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氏喜剧“生活生活再生活”

英氏喜剧“生活生活再生活”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二:英氏喜剧“生活!生活!再生活!”就我们英氏建立的生产流水线而言,现实题材的电视剧是最适合我们的产品。现实时效性是增强喜剧的力量。我们每拍一部戏,都会在摄影棚里贴上大标语:“生活!生活!再生活!”选择现实题材,不仅是喜剧这一剧种的要求,也是电视这一媒体的特点。因为我们经不起失败,但我们英氏却从中收益甚大,是怎样做到的呢?

案例二:英氏喜剧“生活!生活!再生活!”[1]

我们一直在谈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核心是什么?我认为是内容产业。建立好生产线,下面要考虑的就是生产什么产品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我们要拍什么题材的电视剧

就我们英氏建立的生产流水线而言,现实题材的电视剧是最适合我们的产品。因为我们是生产喜剧的,所以必须要做现实题材。

喜剧是要逗观众乐的,我们喜剧产品直面的是我们的广大观众,只有贴近他们、逗乐他们,我们的产品才算合格。如何逗乐观众?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喜剧产品选择现实题材会事半功倍。打个比方,相声里有个行话儿叫“现卦”,相声演员每到一地演出,一般都会打听当地风土人情,甚至是最新发生的新闻,用在当晚的演出中。现实时效性是增强喜剧的力量。我们每拍一部戏,都会在摄影棚里贴上大标语:“生活!生活!再生活!”

选择现实题材,不仅是喜剧这一剧种的要求,也是电视这一媒体的特点。我说过,电视像时报,有很强的新闻性与时效性,这既给现实题材的生产带来了有利发展的空间,也给现实题材的生产带来了难度。有利在于电视需要现实题材的电视剧这种重要产品,难度在于它与逼真性为生命力的新闻节目、纪录片产品同在一个平台上,这就要求它有很强的现实还原与现实意义,也就是时代感。

在这方面,我们尝试最成功的例子是《闲人马大姐》,一共拍了280集,边拍边写,把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全变成情景喜剧,做成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报剧模式,在把马大姐这一经典形象立住后,我们又拍摄了《党员马大姐》的电视连续剧,得到了市场与专家的一致好评。

说现实题材是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披荆斩棘时可以无往不摧,而冲着自己的那面刃可能打不好伤到自己。所以,民营公司做得不多。因为我们经不起失败,但我们英氏却从中收益甚大,是怎样做到的呢?我觉得这里面是有规律可循的,十年来千余集情景喜剧都无一例外全部是现实题材。

首先,我觉得生产现实题材电视剧,首先要讲政治,不能与政府利益相反,因为政府是代表群众利益的,所谓先锋或非主流,不能在电视领域来实践,因为意味着与群众的根本利益冲突,也不符合民营公司的利益本质。

其次,就喜剧而言,讽刺与批判是这一剧种的生命,人类发笑的本质是什么?是看别人出丑,我们让谁出丑?那当然是敌人!在经济建设的和平年代,谁是我们的敌人?我认为是一切不科学、一切不道德的人或者现象。10年来,我们的情景喜剧其实是贯穿着这条主线的,就是讽刺现实社会中不科学、不道德的现象与人,促进社会现代文明的发展。情景虽小,但也有它的社会责任,今天观众看到剧中对不道德的人的嘲讽,对不科学现象的揭露,明天他在生活中就可能不上当。我们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实际上是在做推动社会进步的具体工作。

当然,我不反对拍古装戏,优秀古装戏也会有着很强的时代精神,那些粗制滥造的时装剧有时也会充斥封建落后的思想,但无论到什么时候,现实题材由于贴近时代,永远是精神和物质的双赢家。做现实题材电视剧,核心是要推动与发扬现代文明,它是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也会代表大多数观众的审美需求与利益,我们民营公司把这种产品真正做好,百姓喜欢,领导满意,在市场上盈利的还是我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