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间教育——怒族

民间教育——怒族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历史上,怒族以民间教育的形式,创造并延续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促使本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教儿歌》既是一部反映怒族民间教育的精辟力作,又是一部怒族民间叙事长歌,在怒族民间文学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表达了教儿育女的艰辛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怒族的早婚习俗。
民间教育_中国怒族

第一节 民间教育

在怒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仅有近百年的历史(清政府于1910年在贡山的茨开及菖蒲桶两地开办了两所汉语学校),只有个别怒族学子在其中念过书,而民间教育则始于人类的文明时期。在历史上,怒族以民间教育的形式,创造并延续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促使本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

一、民间教育的目的

怒族民间教育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但归结起来,教育的内容不外乎是德育教育和生产技能的培训。教育的目的即是培育德、能、勤的社会成员。千百年来,怒族社会对后代的教育十分重视,提倡树立德、能、勤的思想,督导德、能、勤的行为,颂扬真、善、美,惩戒假、恶、丑,尤其倡导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任何社会和任何民族都重视“德”,怒族民间教育也把德育放在首位。怒族民间教育中的“德”,指善良诚实、团结友爱、公道无私、光明磊落、不贪不占、不偷不拿的正当行为。怒族家庭教育是严格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他们诚信的人品,特别不能有偷懒和撒谎的行为,一旦发现,就严厉惩罚,直至彻底改悟为止。“能”指智能和生产技能,有动手能力,好学善钻,有创新发明能力。“勤”指勤劳,不偷懒,能吃苦耐劳。怒族民间教育培养民众“德、能、勤”是通过一定的场所,采用一定的方法和规范,配合相应的内容来实现的。

二、民间教育的场所

从广义上讲,怒族的所有生活空间都是教育后代的场所,生产及生活的全部内容便是教育后代的内容。

(一)在火塘边启蒙成长

从个体家庭的角度来看,火塘就是怒族早期教育的场所,一个人的童年时光大部分要在这里度过。火塘还是人们学习生活知识、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因为怒族许多重大的事件都与火塘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讲,火塘便是怒族儿童受到启蒙教育的学堂,家中的老人、父母、兄长即是启蒙教育的老师。许多与本民族历史有关的古歌,老人们都要在火塘边唱,怒族还将这类歌称为“在火塘边坐唱的歌”。正是这些歌、这些传说故事,使每个成员对本氏族、家族的历史有了了解。怒族的儿童,甚至每个年龄段的成员都离不开火塘,都有在火塘边启蒙和成长的经历。

(二)在“哦吆”中自修完善

img51

幸福的怒族人家  摄影:娅莎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怒族还有一个特定的、富有特色的教育场所——“哦吆”(怒江流域的南部怒语)。“哦吆”在各地怒族村寨都有,可以理解为“闲置的房子”,是供青年男女聚会的场所,换言之,它是没有近亲关系的青年男女的活动中心。“哦吆”有的是父母为儿子盖的,有的是寡妇或孤儿的住房,有的是主人远行或去世留下的。旧时,当孩子长到十来岁后,就要离开父母,到“哦吆”里寄宿,他们在那里学弹琵琶,学跳舞,制弩削箭,捻麻绕线,玩耍取乐。“哦吆”是造就少男少女们性格、气质、技艺、社交能力的公共场所。当孩子们进入恋爱期后,这里又成了他们谈情说爱的场所。从“哦吆”的功能来看,它事实上是氏族社会为每个尚未成年而又将进入成年阶段的成员准备的一种自修式的教育场所。在这里,每个人都必须掌握好今后作为成年人应具备的生产生活技能。换言之,“哦吆”事实上是怒族青少年进入成年期前的一个资格训练所。而这个资格是以互教与自修的方式获得的。

(三)在“我哞”中深造提升

“我哞”(澜沧江流域的怒语,即东部怒语),泛指人们获取物质资料的一切实践活动。“我哞”是怒族社会中每一个发育健全的成员都必须参与的活动。在参与“我哞”的过程中,经过上辈人的口传身授,成长中的社会成员学会了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掌握了耕作、砍伐、修造、狩猎、编织、采集等生产生活技能。人们离不开“我哞”,并在“我哞”中得到深造和提升。

三、民间教育的方式

(一)以民间格言俗语诱导人们行善

怒族民间格言俗语极为丰富,它不但深含哲理,且劝人止恶扬善,催人警醒奋进。诸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俗语,在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也广为流传,而在怒族人民中更是把它奉为人们行善的座右铭。因此,每当村社中出现不良行为时,怒族老人就有针对性地利用农闲时间,反复地向晚辈讲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讲明什么行为得到善报,什么行为则会得到恶报,劝导人们,争做善人,不做恶人;多做善事,不做恶事,做恶事必然遭到天神的恶报。因为,怒族人期盼得到天神赐予的善报,惧怕遭到天神惩治的恶报。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和洗礼,怒族社会中懒惰、偷窃、欺诈、贪占等行为极少发生,而践行敬老、友爱、扶弱、济贫、互助善举的人则随处可见。又如,“铁不炼不成钢,人不教不成才”“好看的脸蛋,心底不一定美;漂亮的弩弓,打猎不一定准”“像太阳一样发热,像月亮一样发光”“别背走别人扣子上的猎物,别舔吃别人号好的蜂蜜”“好树在于根,好人在于心”等等,这些都是怒族民间诱导人们行善的格言俗语,它像镜子一样时刻映照着人们的言行。

(二)传唱《教儿歌》,教育人们行善

怒族人民集千百年的经验心得,经不断加工完善,集体创作了一部教育长歌——《教儿歌》,并流传至今。《教儿歌》既是一部反映怒族民间教育的精辟力作,又是一部怒族民间叙事长歌,在怒族民间文学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教儿歌》讲述了古代的两个怒族家庭,在孩子摇篮时期就为他们许配成亲,双方家长教儿育女成人,直至两个孩子建立幸福家庭的故事。表达了教儿育女的艰辛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怒族的早婚习俗。这部长歌将父教儿、母教女如何做人贯穿于全歌的始终,把教儿劈柴垦荒、教女煮饭编织,教育子女心善行正、团结友爱、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尊老爱幼等行为描绘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因此,《教儿歌》成为怒族民间教育的经典教材,每逢喜庆佳节或举行婚礼,老人们聚集在一起,边喝喜酒,边唱《教儿歌》。男方唱教儿如何做人,女方唱教女儿如何做人,气氛热烈欢快。“诱人行善,鞭挞邪恶;诱人勤奋,鞭挞偷懒;晚睡早起,尽力耕织;种粮满仓,织布满屋;养猪满厩,养羊满栏……”年轻人围坐在老人的四周,聆听老人们传唱的《教儿歌》,潜移默化,并从中深受启迪。

(三)讲述民间故事,警示人们辨别善恶美丑

怒族民间流传着许许多多优美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也是怒族民间教育的极好教材。怒族老人常常利用这些神话传说教育子孙后代,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发人们辨别善恶、美丑,鞭挞假恶丑,赞扬真善美。怒族传说故事《大力士阿洪》,塑造了一个心地善良、扶危济困、品德高尚的人物形象。故事梗概是阿洪出世后的第二天就能吃一个鸡蛋,三天后能吃一土锅包谷稀饭,一岁后能吃一斗米,继父嫌阿洪太能吃,便把他带到大山栎树林里,放在一棵十人都难围住的大栎树下,然后用大斧将大栎树砍倒,继父以为阿洪已被大栎树压死,便独自一人回家。继父到家刚在火塘边坐定,阿洪也跟到了屋前,并扛回被继父砍倒的那棵大栎树,把它立在家门口,险些把草房压垮,吓得继父再也不敢欺负阿洪了。母亲则百般爱护阿洪,唯有的一丁点儿粮食让阿洪吃,宁愿自己饿着肚子。阿洪也很孝顺母亲,他经常上山去打猎,宁愿自己饿着肚子,也要把猎物全部背回来给家人吃。后来,为减轻家庭负担,阿洪离家出走,到山上以猎为生。阿洪一出走,寨里便发生了旱灾,使得百姓们颗粒无收,有的人被活活饿死。见到此状,阿洪十分痛心,便起早贪黑地上山打猎,并将猎获物送给寨里的百姓。可是旱情越来越严重,连树木和野兽都快死绝了,没法再向百姓提供食物了。在这种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阿洪爬到高山湖边,在湖边挖开一个大缺口,修了一条沟渠,往寨子里引水,以此解救乡亲们。阿洪还站在高山湖边高声大骂龙王:“你再不下雨,我把你的高山湖踏平!”龙王见阿洪气大力强,不敢得罪,只好布云下雨。从此,怒族百姓得救了,怒族人民把阿洪当作救命恩人,并派人上山接阿洪回家。故事《朋友俩》,则揭示了怒族人普遍笃信的“善恶报应”。故事这样讲道:从前,江东阿普和江西阿普很友好,相约到内地做买卖赚钱。经过千辛万苦,他们发了财,可是江西阿普想独吞赚到的钱财,想出了谋财害命的毒招。他乘老实善良的江东阿普不备,用脚把江东阿普踢下了万丈悬崖,万幸的是江东阿普被一棵大树挡住而没被摔死,而江西阿普则在逃回家的路上被饿狼咬死了。江东阿普脱险后在神灵的启示下挖到了金银财宝,满载而归,从此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真可谓“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故事《背带》塑造了一位天生善良可爱,尊老、敬老、孝老的儿童形象。讲的是从前有一个男子,上有父、下有儿,他平日对父亲很不孝。有一天,他早早起床,忙着做一副背架,并用背带系好背架,太阳刚一出来,他用背架把老父亲背往野外,身后还领着他的小儿子。父子俩一前一后往野外走,走呀走,走到一座大岩洞里,男子就把老父亲扔下,想任其冻死、饿死,然后催小儿子回家。此刻小儿子开始说话了:“还不能走,还得把背带和背架解下来背回去。”他惊奇地问小儿子:“背回去干什么?”小儿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备着今后你老了也好把你背到岩洞里冻死、饿死。”听了小儿子的话,他大为震惊,顿时醒悟过来,又背着老父亲回家了。这些传说故事幽默动人,耐人深省。

(四)言传身教,培养勤劳人才

img52

勤劳的怒族妇女  摄影:彭义良

生产劳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又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重要途径。因此,人们生活在世上就必须进行社会生产,用以解决人们生存所必需的衣食住行问题。要进行社会生产,就必须培养勤劳的人才。培养勤劳的人才,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这个任务必然要落到怒族长者和父母的身上,他们必须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怒族社会生产首先面临的是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问题,父母就教儿女狩猎耕耘、织布、建房。狩猎生产往往是人类早期社会获取食物的重要来源,怒族社会也不例外,于是父母先教儿女制弩、削箭、制套扣、判断野物出没点,再教撵猎、射箭,直至教会打猎技能为止。要进行原始农业生产,父母就先教儿女制锄、制犁架、铸犁头,再教耕地、播种、除草、收割、晒粮、编囤箩、保存粮食等,直至教会农业耕作技能为止。要进行织布作业,父母就先教儿女种麻、收麻、剥麻皮、制作绩麻器、绩麻,再教制作纺车、纺麻线、煮麻线、洗麻线、晒麻线、绕线,接着教制作织机、“颜都”、木梭、放线、配线、拉线、织布、缝衣,直至教会纺织技能为止。其他劳动生产领域的劳动技能培训也是如此,诸如建筑,父母先教儿女打制刀具、斧头,再教伐木、削木、解板、剥篾子、编篾笆墙、割茅草,然后教竖柱、搭台、横梁、建屋架、编竹篾地板、铺草、安门、建火塘、支石三脚架,直至教会建筑技术为止;要编织竹器,父母就教子女磨大小刀具、砍竹、剥篾片、编织各种竹器,直至教会竹器编织技能为止;要制造陶器,父母就教儿女选土、选燃料、制作陶器具、晾晒陶器具、烘烤陶器具,直至教会制陶技能为止;要交战,父母就教儿女选野桑树制弩,打制长刀、长矛、毒箭、铁箭头,制造牛皮盾牌,选择地形地利、攻守……经过这样一代又一代的民间教育,才培养出怒族社会所需要的“德、能、勤”的人才——“完人”或“良民”,才铸就了怒族著名的“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传统美德。争做“德、能、勤”的社会成员是怒族民间教育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怒族青年男女择偶和双方父母评判媳、婿的重要尺度。

img53

慈母手中线  摄影:张秋亨

千百年来的怒族民间教育营造了怒族社会孤者不孤、寡者不寡、困者有济、难者有助、善良诚信、团结友爱、和谐和睦、包容礼上的美好风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