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害虫生活习性

害虫生活习性

时间:2022-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掌握害虫的生活习性,是开展虫害调查、进行虫害预测、制定虫害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害虫的食性与药用植物被危害部位密切相关。害虫对外界刺激产生定向活动的习性,称为趋性。同种害虫的个体大量聚集在一起生活的习性称为群集性。

第二节 害虫生活习性

不同的昆虫种类有不同的活动规律和行为特点,称为习性。昆虫种类繁多,其生活习性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空中生活的昆虫通常白天活动,迁移扩散速度快、活动范围广;在地表生活的昆虫大多翅已退化,只能爬行和跳跃;在土壤中生活的昆虫怕光,通常在夜间和阴雨天活动,活动和迁移能力较差,多以植物的根部及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是对药用植物危害最大的种类。此外,还有在水中生活和寄生在其他生物上的害虫。掌握害虫的生活习性,是开展虫害调查、进行虫害预测、制定虫害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

一、食 性

害虫种类繁多,取食特性也较为复杂,有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腐食性昆虫和杂食性昆虫。根据植食性昆虫对食物种类的选择性,可分为:①单食性昆虫,只取食一种植物,如只危害梨树的梨茎蜂,只危害白术的白术术籽虫;②寡食性昆虫,取食一科或近缘科的多种植物,如危害蔷薇科多种花木的顶梢卷叶蛾;③多食性昆虫,取食不同科的多种植物,如小地老虎、蛴螬、棉蚜等。

害虫的食性与药用植物被危害部位密切相关。地下害虫如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拟地甲、根螨、蟋蟀、根天牛等,以危害药用植物根部为主;天牛、木蠹蛾、蛀茎夜蛾等以危害药用植物茎部为主;危害叶片的害虫主要有蚜虫类、螨类、蚧类、椿象、叶蝉、木虱等刺吸汁液类害虫,以及蝗虫、食叶夜蛾、食叶螟蛾、尺蛾、蓑蛾、天蛾、天蚕蛾、凤蝶、叶甲等食叶类害虫;取食或蛀蚀花果的蛾、蝶类害虫,以及实蝇、瘿蚊等主要危害药用植物的果实;而以取食真菌为主的白蚁、菌蚊、菌蝇、菌螨等害虫主要危害药用真菌。

二、趋 性

害虫对外界刺激产生定向活动的习性,称为趋性。趋性是一种高级神经反应,按照刺激物的性质,可分为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趋水性、趋触性和趋声性。在虫害防治中,常运用趋光性和趋化性诱杀害虫。趋光性是昆虫的视觉器官对光源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如蛾类、甲虫、蚜虫、蝼蛄等都有趋向光源的习性,可利用诱虫灯防除具有趋光性的害虫。趋化性是昆虫的嗅觉器官对化学物质所产生的刺激,常见的如植物体内某些挥发性物质的气味、异性虫体的性外激素等,如蝼蛄、地老虎、夜蛾等都有趋向某种化学物质的习性,可配置具有特殊气味的诱饵防除具有趋化性的害虫。

三、假死性

一些害虫遇到外界惊扰就立即暂停活动的习性称为假死性,如金龟子、大灰象甲、象鼻虫、小地老虎等,在受到突然震动时立即昏迷,并坠地似死亡,可利用这些昆虫的假死性对害虫进行物理扰动或震动以集中灭虫。

四、休眠和滞育

害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当遇到不良环境时出现生长发育停滞的现象称为蛰伏。根据产生蛰伏的机制,可分为休眠和滞育两种情况。休眠和滞育是昆虫用来调节生长发育和繁殖时间,适应生长地季节变化的重要机制。

(1)休眠是昆虫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性生理反应,常由极端温度、食物缺乏、干旱等引起,昆虫暂时停止活动,新陈代谢速度显著下降,待不良环境条件解除后即恢复正常的活动和生长发育。昆虫的各种虫态均可休眠。典型的休眠现象为昆虫潜伏在一定的保护环境下越冬或越夏。

(2)滞育是昆虫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受环境条件诱导而产生的一种遗传性反应,也表现为活动停止和新陈代谢速度显著下降。与休眠不同的是,滞育是在不良环境开始之前,有某些季节信号诱导而启动的;在自然环境下,要等到环境条件(外在因素)和激素水平(内在因素)同时发生一定变化,完成特定的发育阶段或经某种生理变化后才解除或结束蛰伏状态,开始正常的生长发育。作为一种遗传因子控制的稳定反应,滞育只发生在固定的虫态或发育时期,具体的时期因昆虫种类而异。

五、群集性

同种害虫的个体大量聚集在一起生活的习性称为群集性。群集性分为临时性群集和永久性群集。临时性群集多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刚从卵块中孵化出来的低龄幼虫常常集居在一起,待高龄后才分散生活;另一种情况是一些昆虫集中越冬,越冬结束后即分散生活。永久性群集是指害虫在其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或各种虫态都生活在一起,最为典型的是受遗传基因控制而群集生活的东亚飞蝗。害虫的群集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群集性导致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的药用植物集中受害,且危害程度加重;另一方面也可利用害虫的群集性进行集中防治,提高虫害防治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