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华氏911电影影评,电影《华氏911》解析

华氏911电影影评,电影《华氏911》解析

时间:2022-08-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纪录片《华氏911》将标题与“9·11”事件合并,导演迈克尔·摩尔说:“这是自由的燃点。”在电影节期间,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消息正闹得沸沸扬扬,无形中为《华氏911》增加了获奖的砝码。不可否认,《华氏911》是一部“政治纪录片”,这也是它引起诟病最多的地方,有人甚至会说:《华氏911》不是艺术,它是政治,是一部企图利用艺术去改变政治的纪录片。《华氏911》通过对画面的精心剪辑,充分展现了蒙太奇的功能。

第31章 游走在艺术与政治之间——《华氏911》解析

这部纪录片取名为《华氏911》,让人联想到美国科幻作家雷·布莱德伯瑞的经典科幻小说《华氏451度》,小说描写的是在未来的极权社会中,消防员的主要工作不再是灭火而是焚毁书籍,华氏451度是纸的燃点,这也是小说如此起名的原因。纪录片《华氏911》将标题与“9·11”事件合并,导演迈克尔·摩尔说:“这是自由的燃点。”这部作品在2004年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了最有价值的金棕榈奖,它究竟是赢在政治还是赢在艺术,成为颁奖典礼结束后人们的最大话题。这不仅是因为戛纳29年来首次将金棕榈奖颁给一部纪录片,还因为这是一部对美国政府充满负面评价的政治题材的纪录片。在电影节期间,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消息正闹得沸沸扬扬,无形中为《华氏911》增加了获奖的砝码。本章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

一、主题先行

导演迈克尔·摩尔也是一位作家,他的作品以批判现实的犀利风格著称,他一向关注政治,年轻时面对选举权就不像他人一样简单视之,而是倍加珍惜地组织竞选。《华氏911》之后,他的个人网站充斥着有关选举、在伊美军士兵的链接,这让我们看到一个对政治极感兴趣的美国人对真相的探寻。

《华氏911》的突出特点是主题先行,通过采访、官方文件、新闻资料来论证观点。作品着重表达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暧昧关系,影片声讨布什家族和副总统切尼,剖析布什家族和沙特王室、富豪长达30年的利益纠葛;第二,愚蠢,摩尔让布什成为一则黑色幽默中的小丑,不但有滑稽的鬼脸,还自己写了最滑稽的台词。作品用布什一些不得体的演说场景,将他刻画成一个幼稚的笨蛋而非英明的领导人;第三,沆瀣一气,摩尔说“美国媒体是伊拉克战争的拉拉队长”,媒体伙同政客,为这场出师无名的战争摇旗呐喊;第四,反恐与控制,“9·11”事件后,布什政府以“反恐”为借口,从言论自由到人身自由全方位地加强对民众的控制,扼杀民主。

img122

img123

《华氏911》开篇给影片的制作名单配的画面是美国的各政要人物在出镜之前的举动,尽管只有短短几分钟时间却绝对是个震撼:这些在媒体上一本正经的政要们,只要前脚还未上台或者后脚刚一离台,就可以放肆地大笑,如用沾着唾液的梳子梳头的国防部副部长;在宣布对伊动武的电视讲话前时而挤眉弄眼、时而又竭力酝酿情绪的总统……这一段自始至终配以单调清冷的音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仿佛不是掌握美国命运的多方政要,而是一群名副其实的小丑。一开篇就展现他们出镜前上妆的准备,揭示了他们不过是一群经过粉饰的小丑本质。这一开场与“9·11”事件相连,摩尔似乎在暗示: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元首才会发生这样的恐怖事件。随后,作品用大量的事实证明拉登家族和布什家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不可告人的秘密。

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作品对相关事实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如民众对布什当选的质疑,“9·11”恐怖袭击后布什的迟缓反应,布什的多次私人度假休闲活动,布什家族与拉登家族、沙特王室及其高官的可能联系,伊拉克平民对美国的控诉及前线美军士兵的厌战心理,士兵母亲的丧子之痛,等等。通过这些事实,使观众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这个无能平庸的总统本来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选总统,他为了家族的利益发起了一场草率的战争,而这场战争却给普通老百姓带来了一场灾难,真正权贵阶层却舍不得将子女送上战场。这无疑在总统所代表的特权阶层与普通平民之间划上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引起民众对政府乃至总统本人的不满。

与此同时,作品有意忽略了另外一些事实:美国经济的复苏;布什的平民化作风;崇尚节俭,重塑白宫荣誉和尊严;重视教育与基础研究;当选第一年实施研发领域永久税费优惠,刺激私人企业投资;当布什决定出兵伊拉克之初,绝大多数美国人像影片中的里拉一样都是支持的,在民意调查中总统支持率也曾一度上升[1]

这两方面的材料都是客观存在的,是布什政府众多侧面的表现。但作品更注重前者,对后者却避而不谈,因为这里塑造的是一个无能而好战的总统形象,所有的事实都必须为这一主题服务。这样一来,我们就明白作品为什么反复强调布什在不同场合挥动高尔夫球杆的画面了——这是布什不理朝政、醉心于游玩的证据,而事实上,这不过是历届总统例行的度假活动而已。

对布什毫不掩饰的攻击使这部作品走进了政治宣传片的模糊地带,作品所提供的事实,特别是那些从未公开过的画面,像石头一样沉重地坠在每一个美国人的心头。影片上映后,白宫发言人称片中的所谓事实是不真实的,迈克·摩尔则公开声明,这部片子前后有一打的研究人员、三组律师队伍和来自《纽约客》杂志的专业事实核对人员对所有事实进行过核实,这部影片“是这个时代研究最彻底、诊断最彻底的一个纪录片”[2]

不可否认,《华氏911》是一部“政治纪录片”,这也是它引起诟病最多的地方,有人甚至会说:《华氏911》不是艺术,它是政治,是一部企图利用艺术去改变政治的纪录片。不知当年戛纳的评委们是否意识到它对纪录片观念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在我看来,对纪实观念而言,它的价值是革命式的。与其说它是一部表现政治题材的纪录片,还不如说它是一部主题先行、充分表达导演本人政治观念的宣传片,纪实不过是为实现这一目的而采取的更为隐蔽和有利的手段而已。

二、蒙太奇表现

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作为电影叙事的主要表现手段和思维方法之一,蒙太奇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构成情节、刻画人物。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华氏911》通过对画面的精心剪辑,充分展现了蒙太奇的功能。

在作品中,除了时间上对事件轻重的强调之外,导演依靠电影技术与艺术手段的帮助,利用蒙太奇使画面产生隐喻、反讽、对比的效果,引导观众顺着画面(其实是导演本人)的逻辑思维得出预定的结论。例如在伊拉克开战前夕,布什在发表演说争取盟友支持时,上一幅画面是布什声情并茂的演说“我们需要盟友”,下一幅画面却是三只猴子坐在会议桌旁抓耳挠腮,由此产生强烈的隐喻效果,将美国及其盟友比作一群乌合之众,暗示了这次战争的非正义性,含蓄地表达了摩尔的反战立场。

另一组镜头则运用对比蒙太奇。上一个画面是布什在发言中宣称:我们胜利了;下一个镜头就切换到驻伊美军遭到炸弹袭击的狼狈场面,接着是持续上升的死亡数字报告。这种对比蒙太奇多是两三个镜头的拼接,镜头之间缺乏叙事的连贯性,却制造出一种前后不一的效果,用于对布什总统的讽刺和嘲笑。所有人看到这里都不禁哑然失笑,前后画面的强烈对比,使总统的话变成了谎言甚至是笑柄,不仅嘲弄了总统的权威,更嘲讽了美国政府的自欺欺人以及对人民掩盖真相的行为,更表明了摩尔对政府发动战争的无声指责。

通过对蒙太奇剪辑手法的分析可以看出,这是一部人工痕迹很重的影片。其实,蒙太奇还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在作品中起着结构的作用,在作品中表现为对比手法的运用。

在《华氏911》中,常常通过两极的对比来制造一种距离感,达到给观众以震撼的目的,如美国与伊拉克的对比、战前战后的对比、穷与富的对比,等等。通过这种对比,作品使观众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美国在打一场错误的战争,民众只是被布什政府利用的棋子而已。不信请看:那个儿子战死前后,在对伊态度上发生180度转变的母亲;当美国人民纷纷把自己的子女送上战场时,535名国会议员中只有一个人的孩子身处战场;布什本人在关于伊拉克是否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说辞都前后不一……这样一种对比,使互不相关的事件有了联系,表达了特定的含义,也使作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正是蒙太奇的魅力。

三、纪实手法

纪录片是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不经过虚构,直接反映生活的一个片种。它是现实生活的见证、历史的忠实写照,因而能以其无可争辩的真实性去影响、激励和启迪观众,使观众从中认识生活、重温历史,从而实现其社会功能。优秀的纪录片通常并不仅仅限于对事实材料的客观纪录,而运用事实材料来引导观众去深入思考。

《华氏911》作为纪录片,它不能像好莱坞大片那样用煽情的故事、恢宏的场面来赢得观众的认可,而只能用事实说话,用真实打动大家。看到“9·11”事件中遭受痛苦的人们,看着伊拉克战场上那些受到伤害的平民,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巨大的说服力。即使这其中有些东西我们已经了解,但当作品把这些重新组合而呈现出来的时候,观众就仿佛经历了一场对历史的重新审视。在陈述“9·11”事件的经过时,导演进行了一个创造性的处理:画面显示为黑屏,什么影像也没有,声音却是飞机撞击的轰响和人们撕心裂肺的叫喊。紧接着是细致入微的刻画:每个人仰望天空,看着一场灾难在自己眼前发生,却无能为力。透过这些真实的声音,观众可以想象当时的灾难场面。在长达一分多钟的黑屏之后,作品又用近景、特写画面,把一张张绝望恐惧的脸、一双双满是泪水的眼予以强化,从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可贵的是,作品还把抓拍的一对恋人埋头默默伤心的镜头穿插进来,与仰望天空的人们进行对比,以突出那种无声的绝望。通过这些真实的纪录,作品引发的是观众对当今政府所作所为的思考。

为了真实地纪录美军在伊拉克的生存状况,导演迈克尔·摩尔雇佣了大量的摄影师和记者,并让全剧组的26名成员在伊拉克采访了大量美国政府官员、军人以及伊拉克普通民众。他甚至亲自上阵,对国会议员约翰·特纳说:“我们可以发现,并没有多少国会议员把他们的孩子送往伊拉克,事实上,只有一个这么做了。我们只是认为你们这些人应该先把你们的孩子送去那里,您觉得怎么样?”[3]这样做的结果是作品的画面产生了令人震惊的真实性效果,观众甚至因此原谅了作品由于新闻资料来源零散而缺少应有的艺术表现力的缺陷。

四、导演兼解说与主演

在影片中,导演迈克尔·摩尔亲身参与其中“现身说法”,他总是一身休闲服,和普通美国人毫无差别,这大大增加了普通观众的认同感。他经常以声音介入画面,利用旁白引导观众对画面内容进行深入探究,有时甚至从幕后走到前台,亲临现场采访提问,酣畅淋漓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如影片结尾,布什在某次演讲时说:“我在田纳西州听到一句谚语……欺骗了我们一次……你会感到……羞耻……但是……下一次我们不会选择一个愚蠢的人。”布什话音刚落,摩尔的旁白响起了:“只此一次,我们信你!”这种导演亲自介入方式使作品具有一种强烈的主观性印记。

摩尔的解说富于浓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时而嘲讽:“他任职后就业率下降,他还使人们觉得他是个傻子总统。”对布什在获悉“9·11”事件后长时间的沉默,摩尔解说道:“他不知道该如何做,没人告诉他该如何做。”时而愤怒:“小布什指挥军队侵入伊拉克,一个从未袭击过美国的国家……一个从未谋杀过任何美国人的国家!”时而又抛出问题制造悬念:“为何小布什政府对拉登无动于衷?”最为精彩的莫过于摩尔来到国会山庄前拦住过往议员,问他们是否会送子女上战场的情节,摩尔执拗地追问与议员脸上的窘迫神情形成鲜明对比,结果议员们看到远远打招呼的摩尔,只能绕道而走。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摩尔就像一位无畏的斗士,利用手中的话筒表达了对政府辛辣的讽刺。

【注释】

[1]唐小茹:《叙事策略分析》,http://www.woxie.com/article/list.asp?id=22000。

[2]程晓鸿:《〈华氏911〉:一部纪录电影的奇迹》,《新闻周刊》,2004年第26期。

[3]《对历史的再度凝视:〈华氏911〉》,http://ent.163.com/ent_2003/editor/movie/film/040603/040603_251559.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