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代砚官汪少微和他制作的龙尾砚

古代砚官汪少微和他制作的龙尾砚

时间:2022-05-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汪少微制作的歙砚具有普通砚台所不及的优点,才能成为石砚之首。盛产砚石的山叫做龙尾山,做成的歙砚因此也称为龙尾砚。汪少微制作的龙尾砚不仅选料讲究,而且工艺也十分精湛。汪少微为南唐李后主制作的一具龙尾砚,就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汪少微和他制作的龙尾砚在我国制砚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古代砚工的智慧和才智也让人们深深地叹服。

●砚官汪少微

27●砚官汪少微

汪少微,安徽歙县人,生平不详。曾当过南唐督制“砚务”的砚官,由于他业绩突出,受到南唐后主李煜赐姓奖赏。

砚,是文房四宝之一。秦代以前,只是根据石块或鹅卵石的天然形状,进行简单的加工,做成的一种研磨器,没有形成一定的形制。汉代起,砚的制作开始讲究起来,做工精美,选料精细,并配有雕饰,十分美观。唐代时,石砚的制作技艺更加精良,品种也日益繁多,出现了鲁砚、端砚、歙砚、洮砚四大名砚,其中歙砚堪称魁首,而制作歙砚的名工巧匠,当数南唐时期的歙州砚工汪少微。

砚台之所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除了它的实用价值外,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集绘画、书法和雕刻艺术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历代制砚能工巧匠们的智慧和才华。

汪少微制作的歙砚具有普通砚台所不及的优点,才能成为石砚之首。歙砚的石料产自江西婺源县的龙尾山。婺源,唐代至北宋宣和三年属歙州,故此地所产的砚台称为“歙砚”。传说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个姓叶的猎户进山狩猎,发现了一头奇兽便尾随其后,来到人迹罕至的深山,突然奇兽消失了。猎人发现山上的石头层层叠叠,十分规整,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着七彩光华。这位猎人也会制砚,他便采下一些石头,回家琢成砚台,请人品评,人们齐声说此砚温润远超过端砚。从此以后,歙州的砚工纷纷进山采石,制作砚台。盛产砚石的山叫做龙尾山,做成的歙砚因此也称为龙尾砚。

汪少微采用的石料也是龙尾山的石料,但是龙尾山的石头也不是都能用来制砚,需要缜密的勘察,鉴定出石料的品质,开采出来才能制成优质歙砚。据资料记载,龙尾石可分为五品:眉子石、外山罗纹、里山罗纹、金星、驴坑。其中的罗纹又分成刷丝、暗细等十种品级。没有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是无法从偌大的龙尾山里发现品级优秀的砚石的。汪少微就是凭着自己的慧眼,准确地判断,严格地选料的。所以汪少微制成的龙尾砚,声如温玉,贮水不耗,历寒不冻,而且具有发墨利笔、温润坚劲的特点。另外,根据所取名字的不同,各自具有特殊的品质。

汪少微制作的龙尾砚不仅选料讲究,而且工艺也十分精湛。汪少微为南唐李后主制作的一具龙尾砚,就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这具砚台约一尺长,砚上琢有三十六座山峰,姿态各异,或高耸,或对峙,或连绵,或独处,设计巧妙,造型优美,堪称天下之冠。正因如此,李后主才封他为砚官,赐他李姓的。

◆汪少微和他制作的龙尾砚在我国制砚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古代砚工的智慧和才智也让人们深深地叹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