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回族的谚语

关于回族的谚语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民间科技一、天文历法回族所采用的历法一般有两种,即日常生活中用中国农历或公历,而在宗教生活中多采用伊斯兰教历。回族有“传月”习俗,凡在入斋或开斋前见到新月的地方,随即向其他穆斯林地区通报这一消息,以便及时封斋或开斋。说到具体时间时,回族穆斯林一般说邦布达前、撇申散等。
民间科技_中国回族

第一节 民间科技

一、天文历法

回族所采用的历法一般有两种,即日常生活中用中国农历或公历,而在宗教生活中多采用伊斯兰教历。伊斯兰教历也叫希吉来[1]历,回族一般称之为回回历,简称回历或伊历。伊斯兰教历以迁徙之年为纪元,将阿拉伯太阴年岁首(即公元622年7月16日)定为伊斯兰历元旦。该历是一种太阴历,它是以太阴圆缺一周为一月,历时29日12时44分2.8秒,太阴圆缺十二周为一年,历时354日8时48分33.6秒。每一年的12个月中,6个单数月份为大建,每月为30天;6个双数月份为小建,每月为29天。逢闰年,将12月改大月为30天。该历以30年为一周期,第一周期里的第2、5、7、10、13、16、18、21、24、26、29年共11年为闰年,不置闰月,在12月末置一闰日,闰年为355日;另19年为平年,每年354日。故平均每年为354日8时48分。按该历全年实际天数计算,比回归年约少10日21时1分,积2.7回归年相差1月,积32.6回归年相差1年。该历对昼夜的计算,以日落为一天之始,到次日日落为一日,通常称夜行前,即黑夜在前,白昼在后,构成一天。[2]

在伊斯兰教历中,3月称为赖比勒·安外鲁,9月称为莱麦丹,10月称为闪瓦鲁,12月称为祖勒·罕哲。这几个月对穆斯林来说特别重要,因为3月12日为圣纪节,9月为斋月,10月1日为开斋节,12月10日为古尔邦节。回族穆斯林之所以对斋月及开斋节的看月特别重视,是因为有这样的“圣训”:“你们见新月封斋,见新月开斋,如新月有云蒙蔽,则你们全美‘舍尔巴月’三十天。”回族清真寺一般除礼拜殿之外,还有附属建筑望月楼,以专门在斋月来临和结束时看月,足见这种历法对回族穆斯林的影响。回族有“传月”习俗,凡在入斋或开斋前见到新月的地方,随即向其他穆斯林地区通报这一消息,以便及时封斋或开斋。在回族穆斯林家中,也常见有一种挂历,将伊斯兰教历、公历和农历对照,以便日常之用。

回族在星期的计算上,称谓多采用波斯语的音译。星期一称为杜闪白,星期二称为斜闪白,星期三称为彻勒闪白,星期四称为盼闪白,星期五称为主麻,星期六称为闪白,星期天称为叶克闪白。而穆斯林一日五次礼拜的时间教法上是这样规定的:第一次晨礼(邦布达),从黎明至太阳升出前;第二次晌礼(撇申),从日偏至一物之日影,除午偏时原影外达其两倍;第三次晡礼(底格尔),从晌礼末至日落前;第四次昏礼(沙目),从太阳落至红霞散尽;第五次霄礼(虎夫坦),从昏礼末至黎明前。说到具体时间时,回族穆斯林一般说邦布达前、撇申散等。前者是说晨礼前,后者是说晌礼后。

二、气象谚语

回族谚语中有不少反映天文地理、气候天象、农业生产等的谚语,都是回族群众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因各地自然条件各不相同,这些谚语地域性非常明显。宁夏泾源县曾是全国回族人口密度最大的县,回族人口密度高达98%,而且也有特殊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我们以这个地方的谚语为例,来了解回族这类谚语的特点。

描述月亮变化的谚语,如“亮不过十四,圆不过十五,黑不过十七”“二十一二三,月出来鸡叫唤”。

气象谚语,主要是预测天气阴晴、冷热、雨雪以及节气的变化,如“东风叫,备衣帽”“霜前暖,雪后寒”“一日南风,三日关门”“东虹日头西虹雨,南虹过来发白雨”“云发黄,大风狂”“乌云接太阳,有雨在明晌”“黑云黄边子,必定有雹子”“早雨不多,一天的啰唆”“鸡儿上架早,明日天气好”“头伏雨二伏旱,三伏有雨吃饱饭”。

还有一些是反映农事的谚语,如“春麦上肥一遍,收割打一担”“秸秆还田,肥多粮多”“洋芋上羊粪,一亩两三吨”“秋天不翻,来年的草滩”“轮作倒茬好,无病又除草”“头年洋芋二年瓜,三年玉米长得大”“麦子锄三遍,皮薄多出面”“立春后断霜,插柳正相当”“惊了蛰快种麻,秆又粗籽又大”。

林业方面的谚语有“现在人养林,日后林养人”“风沙何时住,山坡长满树”“山上栽了树,等于修水库,雨少它能吐,雨多它能吞”“毁林开荒,到头精光”等。

牧业方面的谚语有“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饱不加鞭,饥不急喂”等。

三、生产经验

在回族民间故事与歌谣中有一些反映了生产知识与经验,是回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更显得珍贵。譬如故事《女掌柜》中有这样一段:“晴天要防顾阴天,阴天要防顾雨天。种庄稼好比龙口夺食,耽误一时辰,少打百担粮。”它总结和传授的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经验。《牧羊歌》则与畜牧业有关:“八伏长天上高山,上了高山两眼观,夏毛铰了洗几遍,若要暖头羊分草山。晌午一过放阴山,下河饮水缓一缓,黑咧进圈星星全,东方待动哨出圈。天阴下雨圈垫干,立秋日短盘平川。山羊缓,盘沟涧;绵羊缓,盘平川。九冬十月盘门前,上下山放个雁摆翅,山顶呢放个乱点兵。吹北风,放北山,吹南风,放南山。一天吃者三个饱,一年到头两茬羔;一天吃者两个饱,一年到头一茬羔;一天吃者一个饱,一年到头不见羔;一天放不上一个饱,一年到头刚死了。”[3]像这类故事与歌谣在回族民间文学中很是多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