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番茄白绢病

番茄白绢病

时间:2022-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发病部位主要在番茄近地面的茎基部。本病由白绢薄膜革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核或菌丝遗留在土中或病残体上越冬。病菌在高温、潮湿而有充足空气的环境条件下发育良好,菌丝不耐干燥,发育适温为32℃~33℃,最高可达40℃,最低8℃,酸性土壤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由于病菌在通气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发育较好,故疏松的砂质土壤易发病。高温潮湿、栽植过密、行间通风透光不良、施用未充分发酵的有机肥及连作地发病重。

番茄白绢病

症状识别

发病部位主要在番茄近地面的茎基部。病茎基部初呈暗褐色病斑,后逐渐扩大,稍凹陷,其上有白色绢丝状的菌丝体长出,多数为辐射状,边缘处尤其明显,病株最下部的叶片开始变黄或萎蔫。后期,在根部长出许多茶色油菜籽状的菌核。土壤潮湿时,菌丝体会扩展到根周围的地表和土隙中,并结生菌核,终致全株萎蔫枯死。

侵染途径

本病由白绢薄膜革菌侵染所致。病菌属担子菌亚门薄膜革菌属真菌,其无性世代为整小核菌,属半知菌亚门小核菌属真菌。病菌以菌核或菌丝遗留在土中或病残体上越冬。菌核萌发后产生菌丝,从根部或地表茎基部侵入,形成中心病株,尔后在病部表面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及圆形小菌核,再向四周扩散,侵染邻近植株。

发病规律

病菌在高温、潮湿而有充足空气的环境条件下发育良好,菌丝不耐干燥,发育适温为32℃~33℃,最高可达40℃,最低8℃,酸性土壤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田间病菌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及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由于病菌在通气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发育较好,故疏松的砂质土壤易发病。高温潮湿、栽植过密、行间通风透光不良、施用未充分发酵的有机肥及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发病重的菜地应与十字花科蔬菜进行轮作。

2.深翻土地,使病菌缺氧死亡,减少土壤带菌量。

3.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深埋或烧毁,在病穴中撒生石灰消毒。

4.发病初期选择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1)25%的阿米西达悬浮液1 500倍液喷雾预防。

(2)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或在定植前每亩用1.5~2千克药粉对细土20~30千克沟施。

(3)20%的克霉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灌根。

(4)50%的农利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灌根。

(5)50%的利克菌可湿性粉剂用药土以1:150配成细土,撒在植株的根茎部,防效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