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作物遗传改良走向何方

农作物遗传改良走向何方

时间:2022-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在开展农作物遗传改良实践中,利用杂种优势,在增加作物产量、改进品质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人类在整体植物水平上认识并改良作物遗传的成功范例。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加强作物遗传育种基础学科的研究,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循着多条途径,采用多种手段,进行作物遗传性状改良。可以预言,在21世纪的农作物遗传改良中,将会在分子水平上充分发挥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主导作用。

二、农作物遗传改良走向何方

人类在开展农作物遗传改良实践中,利用杂种优势,在增加作物产量、改进品质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人类在整体植物水平上认识并改良作物遗传的成功范例。但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方面,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有的杂交作物产量高,但品质不好;有的表现高产优质,但易感染病害;有的蔬菜杂种产量高,但不耐贮藏;多种作物杂交一代的产量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究其原因,人类对作物的认识有待深化。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加强作物遗传育种基础学科的研究,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循着多条途径,采用多种手段,进行作物遗传性状改良。近年来,科技工作者,一方面在细胞水平上采用原生质体培养、细胞融合技术对作物进行改良并取得了不少成果;同时,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人类对植物的认识,正在从整株、器官、组织、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深入,从而导致了作物遗传改良的高新技术——植物基因工程的问世。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和植物基因工程手段的革新,使人们逐步识别了许多控制植物各种性状的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已获得了一批高产、优质、抗虫、抗病毒、抗真菌、抗除草剂转基因植物,并已开始田间试验和推广。可以预言,在21世纪的农作物遗传改良中,将会在分子水平上充分发挥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主导作用。并且在整体水平、细胞水平上对农作物实现全方位的改良,使农业生产产生新的飞跃,使21世纪真正成为“生命科学世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