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什么是大棚茄子剪枝更新栽培技术

什么是大棚茄子剪枝更新栽培技术

时间:2024-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棚茄子剪枝更新栽培是充分利用地力和茄子自身再生能力的一项技术。剪枝后可于8月底上市再生茄子,缓解了淡季市场。③黄萎病:选用无病种子或将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7小时消毒。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灌250毫升,每7~10天灌1次。发病初期,喷9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6~7天喷1次,连喷3~4次。

26.什么是大棚茄子剪枝更新栽培技术?

大棚茄子剪枝更新栽培是充分利用地力和茄子自身再生能力的一项技术。大棚冬春茬、早春茬茄子,在7月中下旬(植株生长正常,没有发生病害)可采用剪枝更新技术来延长采收期,做到一次种植,两次收获。经过近几年的示范推广,增产、增值显著,平均亩产量为10 000千克,比一季茄子增产48.5%。

(1)剪枝的条件:

①品种的选择及定植:大棚茄子再生栽培要用长势强,耐弱光、低温,早熟,丰产,抗病的品种,如杭茄1号。做到适时播种,培育壮苗,精细整地,施足基肥,及时移栽,加强大棚覆盖期管理。这样,既可实现大棚茄子高产,又为剪枝再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②剪枝前的肥水管理:大棚茄子剪枝,一般是在7月中旬。此时茄子上部枝条开始衰败,剪枝正适宜。剪枝后可于8月底上市再生茄子,缓解了淡季市场。但在剪枝前必须加强管理,要追肥3~4次,每次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或人粪尿1 000千克或复合肥30千克。要做好病虫害防治,整枝打叶,促进植株生长健壮,为剪枝再生奠定基础。

(2)剪枝的方法:一次性全部剪掉主干上部的枝叶,即在主干上离地面10厘米左右处,将上部枝叶全部剪掉。剪枝后用农用链霉素1克、75%百菌清30克,加水调成糊状,及时涂抹剪口,防止病菌感染。更新后,6~7天便可发出新芽,长成新枝。新枝条萌发后,选留1~2个长势旺盛的枝条,每个枝条留1~2个茄子,多余的枝杈及时摘除。一般更新以后15~20天开花,15天左右即可达到采收标准。

(3)更新后的田间管理

①温度管理:在外界温度较高阶段,大棚底脚围裙全部揭开,昼夜大放风。随着季节变化,外界气温下降,夜间最低气温降到15℃以下时,放下底脚围裙,改为白天放风,夜间薄膜封闭。白天超过30℃时放风,降到20℃时缩小放风口,15℃左右时闭风。当外界气温进一步下降,夜间不能保持15℃的温度时,应覆盖地膜,加强冬季保温防冻措施,保证果实在元旦春节期间供应市场。

②肥水管理:剪枝更新后,及时松土、追肥、浇水,促进萌发。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10~15天浇1次水。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

(4)病虫害防治

①猝倒病:选高燥地块作苗床,对床土进行消毒,施用腐熟肥料。幼苗发病初期,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发现病株立即拔除。

②褐纹病:选用抗病品种,对种子和苗床进行消毒,实行轮作。发病初期,喷40%增效瑞毒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③黄萎病:选用无病种子或将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7小时消毒。要实行轮作,清洁田园,及时拔除病株并集中烧毁,撒石灰消毒。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灌250毫升,每7~10天灌1次。

④绵疫病: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不偏施氮肥,雨后注意排水。发病初期,喷9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6~7天喷1次,连喷3~4次。

⑤虫害防治:害虫有红蜘蛛、棉铃虫、烟清虫、马铃薯块茎蛾等。要及时除草,清洁田园,冬前深翻,控制虫源。发现虫子危害时,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或20%速灭杀丁2 000~3 000倍液喷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