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武惠妃恶有恶报

武惠妃恶有恶报

时间:2022-06-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武惠妃恶有恶报唐延和元年,唐睿宗李旦将皇位传给太子李隆基。武惠妃则派人向太子等人谎称“宫中有贼”,召太子和鄂王、光王入宫护卫。转而,武惠妃又向唐玄宗诬告,称“太子和鄂王、光王谋反,身披盔甲冲到宫里来了”。随后,武惠妃派人将李瑛、李瑶、李琚杀害。武惠妃忧惧成疾,不得不令人将李瑛三兄弟改葬,又下令活埋杀害李瑛等人的凶手。尽管如此,武惠妃还是不能从梦魇中解脱。

武惠妃恶有恶报

唐(都长安,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将皇位传给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位后,将太子妃王氏封为皇后、第二子李嗣谦(后改名李瑛,赵丽妃生)立为太子,封其第五子李嗣初(后改名李瑶,皇甫德仪生)为鄂王、第八子李琚(刘才人生)为光王。

后来,唐玄宗李隆基宠爱武氏女,生下儿子李瑁,封李瑁为寿王。唐玄宗偏爱寿王,太子李瑛和鄂王李瑶、光王李琚等受到冷落,曾在一起流露过不满情绪。

王皇后没有生儿子,害怕被废黜。她听信僧人所讲的法术,将写有李隆基名字的木牌佩在身上,每天暗中祈祷,期望能生个儿子。有人将王皇后此举告发。开元十二年(724年)七月,唐玄宗以“有可讳之恶”,将王皇后废为庶人,同时将武氏立为惠妃,让她享受皇后的礼遇。

唐玄宗本来想立武惠妃为皇后,御史(最高监察机关官员)潘好礼上书说:“《礼记》一书写道:儿子同父母的仇人不共戴天。《春秋》一书写道:儿子不报父母之仇,是不孝之子。陛下如果立武惠妃为皇后,将以何面目见天下名士!武惠妃堂叔父武三思、堂兄武延秀当年祸乱朝政(1),是天下的公敌。树木有了恶名,即使绿荫盖地,志士豪杰亦不在其树下休息;泉水有了盗名,即使泉涌飞溢,廉洁之士亦不饮其泉水。普通百姓婚配尚且选择,何况天子呢?请求陛下慎重选择望族女子立为皇后,这样才能符合天意人心。再说,太子不是武惠妃所生,而武惠妃生有寿王。若立武惠妃为皇后,则太子之位亦不安了!”唐玄宗看了潘好礼的奏书后,才放下立武惠妃为皇后的意念。

武惠妃把太子李瑛视为其未能立为皇后的障碍,密令其女婿驸马都尉(皇帝侍从官)杨洄搜罗太子的过失,以便谗毁太子李瑛,由其子李瑁取而代之,进而谋取皇后之位。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武惠妃依据杨洄提供的情况,哭着向唐玄宗诬告说:“太子与鄂王、光王结党,要谋害我同寿王,亦把矛头指向陛下。”

唐玄宗信以为真,召见宰相商议,要把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中书令(宰相)张九龄说:“我们没有听说太子和二王有什么过错,陛下为何要在一天之内废弃三个儿子?太子系国家的根本,不可轻易动摇,请陛下慎重考虑。”接着,张九龄讲述历史上因废黜太子而引起动乱的事例,提请唐玄宗不可不记取历史教训。唐玄宗沉默不语,只好暂时放下废太子的动议。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杨洄诬告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与太子妃之兄驸马薛锈等人谋反。武惠妃则派人向太子等人谎称“宫中有贼”,召太子和鄂王、光王入宫护卫。转而,武惠妃又向唐玄宗诬告,称“太子和鄂王、光王谋反,身披盔甲冲到宫里来了”。唐玄宗派人查看,果然发现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披甲持剑进入皇宫。唐玄宗传令太子等人退回,当即召集宰相再次商量废黜太子的事。接替张九龄任中书令的李林甫顺从武惠妃意旨,对唐玄宗说:“这是陛下的家事,我们可以不参与发表意见。”于是,唐玄宗下令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令薛锈自杀。随后,武惠妃派人将李瑛、李瑶、李琚杀害。天下人无不为之鸣冤。

武惠妃害死太子李瑛三兄弟后,精神恍惚,成天惶恐不安,不止一次梦见李瑛等人向她讨还血债。武惠妃忧惧成疾,不得不令人将李瑛三兄弟改葬,又下令活埋杀害李瑛等人的凶手。尽管如此,武惠妃还是不能从梦魇中解脱。当年六月,武惠妃在极度恐惧中死去。

《旧唐书》卷八《玄宗本纪上》

卷五十一《玄宗废后王氏传》

《玄宗贞顺皇后武氏传》

卷一百七《玄宗诸子庶人李瑛传》

新唐书》卷七十六《玄宗贞顺皇后武氏传》

卷八十二《太子瑛传》

【简评】

西汉学者董仲舒说:“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2)武惠妃为谋取后位而残害太子及二王,虽得意于一时,在心灵上却背上沉重的枷锁。她如同恶魔缠身,很快便惶惧而死。

【注释】

(1)参阅本书第七部分之“唐武女皇被废及随后的皇位争夺”。

(2)《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