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银行业“双转型”及其监管对策

上海银行业“双转型”及其监管对策

时间:2022-04-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标志着国内银行业已逐渐意识到其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责任与作用,开始利用先进的金融技术来管理面临的环境与社会风险。

上海银行业“双转型”及其监管对策

张光平 马 强 韩爱华 江 宇

一、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验

(一)赤道原则与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国际标准

1.从赤道原则谈起

赤道原则(the Equator Principles,EPs)是由世界主要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的政策及操作指南建立的一个非正规的自愿性金融行业基准,旨在管理项目融资中环境和社会风险。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在向一个项目进行融资时,要针对该项目对环境与社会的影响进行一个综合评估与判断,倡导金融机构对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尽到审慎核查义务,并且用金融杠杆去积极影响该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周围社会和谐发展上的作用。

2.赤道原则与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系

目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广泛共识。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系统性危机来临时,才有机会坚守自己的阵地,减少承担的风险。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通常集中在发展创新、稳健经营和风险管控等方面。赤道原则,作为国际项目融资的行业基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商业金融机构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愿望,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项目贷款上的内涵延伸,也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践行和推动。

3.赤道原则的国际标准

非政府组织(NGO)在监督采用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是否遵循赤道原则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并修订形成第二版赤道原则,于2006年7月实施。目前,实行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已有69家,约占全球项目融资总额的80%,而且既有发达国家的成员,也有发展中国家的成员。赤道原则已成为国际项目融资中的行业标准和国际惯例,成为全球金融机构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基准。兴业银行于2008年10月31日正式宣布采纳赤道原则,成为我国第一家,全球第63家“赤道银行”。这标志着国内银行业已逐渐意识到其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责任与作用,开始利用先进的金融技术来管理面临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赤道原则不仅体现了银行业机构在经营理念上的转型,最主要的是经营理念的转型又带来了相应的业务转型。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转型模式比较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基础、金融发展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各自银行业在转型的模式上呈现不同特点。

1.发达国家银行业转型主要特点是重在业务模式转型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和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信息化进程加快等因素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推动了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和增长方式的改革。发达国家银行业转型的方向和特点,主要表现为:

(1)传统经营模式受影响,新型业务兴起。在银行监管规则的变化和衍生产品市场兴起的背景下,欧美银行的经营模式已经由传统商业银行以“发放—持有”为特征的利差经营模式,转型为“发放—销售”为特征的信贷资产周转经营模式。面对巨大的生存挑战,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纷纷进行组织结构调整,业务逐步扩展到证券、保险、基金、信托及资产管理等领域。商业银行在传统的支付、融资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信托投资、保险、经纪和投资银行等功能,从而逐步成为全能型经营的银行。

(2)通过自助服务平台加强银行业的相对竞争力。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银行业广泛应用其优势,迅速组建起包括网络银行和ATM等在内的自助服务平台。自助服务平台既克服了传统网点办理业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大大提高客户服务的便利性,又成为银行业削减内部管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和效率的战略手段。

(3)欧美银行在经营模式转型的同时,进行了较彻底的流程重组。欧美银行很多客户是全球性的跨国公司,区域、部门等“块块”管理难以满足这些大客户的金融需求,需要成立业务条线为这些跨国公司及其分布在各个区域的分支公司提供统一服务,这就需要以“条条”管理为主。这类“流程银行”的共同特征是:按照客户或产品类别划分业务条线、条线垂直管理:前、中、后台相互制衡;后台业务集中化:流程作业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

(4)国际化程度与海外资产数额不断提高。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企业市场的国界日益模糊,各大银行纷纷到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寻求在全球范围内分散经营风险和获取更大收益,并与国际企业的跨国经营、国际资本流动相辅相成。

(5)全球主流银行实施两类重大的战略转型。转型主要循着两条路径展开:一是以美国花旗集团、摩根大通,日本的瑞穗金融集团等为首的美日银行,暂时放缓了全球化步伐而着重选择向全能化金融集团转型;二是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全能化基础的欧洲银行如汇丰控股、德意志银行、荷兰国际集团等将重点向全球化转型。

2.发展中国家银行业转型主要特点是激进效仿西方

(1)伴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银行业管制放松,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银行快速转化成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由于金融自由化的进程普遍较快,如拉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前苏联成员国、东欧等转轨国家的银行只用了1至2年的时间就迅速完成了利率市场化,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只用了3年多时间,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转轨国家更是采用了较为激进的休克疗法,大多数商业银行试图在短时间内转型一步到位,迅速转化成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

(2)经营转型带有较多的投机意味。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银行相对于发达国家的银行而言,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经营转型带有更多的投机意味。很多商业银行在新兴业务中的发展快、投入大,同时忽略了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但最终不仅短时间内很难在新的业务领域获得重大成功,而且丢掉了本来的核心业务,丧失了既有的竞争优势。这些问题不仅加大了银行自身风险,而且造成了资产价格泡沫,给金融体系宏观经济造成重大隐患。

(三)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银行业发展转型的经验

从国际金融中心银行业发展的历史看,转型往往伴随着金融价值链的裂变和重聚,一些独具眼光和胆识的企业在复杂的金融变局中重新寻获最合适的新定位实现了价值提升,也有一些银行在转型过程中没能把握好市场时机和自身细节而败下阵来……

1.纽约银行:转型成功提升价值

(1)美国最古老的银行—纽约银行实现百年转型。成立于1784年的纽约银行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建行之初曾独立支撑纽约的商业活动,为美国交通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大量资金。随着整个金融体系的演变,纽约银行不断拓展新业务适应新的金融环境,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纽约银行仍然是一家以存贷业务为主的银行,当时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约60%,并通过收购其他商业银行来拓展业务。

进入90年代后半期,纽约银行在传统业务领域的发展受到了新兴金融机构的强烈冲击,公司战略出现转变,开始逐步退出存贷款业务,转而集中拓展资产服务和投资管理领域:信贷从银行的主要产品变为其他金融服务的辅助服务,再到全部剥离出售,净利息受益占比由20世纪80年代的60%下降到2007年的20%,其非利息受益占比显著超过美洲银行等相对传统的综合性大型银行。

(2)纽约银行转型的动因:竞争全球化、市场结构转化、分工专业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纽约银行业绩表现欠佳,甚至出现了亏损。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使传统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在零售银行方面,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也都在与传统银行竞争贷款业务,而资本市场的发展、股票融资、债券融资、商业票据的出现则进一步减少了企业贷款需求。

在这一过程中,纽约银行积极反思并重新定位,只是不同于花旗银行选择了全能零售银行定位。摩根家族走向了投资银行业务,纽约银行选择了一个更特殊的市场:资本市场的机构服务。随着金融市场结构的复杂化和全球化的推进,简单的结算托管业务在新的金融环境下已经变成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在此背景下,许多金融机构都产生了外包服务的需求,而作为单一银行或基金公司,在结算托管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显然是不值得的,但纽约银行成功地将其他金融机构、企业、政府客户的结算托管服务集合起来,统一投入、统一运营,创造了巨大的规模效应。因此竞争的全球化、市场结构转化、分工专业化成为公司转型的重要动力。

(3)成功转型,价值提升。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转型以来,公司的总资产回报率(剔除非经常性收益后)节节攀升,从0.5%上升到2.3%,危机之后仍稳定在1%以上。同时,与另两家相对传统的银行(美洲银行和JP摩根)相比,在转型过程中,纽约银行的总资产回报率远远超过了另外两家银行,并且在次贷危机中,纽约银行仍以其相对稳定的业绩而超越了同行,实际上,过去五年,纽约银行的总资产回报率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0%。

2.花旗集团:转型理念与经营结构相悖酿巨亏

(1)全能综合化转型的代表。始创于1812年的花旗集团,是美国资产规模最大、全球化程度最高、业务门类最齐全的金融服务集团。花旗集团在全球金融服务业盈利与成长速度最高的企业中连续占据领先地位。花旗集团是商业银行向金融控股集团全能型综合化转型的典型代表,而资产证券化产品就是其典型的产品转型的成果。花旗集团在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全面投入是机构转型与产品转型这两股时代变革最终融汇的典型案例。

(2)在新业务领域偏离了既定的转型理念。2004年之后,花旗集团将以前实行的“急剧增长”战略转变为“稳健调整”战略,确立了谨慎的风险管理理念,其风险管理最高权力机构为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整个集团的重大风险进行检查和管理。但是,在次债这一新兴市场上,花旗集团显然偏离了谨慎的转型战略,偏离了它在传统市场上所恪守的风险管理理念。经过多次的证券化后,担保债务凭证(Colld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资产抵押商业票据(Asset Backed Commercial Paper,ABCP)等债券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交织在一起,风险变得复杂难辨。在未能全面了解产品风险特征的情况下,花旗集团贸然进入次级债市场,直接导致其在并未持有过多次级按揭贷款的情况下,因次级按揭市场的恶化而遭受巨额损失。

(3)投资者与承销商的双重角色使花旗集团损失惨重。一般来说,在证券化市场中,为了控制风险,金融机构只扮演卖家(承销商)或买家(投资者)中的一方,承销商不会成为投资者,投资者也不会承销证券。在次债危机中,花旗集团为追求更高收益,在作为承销商的同时,还买入大量的CDO。2009年第四季度花旗集团亏损98.3亿美元,每股净亏损1.99美元,这是自1998年以来花旗集团首次出现季度亏损,也是其196年历史上最高亏损额。

3.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银行业发展转型的教训

国际金融中心城市银行业在次贷危机中暴露的问题显示了现代金融市场蕴含的巨大风险。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作为宏观风险管理者的行政监管当局,还是对自身业务风险负责的银行机构,都没能表现出良好的应对能力,并且暴露出在风险管理上的制度性缺陷。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次贷危机对监管当局和银行机构都提出一个重大的命题:面对日益综合化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产品,如何建立和完善对全面市场风险的管理机制。一些发达国家的金融产业多是在市场力量的主导下生成和发展,而行政监管机构基本上属于“危机驱动”的滞后性设置,在风险防范上明显缺少前瞻性。

对于我国银行业而言,尽管影响银行转型成败的因素是复杂的,尽管以次贷危机作为转型成败的标准是不全面的,尽管不存在普世皆准的转型方案,但是从许多像纽约银行和花旗集团类似的例子中反思出的共性问题仍然值得警醒:首先,软硬件的专业化升级是进行转型的先决基础。不论银行是定位细分市场还是着眼全能领域,业务系统的升级、风险控制系统的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的充裕等因素的发展程度是转型成功的必要前提。其次,转型的路径与国内外经济结构及金融环境密切相关。向什么方向转,用什么方式转,耗多长时间转,都要紧密结合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来施行,急于求成的做法往往违背经济规律。再次,在选择转型战略的时候应当是把握长远,着眼未来。最后,坚定贯彻转型战略,切不可为眼前短利所动摇,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银行业“双转型”原因与上海银行业“双转型”现状

(一)中国银行业“双转型”原因与核心目标

毋庸置疑,中国的银行业改革的成绩有目共睹,从业务技术屡遭瓶颈到成为业绩快速成长的上市公司,国内银行业在经营绩效、服务水平和公司治理等方面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同时,中国银行业转型也面临着新环境与任务。

1.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金融服务需求新特点要求国内银行业加快发展转型,推动和谐金融社会建设

(1)构建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要求银行向绿色低碳金融转型。经济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金融服务是有巨大差异的,从经济转型的产业角度衡量,转型可以理解为降低对低附加值、高污染的出口的依赖,转向扩张内需、扩大本土的消费和服务业。这种转型的难度在于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在沿海地区发展企业的这种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方式,通过低资源价格、对出口部门更有利的汇率制度以及鼓励出口的种种政策措施,已经在全国的许多地区根深蒂固。要重新打破这种有利于出口的、已经部分“固化”的经济运行方式,把资源调整到内需部门,从而保证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金融部门的积极转型。可以说银行业的转型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客观要求。现行的金融服务,在对于传统制造业等方面支持已经较为熟悉,但是长期以来对于服务业的支持十分滞后。在新的经济转型的阶段,要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就需要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源,通过适当的方式,从原来的低附加值出口部门,逐步转移到内需部门和服务业。一些资源应该投入能够继续带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更大增长空间的行业中去,例如医院、教育、社区性的金融业、生产型的服务业等,这些就需要更多的金融服务的支持与转型,以及管制的放松。

在中国的转型过程中,因为资源价格的重估以及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的客观需要,转型过程往往伴随着资源价格上扬、劳动力和环保成本上升、外需下滑等压力。而且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压力正在逐步显现,特别是在对出口依赖程度较高的部分地区,这种压力表现得更为显著。在探讨这些压力的化解时,同样需要金融业的转型,如果没有一个多元化的、灵活的金融体系来满足产业转型中的金融服务的需求,促进技术的进步,那么,产业转型可能就需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付出更大的代价。

(2)融资结构格局的发展,传统的利差依赖型业务模式需要转型。中国正在进入一个融资结构快速调整和直接融资规模快速扩张的时期。在资本市场发展不太完善、直接融资比例较低的时期,银行充当资金需求和供给的主要融资桥梁,但随着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多数规模以上企业逐步转向市场方式的融资途径,导致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占比的持续下降。企业可以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脱媒”现象。截至2008年末,我国直接融资比例已经提高至约30%,债券、股票、短期融资券、票据的融资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融资方式的逆转压缩了银行业公司信贷的占比。从国际经验来看,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和直接融资扩张的时期,往往也是银行业转型压力较大的时期,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所经历的“脱媒”时期,银行业不良资产比例明显上升,银行经营失败的案例明显增多,其间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对于传统的依赖“存贷汇”业务模式的商业银行来说,“脱媒”迫使银行业尽快建立现代化的风险管理体系,由原来基于交易的风险合规审查,向基于收益、资产组合、风险的现代风险管理体系转变。另外,直接融资的发展吸引更多商业银行参与资本市场业务,开始涌现出一些大型的金融控股集团,如何有效利用和共享金融控股集团的客户基础、渠道、风险管理等平台,整合资源的方式转变也非常关键。

(3)利率、汇率市场化对银行定价能力提出新要求。2004年10月和2005年7月,国家对调控宏观经济最为重要的两个市场化杠杆——利率和汇率进行了市场化改革,把汇率、利率的定价权交给了银行自己。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银行风险定价能力的培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改革对于银行经营模式转变提出新要求:主动适应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进程,将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的研究纳入日常管理范围,收集和整合历史数据,逐步构建市场风险的统计分析预测体系,创新利率、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形成科学规范的市场风险监测、预警、计量和处置机制;健全利率缺口管理手段,研究和开发相关衍生交易工具,对冲利率、汇率等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和利率结构,减少流动性风险敞口;发展连接不同金融市场的产品,将存款与债券市场、存款与货币市场收益挂钩,如货币市场基金、结构性存款等,疏导流动性。

2.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要求中国银行业加大防范系统性风险、深化经营管理与创新结构调整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走出去”是中国银行业的必然趋势。但从中国商业银行目前的管理素质、创新能力、客户基础、业务结构、竞争能力和国际化经验等现状来看,实现经营管理的国际化,与国际先进银行在国际市场上同台竞技,还存在着明显的弱势,在“走出去”的进程中还需要进行许多调整。

(1)加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先进银行的差距主要在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和全面成本管理方面。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成功实现,必须在现行管理约束下进行,坚持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协调推进。比如,在风险管理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使用更多的是定性分析,风险管理的数据积累和挖掘还处于起步阶段,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独立性还有待加强。尤其要提高化解由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由于我国银行业的经营业绩和效益波动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有较大关联,银行贷款存在明显的“亲经济周期效应”,经济扩张时一般贷款投放较多。中国经济已连续5年超过两位数增长,而这一阶段发放的贷款并未经过整个经济周期的检验。为此,我国银行业需要大力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2)银行传统的业务发展模式和风险管理手段同样面临调整。在当前利差收入较高、业务扩张空间较大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正在迎来新一轮分支机构扩张的浪潮,如何有效管理不断扩张的分支机构,成为客观上的一个新难题。这种扩张既包括国内分支机构,也包括海外并购和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等,但对于如何提升业务分销和支付方式进展仍然较为缓慢。在大城市发展进入极限的情况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载体是二、三线城市。这些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企业规模、技术水平、诚信文化等相对薄弱,传统的商业银行对于原来不太熟悉的中小企业的风险定价缺乏经验。依赖于单一的贷款抵押担保等评估体系,需要向基于偿还能力和现金流等的多元化风险评估体系转变。与此形成对照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商业银行盲目“堆大户”,把大量信贷堆积到少数客户中,其间的集中度风险是不容低估的。这也将对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挑战。

(3)操作风险的防范要求提升。经济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升级,以及商业银行体系的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现代商业银行正在面临着不断增大的操作风险。直接来看,操作风险源于现代商业银行对信息技术的依赖,这种依赖将会变得越来越多,随着银行IT架构、业务流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不少银行缺乏对于核心业务系统的备份以及相应的应急测试。商业银行要从内控文化、制度建设、监督检查、队伍建设等维度着手,打造风险防范的长效管理机制。

总的看来,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银行业将面临国际和国内全新的经济金融环境,加快理念转型和经营转型是未来银行业必然且唯一的选择。

(二)上海银行业“双转型”的现状分析

1.部分中外资银行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具体做法

上海市各商业银行在推动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时,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不断提升绿色信贷服务水平,在信贷投放、机制建设、风险管理、国际合作、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支持“绿色世博”建设。绿色世博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近年来上海市各家商业银行积极支持上海世博项目建设,在实践中贯彻绿色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信贷资金向单位能耗低、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低碳经济客户群体倾斜。

上海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扩建工程以及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项目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两个项目。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工程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城市污水处理项目,仅交行一家就给予授信额度近30亿元。上海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是上海市“十一五”重大项目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供水配套的关键工程,各家商业银行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另外,各商业银行还纷纷给予世博园区内低碳环保车采购、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弃物处理等项目信贷支持,保障绿色低碳世博的顺利运转。

(2)授信产品多元化,表内表外业务共发展,不断加大绿色低碳行业信贷投入。上海近几年绿色低碳行业表内外授信业务余额持续增长,产品结构和期限结构呈现进一步优化的特点。

近三年绿色低碳授信产品结构情况如下:(单位:亿元)

(3)积极拓展项目,绿色低碳贷款规模快速增长。从统计数据信息看,绿色低碳行业贷款在上海市商业银行表内授信业务品种中仍占绝对优势。截至2010年9月末,上海市全辖绿色低碳授信余额信贷余额257.99亿元,占表内授信产品余额比高达86.39%,与2008年末相比余额增加26.58亿元,增长14.54%。

商业银行积极拓展绿色信贷项目,从起初的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项目延伸到节能减排和以核能、太阳能、现代生物质能、风能、世博低碳技术信贷支持为代表的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项目,绿色信贷规模快速增长。

2.上海银行业信贷结构调整对上海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

产业结构升级离不开资金、技术、劳动力、制度创新等诸多因素,特别是资金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的现实情况是,银行信贷是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主要渠道。调查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非金融企业的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股票融资、债券融资的比重依次为68.1%、0.9%、31%。2009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占比接近20%,排名仅次于企业自筹资金。因此对于中国而言,银行通过向不同产业的企业提供大量长期资金的同时,其资金融资的基本功能进一步得到扩展,即对不同产业的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也愈发明显。

(1)上海产业结构升级与信贷结构关联度高。近年来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稳步上升,与此同时,上海银行业信贷投放结构也呈现相同的特点,2009年末贷款总量中第一、二、三产业的贷款比重分别为0.22%、23.14%、76.64%,其中第三产业的比重比2006年末上升6.69个百分点,第一、二产业的贷款比重则分别下降0.11个、6.85个百分点。为了解上海信贷结构调整对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通过分析2006年至2009年包括上海银行业信贷投放在内的一系列代表社会需求、科技进步、制度安排和资源禀赋的多项指标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程度来分析信贷支持的作用大小。对于上海的产业结构升级,选取最常用的指标,即第三产业的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对于社会需求,选取反映其总体水平和结构变化的GDP总量及按支出法计算的资本形成率(即投资率)、最终消费率、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GDP的比例;对于技术进步,选取上海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例;对于制度安排,考虑到近年来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渐次推进,以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反映上海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情况;对于资源供给,主要选取反映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供给情况的上海从业人员总量、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全市银行业机构各项贷款总额及不同机构、不同产业的贷款份额、实际吸引外资金额及不同产业份额等指标。

测试结果显示,这些指标与第三产业比重之间的关联系数超过0.9的指标有六个,依次是第三产业FDI的比重、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上海市生产总值比例、年末从业人员、最终消费率、中资银行第三产业贷款占比。其中反映资金资源的指标有两个,分别是第三产业FDI的比重以及中资银行第三产业贷款占比。而且,排在第七位的是中资银行业贷款占比,这表明上海中资银行业的信贷投向对于支持上海的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际上,一直以来上海中资银行业占据全市银行业的主要市场份额(超过85%),而外资银行业的贷款投放是面向全国,仅六成贷款投向上海。因此我们将重点围绕上海中资银行业,分析其信贷投放结构对上海产业升级的影响。

(2)信贷投向结构偏重公共交通业、批发零售业等第三产业,助推产业结构升级效果明显。与上海产业升级相对应,占据市场主要份额的上海中资银行业贷款的投向结构显示,其第三产业贷款总量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2009年末为79.87%,比2003年上升9.16个百分点。由于第三产业包括十多个行业,为分析不同行业的贷款投放对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我们挑出行业地位较为突出或贷款份额超过5%的八类贷款,即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个人贷款,以及除此以外的第三产业的其他贷款,分析这九类贷款占第三产业贷款的比重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度。结果显示上海中资银行业机构2003年至2009年第三产业九类贷款的比重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系数超过0.9的前五位贷款分别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个人贷款,房地产业贷款,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批发和零售业。其中,2009年末排名前三位的上海中资银行业机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个人贷款,房地产业贷款总量占全市银行业机构贷款总量的36.86%,前五位的贷款总量占全市银行业机构贷款总量的55.11%。这表明全市银行业机构一半以上的贷款对于推动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效果。

(三)“两个中心建设”国家战略与上海银行业“双转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两个中心建设”战略体现了国家原则和上海区域优势相结合的特点,由于银行业自身便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主体,而银行业的信贷支持也是两个中心建设和上海产业结构升级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上海银行业的服务模式转变及信贷业务结构调整更应当有新的突出。

1.发展国际先进信贷服务模式

上海总部经济活跃、大型机构众多,发展并购贷款、银团贷款等国际先进信贷服务模式符合区域需求。自银监会2008年底出台《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后,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托上海经济结构特点以及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平台优势积极开展并购贷款,例如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行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签订《开展商业银行并购贷款合作协议》,联合推出总额达100亿元的企业并购额度。据统计,截至2009年10月上海银行业并购贷款金额超过3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重点行业振兴,服务于两个中心建设目标。对于两个中心建设中的大额信贷需求,银团贷款成为既可以缓解集中风险,又可以满足企业需求的有效模式。此外,2009年末上海主要银行业机构的银团贷款余额接近700亿元,较往年有大幅提高,但是无论从业务质量和业务数量上与发达国家均有较大的差距。在两个中心建设目标和产业结构升级要求下,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继续着重发展先进信贷模式,致力于提高核心竞争力和金融服务能力。

2.发展和创新航运信贷服务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系统工程,航运业的船舶更新、港区建设、内河航道、铁路和空港设施建设均需要大额融资。以船舶购置为例,一般而言新船购置需要三成左右的自有资金,其余主要靠信贷支持。金融危机之前流动性较强,新船订单充足,但是金融危机发生后信贷支持骤降,航运业进入萧条时期。目前上海航运业在全球航运金融服务中的份额不足1%,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正逐步开拓航运金融服务,以采取成立航运金融事业部等方式集中研究和支持航运业发展。同时,上海银行业也应当加大航运金融信贷服务的创新力度,借鉴伦敦等大型航运中心的有益经验,例如银行要充分利用离岸金融平台,为海外注册航运企业提供离、在岸一体金融服务,发展国际企业联名账户、内保外贷等金融服务,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3.加大对高新技术行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均为服务性产业,需要有良好的实体经济基础,因此高新技术行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是保证两个中心建设的必要条件。2009年上海主要银行业机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增幅明显超过各项贷款增幅。同时,针对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海多数银行组建了中小企业团队部门,并成立了两家中小企业金融事业部和三家村镇法人银行。2009年上半年,上海各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已超过3200亿元,新增贷款近300亿元,同比增长约20%,中小企业信用保险保单融资等创新型业务正逐步推开。目前上海已经提出了九大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目标,上海银行业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支持力度也将不断加大。

三、上海银行业“转型监管”对策研究

(一)近年来中国银监会“转型监管”的成绩与经验

中国银监会的监管成绩是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取得的,是在中国金融业监管不断完善的潮流中得到升华的。在自银监会成立以来新推出的多项新规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2009年底陆续出台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对中国银行业的管理理念和业务经营模式转型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已有的实践看,“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是我国对贷款监管的一次重要制度变革,是监管层为了保障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优化信贷结构、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而打出的一记重拳。同时,“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要求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管理行为,并将有效促进原来的粗犷信贷管理向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转变。

此外,银监会还在各个特定经济发展时期采取针对性监管措施,如近段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过剩产能等领域出台了监管要求,旨在通过新规的全面执行促进中国银行业风险监管制度的系统化调整与完善,规范银行业务的发展,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觉主动地控制自身风险。

(二)上海银行业“转型监管”的理念与任务

银行业监管部门“转型监管”理念的提出是为了顺应银行业转型的客观要求,提升对银行新兴业务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及时性,既要保障银行转型过程的安全稳定,又要适时引导银行合规审慎经营。因此,上海银行业“转型监管”不仅是我国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的潮流所向,也是保障上海银行业机构顺利转型的大势所趋。

上海银行业监管转型应着重把握以下理念:一是坚持国际经验和国内实际相结合原则。充分借鉴国际上监管制度和方式的相关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地方特点,做到内外结合,因地制宜。二是加强监管的独立性、主动性和互动性。独立性在于拒绝轻易放松标准,不纵容不姑息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加强主动性和互动性在于积极主动掌握银行的新业务特点、新产品类型以及相应的风险控制能力。三是增强对银行的风险评估的前瞻性,建立和完善有效风险预警体系。四是重视长效性监管和针对性监管并重的原则。结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建立以资本和风险管理为核心的长效机制。同时对银行转型过程中暴露的特定风险,比如部分银行为逃避贷款规模限制大力扩张表外信托理财的现象,建立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引导其业务向稳健回归。五是坚持风险约束和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快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对不同时期不同产品相机采取有紧有松的监管思路。六是建立和完善监管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银行业机构配合监管的主动性,有利于加强监管主体和监管对象的沟通,提升监管效能。七是加强部门之间和机构上下的协同监管。

围绕监管转型建设,上海银行业监管转型在贯彻上述理念的同时,还要紧密结合上海本地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转型特点,在监管中重点把握好一些事关发展大局且影响深远的任务攻坚:

一是深入推进“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贯彻执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是对贷款发放审慎性的重要制度保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确保信贷资金投向事先约定和仔细审查过的交易和领域,要严格设定还贷条件。对固定资产贷款合同中的“整借整还”条款进行彻底纠正,改为在必要宽限期后至少每半年还本一次,利随本清的科学和审慎做法,做到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早准备,适时缓释风险。

二是着力做好巴塞尔委员会新四项监管工具的研究工作。继续深化监管新规下四项监管工具的讨论和研究,加强定量测算,摸清家底,及时将意见建议反馈给银监会。做好对参与测算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培训,保证充分测算重要性,全面理解填报要求,准确报送数据,为政策制定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此次监管制度建设更加重视推动银行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模式转型,不仅要明确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在资本、拨备、杠杆率和流动性指标的差距,更要在发展战略、风险政策、绩效评估与考核等方面加强分析研究,发现内部机制转型过程中需要改进和提高的薄弱环节。

三是认真落实综合经营风险管理要求。加强金融集团防火墙建设和集团并表管理。开展跨业经营试点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具备综合并表风险管理能力,并建立风险隔离安排,建立严格的机构、资金、业务、信息和人员的防火墙体系。

四是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的精神,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代偿性风险,继续按照“逐包打开、逐笔核对、重新评估、整改保全”的清理要求,根据既定时间表,对贷款进行严格、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完成对坏账的核销;推动银政对账,并建立管理台账;对清理后的存量贷款进行分类处置;严格控制新项目贷款,强化贷款风险管理。

五是认真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高度重视行业信贷风险,严控“两高一剩”行业项目的授信。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抑制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的各项调控要求,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信贷控制;对列入落后产能淘汰名单中的企业,积极参与其关停等处置工作,全力做好信贷资产的保全工作。

六是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的精神,严格执行《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中二套房认定标准通知》要求,坚持调控力度不放松,确保政策实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管理,持续深入开展房地产及相关行业贷款压力测试。预先布防高风险房地产企业风险暴露,并在把握风险收益的基础上,合理满足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房地产开发贷款需求,继续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控好部分行业和企业的信贷风险。

2010年是“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一年,展望未来,上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促进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要努力实现银行业自身发展理念和业务水平的双转变,切实提高银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上海市银行业监管部门要紧密结合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脉络和转型特点,与时俱进地实现监管转型,切实有效地保障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稳健运营,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