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彩多姿的民族民居建筑特色

多彩多姿的民族民居建筑特色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式各样、五光十色的民族民居,外有奇丽的风貌,内有智慧的技艺,引人注目,形成了云南突出的民族民居文化。此外,不同的民族也可能有相同的民居建筑,而同一个民族也会有不同的民居特色。很多民族在吸取汉族建筑风格和技术后,结合本地、本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逐步创建、发展了有自己特色的民居建筑。
多彩多姿的民族民居建筑特色_云南民族文化旅游

第二节 多彩多姿的民族民居建筑特色

云南民族众多,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使云南民族民居建筑显得多彩多姿。各式各样、五光十色的民族民居,外有奇丽的风貌,内有智慧的技艺,引人注目,形成了云南突出的民族民居文化。

云南各地都有不同的民居建筑。宁蒗纳西族、怒江傈僳族的木楞房,元江哈尼族的土掌房,西双版纳傣、景颇族的竹楼,大理等地彝、白族的重檐瓦房以及白族由重檐瓦房发展成形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及彝族发展成形的“一颗印”式等,在结构、布局、装饰、工艺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典型化和规范化的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点。

此外,不同的民族也可能有相同的民居建筑,而同一个民族也会有不同的民居特色。木楞房不仅为宁蒗纳西族和怒江傈僳族建造居住,生活在高寒山区的彝、纳西、傈僳、普米、独龙、怒等民族也住。土掌房也并非哈尼族独有,滇南彝、傣、壮、拉祜等民族也住土掌房。竹楼除傣族居住外,生活在湿热地区的德昂、布朗、基诺、拉祜、佤、景颇等民族也大多居住。怒江一带的傈僳族住房不叫竹楼,而称“竹篾房”,也是两层楼房,上层住人,下层养牲畜和放杂物,类似傣、景颇族的竹楼。重檐瓦房不仅仅是彝、白族的建筑,纳西、回、蒙古族等也普遍居住。苗、瑶、壮、哈尼等族经济富裕者,也建盖重檐式瓦房。“一颗印”是昆明、楚雄、玉溪等地彝、汉人民共同的住宅样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是白、纳西族的典型民居,两者又各有特色,白族的壮丽,纳西族的简朴。

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分布在不同地区,住房风格也不尽相同。如德宏傣族“傣那”(旱傣)不住竹楼,而住土墙草顶平房;滇南内地的旱傣住“土掌房”。彝族因人口多、分布广,住房情况更多样复杂。高黎贡山区的彝族住木楞房、木板“闪片房”、“麻秆房”;滇南彝族住土掌房;大理、昆明、楚雄、曲靖、昭通彝族则住重檐瓦房,富者住檐式“一颗印”式“三合院”、“四合院”,贫者住土墙草顶平房。

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竹楼、土掌房、木楞房随汉文化的不断传入而不断改变。很多民族在吸取汉族建筑风格和技术后,结合本地、本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逐步创建、发展了有自己特色的民居建筑。另一方面,受自然条件、生活习俗、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的制约和影响,各民族的民居仍以木楞房、土掌房、竹楼作为基本的住房,历经几千年不变,只是在工艺和技术上逐步改进。重檐式瓦房是多元文化结合的典型民居,彝、白族人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建了“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六合同春”等壮丽、舒适、体现工艺类的住房,并历经千年以上,成为又一具有悠久民族传统的住宅。

炎热多雨潮湿的滇南地区竹木繁茂,各民族以充足的竹木材料建造竹楼,凉爽、防湿,是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良好住房。高寒山区森林茂密,气候寒冷,各民族就地取材,建造了保暖性良好的木楞房。滇南山地建筑土掌房,所需泥土木材多,这种房冬暖夏凉,通风透光好,屋顶做晒台晒粮食,便于生产生活。重檐式瓦房和“一颗印”式房屋保暖和防风性能好,适宜温带地区人们居住并可防风和抗震,适合大理、丽江等地的自然条件。滇池、洱海地区是云南经济文化中心,彝、白、回、纳西、汉等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各民族建筑“三颗印”式、三合院、四合院、三坊一照壁等,造价和技术要求高。而滇东南、滇南的木柱房、土掌房、竹楼等造价低,技术不高,适合这些地区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状况。

一、竹楼

在云南西双版纳、德宏,傣、景颇等民族的住房竹楼十分优美。竹楼为中心建筑院,四周植竹林果木,用栅栏围起,枝叶茂盛,环境优美。竹楼一楼一底,楼屋一般由堂屋、卧室、前廊、晒台、楼梯等组成。堂屋内为家人团聚、待客、炊饮之处。楼上有火塘,置铁三脚架供烹饪、烤茶,墙脚置炊饮碗架。在德宏傣族竹楼旁,另建平房做厨房,楼层的另间是卧室,与堂屋竹篱相隔,无床桌,铺垫挂帐于楼板,席地而卧,家人同宿一室,铺位按一定秩序排列。客人居于堂屋。前廊位于楼口重檐之处,明亮凉爽,外檐处靠椅或铺席是白天乘凉、进餐、待客、纺织及做其他家务活动之处。晒台是伸出屋外的露天平台,面积一般为15~20平方米,是盥洗、晒衣、晾粮食的地方。贮水罐置于晒台靠屋檐处。楼梯多木制,版纳竹楼只有一个楼梯;瑞丽竹楼有两个楼梯,一个是正门通道,一个是厨房通道。

竹楼的屋顶为歇山式,多为草排铺盖,有瓦顶的。屋顶坡陡脊短,两山尖下正好采光、通风、散烟。外墙向外倾斜,支撑出檐。屋顶的坡层面长,抵御烈日照射。两山头之下各有坡层面,扩大了楼层面积。前廊屋台因檐口低,而改为双坡层顶插入主屋面,这些造型变化丰富了屋面形象,使外观灵活优雅。

竹楼用竹、篾、草构成。傣族人善于用竹、篾、草的颜色编成花纹,富装饰感。傣族人家盖竹楼,自己先预备好材料,农闲施工,一家盖房,全寨帮忙。在匠师的指挥下,一至两天可成。竹楼建成后,主人设宴酬谢大家,并举行“贺新房”仪式。竹楼不施油漆、彩画、雕刻,朴素无华,以形态风貌显示美感。竹楼上为轮廓丰富的歇山顶,下立敞开立柱,墙面和敞廊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不加装饰,形成光影错落的优美格局。

景颇族竹楼与傣族的大同小异。底层大多较低,平面多为长条形,立面呈倒梯形,屋脊向山墙方向伸出,防雨效果好,竹木构架,歇山草顶,竹笆墙,建造比傣族粗糙,显示出粗犷简朴的建筑风格。

德昂族竹楼多为高楼式,歇山草顶,竹笆墙。底层大部封闭利用。有些歇山顶层面呈半圆形,样子很像毡帽,造型奇异,表现出自由粗犷的建筑风貌。

佤族有的住竹楼,有的住平房。氏族人口多的住“大房子”,这是一长形竹楼,屋背面两端安置有木刻的燕子和男性裸体像。

怒江傈僳族的竹楼叫“竹篾房”,建筑形式与竹楼同类。竹篾房仍是两层楼房,楼层住人,屋顶盖草或木板,无重檐,无前廊和阳台,楼上三间,分客室、内卧室、外卧室。客室内设火塘,兼有客厅、餐厅作用。外卧室为子女住,内卧室为主人住。

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竹楼与傣族的大同小异。

德宏、元江、新平等地的“傣那”(旱傣)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其民居由竹楼演变为土墙草顶四合院,翠竹绿树环绕。佛寺是寨中主要的公共建筑,还有“水井”和“公房”。“公房”白天为行人休息之所,夜晚为青年男女幽会之处。“水井”建造得精巧别致。“傣那”住宅独家独院,由正房、厨房、粮仓、畜厩组成四合院,四周用土墙或竹篱围成院落,形成内外两个庭院。内院由房舍围成,为家务休息之地;外院植果蔬,既有汉族式的封闭院落,又有水傣式的宽敞外院。畜厩大多仍为“干栏式”竹楼。

二、木楞房

木楞房又称木垛房,为“井干式”建筑。它由圆木横架成墙壁,平面呈“井”字,屋顶盖木片。木楞房为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彝、纳西、傈僳、普米、独龙、怒等民族的民居。

木楞房简单朴实,墙壁由直圆木或方木横卧叠成“井”字,墙壁结合的木楞也交叉外露,不涂油漆。屋顶为悬山式,在梁架上盖木片,不用钉,以石压固,俗称“闪片”,适宜于山区,造价低,各家规模大小、质量优劣不等。一个家庭的规模有一幢“一字形”,两幢“曲尺形”,三幢“三合院”形,四幢“四合院”形。一幢“一”字形房,一般是三开间,平房,正中为堂屋,作饮食、客房之用;内设火塘,作炊饮、取暖、照明三用,客人来均在火塘边交谈、饮食、住宿;堂屋右间是主人卧室,左间堆放杂物或饲养牲畜。两幢曲尺形房,一般是一幢正房、一幢厢房;正房两间,中为堂屋,左右为卧室;厢房堆放粮食、饲养牲畜。三合院者,除两高大的正房设堂屋于卧室及厢房作粮食和杂物间外,另建单独的畜厩和柴房,围成一个院落。四合院,则由正房、厢房、畜厩、柴房组成。居住于高寒山区的各族民居,以一幢或二幢者居多。

在木楞房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宁蒗县永宁纳西族母系大家庭。他们建造的木楞房多为“四合院”,由中间正房、左边经堂、右边畜厩和对面二层楼青年女卧室组成。正房宽大,中间是宽敞堂屋,是全家进餐,议事、待客场所。母系家庭的家长(主妇)的卧室和休息室设于正房的堂屋旁边,粮食、财物的库房也设于正堂,便于主妇管理。因实行“阿注”婚,正房对面的卧室是中青年妇女与男“阿注”偶居的地方。因信奉藏传佛教,几乎每家都有经堂,这里是喇嘛念经和休息之地。“四合院”内一般把堆放柴、草、杂物的房间安排在除正房以外的其他三方。木楞房的房顶除了用木片搭成的外,还有用茅草做的,有些也用瓦盖的。

三、土掌房

土掌房是土木结构的平顶房,在土基墙或土夯墙上搭木楞,木楞上盖柴草,柴草上铺一层泥土,捶实抹平,构成平坦光滑的屋顶。土掌房有一层或二层平房。有的把平房和楼房交错建盖。哈尼族、滇南彝族、元江流域的傣族普遍居土掌房。土掌房同样是云南各民族喜爱的住房之一,以红河、元江流域、哀牢山区、无量山区的彝、哈尼、傣族民居最为典型。一般每户由楼房和平房两部分组成。楼房是正房,三开间。土墙土顶,高低错落,敦厚朴实。平面屋顶做晒场。正房两屋三开间,底层中间为堂屋,左右是卧室,或一边卧室一边厨房。楼层存放粮食(楼面也是土质)。正房有的建廊有的无廊,廊子一般是单层。平房是单层一至二间,依人口多寡,分别做卧室或供厨房杂用。厢房屋顶和正房屋顶都做晒场,晾晒农作物。正房楼层有门,通向厢房屋顶。厢房后有梯子通向正房屋顶。

红河哈尼族民居多由背坡顶草房和平顶土掌房两部分组成。正房为二层楼房,土墙草顶。草顶正房前有土掌房的平顶前廊(单房),顶上是晒台,顶下是廊子,可做家务。厢房都是平顶土掌房。每一户房屋多由五部分组成:正房、前廊、厢房、晒台、院子。多为封闭式独家独院。

滇南彝族、哈尼族、部分傣族的土掌房住宅有四大优点:1.土掌房为土墙土顶,朴实大方,屋顶土屋厚约20厘米,具有一定的隔热保暖作用。滇南夏季烈日炎炎,土掌房下凉爽宜人,冬季又起到保暖作用。2.屋顶可作粮食晒场及瓜果粮草的储存地,方便使用。3.建材以土和少量木柴、草为主,就地取材,造价低廉。4.土掌房结构简单,易建造维修。

四、“一颗印”式住房

“一颗印”式住房为昆明等地彝、汉民族的主要民居。它由一幢正房、两幢厢房(耳房)、一墙壁开大门和建内廊的围墙组成,木构架承重,瓦顶、土墙,院外单檐,院内重檐,外观和平面很像方形印章,因此称“一颗印”式住房。正房有三开间或五开间,两屋,房顶为“人”字形重檐屋顶。在装饰上很有特色,大门是房檐式,用砖柱包梭、房屋端部用瓦叠起翘,正房厦廊的挑檐、梁头、檐口檩、檐口木方,雕刻精美,雕刻花纹、龙头、卷草,正房中间6扇格子门为木雕图案。“一颗印”式房屋比重檐瓦房要求高,具有独门独院、保暖、防风、抗震、防火、防盗、美观、舒适和便于农村生活的特点。

五、白族、纳西族民居

白族、纳西族历史悠久,经济文化较发达,其民居建筑中吸收了较多汉文化特点,并逐步形成自己浓厚的民族风格。

白族民居往往是一家一院的庭院或重檐瓦房。贫寒人家一般为“独坊院”(白族称一院三开间两层楼的瓦房为一坊)、“两间两坊”(曲尺形)、“一间两坊”(两坊相对平行)。条件好的人家建造“三坊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其中以“三坊一照壁”最为典型,并形成标准的白族民居特色。

“鹅卵石砌墙墙不倒”是白族建筑的一大特色。千百年来,白族人民利用每年从苍山十八溪冲下积存的大量卵石,就地取材建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一大技巧。卵石墙有干砌、夹泥砌、包心砌三种。刚砌好的卵石墙,当用手拍打时会颤动,坚固耐久,叫做“好墙如豆腐”。光滑美丽的大理石闻名于世,白族多用大理石作住宅装饰,大多数是在壁廊下镶嵌大理石,十分典雅、华贵、美观、大方。美观是白族民居的一大特色。房屋、照壁、院落、门厅的整体布局错落有致,把造型美和使用方便舒适有机地结合起来,外形装饰绚丽精雅。屋脊起伏,两端翘起,显得柔和生动。后墙檐口和山墙上都作黑白绘画,鲜明生动。白族木雕的高超技艺在厦廊的梁头、花枋、柁礅、格子门、花窗等处充分显示,石雕、彩画、拼花地坪花坛盆景异彩纷呈,庭院、厦廊、堂屋、卧室、粮仓、厨房、畜厩井井有条,待客、饮食、起居、劳作、休息各有场所,生产生活都很便利。墙面装饰是白族民居最有文化特色之处,墙壁上面绘画或雕塑图案,一般是在墙面上砌入薄砖画出框档,在框内进行绘画,有几何图案、山水风景甚至题诗赋词。照壁的式样秀丽典雅,绘有诗画或泥塑浮雕。在木窗门中大量雕刻着精美图案,在立柱的石础、屋内天花、廊地均有雕龙画凤的拼图,美轮美奂。白族民居不仅居住舒适,而且有较高的文化艺术造诣,是云南少数民族建筑技术的高峰,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纳西族民居同白族的一样,有着较高的水平和民族特色。纳西族普遍的住宅为土木结构的瓦房,多为“三坊一照壁”;贫寒人家是“独坊院”或“两坊院”;富裕人家则是“四合院”或“四合重院”,与白族相类似,只是较白族民居简朴。

纳西民居木构架形式有“明楼”、“蛮楼”、“闷楼”、“两面厦”四大类,它吸取了汉、白、藏族建筑的优点,并融会贯通,形成纳西族的特点。住房多是两层三开间楼房构成一坊,“三坊一照壁”的正房较高,厢房较低,照壁再低一些,主次分明,层次协调,屋脊略呈曲线,两端翘起,坡层面凹曲柔和。正房前有重檐,构成底层厦廊;后有重柱,增加楼层使用面积;“人”字屋面的两端出檐较大。出檐横梁两端钉裙板,称为“封火板”或“博风板”。层脊两端的翘鼻下,封火板正中钉“悬鱼”,朴实美观,既对外露梁头起保护作用,又有建筑艺术的民族特色,是区别纳西族与白族、藏族住宅的明显标志。正房前面有宽敞的厦廊,中间是6扇或4扇木雕格子门,两边为木质镂空图案花窗。楼层前面中间开对应的6扇或4扇花窗,两边是较小的花窗。门窗的雕刻彩绘很有特色,雕有花鸟鱼虫,有透雕、圆雕几种,优美华丽。窗子做成连续图案雕刻花饰,非常精细。有的民居梁头木雕,柱础石雕,花坊彩绘。院内也多种花植木。纳西农村民居周围多栽果木,环境美观。纳西族经济文化水平较高,能工巧匠、文化名人辈出,更善于吸收他人之长,结合本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和风俗习惯,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民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