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撒拉族非遗项目

撒拉族非遗项目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先后向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审定部门申报了撒拉族传统婚礼、撒拉族民间刺绣艺术、撒拉族服饰文化、撒拉族饮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项目。目前,撒拉族婚礼、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术、撒拉族服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_中国撒拉族

第十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等。

撒拉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以下几类:

语言类:撒拉族的文字已经失传,只保留了民族的语言(详见本书第一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加之撒拉族人口较少,与其他民族的交流日益增多,撒拉族语言中的好多词汇逐渐消失,汉语借词越来越多,撒拉语迫切需要保护。

口头文学类:撒拉族“民间文学”比较丰富,特别是口头传述的民间传说较多,但挖掘、整理还不够。

传统民间艺术类:音乐方面的“打墙号子”“伐木号子”“连枷号子”“花儿”“口弦”和舞蹈方面的撒拉族“打蚂蚱”“骆驼舞”等。

传统工艺与技艺类:撒拉族的“绣花腰带”“香包”“刺绣”“木雕工艺”“羊皮筏子”制作工艺以及“花花”“油香饼”“菜包”“凉粉”“甜麦子”“搅团”等撒拉族饮食技艺需要进一步巩固。

民俗类:主要是撒拉族婚礼、祝婚词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方面所做的工作

近年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开发”的方针,开展了一系列挖掘、保护和开发工作,征集了一批较具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

一是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2006年,循化县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为组长,文化主管部门、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和县内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知名人士为成员的循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政府主导、文化部门主抓、相关单位配合协作的工作机制。

二是认真开展调查摸底。自2006年以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从相关部门抽调业务骨干,从社会聘请民俗文化专家,组成7人工作组,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此前,还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明确了项目普查范围、内容及申报责任人,并就普查方法、抢救保护规范及民间传承等问题进行了专门培训。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保护现状以及面临的迫切问题等基本情况,确定了5大类3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下了基础。

三是切实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整理和开发力度。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保护和开发方面:县政府于2003年、2005年先后将四处撒拉族篱笆楼古民居精华建座,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确定了保护范围,制定了防火等方面的保护管理制度,全面制定了保护档案和“四有”工作措施,并列入文物遗迹重点投资维修范围。2005年4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德国考古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开展国际合作,对孟达村四处篱笆楼古民居进行了为期16天的调查、测绘,提取了大量的图文、视频资料。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将一处清代所建的撒拉族古民居篱笆楼,搬迁至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进行修复和保护,并作为撒拉族特有的民族建筑向世界展示。2006年,循化县将这四处篱笆楼古民居申报为第八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加大了保护力度。2007年,自治县通过举办“撒拉族古居民楼”摄影宣传展,制订完善复修和保护规划,争取了部分维修资金,并组织民间篱笆楼营造技术传承队伍进行了培训。今后计划举办“撒拉族古民居”研讨会,编纂《撒拉族古民居》介绍材料,2009年9月,举办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培训班。

撒拉族服饰保护和开发方面:1984年,县政府根据县庆30周年表演“对依奥依纳”(骆驼舞)所需,从尊重历史的角度,模拟仿制了几十套撒拉服饰,是撒拉族先民的服饰文化第一次被模仿复原后向外界展示。2003年,又根据首届青海省文化旅游节展示民族文化的需要,县上筹资5000元,定制了十余套传统的撒拉族服饰,使撒拉族传统服饰第一次在全省性的文化盛会上亮相,引起了较大反响。2004年县庆50周年,县政府筹资了3万多元,定制了60套各年代的传统民族服饰,将这些服饰交由县文工团保管,并多次在各类节庆赛事活动中表演。2006年,自治县召开文化旅游研讨会,与会人员围绕撒拉族服饰文化的历史渊源、风格定位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在广泛征得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就开发问题达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为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开发撒拉族服饰创造了条件。今后计划多渠道争取资金,举办服饰研习班,设立一处撒拉族服饰展厅,从而达到向外界宣传、提高知名度的目的。

撒拉族婚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方面:2006年,举办了首期撒拉族婚俗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培训班,就普查方法、抢救保护工作规范及民间传承等内容进行了培训,并制订了保护计划,明确了项目普查、申报责任人,进行了文字记录与整理、音像资料的拍摄与制作,项目图片数据量达到20多幅,文字数据达到2万余字,音像制品5件。

四是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遗产名录。2008年,自治县在完成基本情况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普查并初步确定了全县11大类3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先后向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审定部门申报了撒拉族传统婚礼、撒拉族民间刺绣艺术、撒拉族服饰文化、撒拉族饮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项目。目前,撒拉族婚礼、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术、撒拉族服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撒拉族谚语、歇后语、撒拉族寺院古建筑技艺、撒拉族羊皮筏子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高度重视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工作,先后有撒拉族婚俗、撒拉族篱笆楼、撒拉族服饰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批艺术价值高、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撒拉族婚俗于2006年5月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撒拉族篱笆楼是木石土混为一体的古老民居建筑,因楼房墙体大部分用藤条编织而成,故得名篱笆楼。它是颇具特色的高原民族建筑文化景观,具有可贵的民俗学、建筑学和旅游开发价值,其渊源可追溯到明清时代,现仅存于循化县清水乡孟达大庄村。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篱笆楼建筑濒临绝迹。为保护和开发撒拉族古老的建筑文化景观,国家文化部于2008年6月将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县上每年组织举办“撒拉族古居民楼”摄影宣传展、“撒拉族古民居”研讨会,编纂了《撒拉族古民居》介绍材料,并举办篱笆楼营造技艺培训班,使这一古老民族建筑技艺得以保存和传承。

撒拉族服饰具有明显的中亚文化和宗教文化特征,年长男士头缠白色“戴斯塔尔”,身穿长袍。女士平常头戴盖头,身穿袍服。女性的饰物则有金银耳环、戒指、手镯、项链、针线包等。此外,流传下来的男女随身饰物有腰刀、腰带、绣花袜等。绚丽多彩的撒拉族服饰多方面体现了撒拉族悠久的服饰文明,积淀了中亚服饰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双重影响与渗透。2008年6月撒拉族服饰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较多,但由于群众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意识薄弱,加上县级财政困难,投入有限,难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有效的保护,使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日渐萎缩和流失,甚至濒临消亡。总体上,自治县的拯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广大群众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牧民生产生活中的实用性逐步退化,加上群众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意识相当薄弱,使大量存在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日渐流失和消亡。二是由于循化县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与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在实施保护和开发方面,政府与珍贵实物所有者之间缺乏系统的经验性的协同机制,加上保护开发队伍专业水平较低、措施不当等因素影响,难以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有效的保护。三是由于县财政拮据,对文化事业发展方面的投入有限,加之国家在此方面的投入也较少,县上无能力实施行之有效的规划和保护措施,导致已经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四是县级文化队伍力量薄弱,设施老化,人员老化,特别是专业人才匮乏,对文化遗产难以实施有效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加之,文化部门职能萎缩,在保护工作方面导向不明,意识淡化,严重制约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五是很多文学表达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上后继乏人。

三、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国务院已公布了两批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和三批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循化县通过普查共确定了11大类3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状况,完成了1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其中撒拉族婚俗(第一批)、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第二批)、撒拉族服饰4项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撒拉族谚语和歇后语、撒拉族清真寺古建筑技艺、撒拉族羊皮筏子已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名录内容名称

1.入选国家级保护名录3项

⑴《撒拉族婚礼》(第一批,2006年5月)

⑵《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第二批,2008年6月)

⑶《撒拉族服饰》(第二批,2008年6月)

2.入选省级保护名录6项

⑴《撒拉族婚礼》(第一批,2006年11月)

⑵《撒拉族谚语、歇后语》(第二批,2007年5月)

⑶《撒拉族皮筏子》(第二批,2007年5月)

⑷《撒拉族寺院古建筑技艺》(第二批,2007年5月)

⑸《撒拉族服饰》(第二批,2007年5月)

⑹《撒拉族古篱笆楼编造技艺》(第二批,2007年5月)

3.循化县已上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⑴民俗——撒拉族服饰(已入选国家级保护名录)

⑵传统手工技艺——撒拉族古民居篱笆楼(已入选国家级保护名录)

⑶民间文学——撒拉族谚语歇后语(已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名录项目并上报为国家级名录待审批)

传统手工技艺——撒拉族寺院古建筑技艺(已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名录项目并上报为国家级名录待审批)

(4)撒拉族手工技艺——皮筏子(已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名录项目)

(5)民俗——撒拉族干炒面叶(已上报审批省级名录项目待批)

(6)传统手工技艺——撒拉族刺绣(已上报审批省级名录项目待批)

(7)民间音乐——撒拉族口弦(已上报审批省级名录项目待批)

(8)民俗——撒拉族雀舌面(已上报审批省级名录项目待批)

(9)饮食文化——撒拉族羊背子与肉份子(已上报审批省级名录项目待批)

(10)传统戏剧——撒拉族多依奥依纳(已上报审批省级名录项目待批)

(11)民间音乐——撒拉族民间音乐(调研、论证阶段)

(12)民间文学——撒拉族说唱艺术(调研、论证阶段)

(13)民俗——撒拉族丧葬文化(调研、论证阶段)

(14)民俗——撒拉族婚礼(已入选国家级保护名录)

(二)主要申遗项目简介

1.撒拉族手工技艺“刺绣”项目

“刺绣”在中国古已有之,由“文身”“彰身”演变而来,古代的“文章”古意为锦绣,特指刺绣。

撒拉族的刺绣主要讲求实用性,表现在刺绣品种上多为枕头帮子、袜底、袜跟、绣花鞋、腰带等。更主要的是因为婚姻礼俗,新婚嫁妆要有以上的绣花物品,这种礼俗延续了700多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70年代以后被其他物品所替代,因此这一传统礼俗中的刺绣技艺也被淡化。但研究开发撒拉族刺绣,对旅游产品开发,高档大幅特色刺绣纪念品及礼品,民族学、民俗学研究都具十分重要的意义。

2.撒拉族民俗“雀舌面”项目

撒拉族的居住地在青海省东部的黄河谷地。撒拉族先民在800年前从中亚迁徙至此时携带了“阿赫尔散”即白芒麦种子,证明撒拉族农耕文化的状况。由此,诞生了撒拉族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其中在汤面类中出类拔萃的属“才吉地丽”阿西——“雀舌面”。

“雀舌面”以纯手工制作,制作精细,做工考究,味道鲜美,顺口滑溜,堪称老弱病残的保健食品,贵宾客人的佳肴,旅游餐饮的精品。居家度日的菜单,属撒拉族饮食中的代表作,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

3.撒拉族饮食文化“羊背子与肉份子”项目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历史上属兰州府辖区的“纳马十九族”之一,撒拉族的经济类型为农牧兼营性质。

撒拉族的“羊背子与肉份子”是保留和传承了游牧民族分部位食肉的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这一传统又融入到了撒拉族传统的婚姻礼俗之中,延续了近800年。

4.撒拉族民俗“干炒面叶”项目

撒拉族居住地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分布于海拔1875~4635米的方圆21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这里有一年两热的川水谷地和广阔的牧区草场,盛产农牧园业产品的不同地域和气候类别。撒拉族先民来自于万里之隔的中亚地区,保留了从游牧民族过渡到农耕经济文化的部分传统。而巧制精制各种面食又是撒拉族的厨艺特长,其中“干炒面叶”曾被广泛食用的特种耐储方便食品现已逐渐消失。进一步研究、保护、开发这些撒拉族特色饮食有利于开发民族餐饮、旅游餐饮以及开发市场方便面食种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进一步研究撒拉族经济文化类型和民俗的一个窗口。

5.撒拉族“羊皮筏子”项目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海东地区,黄河由西向东流经县域。撒拉族先民在元代延续定居于此,在黄河岸边以开渠引水、开垦农田、驾舟渡河、淘金水运为生,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羊皮筏子就是传统的水上交通工具,是渡河、运输的主要水上交通工具。由于历史上撒拉族地处“茶马互市”的西北边陲,又是“兰州府纳马十九族之一”。这一畜牧业优势又为运输羊毛顺水进入下游流通和制作羊皮筏子提供了物质保障。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天堑变通途”,飞架南北的现代桥梁为人口提供了便捷的同时,也迫使诸如“羊皮筏子”这样传统而原始的水上交通工具退出历史舞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在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向往中,一展古老的水手划动“羊皮筏子”在黄河浪尖的雄姿,将是人们美好的精神享受。

6.撒拉族“口弦”项目

img88

口 弦

现存的撒拉族唯一的乐器“口弦”是先民携带自中亚的传统乐器,至今已有近800年历史。“口弦”是传统的物质,而演奏又以现代音乐和传统曲令均可如愿,使得这一传统小巧玲珑的乐器更具生命力。

7.“撒拉族服饰文化”项目

撒拉族先民从中亚举族东迁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初居循化时服装特征仍保留有中亚游牧民族风俗,喜穿皮制品,崇尚宽松自然。男子头戴卷檐羔皮帽,脚穿半img89皮靴,身着袷木夹,腰系红棱布,妇女头戴赤青的缲丝头巾。后来,由于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变迁,男子一般穿宽大的短上衣或长衫,头缠“戴斯塔尔”。妇女戴“包头”,都是黑色。因此把撒拉族也叫做“黑帽回”。20世纪初,撒拉族妇女已开始戴上盖头,年轻妇女喜穿鲜艳的花衣服,常在红衣上套黑色或绿色的长坎肩儿。男子还穿一种自制皮鞋称为“洛提”。

撒拉族服饰与本民族历史渊源息息相关,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与其他兄弟民族水乳相融、和睦相处,形成了既有对古代撒拉族先民突厥人、蒙古人服饰文化的传承,又有与农耕文化相互渗透与融合的撒拉族特有的服饰文化,是研究撒拉族族源及其文化的重要线索和依据。

从撒拉族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中,能明显地看出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与渗透,多方面体现了伊斯兰礼仪文化精神,展示了伊斯兰传统文化的源流和内涵。其次,撒拉服饰因传承了先民服饰的遗风,体现着这个民族的个性和服饰风格,并与其民族的宗教信仰、饮食文化及人生礼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独有的艺术价值是区别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一大特征。

8.撒拉族古民居篱笆楼传统手工技艺项目

撒拉族古民居楼,位于中国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部的孟达乡孟达村,地处东经102°04′~102°49′、北纬35°25′~35°36′之间,坐落积石峡孟达南北林区心腹河谷黄河南岸台地,海拔1880米。

在孟达林区1.2平方公里百余座明清篱笆楼,历经明代至今漫长社会历史中,民居生活的变化,拆旧改新,现仅存14处。各级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孟达撒拉族古民居篱笆楼的抢救保护工作,制订保护规划,马进明等4处明清年建篱笆楼建座精华,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实行依法保护,完成“四有”工作,2010年又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大保护力度,其余10处作为一般保护点,防止拆除,加以保护。对民间高级编笆砌石人员进行组建,计划培训。

孟达撒拉族人,从元代起开发孟达地区,明清年代大兴土木,利用当地丰富的林木石土资源,创修篱笆楼民居。清末民国年代沿袭建座形制,家家建修篱笆楼。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公社化的影响和现代各种新式建筑形制、用材的不断出现,篱笆楼建座遭到拆旧改建,濒临绝迹。

9.撒拉族清水清真寺传统手工木雕技艺项目

撒拉族清水清真寺,坐落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河东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撒拉族明清年间清真寺的代表作。全寺由礼拜殿、唤礼楼、东门、南门、北门、大门、沐浴室等组成,现存歇山式建筑礼拜殿、六角攒尖顶唤礼楼,南院东、南配房均为古建遗存,其余归现代建筑。古建遗存保护基本完整,木雕技艺在全国乃至世界伊斯兰建筑中极为罕见,精绝无双。始建于明代,清末民国年间历经维修。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清真寺当仓库,牌楼门,北配房被拆毁,近年来国家拨款,群众集资,前后复原重建,大门、照壁、北配房、沐浴室整修一新。

清水清真寺木雕技艺,是集汉、藏、伊斯兰文化的结晶,是研究撒拉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可贵资料,具有重要的科学、历史、建筑艺术价值和旅游景观价值。

10.撒拉族谚语歇后语项目

撒拉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撒拉族由于长期和周围汉藏等民族交往,现代撒拉语中有大量汉藏语词和少量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撒拉语很多已被汉语同化,民族语言濒临灭绝。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世界强势文化的冲击,撒拉族的传统习俗、口头文学、服饰饮食文化,乃至传统语言逐步消失,唯撒拉族谚语歇后语相对稳定,仍然以其坚强的生命力保持着撒拉族的民族特性。抢救保护撒拉语精髓——撒拉尔谚语和歇后语,对继续保持撒拉族的特性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撒拉族谚语歇后语数量大,涉及撒拉尔生活的每个角落。通过对它的保护和研究,不但可以了解撒拉尔的语种族源、风土人情、特产文物、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以及同周围相处的民族等,更可以帮助我们回忆丢失的语汇。单纯搜集整理撒拉语的词汇,对抢救无文字民族的濒危语言收效甚微,唯有谚语歇后语能重当此任。

11.撒拉族传统戏剧“对依奥依纳”项目

骆驼戏(撒拉语“对依奥依纳”)是撒拉族古老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家喻户晓。据史料记载,撒拉族的先民在元代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迁至循化定居,至今已有800年的历史。骆驼舞的内容是追述撒拉族先民含辛茹苦、长途跋涉万里迢迢来到循化定居的艰难历程。

该舞由四人表演,两人穿羊皮大衣,一前一后扮演骆驼形象,一人扮演当地居民,类似蒙古人打扮,一人为远道而来的撒拉先民,中亚人打扮,头缠“戴斯塔尔”,一手持棍,一手牵“骆驼”,“骆驼”背上的褡裢里装有《古兰经》、水、土等物。舞蹈动作简洁淳朴,边歌边舞,夹有道白,是一种追述民族来源的舞蹈,多在婚嫁喜庆日子里表演。

【注释】

[1]皇上阿吾尼:撒拉语,意为皇子,这里喻指高贵。

[2]撒拉“赛西巴尕”:撒拉语,这里指男人名。

[3]口细:指撒拉族传统的一种乐器。

[4]阿娜“红花姑”:撒拉语,这里指女人名。

[5]巴西古溜溜:撒拉语,指圆圆的头。

[6]玉尔:撒拉语,这里指情歌。

[7]害:指坏心。

[8]乡约:即工、乡一级的首领。

[9]日头:指太阳

[10]古古麻麻:一种油炸食品。

[11]馓子麻麻:一种油炸食品。

[12]串达拉串:此处指像串麻钱一样串联起来。

[13]切旦背达后,浪撒背达后:撒拉语,指大小背篼的主干。

[14]好细:指撒拉语中的感叹词。

[15]再尕拉夯:撒拉语,指使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