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村庄是一蓬草

村庄是一蓬草

时间:2022-05-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接着,我被他博客中的三幅照片所吸引,一幅是开头提到的《村庄是一蓬草》里的村庄近景,一片老旧的房子,青砖黛瓦,栉比鳞次,山自苍翠,竹子一丛丛,清秀挺拔,俊美无比,空气中有淡淡的水汽氤氲,这就是村庄了。陈应松的心住在他的乡村,他就是乡村的“一蓬草”。

村庄是一蓬草

29.陈应松:村庄是一蓬草

“常常,看着你,对视着你,注目着你,远远地,就是一蓬草,野草,杂草,荒草。你在没有路的地方,路最深最远的地方,在天的涯岸,水的尽头……歌颂过它头上的一朵野花,可你无法歌颂它在冬天里干枯的面容;躺在上面睡一觉吧,一觉醒来,你已人老珠黄,不识前路,衰草渐渐掩埋了所有通往春天的道路。(37)

喜欢陈应松带着炊烟般的文字,也喜欢他带着草香的博客。

夕阳无限,不叹已近黄昏,黄昏只是一个灵魂的隐喻,野旷天低树,虽然,没有江清月近人,但是,飞鸟在远处掠过,天空留下了它们的翅膀,一切都带来乡村的讯息,原野的轻昵,那是属于远方的絮语,是心灵的一片柔软之地。一片橙黄之地,铺满金子,于是,天空也成了河流的影像。这是我对陈应松博客设置背景的一种解读,随着解读,我的灵魂亦下沉。

接着,我被他博客中的三幅照片所吸引,一幅是开头提到的《村庄是一蓬草》里的村庄近景,一片老旧的房子,青砖黛瓦,栉比鳞次,山自苍翠,竹子一丛丛,清秀挺拔,俊美无比,空气中有淡淡的水汽氤氲,这就是村庄了。

另两幅照片连在一起,一为无边无际的油菜花,中心有一座小屋,更远处是一带水墨山水似的树木,配文为“俺家乡公安县的三月天”;另一幅同样有油菜花,却是近景,主角是油菜田之中的河流,河流蜿蜒,消失在转弯处,树木在彼岸成行,行船却仍留此间,宁谧淡然,远离喧嚣,仿若听得见寂静,竹篙没入水中,漾起细细水纹,配文为“俺出生并生活的小河虎渡河边的三月”。

三月的声音,关于乡村的故事,这两幅照片出自他的博文《三月》。

“三月,一个娇嫩的词,像豆腐一样嫩,生怕被冬天抢走。三月走着,走着,变成了一个宽阔的、令人景仰的字眼。三月不是一个季节,是一种冲动。三月只有与农历接合才是温暖的,笃定的温暖,流汗。在农谚的三月天,已是犁耙水响,紫燕归来,寒冷已呈强弩之末。”(38)三月很嫩,仿若泉眼,泉水清澈。

爱上陈应松的三月,爱上他的文。“三月在乡野委实太多,不值得大惊小怪,左一个三月,右一个三月;这个坡一个三月,那个沟一个三月;腐草间是三月,池塘里也是三月。不止几株樱花杏花,不是一个盆景大的公园。三月在乡下漫山遍野,无边无涯。每一块地都是三月的集市,每一道沟也是三月的百货大楼。”(39)

陈应松的博客目前有1292764(40)的点击量,共284(41)篇文章,分为评论、访谈·演讲、陈应松作品评论、写字、新闻、视频、书法绘画等,这些文章类别同时被设置成博客栏目,并显示着相应类别的最新博文名称,比如“小说”栏,显示着送火神、一个人的遭遇、野猫湖、夜深沉、祖坟等。

博客中可见他给自己的个人简介,简介内容事无巨细,很长,在此,只摘录以下:“祖籍江西余干县瑞洪镇,1956年生于湖北公安县黄金口。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出版有长篇小说《猎人峰》《到天边收割》《魂不守舍》《失语的村庄》《别让我感动》,小说集《一个人的遭遇》《陈应松作品精选》《星空下的火车》《小镇逝水录》,诗集《梦游的歌手》等50余部。小说曾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二届中国小说学会大奖、第十二届《小说月报》百花奖、2006—2007年度《中篇小说选刊》奖、首届全国环境文学奖、2004年人民文学奖。”

他的《一个人的遭遇》的图书封面和油菜花的色调相似,也是全黄色,不同的是,封面的黄色是残旧的黄,犹如泛黄的纸张一样,上面画着脆弱的天空,苍黄的大地,干枯的树,但是,这片黄色和油菜花出自同“一片乡村”。图书的文字介绍说:“作为中国‘底层文学’的代表作家,近几年来,陈应松坚持行走于故乡的田野,用他敏锐的视角,利刃般的文字,一点一点划开那方土地的肌理,裸露土地的荒芜,使干涸的现实人心无处遁形。(42)

两种黄色表明乡村一直处在对立的两极:甘甜又苦涩,丰美亦荒芜。陈应松当然也明白,正因如此,他才更爱这片土地。与故乡相比,他写的多的就是神农架,他爱这片离他最近的净土。神农架的冬,或者神农架的秋都是他的挚爱,自然给予他世界的“漫山红遍”,也给予他“风雪夜归人”,汉江平原的风就响在耳畔,我有些羡慕他,身处祖国中南,有什么地方比神农架更适合领略秋冬之美?或者张家界也不可比!

陈应松的博客头像是他在国外的一张旅游照片,带着墨镜的他精神奕奕,身后是欧洲风格的房屋,几条机动船,看得出,这应该是一个港口。陈先生是喜欢旅行的人,到过很多国家和地方,博文中就有《出埃及记》《伊斯坦布尔记》等,他的文字很精致,摄影技术也相当了得,这类博文均配有照片,照片选景和角度恰到好处,要么气势雄浑,要么纯净美丽。在伊斯坦布尔,他写马尔马拉海的早晨:“海风吹开了城市的几许惺忪,朝霞像是金箔涂抹在绸缎一样的城市上空。清新的空气颤抖着,海岬有三两个无声疾走早锻炼的人,野猫们很多,这个海岬至少有一百只,它们举止正派,神情自若,穿行在挡海浪的大石头缝里。海边的石头长满了绿英英的浒苔。这些安详的野猫是城市边缘的浪人,它们是一个城市溢出的宁静。(43)

他走遍世界,寻找生活,聆听风景,但是,他不会丢掉他的乡村。他说:“埃及,虽然我那么想靠近你。你有多么厚重的历史,像一千座金字塔,屹立在风沙中,万年不倒。但你也似乎仅剩风沙漫漫中的金字塔了。这只是象征,不是生活。就像一块碑,记载过去的时光;一个记号,一个遥远的影子而已。(44)”他说,“你(埃及)不是我渴望的”。

陈应松的心住在他的乡村,他就是乡村的“一蓬草”。

他的乡村住在他的心里,就是他的灵魂的“一蓬草”。

因为这蓬草,他才可以走遍世界;因为这蓬草,他终将回去。

“花成烂泥,落叶满径……我会在村子里不停地徜徉,让你记住我的身影,哪一天,不要不理会我终将被你拽回的亡灵。当我的心因莫名颤抖而摇晃的时候,村庄它更像是一蓬草,在目送我远走的天的尽头,摇曳着,沉入夕阳。”(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