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藏族石头雕刻

藏族石头雕刻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民间工艺一、民间工艺美术(一)雕刻艺术勤劳智慧的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无数精美的雕塑艺术作品。大量动物形象的存在是多玛班丹的另一个特点,动物中多牛、马、羊、鸟、蛇和龙,另有日、月等符号。因此,藏族传统绘画不仅是藏族艺术的珍贵遗产,也是研究藏族文化的重要形象资料和活的“标本”。
民间工艺_中国藏族

第五节 民间工艺

一、民间工艺美术

(一)雕刻艺术

勤劳智慧的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无数精美的雕塑艺术作品。藏族的雕刻艺术,从画风上可分为宫廷雕刻与民间雕刻两种。宫廷雕刻拘谨刻板,而民间雕刻自由豪放,单纯粗犷。民间雕刻渗透着更多的世俗生活的风采,多见于经板、麻尼石、岩石、古建筑物及法器等。藏族民间的雕刻主要有三种:石雕、泥塑及木雕

1.石雕

在藏区诸多艺术门类中,石雕是最能体现西藏古老的艺术传统的,它们与近代经院式金铜雕像相比,更少雕琢、装饰、繁缛之气,更注重雕刻的整体造型和结构表现,这些使得石刻雕塑简朴有力、自然纯真。依据石雕形状大小,大体可以分为摩崖石刻和玛尼石刻。

(1)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多选择在寺院周围山野的转经道或是神山圣湖旁边的悬崖峭壁上,特别是在那些远古时期的巨石遗址或具有神圣意义的岩石上。藏区摩崖石刻虽然借鉴了印度的浮雕形式,却仍然保留着藏区本土的创新——浮雕中加入线刻,使藏区的摩崖石刻更是一种线面结合、刻画与绘画相结合的方式。岩画岩刻艺术既是一种雕刻,也是一种绘画,是远古时期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藏区摩崖石刻的内容基本属于佛教文化的范畴,所表现的内容多是佛陀、菩萨、金刚、度母或护法神,也有高僧大德或有大成就者。就目前的考古发现看,藏区最早的摩崖石刻与佛教文化的传入有关,它们最早出现于吐蕃王朝,在桑耶、青朴等地,小型的摩崖石刻多与莲花生大师的行迹有关,莲花生与二妃的造像被刻画在僧人们修行的洞窟附近,这些石刻造像尺寸不大,雕刻手法亦比较古拙简易。摩崖石刻的创造更多地融入了民间艺人工匠的理解与创造,因而它们也更能反映出普通人对于神及神的世界的理解与向往,也常常会让观赏者获得更深刻的感动。

(2)玛尼石刻

玛尼石刻是藏区民间石雕艺术的又一独特文化景观,通常摩崖石刻被称作巨型石雕,玛尼石刻则为小型石刻,它们往往被刻在一些大小不一的石片上。玛尼石刻衍生于玛尼堆——西藏古老的灵石崇拜的祭坛,随着玛尼石堆的延续,玛尼石刻艺术也应运而生。另外,西藏多山多石,利用岩石板作画极为便利,玛尼石刻也因此源远流长、经久不息。

在美术形式上,玛尼石刻属于融绘画与雕刻为一体的古老形制,其表现内容也相当丰富,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灵兽动物类;第二,兽头人身神灵——后转化为护法神类;第三,经文咒语类,主要是六字箴言及其他符号类;第四,佛、菩萨以及藏区的高僧大德类。

2.泥塑

藏区还有一种极有特色的小型脱模泥塑佛像,藏语称其为“擦擦”。其直径多在10厘米~50厘米,形状有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椭圆形等,雕塑手法有高浮雕、浅浮雕,甚至还有一些圆雕,内容包括佛、菩萨、护法神、度母、高僧大德或阎王等人物,以及佛塔、咒语经文等,是一个微型的藏传佛教的神世界。“擦擦”多与玛尼石刻、风马旗等相伴,经常出现于佛塔内、神山圣湖边、玛尼石堆或转经道旁。

在西藏后弘期早期,擦擦由印度传入藏区,与印度高僧阿底峡大师入藏传教有关。另外,擦擦一般是用来供奉神灵的,用来供奉神灵的擦擦,最早是存放在塔中的;后来,供奉的地点和方式都有所改变,在西藏民间专门修有供乡民们转经用的“擦康”,多建在村头路边或寺院附近,擦康周围还会镶嵌上玛尼石,或安装上转经筒,让乡民们围绕着它们转经祈祷。

依用途和做法的不同,擦擦分为三种:普通擦擦,一般以细黄泥为原材料,经铜范木模压制成形后进行风干或烧制而成,这种擦擦一般用来供奉;布擦,比较昂贵,是高僧大德圆寂后,用浸透了其法身血水的盐巴再和上药物、泥土制成的擦擦,随身携带可以抵挡邪恶灾害,保佑人平安;药物擦擦,由珍珠、玛瑙、藏红花等与泥土合制而成,携带它们也有防病治病的效果。

3.木雕

木雕在藏区运用得更加广泛,建筑上的门楣、柱头、窗框以及木制家具上都会雕花镂纹。根据原料和功用的不同,经书板木雕和多玛班丹是木雕的重要代表。

(1)经书板雕

显示出藏区木雕的优秀传统,与玛尼石刻与“擦擦”等基本以单独造像为主的小型雕刻相比,经书板虽然面积不大(条形),但其雕刻以精细缜密为特色,能在方寸之间雕镂出复杂的故事情节。经书板的雕刻工艺十分精巧,虽属微型雕刻,但却代表着西藏木雕的最高水准,这也许与从事经书板雕刻的艺匠相对专业有关,一些重要的寺院都有专业雕刻师从事这项工作,艺师们也怀着崇敬之情在从事着这一神圣的工作。

(2)多玛班丹

经书板木雕属于比较正统的经院式艺术,而木板雕刻的多玛班丹则更有民间艺术的趣味。它是一种凹刻的糌粑木模,用这种木模做成的糌粑成品实为一种祭神用的供品(“多玛”原为祭祀用供品之意)。多玛班丹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各种动物、人物、兵器和法器,其中最有意思的部分是它的人物表现。人物系列中有农人、士卒、巫师、国王、大臣、僧人,也有女鬼、饿鬼、阎王。服装则是当代生活的写照。有的则是完全凭空想象出来的,特别是一些兽首人身的巫师形象。大量动物形象的存在是多玛班丹的另一个特点,动物中多牛、马、羊、鸟、蛇和龙,另有日、月等符号。

img56

大门

(二)绘画艺术

从7世纪以来,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青藏高原陆续建起了上千座规模不同的寺院和宫殿建筑。这些寺院和宫殿建筑中的壁画、唐卡作品作为展示和宣扬宗教教义、佛教故事、大师传记及各种菩萨、护法神像等的表现手法,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形成了世界上最长最丰富的壁画作品宝库。因此,藏族传统绘画不仅是藏族艺术的珍贵遗产,也是研究藏族文化的重要形象资料和活的“标本”。

1.壁画

壁画,是建筑整体结构的一部分,它是建筑的装饰。在壁画构图布局方面,多采用“坛城式”和“回环式”的结构方法。“坛城式”主要用在画传、偶像和肖像作品中。壁画中心绘着至高无上的佛祖、菩萨、法王和高僧像等,周围是陪衬人物。每一个画面单元之间,用山石、祥云、流水、花卉隔开。“回环式”主要用在具有情节性的历史故事、民俗民情的壁画作品中。它常常将历史故事和戏剧场面分割成几个片段,在一个画面上表现出来。场面采用散点透视,情节发展顺序用“W”字形布局,回环往复表现出来,类似长篇连环画卷,铺成满壁满廊,如布达拉宫《文成公主入藏图》。这两种构图方法,均体现了“宇宙生命整体性”的精神,体现了运动、均衡、和谐的美。

藏族的早期壁画,主要受尼泊尔、印度和中原佛教壁画的影响,在壁画艺术作品中流露出异族他乡的情调。如人物相貌高鼻深目,卷发络髯,袒胸跣足,衣着薄露,一派热带、亚热带风情。在吸收、借鉴和消化外来艺术流派和技法的过程中,藏族壁画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传统。

藏族壁画色彩浓重,对比强烈,笔触细腻,工艺水平高超。线条、笔墨、色彩背后传达出的情绪和精神,是壁画的真正价值所在。

2.唐卡

唐卡,意为布画,是传统藏族绘画艺术的一种形式。其分类方法较多,按大小和张挂方式,可以分画片唐卡和卷轴唐卡;按色泽可分为彩唐、金唐、黑唐、红唐、淡唐和浅唐6种;按制作方法又可分为绘画唐卡、堆绣唐卡、刺绣唐卡、印刷唐卡、织锦唐卡和缂丝唐卡6类。总的来说,卷轴唐卡类的彩色绘画唐卡数量居多。卷轴唐卡上有天杆、下有地轴,地轴两端有轴头,与中国内地轴画类似。唐卡画心一般都用彩缎装裱,画面上多用大小相同的丝帛覆盖,丝帛上端连于天杆,悬挂唐卡时将其掀起。丝帛盖面在卷起唐卡时,能有效保护画心不被磨损。

据五世达赖所著的《大昭寺目录》记载,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画了一幅白拉姆女神像。松赞干布的大力扶持、宗教生活的需要,催生和发展了唐卡艺术。

唐卡主要以表现宗教文化为主,有表现佛、菩萨、罗汉、护法神、著名宗教人物、佛教建筑、宗教故事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了藏族传说中世界的形成、藏族的起源、量理学、工巧明、医学、天文、历算、文学、诗歌、戏剧、美术、民间传说故事等。从内容方面讲,唐卡是藏族的一部百科全书;从功用上讲,唐卡主要是供信徒顶礼膜拜,满足他们的宗教生活需要。作为佛教器物,唐卡主要用于教徒布置自己的经堂、佛龛;同时,作为一种美术装饰品,它也发挥着独特的美学价值。

img57

面具

(三)面具艺术

面具,藏语中称“巴”,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劳动、娱乐有着直接的关系,遍及西藏各地。据藏汉史书记载,早在7世纪上半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执政时期,吐蕃在制定文字和法律后,举行盛大庆典仪式时,就表演了戴上假面具,装扮狮、虎、牛、豹等的舞蹈。这说明“面具”在吐蕃时期已经形成。

西藏面具工艺品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从制作上讲大概可分硬塑形与软塑形两大类,即宗教面具和民间面具,宗教面具多为硬塑型,民间面具多为软塑型。从使用上讲,分羌姆(跳神)面具、悬挂面具、藏戏面具、歌舞面具、折嘎祝愿面具、傩仪型的吉达面具等6种。前3种较为普遍,跳神面具是用于宗教性神舞时的面具,悬挂面具主要是悬挂在神殿经堂里,让百姓们供养膜拜的偶像面具,藏戏面具是用于藏戏表演时使用的面具,它们皆属于西藏大五明中“内明学”的佛教密宗文化范畴。

img58

面具

宗教面具即悬挂面具属于硬雕塑的大宗面具,造型带有浓郁的神圣色彩,且威严斯文、严守法度。而跳神面具、藏戏面具倾向表现和象征的艺术风格,造型粗放夸张,带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和民间色彩。面具表现的题材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灵、鬼怪和动物。这些形象的塑造,大多被人格化,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人类的真、善、美和假、丑、恶,都在面具中得了具体的表现。另外面具多设色,不同的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如深红色象征国王,浅红色代表大臣,黄色象征活佛,蓝色代表反面人物,而半黑半白象征两面派等。

img59

传统织布技艺

(四)器具、编织艺术

编织工艺是雪域藏族琳琅满目的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它以品种繁多、形式独特、色彩艳丽、民族风格浓厚、地域特色而闻名遐迩,是闪烁着藏族人民智慧结晶、凝聚着雪域民族与大自然拼搏抗争精神的产物,亦是勤劳质朴、心灵手巧的藏族人民热爱美、创造美的心态的展示。编织工艺用品是藏族在雪域高寒地带生存的必需生活用品,其用料主要以本地所产牛羊毛为主,故此编织技艺广为普及,几乎家家有一部织机,人人操一柄纺锤。即使是在逐水草而居的高寒游牧区,编织牛羊毛生活用品也仍然是牧民最热心从事的一项手工艺劳作,也是展现他们艺术创作天赋的领域。于是在统一的民族传统工艺风格中,孕育出了五彩缤纷、格调质朴的各类编织工艺品。

竹器编织工艺也是藏族地区远古人类生活中集实用和造美艺术于一体的活动,其悠久历史可追溯至原始时代,据珞巴族博嘎尔部落的传说,竹器首先是居住在密林中的珞巴族人使用的。相传有一个叫石金肯日的男子,有一次看到两只“改琼”鸟儿在花瓣、草叶上鹐来鹐去,鹐出些孔,十分好看,他就甩竹篾仿照编织,从此青藏高原出现了竹编。考古工作者在珞巴地区发现了距今28000年前的竹箭,可见青藏高原民族使用竹器具的悠久历史。到阿巴达瓦时代竹编种类增多,随着铁器的出现,竹器编织工艺也得到极大提高。竹编广泛用于建筑,修盖屋顶、隔墙、做睡垫,还用做日常生活、劳动生产中的盛器,如竹盒、竹篾斗、竹背篓、餐盒等。所编竹盒细密精美,编织纹饰美观多样,其纹饰有方格纹、人字纹、孔格纹等,有的编织器具垫上芭蕉叶,还可以盛水,其品种、样式、纹饰和编织工艺技巧都表现出非凡的造诣。可见藏族地区在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竹器编织工艺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藏族民间编织物品种繁多,可谓天花落雨,异彩纷呈。如牛毛编织的口袋纹饰千姿百态,色彩单一,格调厚重高古;牛、驴、马的鬃具装饰色彩浓艳,纹样单一;放牧用的“俄多”,既可当鞭子,又是抛石器,纹饰色彩的组合富有节奏感;妇女的花边腰带,色彩明快,纹饰流畅。民族特色浓郁的藏被,简洁而夸张,褂包则因人而异,随心所欲。同时,民间传统编织工艺中的条编、皮筋编、藤编、竹编、毛线针织等,也在保持藏族审美风格的前提下,工艺上有相应的改进。由内地工艺原料制作的缂丝唐卡、刺绣唐卡、藏绸腰带底纹、五彩哈达图纹装饰编织等,仍以藏族传统审美为宗旨。还有一种西南少数民族的织花锦带由藏族工匠织出,也别具藏族风格,由此强化了丝绵质编织工艺与藏族审美追求的一致性。精美质朴的藏族民间编织工艺是藏族在游牧、农耕生活中所创造的优秀而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藏族当代编织工艺更是在新时代以传统工艺为基础,在形式上创新、内容上出新、材质上更新而产生出的藏族传统风格不变、工艺特征鲜明,时代气息、文化品位、社会意义等都得到全面展示的新兴民间工艺美术品。它同21世纪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一样多姿多彩,浸透着民族性格理想追求、审美情趣,饱含着藏族人民对生活的无限热情,是藏族物质生活追求与精神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的完美体现,因而极富魅力。

二、民间工艺技术

(一)金属雕刻技术

金属雕刻艺术,即是用一种合金铜(理玛)雕铸的佛像,种类很多,诸如印度理玛佛像、蒙古理玛佛像、尼泊尔理玛佛像、汉地理玛佛像等。西藏理玛佛像由于出资雕造者的不同,可以分为:

上法王佛像:即由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出资雕铸的佛像,多用自生铜(红理玛)铸造。这个时期的铸造艺术特点为面部饱满、鼻子坚挺、嘴角线条分明,手、臂、身姿线条流畅。

中法王佛像:即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出资铸造的佛像。这时的铸品大多用紫铜合金(紫理玛),其色泽较为深沉。此时期佛像面部圆满,铸造工艺较差。

下法王佛像:为吐蕃后期赞普赤热巴巾出资制作的佛像,所用材质多为白黄合金铜(白理玛),偶有使用红、紫合金铜。这个时期的佛像,其工艺师多为印度工匠,故其艺术风格与同期的印度艺术风格十分接近,不过比印度的作品显得丰满,姿势更显灵活生动。在工艺手法上有其特点,就是在佛像的细部加以银或紫铜镶嵌,有些像的瞳孔嵌以白银,或以紫铜作眼白,有些金刚像,以紫铜雕造舌头。

藏传佛教的供奉器物和法器中,许多是金属物品,不少器物不仅仅是宗教器物,而且是精美的艺术品,如酥油灯、净水瓶、八吉祥等。佛教法器以铜、铁制品为多,如金刚、金刚铃、火焰刀等。

(二)金属铸造技术

金属铸造的工艺品有佛像、酥油灯、法器、供器、大锅等。铸造的金属材料有金、银、铜。铸造方法一般采用失蜡法和模具法,在藏区,普遍使用模具法。

(三)青稞酒酿造技术

藏族在酿造青稞酒时,先把青稞洗净煮熟,再拌上酒曲,装入容器使之发酵出酒。初次兑水出的酒叫头酒,再兑水就依序叫二道和三道;有的人还把头酒装进瓦罐或酒坛,放入冰糖严加密封,藏入地窖或埋在地下,几个月或几年后取饮,醇香味美有如冰冻的蜜酒。藏族男女都爱饮青稞酒,在藏族节日里的聚会活动上,是“无酒不成筵席”,在一般社会交往场合,往往也要喝酒。男子们会把豪饮当作剽悍、豪迈、血性的标志,但妇女特别是年轻姑娘,多数并不嗜酒。其实,对于藏族,酒已不再是酒,而是礼仪的载体,文化的象征。如迎宾送客时,藏民全家会排列门前,向来客敬献哈达和酒,客人双手接酒,并要用无名指蘸点酒往空中抛弹三下,以敬天祭神,接着三口一杯喝完,同时,藏民会边唱边跳,热情相劝。在青稞酒中,印刻的是藏族人民热情待客的笑脸,传承的是藏族独特的酿酒技术和酒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