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日光温室春提早芸豆一冬芹菜一年两茬栽培要点是什么?
(1)春提早芸豆:
①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性、抗逆性强,早熟、高产质优品种,如架豆王。
②整地施肥。栽培地深翻20厘米左右,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 500~4 000千克、磷酸二铵20~30千克、尿素15千克,然后浅耕细耙,整平地面,做成高25厘米、宽60~70厘米的垄,垄间距60~70厘米,并提前扣棚,以提高地温。
③种子处理。播种前10~15天晒种2~3天,种子精选后用55℃温水浸泡15分钟,不断搅拌至水温30℃时继续浸种4~5小时,捞出控水,然后用0.4%或0.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40%福尔马林兑水成300倍液浸种20分钟,可防治芸豆枯萎病和炭疽病。
④适期播种。一般在1月上中旬播种,4月中下旬即可采收,采收可持续到5月底至6月初。播前先浇透水,水渗下后在垄下靠近垄处用划线器按8~10厘米见方划切方块,每一方块上按压一小穴,深1厘米左右,每穴播2~3粒种子,播后覆细土1~1.5厘米再覆膜,膜要拉展,四周压严。
⑤苗期管理。幼苗真叶出现前,夜间均应加盖草帘,白天早揭晚盖,棚温白天保持25℃。6~7天后当有80%的苗出土时,及时放苗以防烧苗,棚温白天18~20℃。出苗后7~8天,为防止幼苗徒长,可适当降温。苗期间苗1~2次。
⑥生长期管理。及时引蔓上架。坐荚后浇第一水,同时每亩随水膜下冲施磷酸二铵15千克。此后一般每10~15天浇一水,每次每亩随水施入硫酸钾15千克和磷酸二铵15千克,整个生育期共浇水追肥6~7次。
⑦病虫害防治。病毒病主要危害叶片,常见嫩叶沿脉褪绿,继而呈现花叶,病叶凹凸不平,深绿色部分往往突起,叶片细长变小,向下弯曲,有时呈扁叶状,叶脉和茎上可产生褐色枯斑或坏死斑。发病严重时,植株矮缩,下部叶片干枯,生长点坏死,开花少并脱落,结荚少,有时豆荚上产生黄色斑点或出现斑驳,根系变黑,重病株往往提早枯死。可在发病初期喷施1.5%植病灵1 000倍液,或抗病毒剂1号3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共喷3~4次,每10天左右一次。
(2)冬芹菜:
①品种选择。选择叶柄长、实心、纤维少,丰产性、抗倒性、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西芹品种,如文图拉、加州王、华盛顿等。
②培育壮苗。用40~45℃温水浸种后搅拌至水温30℃以下,淘洗几遍,拌种子体积5倍的细沙,装入清洁小盆或大碗,放在15~18℃处,每天翻动1~2次,保持细沙湿润,5~7天即可出苗。催芽正处在炎热季节,最好在水缸旁或地窖中进行。
整地播种多在7月中下旬露地播种。选排灌方便的地块,按温室栽培面积的1/10准备育苗畦,育苗畦宽1米,长6~10米。深翻细耙,结合整地每亩施充分腐熟农家肥1 000千克。播时灌足底水,水渗下后把催芽种子连细沙均匀撒铺在畦面上,再盖1厘米厚细沙或过筛农家肥与田土各50%混匀的营养土,每亩温室育苗用种80~100克。
出苗后早晨或傍晚浇水,以刚浇满畦面为宜。阴雨天或傍晚撤掉遮阳物,雨后排除积水,雨后骤晴用井水灌溉。7月下旬播种的芹菜,初期生长缓慢,根系浅,浇水宜勤,既防干旱,又有降低地温的作用,4~5片叶后适当控水,促进根系生长。
③定植及管理。9月下旬定植于温室,霜冻前应立好前屋面骨架并覆膜。深翻细耙后做成1~1.2米的宽畦,畦内每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10千克,整平定植前1天,苗畦浇水。栽苗时连根挖壮苗,并把大小相同的苗栽在一起,每畦栽5~7行,单株定植,株距8厘米,每亩栽苗40 000~48 000株。
定植水浇后地面见干时要浇缓苗水。当心叶变绿、新根发出时,及时细致松土保墒,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外叶徒长。缓苗后控制浇水,适当中耕除草,深度以不超过3厘米为宜。适时蹲苗,然后交替追施氮素化肥与腐熟人粪尿。第1次每亩施尿素15~20千克。10天后冲施人粪尿750~1 000千克。再过10~15天追施一次尿素,另加硫酸钾10千克,此次浇水施肥相配合。采收前20天停止追肥,前10天停止浇水,以降低植株体内硝酸盐含量,利于采收、贮藏、运输。禁止应用硝态氮肥。
④病虫害防治。田间湿度大,温度过高或过低易发斑枯病,可用50%多菌灵800~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700倍液,每5~7天防治一次。或选70%代森锰锌500倍液,每15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