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京剧的形成

京剧的形成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大徽班的演出各具特色,日益受到北京观众的欢迎,逐渐在戏曲舞台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徽班进京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清代康熙至乾隆统治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自统治者到下层平民,社会各个阶层都十分注重精神娱乐和文化生活的享受。戏曲作为一种历史悠久、观赏性极强的综合性艺术,是当时社会最主要的娱乐形式。当时全国的戏曲舞台上,呈现出以昆腔、梆子腔、弋阳腔、柳子腔和皮簧腔五大声腔为主,几十种地方戏曲和昆曲并存的繁荣局面。其中昆腔、高腔(由弋阳腔演变而来)、梆子腔等在北京最为流行。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为了庆祝乾隆皇帝的八十寿辰,各省戏班争相进京演出献礼。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久负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在班主高朗亭的带领下入京参加祝寿演出,结果一唱而红、朝野震动。此后诸多徽班陆续进京,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习惯上称之为“四大徽班”。“徽班”是指由徽州商人支持组建的戏曲班社,不只演出徽调或徽戏,也演出昆曲和地方戏。四大徽班的演出各具特色,日益受到北京观众的欢迎,逐渐在戏曲舞台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徽班进京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820-1832年间,大批汉戏艺人进京,加入徽班合作演出,习惯上称为“徽汉合流”。汉戏又叫楚调、汉调,是流行于长江、汉水流域的地方戏,以西皮和二黄两种声腔为主,更侧重西皮。徽戏多演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汉戏和徽戏在进京之前已有密切联系,进京之后徽、汉合流,在剧本、声腔、演技等方面进一步融汇,同时吸收北京地方语音与腔调,融合昆曲和梆子等声腔的长处,经过二十年左右的融合、酝酿,在1840年左右逐步形成了以西皮和二黄为主要声腔的京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