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梵呗佛音清净美

梵呗佛音清净美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梵呗佛音清净美江阴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据考证,从南北朝起,寺庙庵堂遍布城乡,佛教文化积淀较深,对江阴的本土文化有着较多的影响。其中,由于佛教音乐的影响,民间音乐日趋繁荣。这就表明,早期的佛教音乐是以呗赞和转读为代表的。二是来自中国佛教唱诵音乐梵呗的创立。佛教音乐的乐队组合。
梵呗佛音清净美_江阴民间文艺

梵呗佛音清净美

江阴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据考证,从南北朝起,寺庙庵堂遍布城乡,佛教文化积淀较深,对江阴的本土文化有着较多的影响。

旧时江阴的庙宇甚多。据明嘉靖《江阴县志·外记第十二·寺观》载,江阴当时有寺庙庵观院堂“可祀者”83处,不包括一些小寺小庙。其中佛教寺庙占大多数,重点的有:“乾明广福禅寺,在县治东,建于唐乾贞时”,“报恩寺光孝禅寺,在君山麓,唐天佑时建”,“太平兴国教寺,在南街,宋太平兴国中建”,“建教寺,在砂山麓,唐天祐中建”,“禅乡教寺,在利城,五代宋黄门侍郎萧惠开所建”等等。这些寺庙,一般都是具有较大规模,如“太清教寺”(今华士泰清寺)在明成化六年所立碑中说,“赤乌年间为太清观”,“成化六年,住持德濡以大愿力重修殿宇廊庑,表以山门,缭以周垣,象设斯辟,睟容斯安,祗树郁于困阴,昙花焕乎呈彩”。明代华士人贡鹤桢《过太清寺》诗:“入庵不见人,但闻鸡犬声。移步松阴间,山僧归绝。”足见太清寺占地面积之多,建筑之宏大。其他寺庙的规模建设一般也显出宏伟壮丽。如光孝寺,江阴民国诗人沙曾达记:光孝寺在君山西麓,唐天佑间建,初名永寿,宋绍兴间为高宗追福地,赐额光孝。并有诗:“寺尊光孝喜迎祥,永寿初名幻盛唐。赐额君山遗址在,禅房割地作营房。”

这些寺庙分布在江阴城乡,寺院里晨钟暮鼓、佛音悠扬。寺庙作为一种精神和一种宗教的载体,诸多的佛教文化表现形式,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江阴的地域文化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寺庙里的梵呗佛音,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江阴的佛教传入较早,这从遍布城乡的寺庙庵堂的建修年代便可知晓。明嘉靖《江阴县志》载:“祥符寺……本古永安院,晋庾冰宅也……”,庾冰(296~344),东晋大臣,以他的住宅改建为永安寺,后再改建为祥符寺,可见祥符寺在1700年前就有了。江阴的另外一些寺庙,如金凤慈云寺,建于梁大同初;青阳悟空寺,建于梁;利城禅乡教寺,建于五代等,还有的寺庙庵堂大多建于唐宋年间。

江阴历代有过许多名僧,史载唐代有道林鸟巢禅师,曾在南闸鸟巢禅院驻锡(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二十三《寺观》:鸟巢禅院在秦望山西,旧名芦岐庵,中有鸟巢禅师放生庵,白乐天题额)。唐代还有异僧道松草书《心经碑》,天马行空,其手迹石刻流传至今,是江阴“三奇”之一(另外“两奇”为奇人徐霞客、奇树红豆树)。宋至和(1054~1055)中,有原开封大相国寺楚祥长老卓锡暨阳。仁宗皇帝赐以御书十轴,每轴两字,黄罗上飞白,字大盈尺,旁书赐江阴华藏寺楚祥长老,又赐佛牙一、贝叶一,清时尚在寺中。金武祥有诗曰:“古寺南朝历劫余,乾明广福总成墟。佛牙贝叶都灰尽,何论黄罗飞白书。”明代有常惺,原在十方庵主持,后驻锡杭州灵隐寺,改号广寂;玉林通琇(1614~1675),俗姓杨,江阴人,清代高僧。19岁出家,曾在浙江武康报恩寺,后奉清世祖之召入京,于万善殿举扬大法,受大觉禅师之封号,世称玉林国师。当代有巨赞法师(1908~1984),俗名潘楚桐,江阴贯庄人,我国著名的爱国高僧、佛学家。早年组织佛教徒参加抗日救国活动,解放后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会长,协助党和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增进全国各民族佛教徒的团结,保护佛教文物,开展佛学研究,促进国际佛教徒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有200多万字的《巨赞文集》遗世。

据史书记载,中国的佛教自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但未被重视,到了东汉明帝(公元1世纪中叶),由于受到朝廷的重视,佛教才开始在以宫廷贵族为中心的上层社会传播。魏晋以后佛教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南北朝时期,佛教有了更大的发展。据佛教史记载,南朝萧梁之世(公元502~557年),共有佛寺2846所,僧尼82700多人;在北朝,北魏之世(公元364~537年)共有佛教寺院3万多所,僧尼200万人。隋唐时期的佛教,是中国佛教的“成熟”时期,也是它的鼎盛时期。唐代汉译佛经已有2000多部,7000多卷。从隋到唐,中国佛教出现了8个宗派。宋、元、明、清,中国的佛教虽然日趋衰落,但佛教的传播,佛经的流通已经是根深蒂固,与本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其中,由于佛教音乐的影响,民间音乐日趋繁荣。

佛教传教,为了便于记忆,开始采用了偈、诵的形式,把音乐当成“宣唱法理”的工具,选择了一种由唱导师“夹唱夹叙”的说唱形式。东晋之初,由于佛教的推广,促进了佛教音乐的发展,出现了佛教唱颂音乐梵呗。早期的梵呗之声,一是来自西域印度,这是主流。梵呗也称呗赞,该词来自印度。据梁高僧慧皎于天监十八年(公元519年)所著《高僧传·经师论》卷十三所载:“然天竺方俗,凡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音。昔诸天赞呗皆以韵入管弦。”这就表明,早期的佛教音乐是以呗赞和转读为代表的。呗赞用于佛经偈颂部分的唱诵;转读用于佛经散文部分的唱诵。二是来自中国佛教唱诵音乐梵呗的创立。传说陈思王曹植(公元192~232年)于魏明帝太和四年(公元230年),游览鱼山(在今山东省东阿县),听到岩洞内有梵音歌唱,就根据它的音调并依《太子瑞应本起经》的内容编撰唱词,填入曲调后被称为“鱼山梵呗”。以后又出现了南齐萧子良《转读法并释滞》、《赞梵呗偈天》、《梵呗序》等多种著述,以及《帝释乐人般遮琴歌呗》的译著。

梵是印度经“梵览摩”的略称,意为清净、寂静、离欲之意;呗是印度语“呗匿”的略称,义为止断外缘,止息内心,赞颂或歌咏。梵呗,即模仿印度的曲调创为新声。梵呗的主要艺术形式有赞、偈、咒、白四种类别。赞,即颂赞,赞美佛的功德,其形式大多是长短句。偈是讲佛教的教义,形式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的诗句,每偈四句。咒,梵言“陀罗尼”,直译曰总持,义译为明咒、密语、直言等义。白的形式分直白、梵白、出声白、本梵白、道腔白等五种,属于文学散文与赋的形式。梵呗融合在一切佛事中,也就是说,无论是修行法事、纪念法事、祈福禳灾法事,还是普济法事,都离不开梵呗。梵呗的功能有:幻景颂歌,赞佛悦佛;宣唱法理,开导众生;陶冶性情,修身养性;超越功利,和谐社会。

佛教音乐的乐队组合。根据敦煌莫高窟壁画所提供的文献资料,隋唐五代时期,佛教音乐所用的乐器竟达44件之多,其中就有现代人演奏用的古琴、筝、排箫、笙等。现代乐队组合乐器及乐队编制为:管2、笙2、笛2、云锣2、铛子1、鼓1、忏钟1;法器主要有铙、钹、镲,用于焰口与朝暮课诵等佛事中的梵呗,还有引磬、木鱼、法铃、磬等。音乐与法器的主要曲式结构类型有只曲、联曲与夸曲三种。

江阴旧属常州,常州是佛教音乐始创人齐梁帝王出生之地,南方梵呗发祥之处。因此江阴的佛教音乐活动历来频繁活跃。遍布城乡的佛教寺院在日常修行法事和重大佛事活动中,都要举行梵呗表演活动。梵呗唱诵,唱念正确纯熟,板眼准确足够,唱腔字正腔圆;音质清亮幽雅,偈颂保持平声,妙音远扬,美在善中。佛教音乐美妙和谐,至善至美,在“虚、远、淡、静”的意境中,使人感到自在、清静和喜悦。20世纪30年代,江阴涌塔庵曾经有一个澈尘和尚,在佛教音乐的研究方面,精通奥妙,常常与周少梅、黄致君、刘天华等公开演奏,极一时之盛。我国著名音乐家刘天华曾把他们演奏的佛教音乐记录下来,名为《佛乐谱》,首次把佛教音乐引入音乐研究的范畴。

江阴的佛教音乐在解放以后曾有过一个低潮,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把它视为迷信活动,一度禁止演奏。改革开放以来,佛教活动得到了宗教政策的许可和支持。江阴城乡现有大小寺庙67座,有具有在册僧人200多位。按照佛教的规矩,常年举办各类法事,自然都伴随有佛教音乐。不过这些佛教音乐大都使用了由天宁寺松纯、妙云、和融等唱录的《天宁寺唱诵》、《梵呗唱腔》、《朝时课诵》、《暮时课诵》、《大方广佛华严经》等光碟,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而且效果更好。

从古以来,梵呗唱念只有口传心授,沿袭相因,没有曲谱。如今有了录音带、光碟等音频资料,更为可喜的是,2007年,佛教音乐《天宁寺梵呗唱诵》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清净、崇高、庄严、美妙的佛教音乐将代代相传,世世相传!

img6

江阴君山寺经常举行诵经活动 (江阴市佛教协会供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