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佚著《缀术》与《大明历》

佚著《缀术》与《大明历》

时间:2022-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佚著《缀术》与《大明历》数学家祖冲之:佚著《缀术》与《大明历》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县人,祖先居江南,后迁居于此。祖冲之完成了《缀术》一书,在继承基础上把数学理论研究推向巅峰。可见,《缀术》具有公认的最高科学性和严密的系统性。《大明历》的最突出特点是采用了更精确的闰法,提出391年中144个闰月的新闰月周期。

佚著《缀术》与《大明历》

数学祖冲之:佚著《缀术》与《大明历》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北)人,祖先居江南,后迁居于此。他博学多才,善于思考,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科学家,其成就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一、《缀术》:数学发展的里程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方法引起文人学者的浓厚兴趣,对科技基础的数学理论研究者颇多。数学当时叫做算学、算经或算术,出现了一大批数学著作及其有名或佚名的作者。魏晋之际的刘徽著有《海岛算经》,并为《九章算术》作注,提供了如何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其后,还出现了佚名的《五曹算经》等,在数学研究方面各有所发现。祖冲之完成了《缀术》一书,在继承基础上把数学理论研究推向巅峰。

《缀术》汇集了祖冲之数学研究的几十篇论文,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数学研究领域的最高成就,流传最广,直到隋唐时期的历届政府都把它定为学堂课本,后来还传入朝鲜、日本,也将它作为学校教本。可见,《缀术》具有公认的最高科学性和严密的系统性。但是,这部极具价值的名著,却在广泛流传的过程中奇怪地佚失了,也许随着数学研究的长足发展,这部随处可见的旧教科书反而不为人所珍惜,没有人从历史价值的角度予以保存。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尽管如此,但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方法由于被普遍运用于实践而保存下来,人们并没有忘记他的杰出成就。

其一,祖冲之在东汉人所著《九章算术》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圆周率为3.14的基础上,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即在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成为当时数学研究最高成就的重要标志。直到近千年以后,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推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6位的准确数值,祖冲之保持的世界纪录才被打破。

其二,祖冲之还用两个分数值来表现圆周率,其密率为355/113,约率为22/7。德国数学家鄂图直至1573年才求出密率数值,比祖冲之晚了一千多年。

还值得一提的是,祖冲之的独生子祖暅受父亲影响也成为一位有成就的数学家,他发现了球体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了刘徽在《海岛算经》中苦思冥想不得其解的问题。

二、《大明历》:古代历法科学化的成果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安危甚至王朝兴衰,因此历代帝王对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极为重视,把修订历法作为一件大事,不断使之更科学、更适用。在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颁发了何承天编的《元嘉历》,沿用三十余年后,祖冲之发现历法许多不周密、不科学之处,并于宋大明六年(462)新编了一部《大明历》,使历法趋于科学化。

《大明历》的最突出特点是采用了更精确的闰法,提出391年中144个闰月的新闰月周期。一是运用东晋虞喜发现的岁差原理,测定出冬至日在斗15度,统计出岁差约45年相差1度。二是进一步测定出回归的日数为365.24281481,朔策的日数为29.530591。非常精确的测算使闰月对一年中日数的影响大大减少,各个节气的确定日期更为准确,从而增强了年历的适用性。

《大明历》上奏朝廷后,孝武帝刘骏郑重其事地召集群臣讨论,众说纷纭,其中戴法兴极力反对并提出诸多责问,祖冲之则据理力争,一一驳斥,其后还写成了《驳义》一书,维护正确的历法。然而,《大明历》不仅没有在刘骏当政的大明时颁布施行,而且在刘宋和萧齐时期都没有得到采用,沿用的还是不很精确的《元嘉历》。直到祖冲之去世10年后,梁武帝天监九年(510)萧衍才颁诏实施《大明历》,其后沿用了80多年。

三、机械发明:数学计算的巧妙运用

数学的发展为机械制造和发明提供了计算基础。自三国时期以来,随着手工业的发展,机械制造的创新越来越多。《三国志》记载,蜀相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一些传说更说得神乎其神。据考察推测,不过是一种四川人叫做“叽咕车”的独轮车。把普遍使用的四轮或两轮车改装为独轮车,需更精确的计算才能保持平衡,才能适应崎岖小路的运输,这在当时条件下也可算是了不起的发明。三国时的马钧“巧思绝世”,改进和发明了多种机械,提高工效四至五倍。他制作的龙骨水车,“其巧百倍于常”,也可算是一个发明家了。西晋的刘景和杜预,发明了叫做半转连磨机和水力舂米磨面机。

祖冲之不仅是个伟大的数学家,而且是一位巧思的机械发明家,为数学运用于机械制造作出了典范。他发明了一种用机械发动能日行千里的“千里船”;在西晋水力机械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水转连碓磨”;他还改进了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这些机械是怎样制作的,至今无人知晓,即便留下图纸,以现代人的眼光看也不过是小儿科。但是,在1500多年前的古代,可说是领先于世界水平的发明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