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实施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实施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按照整合范围的不同,“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有局部整合与总体整合之分局部整合是指在局部范围内对特定类型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进行小规模的调整与配置。纵向整合是指对上下隶属关系机构保存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进行整合。为了达到维护城市历史真实面貌、传承城市文化的理想目标,应努力追求“城市记忆”档案文献信息资源的总体整合、完全整合、立体整合的最终实现。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实施_城市记忆与档案

第八章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实施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是城市形成、变迁和发展中直接形成的对城市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照片、录音、录像等形式的历史记录。

为了全方位、多媒介地保存“城市记忆”,必须尽快改变“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分散、缺乏集成标准、缺乏共享与协作机制等状况,使“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凝聚成一个社会共享的整体,达到“记录和保存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便于有效地开发利用,为传承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服务”这一目标。“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应秉承以国家综合档案馆为主体,从现有档案管理分工格局出发与互利共赢,以档案信息整合为主、以档案实体整合为辅,整体规划、分工合作、分步实施等原则,促进“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合理整合、有效整合。

一、“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方案的设计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所具有的原始记录性、来源和内容的广泛性、形态多样性、建构多重性等诸多特点,决定了“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是涉及面极其广泛的一项复杂工作。

“整合”一词由英文integration译来,虽也可将其译为“整体”、“结合”、“集成”和“同化”等词汇,但似乎都未如“整合”达意。“整合”既准确表述了事物间的动态作用,又强调了事物间结成一个整体的独特性质。资源整合的基本思路就是将资源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对系统各要素的加工、优化与重组,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整体的最大功能,为用户提供条理化的信息服务,为后续信息资源的管理与使用提供规范,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增值利用。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以城市历史发展为脉络,依据城市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发展的需要和要求,以国家综合档案馆为核心构筑起呈立体网状分布,具有知识相互关联、辐射延伸功能,能向不同层次用户提供智能化“城市记忆”知识管理与知识发现服务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平台(包括“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组织、集成、共享服务以及资源应用系统等),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并完善全面反映城市历史面貌(包括城市概貌、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城市活动等诸多方面)的大型多媒体档案文献信息库,分门别类建立相应的目录数据库、重要全文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等,集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于一体,全面反映城市的历史和风貌,以期使不同来源、不同类型、不同载体、不同格式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实现链接与融合。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经济、技术、人文、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超越了某一特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的狭小范围,与传统意义上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相比较,具有广泛性的特点,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形成“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各领域的机构和单位、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因此,“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协作系统,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术或物理层面的整合,应当运用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指导“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全过程,具体包括对于“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体架构体系的整合,对于“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管理组织体系的整合,对于“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管理技术的整合,对于“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管理环境的整合以及对于“城市记忆”档案文献服务内容和方式的整合等,通过统筹和全面的整合,实现“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

(一)“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理念模式

鉴于“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具有来源与内容广泛、形态多样、建构多重等特点,“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按照不同的目标与进度,可以有如下多种理念模式。

1.按照整合范围的不同,“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有局部整合与总体整合之分

局部整合是指在局部范围内对特定类型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进行小规模的调整与配置。而总体整合(又称全方位整合)则是指从系统的角度对“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进行全面分析、总体规划和调配。

2.按照整合程度的不同,“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有初步整合与完全整合之分

初步整合是指在某种程度上使“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管理基本趋于合理,提高使用效率,以满足需要为原则。而完全整合则是指对“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实现高度的整合,力图使“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结构合理、衔接紧密协调、管理科学,达到使用方便、高效的目标。

3.按整合方向(或曰维度)的不同,“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有横向整合、纵向整合、立体整合之分

横向整合是指将同一隶属关系内部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进行整合。纵向整合是指对上下隶属关系机构保存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进行整合。立体整合则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包括各种不同载体介质,对“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实行全面整合。

4.按照整合对象的不同,“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有实体整合与信息整合之分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以档案信息整合为主、以档案实体整合为辅。“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不可能在档案实体上达到总体整合、完全整合、立体整合,但在档案信息的整合上要力图达到这样的目标。档案实体的整合是必要的,但只能是局部的、适度的。比如可依托有关职能部门对某一方面的档案实体进行整合,国家综合档案馆可围绕某个项目、某项重要活动、某位著名人物对相关档案实体进行整合。档案实体局部的、适度的整合是非常必要的,没有档案实体的这种整合,就不可能有档案信息的总体整合、完全整合、立体整合。

为了达到维护城市历史真实面貌、传承城市文化的理想目标,应努力追求“城市记忆”档案文献信息资源的总体整合、完全整合、立体整合的最终实现。但鉴于目前各类档案部门、博物馆、图书馆、新闻媒体、民间团体,甚至文化名人、市民百姓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并从事着“城市记忆”档案文献的收集工作这一客观状态,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在战略思维的层面上应强化“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顶层设计,进行统筹规划,力求最终实现“城市记忆”档案文献信息资源的总体整合、完全整合、立体整合。在战术选择的层面上,应以保存“城市记忆”、共享城市信息资源理念为指导,采取总体整合思想指导下的局部整合方式、完全整合思想指导下的适度整合方式,逐步推进横向整合基础上的纵向整合,积极打造以城市国家综合档案馆为主体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强化“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集成性、动态性和可控性,有效整合“城市记忆”档案文献信息资源,促进“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长久传承与社会充分共享。

(二)“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基本框架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从系统的角度整合“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创造最大价值是要重点关注并力图解决的问题。整合并不是简单的结合,更不是“拼合”,而是对现有“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进行合理调整、有机组合,追求资源的整体结构最佳化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目标;同时,对正在形成或将要形成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从管理理念到管理规范建立起相应标准,从而最终使对于城市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的历史记录真正集中起来,凝聚成一个社会共享的有机整体。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不仅需要对原有的管理思想、技术手段进行变革,而且更需要设计出务实的档案资源整合方案。就整体而言,“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必须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应由城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突破传统的档案管理概念,开阔视野,联手各方,上下联动,左右互动,优势互补,携手共进,激活档案管理体制,制定与完善相应的法规、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推进“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整体方案,建立覆盖全市各相关部门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登记、检查和考核工作机制;在搭建先进完备大容量存储平台(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互利互惠原则广泛收集“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信息,建成全市性、跨机构、多层面、覆盖各领域的社会综合信息资源库,具有海量的数据信息存储功能,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高速宽带网络设施相连和提供利用,支持市民对于各种“城市记忆”档案信息的有效访问、检索和查询,积极探索依托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档案查阅“全市协同——就近受理”公共服务模式,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实现“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全社会共享。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系统处于城市社会大的开放系统之内,置身于社会协作系统之中,不断与外部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与信息部门、非信息部门中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直接联系,且受社会需求的引导,受城市政治、历史、人文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开放的协作系统,与社会各系统之间协同作用。因此,对于“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城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做好牵头协调工作,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总体规划、法律保障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和完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联手推进机制,统一标准、整合资源,促进“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实现“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集聚与共享。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基本框架应该由战略、战术两大层面构成。

1.战略层面“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程归根结底是一个管理问题,涉及形成“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各个单位、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如果不能使之统一观念,统一步调,那么,网络与物理的联接就只能成为一个毫无意义的空壳。换言之,“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仅有技术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其核心在于管理的整合以及创造与之相配套的管理环境。

因此,在战略的层面上,要依据城市发展规划,建立统一的管理与协调机构,对“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程实施有力的监管;制订并完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相关法规及政策;建立“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舆论导向机制、共建共享机制,把“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范畴、价值、作用、管理方式、管理标准与要求等纳入宣传教育的范畴,积极营造“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管理的社会环境;组建“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以国家档案馆为主导建立“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管理联盟;构建以国家综合档案馆为主体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组织、协调机制;建立“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体架构体系,明确“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收集(管理)范畴;建立以国家专项资金投入为主,多渠道、多来源筹措资金为辅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资金管理体系,从而为“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理顺管理体制,提供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标准规范保障、经费保障。

其中,“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在于:宏观规划“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方向;组织协调、指导“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与服务;协调与城市电子政务系统、城市规划资源系统、城市档案馆资源系统、城市数字图书馆资源系统、城市博物馆资源系统、城市社区文化服务网络系统的关系等事宜。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的职责在于:协助领导小组对“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的规划、实施方案、资源建设、标准规范、技术路线等重大问题给予咨询。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需要跨部门的协同作战,需要各部门有效地参与、管理、规划与协调。因此,“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管理联盟是指为了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利益互惠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合作协议制约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管理联合体,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管理联盟制订有效的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关系,搞好利益平衡,对资源整合各方提供强力保证。联盟内的各单位可以在不同层次水平上进行合作,并享有相应的权利义务。以国家综合档案馆为主导成立“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管理联盟,有助于发挥档案馆的业务资源、档案资源和技术、设施优势,为“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管理与整合提供业务指导、档案文献修复、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为相关单位在“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方面的良性互动增强亲和力。

基于“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构成和分布的研究,可以发现依据我国现有的档案管理体制,以城市概貌档案文献、城市管理档案文献、城市建设档案文献、城市活动档案文献等构成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目前主要分存于城市中的各级各类档案馆。有鉴于此,在“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进程中必须遵循“从现有档案管理分工格局出发与互利共赢”的原则,在强调国家综合档案馆的主体地位、强化档案部门集中统一管理档案资源职能的前提下,要从现有档案管理的分工格局出发,针对不同类型“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具体实际,寻求相应的整合路径。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具体路径,大体可以有以下两种选择:

第一种情况:鉴于城市概貌档案文献、城市管理档案文献、城市建设档案文献等各类“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目前分别保存在市档案馆、相关区县档案馆、城市建设档案馆、土地房产资源管理局档案馆、工商行政管理档案馆、文化艺术档案馆以及音像档案馆等档案管理机构之中,对于上述类型“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而言,其重点在于完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组织、协调机制,确立市和区县国家综合档案馆与相关档案馆在整合中的关系,统一“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体架构体系,明确“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收集(管理)范畴,统一“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标准规范。

第二种情况:对于目前有牵头管理部门,但档案实体保存相当分散的,诸如城市“老字号”企业档案文献、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文献等种类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而言,其整合的重点在于统一规划,并基于“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确立以城市国家综合档案馆作为整合城市“老字号”企业档案文献、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文献等种类“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主体,具体规定城市“老字号”企业档案文献、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文献等的收集范围,统一城市“老字号”企业档案文献、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文献等“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标准规范。对于目前无牵头管理部门,其实体大部分尚未由档案管理部门收藏的,诸如:城市的著名人物(或家庭、家族)档案文献、城市历史照片档案文献等“城市记忆”有机组成部分的特定类型“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城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托有关社会团体如摄影家协会、收藏家协会等开展有关整合的基础工作和服务工作,形成“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登记、检查工作机制,寓征集于服务之中,逐步建立国家综合档案馆与社会团体共建共享“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长效机制,从而力争把反映城市历史发展真实面貌的重要档案文献资源纳入国家管理的范畴。

2.战术层面“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

在战术的层面上,“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体系自身又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系统,因此,“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基于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抢救性地收集有关城市发展的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档案资料,完整记录处在深刻变革中的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构筑和完善以档案资料为主体的城市数字记忆资源库,设计和构造“城市记忆”信息资源的整合、加工、共享服务和互操作平台,通过网络实现应用和资源间的互连互通,实现数据、信息及服务的共享与互操作,克服现实中体制与机制的重重障碍和多种制约,实现“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的整合,使社会各领域、各部门、各单位积累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从传统的束缚中释放出来,把分散在各部门、各单位乃至个人手中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有机组织起来,强化“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动态性、可控性、可获知性和可获取性以及与社会其他信息资源的融合集成性,为社会提供开放式、网络化、便捷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信息服务。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服务平台的技术架构主体是门户网站与基础数据库的有机结合。而要实现“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必须实现业务标准、数据标准、数据格式、应用接口、界面风格等的统一。其中,业务标准包括“城市记忆”档案文献基础信息的定义、数据项分类、数据项描述方法、元数据标准和业务流程等。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体系具体由“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建设子系统、“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子系统、“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管理技术子系统等构成。其中,“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建设子系统和“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子系统是整个资源整合体系的核心。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建设子系统具体由资源集成分系统、资源加工分系统、资源存储分系统等构成。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集成分系统,按照“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要求,将城市形成、变迁和发展中直接形成的对城市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载体形式的历史记录实现多载体、多形式的集成,使有关“城市记忆”的传统印刷型文献、各种数据库、光盘资源、电子格式文献、视觉类信息乃至网上信息资源等不同种类“城市记忆”档案文献真正融合在一起。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加工分系统,采用大型数据库,应用虚拟整理技术、新型检索技术、数字化技术等现有相关技术,实现“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自动提取与自动分类,能根据事先定义的类别体系,依据内容分析所得结果,将转换和提交来的数据源划分到一个或多个类别中,具有内建多种分类器、实时的信息处理能力、高分类精度等特点,可以同时建立多种导航树,支持多种分类体系。采用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提高文本存储和检索结构的精度,采用网络技术、COM组件技术等保证系统的开放性扩充,实现信息表现、传输、加工的智能化、自动化和规模化。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存储分系统,对经过集成和加工处理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数据,以数据仓库的形式,实现C语言、C++语言、SQL语言、Java等多语言和文本、图像、声音、视频、音频等多格式、多媒体的信息存储。存储设备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一般采用SAN(基于光通道的存储局域网)技术实现海量存储。依靠基础数据库以及其他各类型网络信息数据库支撑实现的信息数据平台,是“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服务平台数据的核心仓储部分。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子系统为“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管理机构的门户网站,其核心功能在于提供“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服务注册目录。具体由服务目录管理、服务流管理、元数据目录管理、服务注册检索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共享服务的具体流程包括:①应用的请求通过服务代理或服务流引擎分解为对服务的请求;②Web服务的工作流管理(集成与装配);③Web服务的调用、执行与结果装配。通过这些功能,用户的请求被分解,共享服务子系统选择简单基本的服务组成复杂的组合服务、服务链、服务流或服务包,动态地形成解决方案去满足用户的请求。这样,通过“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子系统统一注册和管理的服务来构建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的形成,实现信息融合与共享,实现服务的互操作与共享。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管理技术子系统主要包含“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中的高层应用以及建立在这些高层应用上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建设决策支持系统,其中包括“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服务平台的标准规范、信息技术支撑、网络环境及检索资源等相关支持环境,以保障平台顺利运行。这些应用建立在“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共享协作建设的基础之上,它们的实现必须通过访问这些共享资源才能得以完成。在整个系统框架中,将“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建设中所涉及的需要被其它应用所访问的各种资源统一地看成是一种Web服务。用Web服务的方式对资源进行包装,对外提供访问的途径。

二、“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方案的实施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鉴于“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管理存在多头管理、资源分散,不利于档案文献资源完整保存和有效开发利用这一客观现状,必须在“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理念模式与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具体实际,阐明“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组织架构、管理架构与技术实现方案,才能有助于“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目标的实现。

(一)“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组织架构

合理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组织架构是实现“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根本。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所具有的来源和内容广泛性、形态多样性等特点,决定了在最为根本的意义上,“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是一个管理问题,需要形成、保管“城市记忆”档案文献各相关单位、部门、个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因此,为了确保“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依据城市发展规划,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承担“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领导、指导、协调、监管等相关职能。

基于我国的档案管理体制和“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目前分布的实际,可以考虑成立“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管理委员会作为整合工作的总领导机构,以便统一指挥和推动整合工作的开展。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管理委员会下设“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作为执行具体任务的日常管理机构和决策咨询机构;成立“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管理联盟,作为“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协作平台。同时,“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办公室,处理“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日常事务。

具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img4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管理委员会,是“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的总领导机构,由市长任主任。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是“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的执行机构,由分管全市档案工作的市领导任组长,城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城市房屋土地管理部门、城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全面负责“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对重大的管理、技术、业务规范和部门关系协调等进行决策。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是“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的决策咨询机构,由档案学、历史学、博物馆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建筑学、社会学、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全面负责“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规划、实施方案、资源建设、标准规范、技术路线等重大问题的论证决策。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管理联盟,是“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协作平台,由形成或保存有“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各级各类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机构以及著名企业、民间团体、市民个人等本着“记录和保存城市发展历史轨迹,便于‘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有效地开发利用,为传承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服务”的共同目标,在遵循“以国家综合档案馆为主体”、“从现有档案管理分工格局出发与互利共赢”原则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联合体。“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管理联盟以成员单位签署《公约》的形式把相关单位联系在一起,明确各自的责任义务,梳理衔接各自工作流程的接口,打破各单位之间的资源壁垒,为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有效整合搭建起协作互利、共建共享的业务工作平台。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工作办公室,是执行具体整合工作任务的日常工作机构,设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二)“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管理架构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管理架构是实现“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保证。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特点,要求在“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组织架构的基础上,“以国家综合档案馆为主体”、“从现有档案管理分工格局出发与互利共赢”、“以信息整合为主,以实体整合为辅”原则为指导,架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管理体系。此外,“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管理架构还应该兼顾不同类型“城市记忆”档案文献的历史渊源、形态特点、管理现状等因素,以选择相应的整合方案。

鉴于“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总体上由城市概貌档案文献、城市管理档案文献、城市建设档案文献、城市活动档案文献等方面构成,因此,可以考虑基于我国的档案管理体制和“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目前分布的实际,建设“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库。鉴于“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在其存在类型、现有档案管理分工格局的具体特点,为了“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有效整合,应该在兼顾“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特点、“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发挥国家综合档案馆体系的主体作用、“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管理联盟的协调作用,根据需要与可能,建设“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库。

具体而言,“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库的建设,应以依托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总库为核心,努力实现“城市记忆”档案文献信息资源的全面有效整合。在需要与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兼顾现有档案管理分工格局的客观现实,依托城市专门和部门档案馆,建设“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分库,进行相关专业和行业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全面整合和总库建设提供资源和管理保障。

具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分析表明,“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主体,主要分别保存在城市的国家综合档案馆,比如市和区县档案馆;城市专门和部门档案馆,比如城市建设档案馆、气象档案馆、房屋土地管理局档案馆、工商行政管理档案馆、文化艺术档案馆、科技成果档案馆、音像档案馆等。而我国的上述各级各类档案管理机构,对于其职能范围内特定类型档案的管理而言,总体上管理是科学、有序的,并已经成为特定类型档案长久或一定时期保存与管理的基地。无论是城市建设档案、土地管理档案的管理,还是文化艺术档案、音像档案的管理,从总体上讲,其管理具有鲜明的行业性或部门性特征。因此,对于保存在各级各类档案馆中的城市概貌档案文献、城市管理档案文献、城市建设档案文献、城市活动档案文献等各类“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而言,其重点在于根据“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战略规划,完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组织、协调机制,统一“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标准规范,依托城市数字记忆工程的网络平台、档案目录中心应用系统等相关成果,搭建先进完备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在充分利用现有管理条件和管理资源的前提下,实现跨行业、跨部门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信息资源整合,促进“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img5

与此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种类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长期以来未能纳入城市档案管理部门的视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史观正在发生转变,以发展的眼光、历史的眼光、文化的眼光审视社会发展,“城市记忆”应该是立体和全面的。在此背景下,具有时代特点的档案观正在形成,诚如库克先生所言:“档案存在的合法性和公众对档案的认可已从一种司法——行政的有机联系转变为文化——社会的有机联系,社会记忆的定义不再仅局限于强大文件形成者留下来的‘记录残余’”;“根据国家档案概念建立起的以司法——行政管理为基础的档案工作向建立在更广泛的公共政策和利用基础上的社会——文化档案概念的变化”;“这表明档案理论的思想基础发生了另一根本变化——从一个国家的理论发展到一种全社会的理论”。[1]档案应该记载“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档案工作者要“创造一个反映普通百姓生活喜好、需求的全新的文献材料世界”,档案馆藏要反映“人类生活的广阔领地”的理念和档案馆是“记忆保存场所”或“记忆宫殿”,并从个人乃至民族的根源感、认同感、身份感的高度去看待档案及其保护的重要性的理念也逐渐为大家所接受。在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的现实氛围下,“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范围、重点、方式等要做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调整。在此背景下,作为“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有机组成部分的城市“老字号”企业档案文献资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文献资源、城市著名人物档案文献资源等,因其独特的作用而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上述相关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也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对于此类资源主体尚未明确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类型,可以考虑从资源的保管现状出发,兼顾档案保存主体的性质,发挥“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管理联盟的作用,在“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建设的总体框架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最大程度地发挥各单位建设、保护和开发相关档案资源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将有关重要档案信息纳入“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分库和总库范围进行建设和管理。

(三)“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操作架构

在建设和形成“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组织架构、管理架构的前提下,建设“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操作架构,形成“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操作载体、操作平台。

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在实践层面上开展“城市记忆工程”,进行“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建立及整合工作。“城市记忆工程”是实现“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的重要载体。“城市记忆工程”要从初始阶段的以抢救性建立城区及其建筑物图像为主要工作的资源建设为主,转换为资源管理为主,即要通过“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主要是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要运用“城市记忆工程”这一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环境,在确立资源整合主体、维护资源主体各方利益、保护资源原件的前提下,开展档案文献信息的整合共享工作。

“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技术实现的核心在于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构建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整合平台,其主体应是门户网站与基础数据库的有机结合,借助网络建立统一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对分散异构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组织、优化配置和社会共享。

以上海《城市数字记忆工程》为例,《上海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城市数字记忆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充分利用本市网络资源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有基础,通过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规划网络、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改进和开发应用系统,把记忆上海城市发展历史轨迹的各类档案“存量”信息资源以及在电子政务大环境下大量产生的“增量”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信息永久地保存下来,使之纳入上海城市基础信息资源库,为领导和全市党政机关提供资政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城市数字记忆工程》项目通过采用现代化信息、网络等技术手段整合“城市记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上海档案信息资源总库,实现纵贯到底(基层、社区)、横跨到边(各条线、部门)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及档案信息化应用项目整合,并分别依托因特网、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局域网,大力推进城市档案信息的高水平服务。

具体为:

img6

(1)依托互联网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上海档案信息门户网站,真正形成具有上海优势和国际大都市特点的全市档案服务网站群,提供门类多样、内容丰富的档案信息服务。通过技术开发,实现分布式异构的开放档案目录数据库一门式查询服务系统,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的开放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化服务。部署于互联网上的开放档案数据库将成为上海“城市记忆”档案信息资源总库的一个子集。

系统在各网络平台的部署及相互关系如上图所示。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根据实际需求作有限调整。

(2)按照国家和上海市关于政务内网的统一规划精神,利用政务内网构建以市档案馆为核心、以各区县档案馆为主体、以各专门、部门档案馆和市级机关档案室为基础的统一规划、分布式管理、协同工作、共建共享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心,形成整合全市“城市记忆”档案信息资源的核心档案数据总库的全集。同时,政务内网档案信息平台将成为本市档案行政管理的主干平台,并将为市级机关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有效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3)按照国家和上海市关于政务外网的统一规划精神,利用政务外网重点实现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政务外网范围广、覆盖面宽的特点,把档案信息服务的触角伸向基层、伸向社区,研制以网格技术为核心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库管理体系,提供“城市记忆”中开放档案等信息服务。部署于政务外网的档案数据库将成为上海“城市记忆”档案信息资源总库的又一个子集。这个平台同时也是档案业务协作、档案行政管理的辅助平台。

(4)利用局域网建设各单位内部的档案信息化中心,进行“城市记忆”档案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管理和提供利用。

img7

img8

(以上为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图)

《城市数字记忆工程》建设将通过档案资源数字化、档案管理信息化和档案服务网络化手段,实现上海城市数字记忆在信息时代的保存和延续,形成较为完备的档案数据库;为党政机关、为社会大众提供开放式、网络化、便捷的信息服务;同时通过对馆藏档案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推出各类档案文化产品和专题档案资源服务项目,为弘扬上海城市文化和塑造城市精神服务;同时也为上海城市基础信息资源库提供重要的资源体系。

上海还开发了《城市记忆数字工程》的有机组成——“中华老字号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和共享系统”,上海市档案局协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和地方标准对上海“中华老字号”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在采集、加工、管理、利用等方面提供了功能齐全、操作便捷的模块,实现文本档案、照片档案、音视频档案、实物档案的规范化、标准化处理,该系统包括企业概况(含历史沿革、厂貌今昔、投融资简况、营销模式及基本状况等)、特色产品(含特色服务)、企业商标、企业专利、名人传人、企业荣誉、信用等级(含资质等级)、贯标情况(质量、环保、食品安全等)、重大活动(重要事件)、发展规划和档案珍藏(见证企业历史的各种载体的珍贵档案)、档案史料汇编及其他有关情况等13个方面,并依托“上海档案信息网”、“上海市中华老字号企业协会网”和政务内、外网,采用先进的展示技术,向老字号企业、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不同利用对象在查询利用方面提供形式新颖、途径多样的检索方法,同时支持在线处理和离线处理的管理模式。现经过用户试运行应用,该系统得到评审专家和用户代表的充分肯定,认为此项目立意高,对传承“城市记忆”、服务企业、服务上海世博会有着重要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因此,“城市记忆”档案文献资源的整合,应积极依托《城市记忆工程》建设,特别是要依托《城市数字记忆工程》建设,开展“城市记忆”档案文献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要充分利用《城市数字记忆工程》建设的相关成果,诸如:基础设施建设部分的系统标准化建设、机房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场地建设、网络平台和硬件设施建设、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建设、系统软件和应用基础平台建设相关成果,应用系统建设部分的档案信息资源采集系统、馆藏档案数字化系统、电子文件采集接收系统、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系统、专题档案综合管理系统、互联网门户网站群及分布式数据库一站式检索系统等相关成果,在尽可能降低分头建设、重复投资造成浪费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多头开发、各自为政而可能形成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信息资源整合标准不一、数据结构异化等问题,有助于“城市记忆”档案文献信息资源整合工作的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规范,使多渠道、多载体、异构化的“城市记忆”档案文献信息资源有机结合,形成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功能性更强的再生信息,实现“城市记忆”档案文献信息资源的总体整合、完全整合、立体整合。

【注释】

[1](加拿大)T·库克:《铭记未来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中的作用》,《档案学通讯》2002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