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细菌性白皮病

细菌性白皮病

时间:2022-1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病原体 白皮极毛杆菌。琼脂菌落呈圆形,灰白色,24小时变为黄绿色。染色均匀,革兰阳性。2.病因及危害性 此病多发在夏花鱼塘,捕捞、运输、分类和过数时,由于操作不慎,使鱼体损伤,病原菌乘机而入,水质恶化,特别是施放了没有充分发酵的粪肥的鱼池,更易发生。发病后二三天鱼就逐渐死亡,死亡率达10%~20%,严重时可达30%以上。流行地区较为广泛,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三、细菌性白皮病

1.病原体 白皮极毛杆菌。菌体为杆状,0.8微米×0.4微米,多数两个相连接;极端有单或双鞭毛,并有动力;无芽孢及荚膜。琼脂菌落呈圆形,灰白色,24小时变为黄绿色。菌落从表面看光滑,边缘整齐。染色均匀,革兰阳性。

2.病因及危害性 此病多发在夏花鱼塘,捕捞、运输、分类和过数时,由于操作不慎,使鱼体损伤,病原菌乘机而入,水质恶化,特别是施放了没有充分发酵的粪肥的鱼池,更易发生。主要危害白鲢、鳙鱼的夏花鱼种,草鱼、青鱼有时也会发生。在成鱼池中偶而也可出现。发病后二三天鱼就逐渐死亡,死亡率达10%~20%,严重时可达30%以上。

3.症状 发病时最初在背鳍基部和尾柄出现一白点或白斑,以后渐渐扩大,从鱼体背鳍以后全部变白,见图2。严重的病鱼一般头部朝下,尾鳍朝上,与水面近似垂直悬浮于水中,不久即会死亡。

img9

图2 细菌性白皮病

4.流行情况 华东地区每年6~8月间为流行期,发病季节多在夏秋季;5~6月份最为常见。流行地区较为广泛,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5.预防

(1)平时在生产过程中,注意拉网、捕捞、运输操作要细心,尽量不要损伤鱼体。

(2)培养健壮大规格鱼种,增强抵抗力。

(3)在饲养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勤清理食台剩饵,保持食台清洁。

(4)用12.5微克/毫升的金霉素或25微克/毫升的土霉素液,洗浴鱼体半小时,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5)保持鱼池水质清爽。不使用未发酵的粪肥,并每月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20~25千克,溶水后全池泼洒,有预防效果。

6.治疗

(1)发病的鱼池,可以用漂白粉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药1克。

(2)每立方米水体用2~4克五倍子,浸泡后取液泼洒全池。

(3)在水深1米的池塘中,每亩用韭菜2~2.5千克,与豆饼加少量食盐混合捣碎后喂鱼。

(4)用每立方米水体含12.5克金霉素的溶液或25克土霉素的溶液,浸泡病鱼半小时后,放回鱼池有效。

(5)每亩水深1米,用菖蒲1千克、枫树叶5千克、辣蓼草3千克、楝树叶2千克,煎汁加人尿30千克,全池泼洒。

(6)每亩用茼蒿根5千克,捣成汁加入生石灰1.5千克,用清水调匀,全池泼洒。

(7)用1%盐水加几滴醋,浴洗鱼种半小时(水温在20~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