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谚语和典故

谚语和典故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对于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融入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短语动词多出现在英语口语中,而与之相应的单个法语或拉丁语借词一般出现在书面语中。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着大量的谚语。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文学的瑰宝,是英语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英语学习者通过英语谚语可以一览英语国家思想与文化的精华,领略英语语言的精悍与传神。
谚语和典故_英语翻译与文化交融

成语(idiom)是习语(俗语)的一种,是各个国家和民族语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含有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内涵,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语言精华。可见,英语成语是不可预见其意义的固定词组,其表述之义往往不是其单字意义的总和。在英语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凝练性及使用频繁程度等方面,要首选成语。英语成语一方面源远流长,另一方面顺应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新的成语出现,学习英语成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对于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融入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英语成语的特点

英语成语主要有如下三个特点:语义的整体性、结构的稳定性和民族特色性。

(一)语义的整体性

在英语中,成语大都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其意义往往难以从其中的单词猜测出来。也就是说组成成语的各个单词除了表达成语的整体意义外,往往不能同时再表达其他的意义。

(二)结构的稳定性

结构的稳定性也叫句法限制,即指成语的形式固定,其中各个单词不能被替换或是以别的形式出现。

(三)民族特色性

相当数量的英语成语的形成有着宗教、政治和文化历史的渊源,所以字面意思与实际含义时有天壤之别,不能望文生义,也不能一知半解就拿过来使用。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特点以外,英语成语还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一些英语成语从字面上看是违反语法规则的,还有一些则是违背逻辑的。为此,学习者在碰到英语成语时要加倍小心,稍不留神就会在理解上出现偏差。

二、英语成语的分类

跨文化比较的目的出发,将其分成短语动词和习语讨论。

(一)短语动词

短语动词是成语的一种,由一个动词加上一个小品词构成,如look into(调查)。这个小品词要么是副词,要么是介词。短语动词也可由一个动词、一个名词和一个介词构成,如take care of(照料)。在现代英语中有许多这样的短语动词。仅look就成为几十个常用短语动词的主要成分。下面仅举几例:look at(看)、look about(察看)、look back(回顾)、look into(调查)、look towards(期待)、look down on(蔑视)、look up to(尊敬)、look forward to(期望)。

通过对照,我们可以看出英语短语动词是汉语所没有的特点。在1500多年的历史中,英语变得越来越简单了(英语失去了大多数的曲折词尾)。没有人能够确切地说明在英语倾向于简化的同时,为什么出现了这么多的短语动词。或许是因为英国人民喜欢单音节词,喜欢用它们的组合来表达那些多音节的外来语的意义。斯威弗特(1667~1745),《格利弗游记》的作者,曾经抱怨过英语里的单音节词过多,并把这当成英国人的耻辱。当然,今天人们已经不再这样看问题了。相反,它正说明英国人喜欢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单音节词。否则,它们也不会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

这些短语动词和与其对应的拉丁语或法语借词的概念意义相近,但社会意义不同。一般来说,短语动词多出现在英语口语中,而与之相应的单个法语或拉丁语借词一般出现在书面语中。

(二)习语

短语动词只是英语成语的一部分,英语中还有其他数量巨大的习语。在英语的历史上,由于表示语法关系的词缀大量流失,特别是表示名词的格的词缀基本消失殆尽,英语更多地依赖词序来表达语法关系。而词序的固定则是英语习语大量涌现的土壤。

许多英语习语都与英语国家文化紧密相关。从这些习语中我们可以看到英语民族看待事物,描写事物的方式。由于英语习语数量太大,在此无法一一讨论。

我们可以看出英语成语一般都有与其对应的汉语表达方式。但通常这些英语成语和与其对应的汉语表达方式只是在概念意义上对应。它们在联想意义,特别是其中的反映意义上有明显差别。例如,To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和“做无米之炊”都是指“在没有合适的材料、信息等的情况下做事情”,也就是说它们的意义一致,但To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使人联想的是“砖”和“草”,而“做无米之炊”使人联想的是“米”和“炊”。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使用英语成语时必须注意场合和对象。大多数英语成语是非正式用语,有些甚至是俚语。因此英语成语一般只能用于非正式场合,特别是口语中,比如好朋友的私下交谈。一旦是正式场合,且听者又是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就一定要措辞谨慎,或少用成语为佳。此外,英语成语和其他语言现象(如委婉语)一样,也在进行着不断地更新交替,因此一些文学上的、浮夸的或旧式的成语除了玩笑以外,已很少出现在日常成语之列了。

英语的idiom很容易和proverb混淆,前者相当于汉语的“成语”,后者相当于“谚语”。从形式上看,两者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idiom是短语(phrase),proverb是句子(sentence)。idiom没有主谓语,故不成句;proverb有时即使主谓不全,但毕竟还是一个省略句。至于中文的成语和谚语区别则较为含糊,一般四个字组成的称为成语,尽管有的成语也具备主语和谓语,而较长的语句一般都称为谚语。

谚语也是一种习语(俗语)。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着大量的谚语。这些谚语是在民间流传的短小精悍的固定语句,是人们生产经验、生活智慧的结晶。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文学的瑰宝,是英语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英语学习者通过英语谚语可以一览英语国家思想与文化的精华,领略英语语言的精悍与传神。

三、英语谚语的主要来源

英语是一种兼收并蓄的语言,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汲取了欧洲多种民族语言的精髓。英语谚语更是博采众长,特别是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而英语国家的作家、思想家如培根、莎士比亚、蒲柏和富兰克林等则为这座宝库增添了更多丰富多彩的内容。但是,英语谚语的主体还是来自民间。早在8世纪上半叶,英语谚语就开始流行了,可谓源远流长。英语中大部分生动的谚语都是田间的农民、作坊工人、村中的猎手、海上的水手、家庭的主妇或厨师等人的口头创作,那些无从考证出处而又家喻户晓的谚语是一代代普通民众长期积累、流传下来的思想火花与语言经典。英语谚语素有“俗谚”“雅谚”之分,前者指源自民间口语的谤语,后者则指源自古希腊-罗马文明、英语文学名著的谚语。

(一) “雅谚”

英语中有相当一部分谚语源自古希腊-罗马文明、《圣经》和英语文学名著。与源自民间口语的谚语不同,这些谚语一般涉及典故,或多或少带有些书卷气,故称“雅谚”。

(二) “俗谚”

源自民间口语的“俗谚”,以世态人情为材料,以经验知识为依据,是人民大众生活和生产的缩影,也是他们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揭示了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感悟,也表露了他们的心理诉求和祈望。

四、英语谚语的修辞手法

谚语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洁,因而在各种文体中都很常见。如果稍加留意,不难发现英语谚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例如(反义)对比、比喻、拟人、典故、倒装、省略、平行、重复和押韵等。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常常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让人难以忘怀。

(一)比喻

比喻是英语谚语时主要修辞手法,大部分谚语都是通过恰当比喻而成的形象化语言。比喻就是以此喻彼。它有一个基础(心理联想)和四项要素(即本体、喻体、相似点、相异点)。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换喻和提喻。

(二)拟人

拟人实际上也是一种比喻,即把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看成有生命的东西来加以谈论。

(三)夸张

夸张手法运用丰富的想象,在数量、形状或程度上加以渲染以增强表达效果,具有诙谐、讽刺、褒贬之功能。

(四)押韵

为做到音韵和美,许多英语谚语巧用头韵和尾韵来增强表达效果。一些英语谚语让人过目成诵,正是得益于此法。

(五)双关

双关即一语双关,是指巧妙地利用同音异义或同形异义等现象使词或句子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从而创造一种含蓄、奇特而又不失幽默的表达效果。双关分为语义双关和谐音双关两种。语义双关即利用一词多义的特点使语言表达的内容有两种不同的理解;谐音双关即利用词义根本不同的谐音词构成的双关。

(六)省略

英语常常省略某一(些)成分以求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效果。

(七)重复

重复是指某词或词组的重复使用。英语谤语有时省略某一(些)成分使语义简明,但有时也要重复相关词或词组以使语义突出。

(八)对照

对照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并列起来,互相衬托,或是把一种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并列起来,以便更加鲜明、更加全面地表现事物的本质。

从以上不难看出,绝大多数英语谚语通过修辞进行了“包装”。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修辞则是语言表达的艺术。掌握一些英语谚语及其修辞知识,对于我们学好、用好英语,无疑大有禆益。

现代汉语词典》把典故定义为“诗文里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我们这里说的典故实际泛指“隐含地或间接地引用”,引用的可以是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或词句,也可以是其他领域(如艺术、体育、宗教等)中的人物、事件或行话。大多数语言都有很多典故,人们通过典故来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在汉语里,“你真是个诸葛亮”和“她是个穆桂英式的人物”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传递了很多信息,并且不需要再进一步解释。这两个典故来自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和民间杨家将的传说。当然,典故不局限于文学作品。例如,“这个企业被亮了黄牌”中的典故“黄牌”来自体育运动,“他的亮相效果不错”中的典故“亮相”来自戏剧。

英语里的典故也是如此,它们来自英语国家或者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化遗产。

五、英语典故的来源

(一)文学典故

英语和汉语的丰富文学遗产是英汉语典故的重要来源之一。《三国演义》里的“张飞”,《水浒传》里的“李逵”,《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和《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在现代文学作品和日常口语中常常被引用。英语里也有很多来自文学,特别是莎士比亚的戏剧的典故。

不仅莎士比亚是英语文学典故的重要源泉,其他英语文学家也创造了很多典故。在英语中我们也能发现源于欧洲其他语言的文学作品的典故。欧洲各国的文化有很多相通之处。

(二)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典故

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化的底蕴之一,对西方人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公历中星期与月份的名称中很多与古希腊-罗马神话有关。

(三)源于宗教的典故

典故的另外一个来源是宗教。在英语国家里基督教是主要宗教,人们在英语中自然能够发现许多典故来自《圣经》里的人和事。

(四)源于历史的典故

历史事件和人物也可以是英语典故的来源。这些历史事件可能发生在英国或者其他西方国家,这些历史人物也可能是说英语的人或者是说欧洲其他语言的人。

(五)源于体育的典故

英语里有许多与体育有关的典故。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特别是美国人,非常喜欢体育运动,或者亲自参加,或者观看。因此,英语中有很多有关体育的典故是很自然的事情。英语中有很多典故源于棒球、橄榄球拳击等在美国或其他英语国家非常流行的体育运动。

六、英语典故的使用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典故是一种隐喻,用典就是借用有来历、出处的故事和词语打比喻,意在不言中。构成典故的各个词形成了该典故的字面意义,虽然这些词不能完全揭示典故的特定寓意和文化特色,却构成了一个或者多个概念域。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通过认知机制,在特定的语境中把这种概念域与典故的特定意义相联系,在这种联系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隐喻。典故的隐喻性只有在以特定语境为基础,通过想象、联想、映射等途径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时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英语典故多由形象生动的故事、轶闻、传说或史实凝练而成,其精髓在于含蓄,其现实意义(听者或读者透过字面意义领会到的隐含意义)的实现取决于使用者的意义赋值以及这种赋值与听者或读者的最佳关联性。

(一)意义赋值

实质上,典故的使用过程就是主体的人对作为理解对象的客体进行意义赋值的过程。

(二)最佳关联性

说话者对典故进行新的意义赋值,只是完成了交际过程的一半。要让听者(或读者)领略个中含义,说话者就必须视说话对象的文化水准和认知能力选择适当的典故,以实现表述内容与听者(读者)的最佳关联,从而有效激活听者(读者)的理解力、联想力与想象力。

特定话语的会话含义通常与其所处的语境密切相关。这里所说的语境指语言环境、副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三者的综合因素,即:交际的场合、时间;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交际双方的关系;交际双方的心情、行为;交际双方的语调、语气、表情、手势等。语用学称会话含义与语境的这种关系为“关联”。英国学者斯珀波和威尔逊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将这一术语定义为“当,且仅当,一种假设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某一种语境效果时,这种假设在这个语境中才具有关联性”。由此可见,语境效果是确定关联程度的重要因素。

关联理论主张建立交际的推理模式,即语言不是纯粹的编码-解码过程,语言表达和言语意图的距离是通过认知来联结的。人类认知靠的是关联,而且往往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都理解话语表达的全部意义,尽管每一个言语交际行为都值得重视,但人们通常只注意那些与自己有关联的信息。这种关联理论包括两个原则。认知原则: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交际原则: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

就典故的具体应用而言,其内涵与听者(读者)认知的关联性越强,则听者(读者)在理解中无须付出太多推理努力,就能取得好的语境效果(语境含义或假设);反之,若话语的内在关联性很弱,则听者(读者)在理解过程中须付出较多推理努力,才能取得好的语境效果。最佳关联就是用最小的推理努力,取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对于人们耳熟能详的典故,使用起来当然多多益善;如是过于生僻的典故,在大多场合还是英语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少用为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