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枸杞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枸杞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时间:2022-1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枸杞园的管理,及时清理园内修剪时留下的枝条。枸杞蚜虫易产生抗药性,要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瘿螨主要危害叶片、嫩梢、花瓣、花蕾和幼果,被害细胞受刺激后形成紫色或黄绿色圆形隆起的虫瘿,叶片严重扭曲,生长受阻,叶片的嫩茎不能食用。药剂防治,应在枸杞新叶抽生期连续喷施,保护叶片在展叶成长过程中不受其侵害。成虫转移期虫体暴露,选用40%乐果1000倍液,树冠及地面喷雾防治。

四、枸杞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1.枸杞蚜虫

枸杞蚜虫俗称绿蜜、蜜虫、油汗,属同翅目蚜科,分为有翅胎生蚜和无翅胎生蚜。有翅胎生蚜体长1.9厘米,头、触角、中后胸黑色,复眼黑红色,前胸绿色,腹部深绿色,尾片黄色,两侧各有毛2根;无翅胎生蚜体长1.5~1.9厘米,淡黄色至深绿色,尾片两侧各有毛2~3根。

(1)生活习性。它们常群居在枸杞的顶梢、嫩芽、花蕾及青果等部位,以卵的形式在枸杞枝条缝隙内越冬,翌年的4月下旬日均温达14℃以上时,卵孵化,孤雌胎生,繁殖2~3代后即出现有翅胎生蚜,飞迁扩散危害。5月中旬~7月中旬,蚜虫密度最大,6月是危害高峰,8月密度最小,9月回升,危害秋梢,10月上旬产生性蚜,交配产卵,10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在夏、秋季节平均气温18℃时,7~8天就可繁殖1代,1年约发生18~20代。危害期日平均气温在18℃~28℃,温度越高,降雨越少,蚜虫数量增加越快。日均温度为20℃时是有翅蚜出现的高峰期。高峰期之后,由于其全部以孤雌胎生繁殖,约15天时间,生产上又会出现危害高峰期。

(2)危害症状。常群聚在枸杞顶梢、嫩芽、花蕾及青果等汁液较多的幼嫩部位,吮吸汁液,使受害枝叶卷缩,幼蕾萎缩,生长停滞,严重时叶、花、果表面全被它的分泌物所覆盖,影响光合作用,引起早期落叶,造成大面积减产。

(3)防治时间。4月、5月、6月、7月、8月下旬。

(4)防治指标。蚜虫分别调查卵、成虫,当每个枝条有5头蚜虫时,损失率为5%,应予以防治。

(5)防治农药。以生物制剂为主,辅以高效低毒的广谱性杀虫剂。

(6)最佳防治期。蚜虫(干母)孵化期。

(7)防治方法。加强枸杞园的管理,及时清理园内修剪时留下的枝条。同时保护和利用蚜虫的天敌,如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等益虫。在枸杞展叶、抽梢期使用2.5%扑虱蚜3500倍液树冠喷雾防治,开花坐果期使用1.5%苦参素1200倍液树冠喷雾防治。发现蚜虫增殖时立即喷洒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与40%乐果乳液1000倍液混合喷洒;也可单用35%卵虫净乳油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树冠喷雾时注重喷洒叶背面。枸杞蚜虫易产生抗药性,要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

2.枸杞木虱

枸札木虱又名猪嘴蜜、黄疸、土虱,属同翅目木虱科。成虫体长3.75厘米,翅展6厘米,形如小蝉,全体黄褐至黑褐色,具橙黄色斑纹,触角端节有2根刚毛,腹部背面褐色,近基部有一白色横带,腹部末端黄色,卵长圆形,橙黄色,有一长丝柄。若虫体长3厘米,扁平,椭圆形,固着在叶上,似介壳虫,幼龄时黄绿色,老熟时淡褐色,近羽化时翅芽及胸部灰褐色。

(1)生活习性。以成虫的形式在树干的老皮缝下或残存的卷缩枯叶中及枸杞园的土缝、枯枝落叶中越冬。翌年3月底~4月初枸杞发芽时,越冬成虫开始活动。4月中旬枸杞展叶后产卵于叶片两面,密集如毡。5~6月间卵、若虫暴发。秋季新叶再次生长时,枸杞木虱又一次盛发。11月上旬,末代成虫进入越冬休眠期。一年发生3~4代。

(2)危害症状。成虫与若虫为害幼枝,把口器插入叶背组织内,吸吮汁液,使叶黄枝瘦,树势衰弱,早期落叶,浆果发育受抑,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受害严重时几乎全株遍布若虫及卵,枝叶一片枯黄,造成1~2年生幼树当年死亡,成龄树果枝或骨干枝翌年早春全部干死,并能加剧第二年春季干枝,是危害枸杞的一大害虫。

(3)防治时间。3月、4月、5月下旬。

(4)防治指标。统计有卵叶、无卵叶,成虫一触而飞,目测统计,当每枝达到5头时,应予以防治。

(5)防治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6)最佳防治期。成虫出蛰期、若虫发生期。

(7)防治方法。秋末冬初或4月中旬前灌水翻土,清除枸杞园内的落叶、枯草,消灭越冬成虫。成虫出蛰期的3月下旬、4月上旬用1.98%的乐果粉剂每亩1.5~2千克进行地面喷洒。全园土壤封闭,可有效地降低成虫虫口密度。在若虫盛发期的5月、6月份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4000倍液结合防治蚜虫,效果均佳;或者喷洒25%扑虱灵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4000倍液,每亩喷100升,隔10~15天喷1次,防治1~2次。在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3.枸杞瘿螨

俗称虫苞子、痣虫,属瘿螨属瘿螨科。成虫体长0.08~0.3毫米,肉眼难以看清。全体橙黄色,长圆锥形,有两对足,形如胡萝卜,头胸部宽短,尾部渐细长,口器下倾向前;腹部有细环纹,背腹面环纹数一致,约53个,腹部前端背面有刚毛1对,腹侧有刚毛4对,腹端有刚毛1对,较长,内侧有短附毛1对,足2对,爪钩羽状;卵圆球形,直径0.03毫米,乳白色,透明。

(1)生活习性。雌成螨在当年生枝条的越冬芽、鳞片内以及枝干缝隙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枸杞展叶时,越冬成虫迁移至新叶产卵为害。5月中下旬新梢盛发时,又转移危害新梢,6月上旬形成第一次繁殖为害高峰。8月中下旬秋梢开始生长时,又迁移危害,至9月形成第二次繁殖为害高峰。11月上旬成虫全部进入越冬休眠期。1年发生10代左右。

(2)危害症状。瘿螨主要危害叶片、嫩梢、花瓣、花蕾和幼果,被害细胞受刺激后形成紫色或黄绿色圆形隆起的虫瘿,叶片严重扭曲,生长受阻,叶片的嫩茎不能食用。嫩梢畸形弯曲,不能正常生长,花蕾不能开花结果,果实产量和质量降低。

(3)防治时间。4月下旬、6月中旬、8月中旬。

(4)防治指标。每次调查100片叶,分五级统计虫情指数:0级正常叶;1级有1~2个小于1毫米的虫瘿;2级有2~3个大于1毫米的虫瘿;3级有3~4个2毫米以下的虫瘿;4级有2毫米以上的虫瘿。

(5)防治农药。以内吸性杀螨剂为主。

(6)最佳防治期。成虫出蛰转移期。

(7)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效果,注重虫体暴露期的虫情测报,在短时间内集中进行药剂化学防治。药剂防治,应在枸杞新叶抽生期连续喷施,保护叶片在展叶成长过程中不受其侵害。在当地瘿螨出蛰活动期,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每公顷喷施50%敌丙油雾剂+柴油(1∶1)3千克混合液,省工、省药、效果好;也可用普通喷雾器喷施1.8%爱比菌素3000~4000倍液,或50%杀螨丹胶悬剂600倍液,或20%克螨氰菊乳油1500~2000倍液,或7.5%农螨丹乳油(尼索朗与灭扫利混剂)1000~1500倍液,或20%四螨嗪(阿波罗悬浮剂)2000倍液,或20%速螨酮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或5%四斗星乳油(苯螨特)1500~2000倍液,2~3次,隔10~15天1次,交替均匀喷施。成虫转移期虫体暴露,选用40%乐果1000倍液,树冠及地面喷雾防治。

4.枸杞锈螨

枸杞锈螨属瘿螨属瘿螨科。成虫体长0.10~0.17毫米,褐色或橙色,长圆锥形,似胡萝卜,腹部逐渐狭细,口器向下与体垂直;胸部腹板有毛1对,腹部由环纹组成,背面约有33个粗环纹,腹面环纹细密,约为背面的3倍,腹侧有刚毛4对,腹端有刚毛1对,足2对;膝节、跗节各有长毛1根,爪上方有1根弯形跗毛,毛端球形。

(1)生活习性。成螨在树皮缝隙、芽腋等处越冬。翌年4月中旬枸杞展叶后开始为害,4月下旬产卵,5月下旬~6月下旬为繁殖危害高峰期。在单株上吸汁直至其坏死,此时由于叶片营养条件变坏,螨数大减。7~8月初发出新叶时,出现第二次繁殖高峰,9月中旬繁殖较慢,10月落叶后成螨转移到枝条、裂缝内越冬。枸杞锈螨从卵发育到成螨,完成了一个世代,平均为12天,全年可发生20代以上。枸杞锈螨一年有两个繁殖高峰,即6月、7月的大高峰和8月、9月的小高峰。

(2)危害症状。枸杞瘿螨在叶片上分布最多,一片叶上常有数百头到2000头,常集群密布于叶片背面基部主脉两侧。从若螨开始,就将口针刺入叶片,吸取汁液,使叶片表面细胞坏死,叶片营养条件恶化,光合作用降低,叶片变硬、变厚、弹力减弱,变为铁锈色而早落。严重时整树老叶、新叶均被为害,叶片大量脱落,只剩枝条,继而出现落花落果现象,一般可减产60%左右。

(3)防治时间。5月下旬~6月中旬。

(4)防治指标。若有发现立即防治。

(5)防治农药。触杀性杀螨剂。

(6)最佳防治期。成虫、若虫期。

(7)防治方法。此期日照长、气温高,喷洒农药选择在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4月下旬,成虫期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1000倍液或硫磺胶悬剂600~800倍,进行树冠喷雾,连续喷打2遍,每次间隔10天;若虫期使用20%牵牛星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树冠喷雾,可有效控制锈螨为害。

5.枸杞红瘿蚊

枸杞红瘿蚊属瘿蚊科。卵淡橙色或近无色,常10余粒产于幼蕾顶部内;幼虫体长2.5毫米,橙红色,扁圆,腹节两侧各有一凸起,上生一短刚毛;成虫体长2~2.5毫米,黑红色,形似小蚊子,触角16节,串珠状,复眼黑色,在头顶部相接,各足第一跗节最短,第二跗节最长,爪钩1对;蛹长约2毫米,黑红色,头顶有2尖齿,齿后有一长刚毛,两侧有一凸起。枸杞红瘿蚊是枸杞生产中为害最严重、最难防治的害虫,被形象地称为“枸杞癌症”。

(1)生活习性。一年约发生4~6代,一个世代大概需要22~27天,即羽化后到产卵2天,卵期2~4天,幼虫危害期11~13天,蛹期7~8天。除第1代发育整齐外,其他各代世代交替比较明显。枸杞红瘿蚊以老熟幼虫的状态在土中作土茧越冬。翌年春化蛹,4月中旬枸杞现蕾时成虫出现,5月是盛期,成虫羽化后将卵产于幼蕾顶端的内部。幼虫孵化后,在花蕾中向下钻蛀至子房基部,为害正在发育的子房。幼虫在第一次为害后很快于6月上旬入土化蛹。6月中旬~7月下旬继续世代繁殖。7月下旬~8月中旬第4代成虫羽化,随后产卵,对秋果的花蕾进行为害,形成全年第二次为害高峰。9月下旬末代幼虫老熟,入土越冬。

(2)危害症状。幼虫主要危害花蕾。幼虫在幼苗内危害子房,使子房肿胀,外观似水肿状,呈畸形发育。红瘿蚊在幼蕾中产卵,卵孵化后,开始咬食幼蕾,形成畸形花蕾,剥开被害花蕾,可见子房基部有橘红色幼虫及褐色虫道,幼虫达10个甚至更多。花被呈指状开裂不齐,花顶膨大如盘,颜色黑绿,不能开花结实,后干枯脱落,造成果实大批损失。

(3)防治时间。4月中旬、5月下旬。

(4)防治指标。调查成虫、正常果、虫果。每株虫果数达21.25个,果实损失率为5%,每平方米越冬虫茧2.2个时进行防治。

(5)防治农药。地面封闭剂或内吸性杀虫剂。

(6)最佳防治期。化蛹期、成虫期。

(7)防治方法。4月中旬,采用乐果粉剂加辛硫磷微胶囊,按照1.5千克/亩进行园地喷洒,连同园地周围农区一并封闭;或喷50%1605乳油1000倍液,地面封闭喷200倍液,然后灌水消灭出蛰成虫。4月下旬,结合灌头水,使地表形成一层板结层,可有效防治成虫羽化。5月上中旬,如发现有少量被害虫瘿果,可组织人力摘除,集中深埋并结合药物处理。对于幼蕾内的幼虫,应喷内吸药如40%氧化乐果800倍液,成虫发生期喷洒乐果1000倍液。在防治中,要以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为主。地面覆膜物理防治技术是防治枸杞红瘿蚊的重要农业防治技术。

6.枸杞负泥虫

枸杞负泥虫又名金花虫、十点叶甲,俗称肉蛋虫,属叶甲科,由于幼虫背负自己的排泄物,故名负泥虫。卵长圆形,黄色,一般10余粒,呈“∧”形排列于叶片背面。幼虫体长约7毫米,灰黄色,头小,黑色,腹部特别肥大,胸足3对,腹部各节的腹面有吸盘1对,以使身体紧贴在叶面上,体背附着黑绿色稀泥浆粪便。蛹体长5毫米,淡黄色;茧白色,卵圆形。

(1)生活习性。负泥虫常栖息于野生枸杞或杂草中,通常是成虫飞翔到枸杞树上啃食叶片嫩梢,以“∧”形产卵于叶背,卵一般8~10天就可孵化为幼虫,开始为害叶片。幼虫老熟后,入土约2厘米,吐白丝黏结土粒成土茧,化蛹其内。4~9月间,各期虫态可同时出现。4月开始为害,6~7月为害最严重,10月初末代成虫羽化,10月底进入越冬休眠。一年发生3~5代。

(2)危害症状。负泥虫的成虫、幼虫均为害叶片,尤以幼虫为甚。受害叶片呈不规则缺刻或穿孔,最后仅残存叶脉。受害轻时,叶片被排泄物污染,影响生长和结果;受害严重时,全树叶片、嫩梢被害,一片焦黄,像被火燎了一样,严重影响枸杞生产。

(3)防治时间。4月、5月、7月。

(4)防治指标。统计卵、若虫和成虫的数量,及时防治。

(5)防治农药。广谱性杀虫剂。

(6)最佳防治期。成虫期和若虫期。

(7)防治方法。成虫期选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若虫期用3%乐果粉或25%杀虫霜600倍液或2.5%鱼腾精1000倍液,进行树冠喷雾,防治效果在90%~98%。喷雾时将喷头上下转动,注意喷洒叶片背面。

以上6种主要害虫是近年来在宁夏、内蒙古、青海等地枸杞园发生为害较为严重的害虫。此外,还有为害枸杞植株的枸杞实蝇、枸杞绢蛾、枸杞跳甲、枸杞龟甲、枸杞黑盲蝽象、枸杞裸蓟马;为害枸杞嫩梢和鲜果的枸杞蛀果蛾、枸杞卷梢蛾;为害枸杞干果的印度谷暝等等,这些害虫可在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其他害虫时兼而防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