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李煜的亡国之愁

李煜的亡国之愁

时间:2022-05-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李煜的亡国之愁北宋开宝八年冬天,宋西南路行营都部署曹彬率领十万大军攻入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后主李煜带领群臣向宋军投降,南唐灭亡。李煜的境遇得到改善。由国君变成阶下囚,李煜满腹哀愁无法排解。《宋史》卷四百七十八《李煜传》南唐为五代时期十国之一,历时不到四十年。其国也许不为众人熟知,但南唐后主李煜被俘后的词作却广为人知。它写尽了一个亡国之君心中的悲凉和愁恨,堪称千古绝唱。

李煜的亡国之愁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冬天,宋西南路行营都部署(军事统帅)曹彬率领十万大军攻入南唐都城金陵(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南唐后主李煜带领群臣向宋军投降,南唐灭亡。

南唐后主李煜喜爱读书作文,工于书画,通晓音律,尤其擅长填词,其文才在历代帝王中算得上是佼佼者。由一国之主突然变成他国俘虏,李煜心中自然无限悲伤。在《破阵子》一词中,他凄然写道:“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被押至北宋都城开封(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后,宋太祖“示以宽大”,没有将他处死,而把他封为违命侯,以优惠的待遇加以软禁。

回想昔日的君主生活,念及眼下的囚禁境况,李煜心理无法平衡。他“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宋·蔡绦《西清诗话》)。命运的失落,使他感到无限的悲凉。他无可倾诉,只能暗自填词来抒发内心的凄哀。在《浪淘沙》一词中,李煜流露出对故国的无限怀念: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宋太宗即位后,将李煜由违命侯改封为陇西郡公。李煜奏称钱不够花,宋太宗下令增加其月俸,并赐给他三百万钱。李煜的境遇得到改善。

一次,宋太宗去崇文院视察藏书,传令李煜到场。宋太宗见到李煜后,对他说:“听说你在江南时喜爱读书。这里摆放的书,有不少是你过去的藏书。归顺本朝以后,还继续读书吗?”李煜不敢多说,只是点头称谢。

由国君变成阶下囚,李煜满腹哀愁无法排解。这样的囚禁生活何时才能了结呢?他在《虞美人》一词中尽情抒发了郁结在心中的忧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李煜去世,时年四十一岁。一说李煜因叹悔误杀潘佑、李平[1],系被秦王赵廷美(宋太宗异母弟)毒杀[2]

《宋史》卷四百七十八《李煜传》

【简评】

南唐(937年—975年)为五代时期十国之一,历时不到四十年。其国也许不为众人熟知,但南唐后主李煜被俘后的词作却广为人知。它写尽了一个亡国之君心中的悲凉和愁恨,堪称千古绝唱。其中许多浸透血泪的佳句信手拈来,自然无雕琢,意境如画,读来令人叹为观止。

【注释】

[1]潘佑为南唐内史舍人(负责呈送奏章,传达诏令),曾上书劝谏抓军国大事而远离声色,被捕入狱。潘佑在狱中忧愤自缢。李平原名杨讷,为南唐判司农寺(主管粮仓储备及京官俸禄),曾上书抑富济贫,鼓励农桑,后被诬陷入狱,自缢而死。

[2]宋人王铚记述:宋太祖曾派左散骑常侍(名誉侍从官)徐铉(原为南唐学士承旨,主管拟草、发布诏令)去会见囚禁中的李煜。李煜“相持大哭,乃坐默不言。忽长吁叹曰‘当时悔杀了潘佑、李平’。铉既去,乃有旨再对,询后主何言。铉不敢隐,遂有秦王赐牵机药之事”。“又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中华书局《默记》卷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