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维吾尔族舞蹈手法和步法

维吾尔族舞蹈手法和步法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九节 民间歌舞艺术一、民间音乐一般来说,缺乏文字记载自身发展历史的民族,口头文学、民间音乐相对比较发达。京族人民的生活中,几乎处处离不开民歌,婚丧嫁娶、喜庆节日,特别是在“哈节”中,更是歌舞不断。京族有自己的传统戏曲,称为“嘲剧”。烛光与长衫相映,舞者的举手投足投射出京族民众对神灵的崇敬、虔诚和对生活的热爱。
民间歌舞艺术_中国京族

第九节 民间歌舞艺术

一、民间音乐

一般来说,缺乏文字记载自身发展历史的民族,口头文学、民间音乐相对比较发达。京族民间音乐亦是,其代表性的有民歌、器乐、戏曲等。

京族民歌包括劳动歌曲、山歌(海歌)、风俗礼仪歌、儿歌(包括摇篮曲)、小调叙事说唱、舞歌等。它们反映了京族渔家的生产劳动、伦理道德、历史人情等各个层面。民歌曲调丰富多采、旋律明快、节奏规整、韵律独特。京族人民的生活中,几乎处处离不开民歌,婚丧嫁娶、喜庆节日,特别是在“哈节”中,更是歌舞不断。

京族民歌中数量最多和最有代表性的小调是“唱哈调” “送新娘” “棹船调” “叮叮”等。唱哈调:“哈节”中演唱,曲调有多种类型,一定内容的唱词都有其固有的曲调,如《赏月歌》的基本歌腔以so1、do、mi、so1四个音作和弦分解式进行。旋律中常出现向下属方向的转调。送新娘:京族人民婚嫁时唱的风俗歌,内容多为感恩、惜别、告慰和伦理等。音调明朗、华彩、悠扬。常采用五声宫调式。棹船调:常用于男女间的对唱和民间小戏唱段。基本歌腔由上下句组成,下句是上句的下五度模仿,曲调以so1为主音。常用特征音型贯穿全曲,如男女对唱《送郎打老番》,尽管唱词内容复杂,语言声调多变,装饰性乐汇也较多,但旋律以特征音型为核心。叮叮:以歌尾常用的固定衬词“叮叮”而得名。多在游戏、劳动和舞蹈时演唱。曲调活泼明快,节奏短促跳荡,旋律进行常强调四、五度跳进。

舞歌是“哈节”中表演的歌舞曲。曲调主要来自小调,但加强了节奏,因此更为明朗,富于弹性;旋律流畅,富于歌唱性。

此外,京族民间歌曲中还有曲调接近口语,多唱故事、童话内容的叙事歌(如《渔家四季歌》)和曲调简单、朴素、徐缓的摇篮歌、儿歌等。

器乐是相对于声乐而言,完全用乐器演奏而不用人声或人声处于附属地位的音乐。有些器乐也用部分人声,一般没有歌词只是作为效果,但部分器乐有时也加入一些人声,人声演奏的口哨、哼唱等经常被加入到器乐曲中以增加某些效果。京族的器乐大部分为独弦琴所奏,还有吉弹、竹杠、竹梆、锣、鼓、钹等乐器。

img109

独弦琴

独弦琴,京语称为“旦匏”。适于表现节奏舒展、旋律悠长的乐曲,尤其擅长演奏回音、颤音、滑音等装饰音,传统曲目有《高山流水》《孤山寒影》《骑马》等。我国著名的剧作家田汉曾参观京族三岛,听完独弦琴演奏后写下“织网林间亏女力,月下弹琴等郎求”的诗句。

img110

竹 梆

吉弹,又名三弦,是三根弦的弹拨乐器,所奏之乐,多为唱哈的伴奏。

竹梆,是互击体鸣乐器。两根为一副,演奏时奏者两手各执一根,举于胸前互击,音清脆高亢,音色与响板接近。一般用于歌舞伴奏,演唱者手执竹梆自击自唱,富有南国气息。

京族有自己的传统戏曲,称为“嘲剧”。演员身着越式长袍,唱腔格调有一定的规律,是以唱哈曲艺为基础,吸收汉族粤剧唱腔和表演艺术形成的戏曲。其代表剧目主要有《阮文龙英勇杀敌》《等新娘》《二度梅》等。嘲剧有唱词,也有道白,多使用二胡、笛子、锣、鼓、竹梆等伴奏,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为了发展京族传统文化,培育文明村风,江平边防派出所常组织文艺小分队到村里作宣传演出,为群众放映电影,组织村民开展嘲剧比赛。

受京族语言、劳动生活和特色乐器的影响,京族音乐的基本特点是:曲体上单乐段为主;曲调婉转缠绵,波音较多;旋律以级进、跳进、和弦分解、混合式为多见;在音阶调式上,以徵调式为主,宫、羽调式次之;节奏上运用短长节奏,一短一长的节奏形成强拍变弱,弱拍变强的特殊关系;节拍比较多样,有混合节拍;在歌词结构上,以上句六字下句八字多见(即“六八体”),押六八韵是其独特形式;在唱法上,男歌手一般用真声,女歌手用真假声结合的唱法,行腔时喜用鼻音和轻声,余音较长。歌手们擅长模仿独弦琴的各种音色,巧妙地运用颤音、回音、波音和滑音等,装饰润腔,显得丰富多彩。

二、民间舞蹈

和许多南方少数民族一样,由于民族性格含蓄,京族人在日常生活中极少聚众舞蹈。但是,在祭祀、娱神、为死者做道场等场合,则通过舞蹈来表达对鬼神的尊崇与敬畏。这刚好印证了艺术起源于巫术这一观点。

京族的传统舞蹈主要有:进香舞、进酒舞、跳天灯、花棍舞、道场舞、摇船舞、纸马舞、采茶摸螺等。

进香舞顾名思义是给神灵上香时跳的舞蹈,一般在“哈节”第一晚表演开始之前跳。由三位身着白色礼服、黑色长裤、左手拿香的女舞者(称“哈妹”或“桃姑”),面向神台站成横排,一边唱进香歌一边做轮指绕香、三角步、圆场步等舞蹈动作,前后穿插变换舞步。

进酒舞是在“哈节”迎神程序中所跳的舞蹈。由主祭人带头上前敬酒,几个女舞者随其后,在大鼓、小鼓、锣、钹的伴奏下起舞,主要动作为“轮指手花”和“轮指手组合”,表现祭祀人反复向神灵敬酒之意。

img111

跳天灯

跳天灯是祈求海神保佑的舞蹈,分出海前的跳天灯和“哈节”上的跳天灯两种。出海前跳的天灯舞,有舞者,有与神灵沟通的“神人”,舞蹈过程更像占卜与解卦;而“哈节”上表演的跳天灯,是在“哈节”最后一晚表演的,没有“神人”的参与,没有请神、占卜、解卦等过程,更多是娱人。舞蹈由四个、六个或八个女子表演。舞者身穿长衫、长裤,头顶一个瓷碗,碗里燃着三支蜡烛(也有把碗倒扣在头上,然后在碗底那个小小的边缘里面放上灯油再点上的),两手各拿一只杯子(或碟子),里边也燃着蜡烛,随着鼓点节奏的快慢一面手托蜡烛转动手腕,一面纵横交错的穿插,构成各种图形。舞步有圆场步、走十字花、并步等几种,双手在腹前上下绕圈,再由下而上分开,于肩旁侧静止,要求头顶之碗烛不可掉落。舞蹈动作集中在两臂和手腕部,上身挺拔,双膝微屈,脚跟落地时坚实,膝部颤动有力。整个舞队的圆场步如行云流水般飘逸,而双双转动的手灯,似萤虫飞舞、流光四溢使人目不暇接。舞蹈的最大难度就是要求舞娘们要有非常好的平衡能力,还要表现出舞姿的稳健流畅。整个舞蹈端庄优美,气氛肃穆。烛光与长衫相映,舞者的举手投足投射出京族民众对神灵的崇敬、虔诚和对生活的热爱。

花棍舞是在“哈节”送神时驱邪赶鬼所跳的一段舞蹈。由一个、两个或四个哈妹表演,舞者都穿白色长衫,表演时两手各拿一条长约一尺多的木棍,木棍上缠着彩色花纸,先唱后舞。哈妹双手捧棍至腰前,两棍叠在一起,或双手各握一棍末端,棍在身前架成交叉形,或双棍在腰前交叉,一拍分开一拍交叉,棍头向下;或左手持棍搭到右肩上,右手将棍在腰间向外围绕,动作灵活变化。以手腕绕花棍为主,动作变化较多。伴奏的鼓点越快,演员也越舞越快,花棍上下滚动,令人眼花缭乱,风格激越、明快、活泼。

道场舞是道场仪式进行到“开五方路”时跳的。由一位身披袈裟、头戴佛帽的道公,在锣、鼓、钹的伴奏下跑碎步,作前后参拜仪式,绕场三周后退场,表示请将领赴地狱,打开“五方”路。这时,另一位道公骑纸马,执马鞭,扮演将领,跑碎步绕场三周,表示为孝男孝女到地狱去搭救亡灵。接着又一位道公扮将领的贤妻,手执火把,不断按“8”字花跑碎步,将领紧跟其后,二人又绕场三周,表示贤妻为将领引路共赴地狱。最后,三位道公扮小鬼出场,站成斜排挡住去路,与将领、贤妻相互过几次招之后,小鬼退下,表示地狱门已经被打开,救出了亡灵。紧接着一个道公扮演艄公,在前面拉纸船,另一个道公扮演船妇,在纸船后做划船动作,边唱边舞,绕场一周后退下,表示保护亡灵过河早升天界。道公唱腔节奏明快,富于感情,舞步简练、粗犷。

如果说前面提到的几种舞蹈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是宗教舞蹈、巫术舞蹈的典型代表的话,那摇船舞、纸马舞、采茶摸螺舞等则娱神的成分大大减弱,更多倾向于娱人。

摇船舞是在“哈节”表演期间上演的节目。由爷爷和孙女二人对舞,边舞边唱,一唱一答。爷爷劝孙女不要出海捕鱼,孙女则说妇女如何能干,一定要去。最后爷爷被说服了,答应了孙女出海。京族传统分工为男子出海打鱼,女子在家操持。从内容上判断,已有男女平等思想的萌芽,说明该舞蹈产生的年代应该是近代。

采茶摸螺舞由桃姑表演,表现妇女们采茶、摸螺、搓线、穿针、缝补衣服的生产生活画面。舞者相互穿插变换队形和舞蹈动作,舞蹈欢快活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img112

采茶摸螺舞             摄影:田 静

纸马舞也是在“哈节”期间表演的,由男女二人对舞。表现夫妻两人的依依惜别和相互鼓励。女人挑马草,送丈夫上战场,鼓励丈夫要英勇杀敌;男子则鼓励妻子在家照顾好老人和子女,然后骑上马打番鬼(指法国侵略者)。该舞蹈反映了19世纪末京族人民保家卫国、反击法国侵略者的决心。

京族舞蹈动作最多的是手腕的转动,其中“轮指绕花”和“转手翻花”最有特点。这些动作虽带有祭祀的目的,却来源于京族妇女织网、补网、拉网等日常劳动生活,或单手或双手,变化纷繁多彩,表达了对大海的无限深切之情,动作的连接柔和连绵,结束时都有向里收回的感觉。加上祭祀的内容和虔诚的感情,构成了柔美含蓄的舞蹈风格,而脚上的动作多为“踢沙步”“拧沙步”,也是海边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总的来说,京族舞蹈与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原始色彩很浓,后期娱神驱鬼成分减弱,发展而来的一些娱人为主的舞蹈,则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