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西免耕马铃薯托起富民大产业

广西免耕马铃薯托起富民大产业

时间:2022-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兴业县被称为“广西马铃薯免耕技术推广第一县”,记者从这个县农业部门获悉,全县去年14.5万亩冬种马铃薯喜获丰收,可为全县农业增加产值近3亿元。不过,广西的眼光没有简单停留在免耕马铃薯种植技术本身,而是想方设法改进技术,不断延长产业链,把免耕马铃薯这一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如今,免耕马铃薯旅游正在广西各地展开。广西陆川县已成为本地马铃薯进军东盟市场的“排头兵”。

广西免耕马铃薯托起富民大产业

《半月谈》记者 张周来

img240

一种神奇的免耕马铃薯种植技术正受到广西各地农民的普遍欢迎,这种种植技术不用翻耕土地,不用深埋种植,表层简单覆盖稻草,采收简单,种出来的马铃薯平均每亩增产3成左右且质量上乘,迄今已经在广西累计推广种植294万亩。

著名马铃薯专家孙慧生实地考察后连连赞叹:“广西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技术是一种创新,在我国乃至世界的马铃薯生产上是一种新的模式。种马铃薯在别的地方就要挤粮食的面积,而这里利用了大片的冬闲水稻田,既保障了粮食生产,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国家粮食安全非常有意义。”

田头见闻:“白捡”一季马铃薯

记者前往采访时发现,广西兴业县石南镇马塘村免耕马铃薯示范基地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村民们有的在忙着收获马铃薯,有的则忙着把马铃薯按大小进行分类,准备出售给前来收购的外地客商。

传统的马铃薯种植采用覆土栽培,收获时再用锄头把一窝一窝的马铃薯从土里挖出来,但马塘村的免耕马铃薯收获方式非常特别:村民们把田间一垄一垄的接近腐烂的稻草掀开,颜色鲜亮、个大溜圆的马铃薯就完全展现在地表,人们像捡鸡蛋一样直接用手捡拾马铃薯,然后装在随身携带的竹篓里,整个过程轻松愉快。

记者在广西玉林市福绵区、玉林市兴业县、南宁市武鸣县等地见识了这种神奇的稻草覆盖免耕马铃薯种植技术,与传统埋土种植的马铃薯相比,这样生产的马铃薯不仅带泥少,很少受伤,而且外形圆滑,卖相好。

玉林市福绵区泉东村农民张兰昌兴奋地说:“就是摆一摆,盖一盖,捡一捡,晚稻收完以后水田不需翻耕,直接将马铃薯种摆放在泥面上,再盖上一层稻草,如果管理跟得上,3个月后就有好收成。平均一亩地产1900公斤左右,大概有2000元的毛收入。”

兴业县被称为“广西马铃薯免耕技术推广第一县”,记者从这个县农业部门获悉,全县去年14.5万亩冬种马铃薯喜获丰收,可为全县农业增加产值近3亿元。

采访中,一些农民对记者说,冬种免耕马铃薯这一季收获实际上是“捡”来的。对此,玉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陈耀福笑着解释,广西属于双季稻产区,在没有推广冬种马铃薯之前,各地晚稻收割之后水田就成了冬闲田,一直到第二年再种早稻。现在各地在水田广泛推广的冬种免耕马铃薯,恰恰利用了晚稻收割后的这一空档。“冬闲田再也不‘闲’了,短短3个月时间硬是多出了一季收成,而且很轻松,你说这不是‘白捡’来的么!”陈耀福说。

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李如平算了一笔账:稻草覆盖免耕马铃薯技术到位的话,亩产一般在1500到2500公斤左右,即使按亩产1500公斤、每公斤田头价格1.2元计算,每亩产值也有1800元;而水稻按亩产50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1.4元计算,两季水稻合在一起产值才1400元。这意味着增加一季马铃薯,可以使亩产值增加一倍以上。

农业技术创新铺开致富增收新路

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但过去由于受到土壤环境、栽培技术、市场价格等诸多因素影响,广西马铃薯种植面积在30万~60万亩之间徘徊。

广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书记徐世宏介绍,为培育一条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新路子,从2003年起,广西开始进行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试验。与常规种植时挥汗如雨地种薯、挖薯相比,免耕种植“连小孩也能做”。

2003年冬季,玉林市玉州区、兴业县进行了小面积试种。没想到,这一下试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004年开始,广西农业厅加大扶持力度,如今广西已成为全国免耕马铃薯种植第一大省。

经验证明,任何一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都不是那么容易的,稻草覆盖免耕马铃薯为何受到农民的追捧?结合广西多年实践,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一口气说出了如下五大“独特”与“神奇”:

一是省工节本,简便易行。与传统的翻耕栽培法相比,一般省工6到8个,相当于每亩减少成本100元左右。

二是增产增效,商品率高。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一般比常规栽培亩产提高15%~30%,多的可达40%。马铃薯大小均匀、整齐、圆整,表面光滑,破损率低,一般每亩增收250元以上。

三是抢上季节,提高产值。免耕栽培可以克服因干旱无法整地和犁田耙地耗时耗力等问题,做到晚稻成熟一块,收割一块,马铃薯种植一块,促进早生快发,提早上市卖好价钱,还可避免耽误次年早稻抛秧季节。

四是打破局限,适应性广。解决了黏性土壤和板结土壤种植马铃薯产量、质量不高的问题,只要冬季温、光、水条件适宜都能种植。

五是肥田养地,生态环保。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使稻草自然还田。同时,免耕利于土壤内水、肥、气的畅通,减少植株病害,减少农药使用。

新技术为农民带来综合效益

“冬春3个多月,每户种3亩,亩产1500公斤,每公斤6毛钱,人均最少增收300元(按一户5口人计算)。”作为稻草覆盖免耕马铃薯种植技术的积极推行者,张明沛最初下基层时经常在不同场合对农民讲这句相同的话。“农民增收靠什么?种马铃薯啊,我看这就是一条捷径。”

不过他算的还只是最低水平的账,几年来广西农业部门专家进行了新品种试验,为这项技术的完善和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这项技术的日臻成熟,新的纪录在广西各地不断诞生。

不过,广西的眼光没有简单停留在免耕马铃薯种植技术本身,而是想方设法改进技术,不断延长产业链,把免耕马铃薯这一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2007年2月,武鸣县启动了别具匠心的“神奇免耕生态马铃薯之旅”,现场采摘、现场烧烤,游人、客商纷至沓来,进一步提高了免耕马铃薯的知名度。如今,免耕马铃薯旅游正在广西各地展开。

广西陆川县已成为本地马铃薯进军东盟市场的“排头兵”。陆川县2006年尝试把马铃薯销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在国内每公斤1元左右的马铃薯,在国外可卖到3元以上,收入增长了两倍多,产品供不应求。开放的东盟市场将为广西农民展示出一条全新的致富道路。

(《半月谈》2008年05月)

img2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