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职业性格重建

职业性格重建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3.职业性格重建这是一个被称之为“奔腾”的年代,在经历了25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维修工人徐虎是群众“晚上19点的太阳”。在企业改制、技术更新的过程中,许振超发誓要把自己的生存与公司的生存、发展绑在一块,成为真正的码头主人。许振超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发展自我,成为新时期工人职业性格重塑的典范。
职业性格重建_中国社会心理分析:献给创造“25 年中国” 的人们

3-3.职业性格重建

这是一个被称之为“奔腾”的年代,在经历了25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在这项宏伟的建设与发展事业中,在社会多种思潮的冲击与碰撞中,工人群体中的绝大多数成员面对着种种诱惑,不仅依旧保持着原有的劳动与奉献的本色,而且更积极地培养与塑造自身适应现代社会变革的新人格。虽然他们的社会地位有所下降,虽然他们面对着生活、工作、适应等种种压力与挑战,但是,通过自强、自立、自信以及不断地自我完善,他们成功地完成了职业角色的转变,重新塑造出新时代工人的职业性格。工人群体依然是创造物质财富的主要阶层,他们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中起着更为积极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都市社会稳定与发展、社会改革与变迁的支持、拥护与参与者。

从小事做起,普通中见奉献,奉献中显价值。在改革过程,大多数的工人是在普通的劳动岗位上尽显奉献,他们依靠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建设做出一份努力与贡献,用自己的执著与淳朴的情感感染着社会,就像是天上的星星,为夜晚行走的人们照明。像公交售票员李素丽被人们誉为是“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维修工人徐虎是群众“晚上19点的太阳”。然而他们只是工人队伍中的一员,在工人队伍中有着数不清的李素丽、徐虎,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普通劳动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些工人在改革过程中,为了企业与大家的利益,主动牺牲自己的利益,以换取组织的振兴与发展。一位普通的工人,一家7口人有6人在同一家企业中,企业改制过程中,企业做出了以下降工资为代价,以期扭亏为盈。这个决定意味着这位老工人,全家一个月将损失600元的收入。600元,在90年代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将意味着什么,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这位工人,不仅投了赞成票,而且,还要求自己的家人,工资少了,但工作只能干好。在他看来,工厂就是家,改制不仅是为了使这个家的成员都能够生存下去,而且,还能够使这个家的成员都过上好日子,好的生活。在淳朴与真挚中,蕴涵着普通工人为国家、为企业、为他人而做出的牺牲与奉献。有的工人甚至在下岗、离岗之前,还想着能够为国家、为企业、为他人做些什么。他们不仅站好最后一班岗,而且,还自觉地将自己在多年工作中积累下来的经验与技术整理出来,无偿地传授给他人,以期能够为企业再多做些奉献。一位下岗女工,下岗失业后,干起了再生资源回收工作,但是,她却视她的第二次就业为人生的宝贵财富,她深深的体会到:工作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再就业的道路上,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有党和政府的帮助,不怕辛苦,抛开一切陈旧观念,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依然可以改变命运,创造美好的明天。在普通的工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工人的自尊、自重,看到了奉献与价值。

与时俱进,自强进取。绝大多数工人在改革的浪潮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他们为了不被社会的改革与进步所淘汰,自强不息,坚忍不拔,自觉地使自己知识化,奋力地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遨游,努力做知识的主人,成为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的“智慧工人”。因此,自强、进取成为工人群体重塑职业性格的动力所在。在技术化、知识化的企业改革过程中,对于许多工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他们自身的人力资源并不丰富,特别是文化知识,在他们身上时代对文化知识忽视的后遗症已经显现,成为他们生存、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然而,面对改革中知识技能的需求,工人们自强不息,努力进取,提出“不会就学,决不能趴下”。青岛市码头工人许振超在面对着世界先进的集装箱运输技术与设备,面对着厚厚地像本书似的上百页的英文说明书,懵然之后,不顾他人的劝阻,做出了果断地的选择,带领徒弟们学。要想实现这种选择,对于一个只上了一年半初中、年已30有5的他来说谈何容易呀。但是,就是这样一种执著激励着他。他追着队里的大学生,学单词,背单词,忘了再背,单词本成了他随身携带的必备品。3个月之后,他居然不仅学会了操作,还能够看懂图纸。困难征服了,从此以后,书成了他的伴侣,一有空,他不是看书,就是琢磨图纸,常常学到半夜。

同样,许许多多的下岗工人,在下岗失业之后,纷纷参加各种培训班,用各种可能掌握的机会,去实现再就业,或自我创业。一位下岗工人用自己的技术,搞起了小家电维修,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活问题,更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方便。有的搞起了家装,有的搞起了奶牛养殖,有的搞起了服装加工,甚至远销海外。各种各样的工作,无论什么,只要有需要,就有人去学、去做。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不仅成为工人们谋生的手段,更成为他们事业的追求与人生的理想

自强、进取不仅表现在学知识、学技术,而且还表现在争做企业主人,工人们将自己的目标与企业组织的发展有机的结合,成为他们生存发展的另一动力源。在企业改制、技术更新的过程中,许振超发誓要把自己的生存与公司的生存、发展绑在一块,成为真正的码头主人。虽然企业引进了先进技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然而,外国人拥有先进的技术,如果企业一天不完全彻底地掌握这些技术,企业就要一直依赖于外国。这样不仅常常使企业处于被动状态,而且还要花费许多,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许振超看着外方12天就拿走了等于自己10年工资的维修费用时,他心痛了,他发誓要攻克难关。在尝试过程中,失败与外国人的怒吼使他感受到了最大的耻辱。然而,在压力和风险面前,他没有畏惧。他废寝忘食地不懈地努力,终于在6个月后成功了。这个成功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更是企业的,他的成功不仅为企业节省了经济负担,更向企业表明,工人是企业的主人,他们愿意为企业奉献一切。许振超就是这样用知识完善了自己,用勤奋证明了自己。他不仅要自己自强进步,还接受了带领全队进步的重担。许振超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发展自我,成为新时期工人职业性格重塑的典范。在许振超眼里,工作脏累不要紧,但是,工人的形象不能不注意。他要求工人上班时衣着整洁,走路时挺直腰板,工作时认真负责,失误面前他来负责。他常常用“咱码头工人要把脊梁挺起来做人,要在岗位上站得住”这句话来激励工人,从而塑造起新时代工人的新形象。他的行为甚至连外国企业代表在感慨之余都佩服不已。一位英国的首席代表感叹地说:“我佩服自强不息的人,谁拥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谁就能走在竞争前列”。

从普通工人的格言中,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工人的职业性格。工人们提出了“理想是奋斗的方向,努力是成功的资本”。在他们看来,自己给自己找活干,会永远有活干,自己给自己出难题,会永远无难题。这也就是说,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样工作,不管你所在岗位的条件是好与差,只要你横下心来,科学地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树起“小人物”的大旗帜,牢牢地在岗位上站住脚,挺直脊梁响当当地走路。这就是新时代工人的人格魅力,他们依靠自身的努力,掌握了自身的命运,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信念没有过时,只要自强,就能自立。我们在当代工人身上看到了蕴藏丰富的创造力,他们靠自己的“绝活”,正大踏步地走向世界。

第三,劳动受到尊重,劳动受人爱戴,奉献是新一代工人的职责。在变革的社会中,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工人群体传统的劳动与奉献意识没有变。调查显示,73.3%职工认为当劳模是光荣的(41)。大多数职工仍以当劳模、先进为荣,这说明传统的积极的价值观念在职工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仍然发挥着激励的作用,只是人们又进一步丰富了其内涵,赋予了新时期新的意义,使传统的“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价值观念依然在工人群体中发挥着作用。有人提出,劳模精神是凝聚人心的资源优势,因此,以劳模精神感染工人,以劳模精神整合工人,有利于重塑新时期工人职业性格。

劳模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与光环,更是社会的精神与力量。在现代社会中,劳模依然是工人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就拿自学成材的“智慧工人”李斌来说,在他成长、发展道路上并不平坦。当企业经历着亏损、调整、搬迁等多方面的冲击与震荡中,他却面临着由组织送到国外学习进修后受当地企业的邀请与挽留,以及不少合资企业用高薪聘请的多种诱惑。然而,李斌不为之所动。是他不想过好日子吗?是他不想挣大钱吗?答案是:不是的。在他看来,“只有将自己的劳动、自己的汗水奉献给我的祖国、培养我的企业,才能真正实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李斌始终站在生产的第一线,保持着普通劳动者的本色,他个人的奉献虽然有限,然而,他的精神却是一股力量,无形的价值。如今,李斌已经是个品牌,企业专门成立了李斌小组,他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其他工人。在他的带动下,小组完成了新产品开发23项,其中一项达到了国际尖端水平。还完成工艺攻关201项,完成加工工艺编程1500条(42),还有许多没有被列举上的成果。李斌不仅影响着自己的企业,还影响着所在地区,甚至是全国。2002年,上海市成立了以李斌命名的学校,专门培训技术工人。李斌的时代精神在上海、乃至全国的工人队伍中传播开来,对工人群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李斌的精神就在于做新时代智慧型、学习型的工人。

新时期的工人职业性格中,不仅包含着传统的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还增加了新的内涵,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探究创新,相信科学、重视科学、学习科学,使创新、学习成为新时期工人精神的亮点,使“现代学习型工人”一词成为现代工人的代名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也已经是现代工人主人翁意识的体现。我们在许振超、李斌等人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与意识。他们将个人的价值与组织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联系起来,将敬业与奉献结合起来,用科学与知识去工作、去创造,成为遵守职业道德,引领社会新风尚的模范。在工人队伍中,有许许多多的许振超、李斌、李素丽、徐虎,他们既是工人队伍中的杰出代表,又是工人队伍中的普通一员,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工人群体的职业性格,是新时期工人群体完成职业性格重塑的典范。

总之,在新时期,工人群体经历了发展与分化,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在这场变革的中,工人群体完成了角色转变,职业性格得到了重塑。在新时代工人职业性格重塑中,我们看到了劳动者勤奋、奉献的本色,看到自强、自立、自信的性格,看到了创新、学习、责任以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工人群体依然是社会生产的主力军,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的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李培林:《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3.沙莲香:《中国人百年——人格力量何在》,新华出版社,2001年。

4.沙莲香:《中国人素质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5.汝信:《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6.汝信:《200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7.冯同庆:《中国工人的命运——改革以来工人的社会行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8.游正林:《内部分化与流动——一家国有企业的二十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9.李同文:《中国民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现状与未来》,金城出版社,1998年。

10.张宏发:《中国社会年报(2002年版)》,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