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京剧是如何形成的

京剧是如何形成的

时间:2022-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京剧形成于北京,时间大约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有“国剧”之称。迄今为止,京剧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京剧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汉剧是主要流行于湖北的一个戏曲剧种。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京剧是如何形成的

京剧是如何形成的?

京剧,又称为“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京剧形成于北京,时间大约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有“国剧”之称。迄今为止,京剧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京剧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的“国粹”。

京剧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清朝初年,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和京腔(青阳腔)。乾隆中期以后,昆曲逐渐衰落,京腔进一步兴盛,逐渐取代昆曲而一统京城戏曲舞台。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魏长生搭双庆班演出秦腔《滚楼》、《背娃进府》等剧。他扮相俊美,噪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一出《滚楼》演完,即刻轰动京城,双庆班也因此被誉为“京都第一”。自此之后,京腔逐渐衰微,京腔六大名班大成班、王府班、余庆班、裕庆班、萃庆班、保和班也开始无人问津。京腔艺人为生活所迫,不得不纷纷搭入秦腔班谋生。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朝廷以魏长生的表演有伤风化为由,明令禁止秦腔在北京演出,并将魏长生逐出京城。

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继三庆徽班落脚京城后(班址位于韩家台胡同内),先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钰、大景和等班入京。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最为出名,因此有“四大徽班”之称。

“四大徽班”的表演风格各有其长,因此当时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的美誉。“四大徽班”除了演唱徽调外,也兼采昆腔、吹腔、四平调和梆子腔,可谓诸腔并举。在表演艺术上,“四大徽班”也是广征博采,汲取各剧种之长,融于徽戏之中。再加上演出阵容齐整,上演的剧目丰富,因此颇受京城观众欢迎。

自从魏长生被迫离京以后,秦腔一度处于萎靡低谷,秦腔艺人为了生计,纷纷搭入徽班,从而形成了徽、秦两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的过程中,徽班广泛吸取了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华,并大量移植剧本,为徽戏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汉剧是主要流行于湖北的一个戏曲剧种。汉剧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以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乾隆末年道光初年,先后有汉剧名家米应先、李六、王洪贵、余三胜、龙德云等入京,分别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融于徽戏之中,从而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更加丰富完善,其唱法和念白也更具有北京地区语音特点。徽、汉合流后,促进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黄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公元1840—1860年)间,经过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纳了昆曲、京腔的某些优点长处而形成了京剧。其标志有四个:第一,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体与曲牌体混合组成。声腔主要以二黄、西皮为主。第二,行当大体完备。第三,形成了一批京剧剧目。第四,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是京剧形成初期的代表,当时有“老生三杰”、“三鼎甲”之称,即“状元”张二奎、“榜眼”程长庚、“探花”余三胜。这三个人在演唱及表演风格上各具特色,他们在创造京剧的主要腔调西皮、二黄方面、京剧戏曲形式方面以及具有北京语言特点的说白、字音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