

在滇东北昭通、镇雄、威信、盐津等县的金沙江流域有悬棺葬分布,以盐津县较为密集。

(10)广西

分布在桂北湘江流域和桂酉南的左右江流域,全州、田东、隆安、龙州、扶绥等地有遗迹发现。

3.悬棺葬的葬式与葬法

悬棺葬是一种十分奇特的丧葬习俗,它的葬式与葬法迥异于别的丧葬类型。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1)葬式

悬棺葬不同于崖葬,它和崖葬的本质区别在于墓地必选在临江面海(水)的悬崖峭壁上。棺木距水面一般十几米至数十米不等,甚至有的高达百米或几百米。这种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是悬棺葬文化内涵的特点之一。

闽江支流九曲溪两岸,沉江及其支流酉水两岸,长江及其支流黄柏河、九湾溪、龙船河沿岸,金沙江支流横江和牛寨河两岸,鸥江支流松阳溪畔的悬棺葬无不如此。悬棺葬具安置的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

①木桩架壑式。棺木一头置于天然岩洞或岩石裂缝之中,另一头架于绝壁的木桩之上。这种形式在福建崇安武夷山悬棺葬中较为多见。由于年代久远,船棺坠毁后,岩壁上残留着许多木桩。这种方式又被人们称为“虹桥板”“仙人晾衣”。

②天然洞穴式。利用临河峭壁上天然洞穴略加修整,然后置棺其内,这种形式在我国各地悬棺葬中普遍存在。

③人工开凿横穴式。在临江崖壁上用人工开凿出长方形横龛,置棺其内,棺侧外露。这种形式存在于四川南部和长江三峡、云南盐津和镇雄、贵州东北,以及湖南慈利、桃源等地。

④人工开凿方穴式。在临江崖壁上用人工开凿出方洞,置棺其内。这种形式在湖南湘西、四川、贵州和湖北等地一些地方较为常见。

⑤悬崖木桩式。在临江崖壁上,开凿出长、宽约10~15厘米的小方孔,打入木桩,然后架棺其上。这种形式多见于四川南部的珙县、兴文县、高县、筠连县和滇东北的盐津、镇雄等地。

此外还有将棺木置在临江悬崖峭壁凸出或凹下的岩石上。葬具多成船形棺,也有整木挖凿而成的圆形棺、方形棺,还有用木板拼合的棺。总的来说,悬棺葬中绝大多数葬具是整木刮制而成,棺身、棺盖均用子母口套合,多数棺木上凿有方孔。

(2)葬法

将重达数百公斤的棺木搁置到几十米,甚至数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之上,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

栈道法。一般用在崖壁距江面高度不大的情况下。从地表往上沿崖面打洞插桩,架上横木,建立栈道,通过栈道升置悬棺。如瞿塘峡西口南岸孟良梯,现存65个方形凿孔,分三段“之”字形排列,转折处多一两个凿孔,这便是升置悬棺用的栈道遗迹。

悬索下柩法。面对峭立的山崖,下有湍急的河水,悬棺民族发明了“自山上悬索下柩”的方法,即从山崖背后或侧面较为平缓的地方将棺木运至悬崖峭壁的顶部,再从山顶将棺木吊下去。悬棺棺身带柄,或者棺身、棺盖的头、尾两端均凿有几个方孔,便是系绳索做升降的明证。

【思考题】

1.传统婚姻民俗的有哪些观念和特征?

2.悬棺葬的地理分布特点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