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重读峻青《黎明的河边》

重读峻青《黎明的河边》

时间:2022-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重读峻青《黎明的河边》重读峻青《黎明的河边》这是一次奇特的阅读体验。我指的小说,是峻青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黎明的河边》。童年读《黎明的河边》,发生在黎明潍河边的故事是那么“扑朔迷离”、“惊心动魄”,阅读时紧张得几乎憋不过气来。近日重读时,我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感觉和理解。峻青先生是唯一健在的《文学报》的创始人之一,谨以此小文向这位著名的文学前辈表示我的敬意!

重读峻青《黎明的河边》

重读峻青《黎明的河边》

这是一次奇特的阅读体验。将童年阅读时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篇短篇小说,几十年后再重读,会产生什么样的新的感觉呢?我认为,经得起重读的作品才是优秀的,才有可能持久地被人们记忆并流传下去。一部真正优秀的作品,每次重读,你都会有新的发现。

我指的小说,是峻青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黎明的河边》。因为要参加“峻青先生创作70周年座谈会”,我萌发了重读这篇小说的想法。家中书柜中没有这本小说集,先是想到图书馆去借,后听说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了他的全集,就直接找出版社要了。

说句真实的内心话,我是非常担心重读会破坏童年阅读时的美好感觉的。这样的例子多次发生过,中学时读柳青的《创业史》和读大学时重读这部曾被称为“史诗性的优秀作品”,感觉完全不同。

童年读《黎明的河边》,发生在黎明潍河边的故事是那么“扑朔迷离”、“惊心动魄”,阅读时紧张得几乎憋不过气来。虽然几十年后难以复述其中的具体情节,但这样一种感觉始终粘着在脑幕上。近日重读时,我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感觉和理解。“悬念”和“紧张感”没有了。这篇小说其实讲的是战争年代发生在潍河边的一个悲壮而惨烈的感人故事——潍河边一家普通百姓,为了掩护“我”和另一位武工队负责人过河而悲壮牺牲的场景……且不论小说的语言是如何质朴洗练,且不说故事情节是如何地曲折惊险,且不说作品对潍河边平原夜色和雷暴雨天气的描述是如何地情景交融——这些深得中国古典文学神韵的元素,是构成这部作品仍然吸引我一口气读完的优秀品质。但作品更促使我思考的一个巨大问号是——撇开任何“敌我”等等政治性的概念——为什么在那个特殊的夜晚或那个年代,一部分人在危难时刻愿意为另一部分人奉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血肉相连的人际关系?在今天这样一种被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实用主义等等时尚理念裹挟的风潮下,我们还有无重建这样一种血肉相连的人际关系的可能?写出这样作品的峻青先生,又向我们呈现了一种什么样的人格境界?

前不久,我和田永昌先生到华东医院探望峻青先生时,他一边吸着氧气,一边对我们说他想写一系列“感恩文章”,他要“感恩”那些在战争年代曾掩护他、帮助他的山东父老乡亲们;他要“感恩”在“文革”中经受磨难时,冒着极大政治风险给予他帮助和精神支撑的友人们;他要“感恩”在那个弥漫着炮火硝烟的岁月中,给他带来创作灵感和激情的乡亲、战友们……他越说越激动,为了不影响他健康,我们不得不打断他的诉说。一位年逾90的老人,心中一直怀着一种对生活、对土地、对故乡的感恩之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呢?我们见了太多见利忘义的人、过河拆桥的人、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也不利己的人……

我一直认为,作家的文学才华或有先天无法改变的高低,但不断地进行自我人格修炼,是人人都可以践而行之的;虽然人与文常常不能画等号,但文学史上那些大家们无疑都是人格的高峰。从中外文学史上,我们不乏看到一些“魔鬼式”的天才作家,但我们不会看到“魔鬼式”的伟大作家。今天我们向峻青先生创作70年致意,更为重要的是要思索,我们能否从峻青先生的创作经历以及重读他的作品中,探寻提升当代文学品质的路径?从他的人格境界中又能吸取到什么样的精神资源?

峻青先生是唯一健在的《文学报》的创始人之一,谨以此小文向这位著名的文学前辈表示我的敬意!

201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