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念奴娇·过洞庭

念奴娇·过洞庭

时间:2022-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洞庭青草,临近中秋。在北归途经岳阳洞庭湖时,已近中秋节。词人独自游于洞庭湖,心旷神怡,便以此词记下了自己的种种情怀。秋夜泛舟洞庭,词人所感有二。万物此时共同构成了一个晶莹明洁的统一体。整首词既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纯洁、宁静、和谐的洞庭月夜美景,更重要的是,又向我们展示了一种高尚的人格,一种旷达的人生境界。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原文】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注释】

①洞庭:湖名。

②青草:湖名,北与洞庭湖相接。

③玉鉴:玉镜。琼田:美玉一般的田野。

④着:安置,此指飘浮着。

⑤扁舟:小船。

⑥素月:洁白的月亮。

⑦怡然:闲适的样子。

⑧会:领悟。

⑨岭表:五岭以南。

⑩经年:年复一年。

img126萧骚:形容头发稀少,如秋天草木。

img128尽挹西江:指豪饮。西江:《庄子·外物》:“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

img129细斟北斗:饮酒。

img130今夕何夕:《诗经·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此赞叹良辰美景。

【经典原意】

洞庭青草,临近中秋。三万顷的湖面宽广,就像美玉田野营造成洁白的玉的世界。上面只有我坐一条小舟,如一片树叶。明月的光辉散在湖面,一片银光,银河的影像在碧波中柔软地轻漾。水面与天色,那么幽静,整个天水都清莹澄澈。我心中悠然难言出那种美妙细微的感受。

想起在岭南这几年,皎洁的月光照见了我,只有月光可以见证我的忠肝义胆,高洁品质。如今我年岁已老,秋风满襟,有寒冷的感觉,但我毫不在意,我心坚定稳坐着小船,泛舟在这沧浪旷海之间。我要以西江的江水当作美酒,用北斗当勺为自己干杯,请世间一切来做宾客。我要尽兴狂饮,拍打着船边引吭高歌。欢乐得忘记了今夕是何年!

【当代阐释】

悠悠心会难与君说

孝宗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七月,张孝祥出任静江府(治所在今广西桂林)知府,第二年六月被诬落职,改知潭州。在北归途经岳阳洞庭湖时,已近中秋节。词人独自游于洞庭湖,心旷神怡,便以此词记下了自己的种种情怀。

秋夜泛舟洞庭,词人所感有二。其一,词人感到星月交辉,水天一色,自己也仿佛融入其中。万物此时共同构成了一个晶莹明洁的统一体。景中有我,我心中有景,心迹与天光水色映带,物景与心境融合,天地万物蕴涵着至真至美的人生真谛,此时此刻词人真是“悠悠心会,妙处难于君说”。其二,词人回顾平生做人处世,心中了无愧疚。词人刚结束近一年的岭南的官场生活,持身清廉,光明磊落,“孤光”可鉴,“肝胆”如冰雪般纯洁,却遭谗言诽谤,到头来只赢得个“短发萧骚襟袖冷”,萧条冷落。当词人怀着一丝凄凉与无限怨愤泛舟于空旷的湖面之上,襟怀不禁为之开阔,官场的烦恼也被荡涤殆尽。词人沉醉于美妙的大自然之中,思想升华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委屈、怨恨早抛于九霄云外,他的心胸宽广到了可以容纳天地万物的程度。“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此时天地万物已完全听从词人的调遣,词人完全融于大自然中,直接与宇宙对话,哪里还顾得上理睬小人的流言飞语,词人的精神已升华到至高至乐的境界,乃至于只知自己面对大自然而“扣舷独啸”,全然忘记了世上的一切。整首词既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纯洁、宁静、和谐的洞庭月夜美景,更重要的是,又向我们展示了一种高尚的人格,一种旷达的人生境界。

人生在世,荣辱得失,皆若过眼烟云,和宇宙的无垠与永恒相比,一切皆渺小不足计较。不汲汲于功名,不斤斤于得失,不戚戚于困顿,心如明镜,独守崇高,保持一份淡然,一份豁达,清风明月,自得其乐,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