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南美斑潜蝇

南美斑潜蝇

时间:2022-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分 布 豆荚野螟又称豆野螟、豇豆荚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以幼虫为害扁豆、豇豆、四季豆、大豆等;豆荚野螟是豆类蔬菜的重要害虫,在我国各地普遍发生。蛹体长约13毫米。主要发生在华北和东北地区。叶柄或嫩茎被害时,常在一侧被咬伤而萎蔫至凋萎。豆荚常被吃成中空或引起腐烂而脱落,或由雨水、病菌流入引起腐烂,所以豆荚大

分 布 豆荚野螟(Maruca testulalis)又称豆野螟、豇豆荚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以幼虫为害扁豆、豇豆、四季豆、大豆等;豆荚野螟是豆类蔬菜的重要害虫,在我国各地普遍发生。

为害特点 主要蛀食花器、鲜荚和种子。初孵幼虫即蛀入花蕾为害,引起落花落蕾;有时蛀食茎秆、端梢,卷食叶片,造成落荚,产生蛀孔并排出粪便,严重影响品质。

形态特征 成虫体灰褐色,触角丝状,黄褐色。前翅暗褐色,中央有两个白色透明斑,后翅白色透明,近外缘处暗褐色。卵呈椭圆形,扁平,长约0.6毫米,宽为0.4毫米。初产时淡黄绿色,半透明,后呈淡褐色,将孵化时呈褐色,能透见幼虫。幼虫老熟时体长14~18毫米,黄绿色至粉红色。头部及前胸背板褐色,中、后胸背板上每节前排有4个黑褐色毛疣,各生细长刚毛2根,后排有褐斑2个。腹部各节背面毛片位置同中、后胸。腹足趾钩双序缺环。蛹体长约13毫米。初化时为黄绿色,后变黄褐色。头顶突出。复眼初为浅褐色后变红褐色。翅芽伸至第4腹节后缘,将羽化时能透见前翅斑纹。蛹体被白色薄丝茧。

豆荚野螟为害豆荚

发生规律 在西北、华北发生3~4代,华东、华中发生5~6代;在华南无明显的越冬现象。以老熟幼虫或蛹在土中越冬。田间以6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害最严重。成虫有趋光性,白天潜伏在茂密的豆株叶背,受惊吓后可作短距离飞翔。在河南为害时期为5~10月,以扁豆和豇豆受害最重。豆野螟喜高温潮湿,最适宜气候条件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80%左右,7~8月高温多雨,虫量大,危害重。

豆荚野螟幼虫

豆荚野螟成虫

防治方法 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摘除被蛀豆荚或被害叶片。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要抓住“治花不治荚”,始花至盛花期,低龄幼虫阶段(3龄前)是防治的最佳时期。喷药时间宜选在早晨8点之前;可采用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 000~3 000倍液+4.5%高效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 000~2 000倍液,或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3 000~4 000倍液,或5%丁烯氟虫氰乳油1 000~2 000倍液,或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 500~4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4 000倍液,或20%虫酰肼悬浮剂1 500~3 000倍液,或15%茚虫威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或5%氟虫腈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或5%氟啶脲乳油1 000~2 000倍液,或2%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或8000国际单位/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从5月中旬至10月,始花期开始用药,视虫情隔5~7天1次。

分 布 豆蚀叶野螟(Lamprosema indicate Fabricius),属鳞翅目,螟蛾科。主要发生在华北和东北地区。

为害特点 以幼虫蛀食叶、花、蕾和豆荚。初孵幼虫蛀入花蕾和嫩荚,被害蕾易脱落,被害荚的豆粒被虫咬伤,蛀孔口常有绿色粪便,虫蛀荚常因雨水灌入而腐烂,影响品质和产量。幼虫为害叶片时,常吐丝把两叶粘在一起,躲在其中咬食叶肉、残留叶脉。低龄幼虫不卷叶,3龄开始卷叶,4龄卷成筒状。叶柄或嫩茎被害时,常在一侧被咬伤而萎蔫至凋萎。

豆蚀叶野螟为害叶片

豆蚀叶野螟成虫

形态特征 成虫为黄白色小蛾,体长10~13毫米,翅展25~26毫米。头部黄白,稍带褐色,两侧有白色鳞片。体色黄褐,前翅黄褐色,中室的端部有一块白色半透明的近长方形斑,中室中间近前缘处有一个肾形白斑,稍后有一个圆形小白斑点,有紫色的折闪光,后翅白色、半透明。卵椭圆形,黄绿色,表面有近六角形的网纹。卵乳白色,椭圆形,多产于叶背,常两粒并生,亦有单粒或3粒以上的。幼龄幼虫黄白色,取食后可以透过虫体看到绿色内脏。头部绿色。前胸背板和臀板与体色相同,中后胸有4个毛片,呈一横行排列。在卷叶内化蛹,淡褐色,翅芽明显,伸至第4腹节,蛹外有两层白色的薄丝茧。

发生规律 在辽宁省一年发生2代,南方4~5代,以3、4龄幼虫在卷叶里吐丝结茧越冬。辽宁省6月上旬出现越冬代成虫,7月中下旬至8月末为产卵盛期,与下一代卵相重叠。幼虫为害盛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中下旬进入化蛹盛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又出现下一世代成虫,田间世代重叠,常同时存在各种虫态。江西省5月中旬第一代幼虫盛发,为害夏大豆, 5月中旬化蛹,6月中旬进入羽化高峰,其后田间各种虫态都有,9月秋豆常被为害。成虫有趋光性,喜在傍晚活动、取食花蜜及交配,喜在生长茂盛、成熟晚、叶宽圆的品种上产卵,卵多产在植株下部叶片,第2代产卵部位多在豇豆上部叶片,卵期4~5天。幼虫有转移为害习性,性活泼,遇惊扰后常迅速倒退。3龄前喜食叶肉,不卷叶,1~3龄约10天。3龄后开始卷叶,4龄幼虫则将叶片全卷成筒状,潜伏其中取食为害,食量增大,有时把几个叶片卷缩一起。幼虫尚有转移为害习性,幼虫老熟后在卷叶内化蛹,有时也作一新茧化蛹,蛹期约10天。喜多雨湿润气候,一般干旱年份发生较轻。生长茂密的豆田重于植株稀疏田,大叶、宽叶品种重于小叶、窄叶品种。

豆蚀叶野螟幼虫

豆蚀叶野螟蛹

防治方法 及时清理田园内的落花、落蕾和落荚,以免转移为害。在面积较大的地方,可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在卵孵化盛期,可用5%丁烯氟虫氰乳油1 000~2 000倍液,或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 500~4 000倍液,或5%氟虫腈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或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 000~3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4 000倍液,或1.7%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可溶性水剂2 000~3 000倍液,或15%茚虫威悬浮剂3 000~4 000倍液,或20%虫酰肼悬浮剂1 500~3 000倍液,或15%阿维菌素·毒死蜱乳油1 000~2 000倍液,或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 0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视虫情隔7~10天喷1次。

分 布 豇豆田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俗称蛀虫,属鳞翅目,夜蛾科,钻蛀性害虫。我国各地均有,以华北及新疆、云南等地发生量大,为害严重。

为害特点 以幼虫蛀食蕾、花、豆荚为主,也为害嫩茎、叶和芽。豆荚常被吃成中空或引起腐烂而脱落,或由雨水、病菌流入引起腐烂,所以豆荚大量被蛀会导致豆荚腐烂脱落,造成减产。

棉铃虫为害豇豆

棉铃虫成虫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4~18毫米,翅展30~38毫米。头胸青灰或淡灰褐色。前翅青灰或淡灰褐色,基线为双线,不清晰,亚基线为双线,褐色,呈锯齿形,环纹圆形,有褐边,中央有一褐点;肾纹有褐边,中央有一深褐色肾形斑,肾纹前方的前缘脉上有2个褐色纹。后翅灰白色或褐色,翅脉深褐色,端区棕褐色,较宽,缘毛灰白色,基部有一褐线,后半部不明显。腹部背面青灰色或淡灰褐色。卵半球形,高大于宽,纵棱达底部,初产时乳白色,后黄白色,孵化前深紫色。幼虫多数6龄。1龄幼虫头纯黑色,前胸背板红褐色,体表线纹不明显,臀板淡黑色,三角形。2龄幼虫头黑褐色或褐色;前胸背板褐色,两侧缘各出现一淡色纵纹,臀板浅灰色。3龄幼虫头淡褐色,出现大片褐斑和相连斑二点,前胸背板两侧绿黑色,中间较淡,出现简单斑点,气门线乳白色,臀板淡黑褐色。4龄幼虫头淡褐带白色,有褐色纵斑、小片网纹出现,前胸背板出现白色梅花斑。5龄幼虫头较小,往往有小褐斑,前胸背板白色,斑纹复杂。6龄幼虫头淡黄色,白色网纹显著,前胸背板白色,体侧3条线条清晰,扭曲复杂,臀板上斑纹消失。老熟幼虫体色因食物或环境不同变化很大,体色淡红、黄白、淡绿、绿、黄绿、暗紫和黄白相间。蛹纺锤形,初蛹为灰绿色、绿褐色或褐色,复眼淡红色。近羽化时,呈深褐色,有光泽,复眼褐红色。

棉铃虫卵

棉铃虫幼虫

发生规律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长江以北地区4代,华南和长江以南地区5~6代,云南地区7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5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为羽化盛期。第一代卵最早在5月中旬出现,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第一代幼虫为害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一代盛发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二代产卵盛期,7月份为第二代幼虫为害期。8月上中旬为第二代成虫盛发期,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第三代幼虫为害期,部分第三代幼虫老熟后化蛹,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羽化,产第四代卵,所孵幼虫于10月上中旬老熟,全部入土化蛹越冬。成虫交配和产卵多在夜间进行,卵散产于植株的嫩梢、嫩叶、茎上,每头雌虫产卵100~200粒,产卵期7~13天。

防治方法 冬前翻耕土地,浇水淹地,减少越冬虫源。根据虫情测报,在棉铃虫产卵盛期,结合整枝,摘除虫卵烧毁。

生物防治。成虫产卵高峰后3~4天,喷洒苏云金杆菌或核型多角体病毒,或25%灭幼脲悬乳剂600倍液,连续喷洒2次,使幼虫感病而死亡,连续喷2次,防治效果最佳。

药剂防治。当百株卵量达20~30粒时即应开始用药,如百株幼虫超过5头,应继续用药。一般在豆荚开始膨大时用药,可采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3 000~4 000倍液,或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 000~4 000倍液,或5%氟虫脲乳油1 000~2 000倍液,或20%除虫脲胶悬剂1 000~2 000倍液,或5%氟虫腈悬乳剂2 000~3 000倍液,或5%丁烯氟虫腈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50%丁醚脲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20%抑食肼可湿性粉剂800~1 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2 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15%茚虫威悬浮剂3 000~4 000倍液,或10亿活芽孢/毫升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800倍液喷雾防治, 视虫情隔7~14天喷1次。

分 布 豆蚜(Aphis craccivora),属同翅目蚜科,在北方发生比较普遍。新疆、宁夏和东北沈阳以北地区发生较多。

为害特点 常在叶面上刺吸植物汁液,造成叶片卷缩变形,植株生长不良,影响生长,并因大量排泄蜜露污染叶面,并能传播病毒病,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蚜虫的直接为害。

形态特征 若蚜,共分4龄,呈灰紫色至黑褐色。有翅胎生雌蚜:体长0.5~1.8毫米,体黑绿色或黑褐色,具光泽。触角6节,第一、二节黑褐色,第三至六节黄白色,节间褐色,第三节有感觉圈4~7个,排列成行。无翅胎生雌蚜:体长0.8~2.4毫米,体肥胖黑色、浓紫色,少数墨绿色,具光泽,体被均匀蜡粉。中额瘤和额瘤稍隆。触角6节,比体短,第一、二节和第五节末端及第六节黑色,余黄白色。腹部第一至六节背面有一大型灰色隆板,腹管黑色,长圆形,有瓦纹。尾片黑色,圆锥形,具微刺组成的瓦纹,两侧各具长毛3根。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每头雌蚜寿命可长达10天以上,平均胎生若蚜100多头。

豆蚜为害豇豆状

豆蚜成虫和若虫

发生规律 豆蚜在辽河流域年发生10~20代,黄河流域、长江及华南棉区20~30代。冬季以成、若蚜在蚕豆、冬豌豆或紫云英等豆科植物心叶或叶背处越冬。适宜豆蚜生长、发育、繁殖温度为8~35℃;最适环境温度为22~26℃,相对湿度为60%~70%。5~6月进入为害高峰期,6月下旬后蚜量减少,但干旱年份为害期多延长。10~11月,随着气温下降和寄主植物的衰老,又产生有翅蚜迁向紫云英、蚕豆等冬寄主上繁殖并在其上越冬。豆蚜对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对银灰色有忌避习性,且具较强的迁飞和扩散能力。

防治方法 蔬菜收获后,及时处理残败叶,清除田间、地边杂草。

药剂防治。发生初期,可采用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 000~3 000倍液,或10%烯啶虫胺水剂3 000~5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3%啶虫咪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或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10%吡丙醚·吡虫啉悬浮剂1 500倍液,或5%氯氟氰菊酯·苯醚脲乳油1 0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视虫情隔7~10天喷1次。

分 布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属双翅目,潜蝇科。美洲斑潜蝇原分布在世界30多个国家,现已传播到我国。

为害特点 以幼虫钻叶为害,在叶片上形成由细变宽的蛇形弯曲隧道,初期为白色,后期变成铁锈色。幼虫多时叶片在短时间内就被钻花、干枯、死亡。

美洲斑潜蝇为害豇豆

美洲斑潜蝇为害菜豆

形态特征 成虫体小,淡灰黑色,虫体结实。体长1.3~2.3毫米,翅展1.3~2.3毫米,雌虫较雄虫体稍长。小盾片鲜黄色,外顶鬃着生在黑色区域;前盾片和盾片亮黑色,内顶鬃常着生在黄色区域。卵很小,米色,轻微半透明,产在植物叶片内,田间很难见到。幼虫乳白色至鸭黄色无头蛆状,最长可达3毫米。有一对形似圆锥的后气门,每侧后气门开口于3个气孔,锥突端部有1孔。蛹椭圆形,腹面稍扁平,长2毫米左右,橙黄色至金黄色。

发生规律 雌成虫产卵有趋嫩性,将产卵器刺入叶肉,形成筒形刺伤点,卵散产于筒形刺伤点叶内。雄成虫不刺伤叶片,但在雌成虫造成的刺伤点取食。美洲斑潜蝇在叶片外部或土表化蛹。高温干旱对化蛹均不利;化蛹后7~14天羽化;成虫羽化时间在上午,羽化高峰在上午10时前。羽化后24小时内即可交配产卵。成虫有趋光、趋密和趋绿性,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幼虫于早晨露干后至上午11时前在叶片上活动最盛。美洲斑潜蝇飞行能力有限,自然扩散能力弱,主要靠卵和幼虫随寄主植物或栽培土壤、交通工具等远距离传播。发生期为4~11月,发生盛期有2个,即5月中旬至6月和9月至10月中旬。

美洲斑潜蝇成虫

美洲斑潜蝇幼虫

防治方法 早春和秋季蔬菜种植前,彻底清除菜田内外杂草、残株、败叶,并集中烧毁,减少虫源。种植前深翻菜地,活埋地面上的蛹。发生盛期,中耕松土灭蝇。

美洲斑潜蝇蛹

黄板诱杀。在田间插立或在植株顶部悬挂黄色诱虫板,进行诱杀,15~20张/亩。

药剂防治。防治幼虫,要抓住豆类蔬菜子叶期和第一片真叶期,以及幼虫食叶初期、叶上虫体长约1厘米时打药。防治成虫,宜在早上或傍晚成虫大量出现时喷药。重点喷田边植株和中下部叶片。生长期间,喷洒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毒杀老熟幼虫和蛹;成虫大量出现时,在田间每亩放置15张诱蝇纸(杀虫剂浸泡过的纸),每隔2~4天换纸1次,进行诱杀。

准确掌握发生期。一般在成虫发生高峰期4~7天开始药剂防治,或叶片受害率达10%~20%时防治。在早晨露水干后至上午11时最佳。可采用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 000~3 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20%阿维菌素·杀虫单微乳剂1 500倍液,或50%灭蝇胺·杀虫单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50%毒死蜱·灭蝇胺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0.8%阿维菌素·茚楝素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3.3%阿维菌素·联苯菊酯乳油1 500~3 000倍液,或16%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单微乳剂1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因其世代重叠,要连续防治,视虫情隔7~10天喷1次。

分 布 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属双翅目,潜蝇科。1994年该虫随引进花卉进入云南昆明,从花卉圃场蔓延至农田。现云南、贵州、四川、青海、山东、河北、河南等省是危险性特大的检疫对象。

为害特点 以幼虫钻叶为害,在叶片上形成由细变宽的蛇形弯曲隧道,开始为白色,后变成铁锈色。幼虫多时叶片在短时间内就被钻空干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7~2.25毫米。额明显突出于眼,橙黄色,上眶稍暗,内外顶鬃着生处暗色,足基节黄色具黑纹,腿节基本黄色。低龄幼虫体白色,后气门突具6~9个气孔开口,高龄幼虫头部及胸部前端黄色,体大部为白色。蛹初期呈黄色,逐渐加深直至呈深褐色。比美洲斑潜蝇颜色深且体形大。

发生规律 在贵州省大部分地区年发生14~15代,春季各代发生历期相对较长,为20~40天;秋季则较短,为15~18天(越冬代除外)。在保护地内于2月下旬虫口密度迅速上升,4月份后便可造成严重为害,并可持续到5月中旬前后。在露地豆类蔬菜上,于4月上中旬可见到由棚室中迁出的成虫为害菜苗,5月中下旬后数量急增,至6月下旬后,由于气温高等诸多原因,数量迅速下降。在温室中,12月份常可大发生,进入翌年1月份后,由于温度较低,数量又趋下降。南美斑潜蝇夏、秋两季卵期一般为5~6天,最短4天,春季卵期为5~7天,越冬代最长达15天;幼虫期一般为4~7天,初春和越冬代较长,分别达9天和22天;蛹期在5月底至10月初为6~8天,其他世代为10~20天;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南美斑潜蝇幼虫自然死亡率高达38%以上,蛹发育稍缓慢,初夏或初秋两季发育较快。

南美斑潜蝇为害豇豆

南美斑潜蝇成虫

防治方法 早春和秋季蔬菜种植前,彻底清除菜田内外杂草、残株、败叶,并集中烧毁,减少虫源。种植前深翻菜地,活埋地面上的蛹。发生盛期,中耕松土灭蝇。

南美斑潜蝇幼虫

南美斑潜蝇蛹

黄板诱杀。在田间插立或在植株顶部悬挂黄色诱虫板进行诱杀,15~20张/亩。

药剂防治。防治幼虫,要抓住豆类蔬菜子叶期和第一片真叶期,以及幼虫食叶初期、叶上虫体长约1毫升时打药。防治成虫,宜在早上或傍晚成虫大量出现时喷药。重点喷田边植株和中下部叶片。生长期间,喷洒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毒杀老熟幼虫和蛹;成虫大量出现时,在田间每亩放置15张诱蝇纸(杀虫剂浸泡过的纸),每隔2~4天换纸1次,进行诱杀。

准确掌握发生期。一般在成虫发生高峰期4~7天开始药剂防治,或叶片受害率达10%~20%时防治。在早晨露水干后至上午11时最佳。可采用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 000~3 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20%阿维菌素·杀虫单微乳剂1 500倍液,或50%灭蝇胺·杀虫单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50%毒死蜱·灭蝇胺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0.8%阿维菌素·茚楝素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3.3%阿维菌素·联苯菊酯乳油1 500~3 000倍液,或16%高效氯氰菊酯·杀虫单微乳剂1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因其世代重叠,要连续防治,视虫情隔7~10天喷1次。

分 布 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属真螨目,叶螨科,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的农林大害虫,在我国各地豇豆田均有发生。

为害特点 以若虫和成虫在寄主的叶背面吸取汁液,受害叶片初期灰白色,严重时变成锈褐色,造成早期落叶,豆荚发育缓慢,植株枯死。

形态特征 雌成螨体长0.4~0.5毫米,椭圆形,体色有红色、锈红色等,体背两侧有大型暗色斑块,体背生长刚毛,4对足略等长。雄成螨体长0.4毫米,长圆形,腹末略尖。卵圆球形,体黄绿色至橙红色,有光泽。幼螨体近圆形,较透明,足3对,取食后体变绿色。若螨足4对,体色较深,体侧出现明显斑块。

发生规律 在华北地区年发生12~15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年发生15~18代,华南地区年发生20代以上,世代重叠严重。华北地区以成虫、若虫、卵在寄主的叶片下、土缝里或附近杂草上越冬。每年4~5月迁入菜田,6~9月陆续发生危害,以6~7月发生最重。当温度在28℃左右,湿度35%~55%时,最有利于朱砂叶螨发生,但温度高于34℃,停止繁殖;低于20℃,繁殖受抑。朱砂叶螨有孤雌生殖习性,幼虫及前期若虫活动少,后期若虫活跃而贪食,有趋嫩的习性,虫体一般从植株下部向上爬,边为害边上迁。

朱砂叶螨为害豇豆

朱砂叶螨成虫

防治方法 早春注意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和杂草,减少虫源。遇干旱季节时要注意及时灌水施肥,增加田间湿度,促进植株生长。

药剂防治。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防治策略,点片发生初期,可采用73%炔螨特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15%哒螨灵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4 000倍液,或20%双甲脒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5%噻螨酮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15%哒螨灵乳油3 000~4 000倍液喷雾防治,视虫情隔7~10天喷1次。

分 布 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属真螨目,叶螨科。各地均有分布。

为害特点 若螨和成螨群聚叶背吸取汁液,使叶片呈灰白色或枯黄色,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

形态特征 雌成螨体椭圆形,深红色,足及颚体白色,体侧有白斑。须肢端感器柱形,长约为宽的2倍,背感器约与端感器等长。气门沟末端呈“U”形弯曲。足爪间突裂开为3对针状毛,无背刺毛。雄成螨须肢端感器长柱形,其长约为宽的2.5倍,背感器较短。阳具柄部宽阔,弯向背面形成1个小型端锤,其背缘呈平截状,末端13处有1个凹陷,近侧突起圆钝,远侧突起。

截形叶螨为害豇豆叶片

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20代以上。华北地区以雌螨在土缝中或枯枝落叶上越冬;华中以各虫态在多种杂草上或树皮缝中越冬;华南地区由于冬季气温高,继续繁殖为害。翌年3月下旬平均气温达8℃左右时,越冬螨开始出蛰,至5月中旬以前主要在杂草上取食活动。出蛰后7~8天即可产卵。4月底至5月初出蛰结束。越冬雌成螨出蛰后,一般先在杂草上危害。5月中下旬开始进入田间为害,但6月上旬之前,数量较少,一般不造成为害。自 6月中旬开始,数量逐渐增多。6月下旬、7月初便出现第1个高峰期。7月中、下旬又出现第2个高峰期,有时8月中、下旬至9月初还有1个小高峰,为害持续至10月底。

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越冬前,在根茎处覆草,并于翌年3月上旬,将覆草或根茎周围20厘米范围内的杂草收集,烧毁,可大大降低越冬基数;轮作倒茬,合理安排轮作的作物和间作、套种的作物,避免叶螨在寄主间相互转移为害。以水旱轮作效果最好。结合定苗,发现叶螨时,顺手抹掉;若螨量多时,将叶片摘下处理。若整株上多时,可将其拔除,带到田外处理。天气干旱时,注意灌溉,增加菜田湿度,抑制其发育繁殖;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恶化叶螨的发生条件。

药剂防治。田间成、若螨混发时,可采用20%双甲脒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15%哒螨灵乳油1 500~3 000倍液,或5%唑螨酯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4 000倍液,或73%炔螨特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20%三唑锡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乳油1 0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视虫情隔7~15天喷1次。

分  布 葱地种蝇(Delia antiqua),为北方秋菜的重要害虫。

为害特点 以幼虫为害大蒜茎基部或鳞茎,造成许多弯曲的沟道,还可蛀入内部窜成孔道,引起腐烂枯死。

形态特征 雄成虫体暗灰褐色,头部两复眼较接近,胸背面有3条黑色纵纹,腹部背中央有1条黑色纵纹。雌虫全体黄褐色,胸、腹背面均无斑纹。卵乳白色,长椭圆形,稍弯曲,表面有网状纹。幼虫称蛆,幼虫老熟时体乳白色,头部退化,仅有1对黑色口钩。蛹椭圆形,红褐色或黄褐色。

葱地种蝇为害大蒜状

发生规律 在北方每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第2年成虫出现的早晚因地区而异。成虫8月中下旬羽化。成虫盛发期哈尔滨多在8月上中旬,沈阳地区多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幼虫为害盛期在9~10月,10月中下旬入土化蛹。成虫白天活动,多在日出或日落前后或阴雨天活动、取食。

防治方法 勤灌溉,必要时可大水漫灌,能阻止种蝇产卵,抑制根蛆活动及淹死部分幼虫。采收后及时耕翻土地,可减少部分越冬蛹。

采用糖、醋液诱杀成虫,用红糖0.5千克、醋0.25千克、酒0.25千克、清水0.5千克加敌百虫适量,放在田间进行诱杀。

播种前,将3%辛硫磷颗粒剂1.5~3千克/亩,或15%毒死蜱颗粒剂2~4千克/亩,均匀撒在地面,将其犁入土中后再播种。

葱地种蝇成虫

葱地种蝇卵

葱地种蝇幼虫

葱地种蝇蛹

成虫羽化产卵盛期,可采用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 000~3 000倍液,或3.5%氟虫腈·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4 000倍液,或1.7%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可溶性水剂2 000~3 000倍液,或2.5%氯氟氰菊酯乳油1 0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

成虫羽化产卵盛期,或害虫开始为害时,也可采用48%毒死蜱乳油1 000~2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500~8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 000~2 000倍液灌根,防治幼虫。

为害特点 潜叶蝇(Liriomyza chinensis),幼虫孵出后,即在叶内潜食叶肉,形成灰白色蜿蜒潜道,粪便也排在潜道内,潜道不规则,随虫龄增长而加宽,幼虫在叶组织中的隧道内能自由进退,并在叶筒内外迁移于被害部位,一片筒叶上有多个虫道时,潜道彼此串通,严重时可遍及全叶,致使叶片枯黄。

形态特征 成虫头部黄色,头顶两侧有黑纹,触角黄色,芒褐色。肩部、翅基部及胸背的两侧浅黄色。卵长椭圆形,乳白色。幼虫共3龄,老熟幼虫体淡黄色,细长圆筒形的蛆,体壁半透明,绿色。蛹褐色,圆筒形略扁,后端略粗。

潜叶蝇为害大葱症状

潜叶蝇成虫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5~6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羽化,7~8月盛发,为害严重,直至9~10月可继续为害。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前后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 早春和秋季蔬菜种植前,彻底清除菜田内外杂草、残株、败叶,并集中烧毁,减少虫源。种植前深翻菜地,活埋地面上的蛹。最好再施3%米尔乐颗粒剂1.5~2.0千克/亩毒杀蛹。发生盛期,中耕松土灭蝇。

黄板诱杀。在田间插立或在植株顶部悬挂黄色诱虫板,进行诱杀,15~20张/亩。

潜叶蝇幼虫

潜叶蝇蛹

叶片开始出现虫道为害后及时进行防治,幼虫发生前期,可采用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 000~3 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20%阿维菌素·杀虫单微乳剂1 500倍液,或50%灭蝇胺·杀虫单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50%毒死蜱·灭蝇胺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0.8%阿维菌素·茚楝素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15%阿维菌素·毒死蜱乳油1 500~3 000倍液,或3.3%阿维菌素·联苯菊酯乳油1 5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视虫情隔7~10天喷1次。

为害特点 葱蓟马(Thrips tabaci),以成虫和幼虫刺吸叶片,在叶片上产生灰白色斑纹,严重时叶片畸形,卷曲,表面弯成一舟形。

形态特征 成虫黄白色至深褐色,复眼红色,触角7节。翅细长透明,淡黄色。卵初产时肾形,后期逐渐变为卵圆形。若虫共4龄,体浅黄色或橙黄色。伪蛹形态与幼虫相似,但翅芽明显,触角伸向头胸部背面。

发生规律 华北地区一年发生3~4代,山东6~10代,长江流域每年发生8~10代,华南地区20代以上。以成虫越冬为主,也可以若虫在葱、蒜叶鞘内侧、土块下、土缝内或枯枝落叶中越冬。南方地区和保护地内无越冬现象。华北地区4~5月和10~11月发生较重,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发期是4~5月。高温高湿不利于其发生为害,雨水较多也能降低虫口密度,田间干旱,经常不浇水或浇水较少的地块发生偏重。

蓟马为害大葱叶片症状

蓟马成虫

防治方法 种植前彻底消除田间植株残体及杂草,加强肥水管理,在高温季节适当加大浇水量。

在若虫盛发期,可采用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15%唑虫酰胺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240克/升螺虫乙酯悬浮剂4 000~5 000倍液喷雾防治。施药时适量加入中性洗衣粉或1%洗涤剂,以增强药液的展着性。视虫情隔7~10天喷1次。

为害特点 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初孵幼虫食叶肉,留下表皮,3龄后吃成孔洞或缺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10毫米,翅展19~25毫米;体灰褐色,头、胸有黑点;前翅灰褐色,基线仅前段可见双黑纹;内横线双线黑色,波浪形外斜;剑状纹为一黑条;环状纹粉黄色,黑边;肾状纹粉黄色,中央褐色,黑边;中横线黑色,波浪形;外横线双线黑色。后翅白色,翅脉及缘线黑褐色。卵圆球状,白色,外面覆有雌蛾脱落的白色茸毛。老熟幼虫体色变化很大,由绿色、暗绿色、黄褐色、褐色至黑褐色,背线有或无,颜色亦各异。蛹体黄褐色。

甜菜夜蛾为害大葱叶片症状

发生规律 山东、江苏及陕西关中地区一年发生4~5代,北京一年发生5代,湖北一年发生5~6代,江西一年发生6~7代,在江苏、河南、山东,以蛹在土室内越冬,江西南昌、湖南以蛹越冬为主,并有少数末龄老熟幼虫在杂草或土缝中越冬,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全年可生长繁殖,在广州无明显越冬现象,终年繁殖为害。一年之中,在华北地区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第1代,8月下旬至9月下旬进入第2代,8月上旬是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

甜菜夜蛾幼虫

成虫具有较强的迁飞能力,卵常产在叶背;卵孵化后,初龄至2龄幼虫在叶背面群集结网,啃食叶肉,只留上表皮,叶片干枯成孔状;3龄后分散为害,可钻蛀叶球内;4龄后食量大增,5~6龄幼虫为害最重。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有较强趋性,对糖醋液也有趋性。幼虫有假死习性。蛹不耐低温,如冬季长期低温,越冬蛹可能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 及时清除地埂、地头、地沟、渠背及撂荒地杂草,这些地方是甜菜夜蛾的虫源地和多数苗期及生长期害虫的前期寄主,早期产卵、栖息场所。生长期间发现虫卵和幼虫,及时摘除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晚秋或初冬翻耕土壤,消灭越冬蛹。有条件的可以采用防虫网进行栽培。

在田间设置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捕成虫。也可在田间放置性诱剂,效果较好。

甜菜夜蛾成虫

甜菜夜蛾具较强的抗药性,且低龄时结网在心叶中为害,给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因而在防治时,应掌握在幼虫2龄期以前,喷药时要注意喷施到心叶中去。可用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 000~3 000倍液,或1.7%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可溶性水剂2 000~3 000倍液,或5%丁烯氟虫腈乳油1 000~2 000倍液,或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 500~4 000倍液,或20%虫酰肼悬浮剂1 500~3 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 000~2 000倍液,或25克/升多杀霉素悬浮剂1 000~2 500倍液喷雾防治,视虫情隔7~10天喷1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