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玉米的病害

玉米的病害

时间:2022-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玉米病、虫害主要有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茎基腐病、玉米霜霉病、玉米黑粉病和玉米地老虎、玉米黏虫、玉米螟、玉米红蜘蛛等。玉米大斑病菌美国报道有4个生理小种,我国已发现1号、2号和3号小种。田间侵入玉米植株,经10~14天在病斑上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玉米南方叶枯病,国内外玉米上普遍发生的病害之一。

5.1 玉米的病害

宁夏玉米病、虫害主要有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茎基腐病、玉米霜霉病、玉米黑粉病和玉米地老虎、玉米黏虫、玉米螟、玉米红蜘蛛等。

5.1.1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分布较广,为害较重的病害。宁夏全区境内都有发生,发生严重的年份,感病品种减产50%左右。

5.1.1.1 症状 该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有些表现为坏死斑。

5.1.1.2 病原 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称大斑凸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 Pass.Drechslera turcica(Pass.)Subram.&Jain。玉米大斑病菌的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2~3根束生,褐色不分枝,正直或膝曲,基细胞较大,顶端色淡,具2~8个隔膜,大小35-1606-11(μm)。分生孢子梭形或长梭形,黄褐色,顶细胞钝圆或长椭圆形,基细胞尖锥形,有2~7个隔膜,大小45-12615-24(μm),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有性态Setosphaeria turcica(Luttr.)Leonard&Suggs称玉米毛球腔菌,异名有Trichometasphaeria turcica Luttr.Keissleriella turcica(Luttr.)v.Arx。自然条件下一般不产生有性世代。成熟的子囊果黑色,椭圆形至球形,大小359-721345-497(μm),外层由黑褐色拟薄壁组织组成。子囊壳口表皮细胞产生较多短而刚直、褐色的毛状物。内层膜由较小透明细胞组成。子囊从子囊腔基部长出,夹在拟侧丝中间,圆柱形或棍棒形,具短柄,大小176-24924-31(μm)。子囊孢子无色透明,老熟呈褐色,纺锤形,多为3个隔膜,隔膜处缢缩,大小42-7813-17(μm)。大斑病菌分玉米专化型S.turcica f.sp.zeae表现对玉米的专化致病性和对高粱有专化致病性的高粱专化型S.turcicaf. sp.sorghi。玉米大斑病菌美国报道有4个生理小种,我国已发现1号、2号和3号小种。1号小种侵害水平抗性的多基因材料,产生萎蔫斑,在Ht1单基因材料上产生褪绿斑;2号小种在这些材料上都产生萎蔫斑。2号、3号小种虽不是优势小种但呈上升趋势。

5.1.1.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组织内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也能带少量病菌。田间侵入玉米植株,经10~14天在病斑上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玉米大斑病的流行除与玉米品种感病程度有关外,还与当时的环境条件关系密切: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气温高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持续几天,病害的发展就受到抑制;在春玉米区,从拔节到出穗期间,气温适宜,又遇连续阴雨天,病害发展迅速,易大流行;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易发病。

5.1.1.4 防治方法 该病的防治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加强农业防治,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

1.选种抗病品种 根据当地优势小种选择抗病品种,注意防止其他小种的变化和扩散,选用不同抗性品种及兼抗品种。

2.加强农业防治 适期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玉米收获后,清洁田园,将秸秆集中处理,经高温发酵用作堆肥。实行轮作。

3.药剂防治 对于价值较高的育种材料及丰产田玉米,可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农抗120水剂200倍液,隔十天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

5.1.2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玉米南方叶枯病,国内外玉米上普遍发生的病害之一。美国1920年有小斑病大流行,当年损失玉米165亿千克,合10亿美元。国内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每年发生都较普遍而严重,在华北及山东与大斑病混合发生,尤其是山东内陆平原发生严重。

5.1.2.1 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间均可发生,但以雄穗抽出后发病最重。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偶尔也危害叶鞘。病斑初为水浸状小斑点,后逐渐形成边缘红褐色,中央黄褐色的椭圆形病斑。病斑大小、形状因受叶脉限制而有差异,但病斑最长在2厘米左右(小于大斑病)。病斑有椭圆形病斑和长条形病斑两种,此外,在抗病品种上有的仅表现为圆形坏死小斑点。病斑连片后常造成叶片提早干枯死亡,在病斑反面或枯死叶片反面产生稀薄的黑色霉层(不明显与大斑病区别)。

5.1.2.2 病原 真菌,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离蠕孢Bipolaris maydis,属玉米小斑病菌,常用名Helminthosporium maydis长蠕孢属,Drechslera maydis德氏霉属玉米德氏霉,有性阶段属于子囊菌旋孢腔菌属,异旋孢腔菌。

上面提到的叶片反面产生的稀薄的黑色霉层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从气孔中伸出,与大斑病菌区别不大。分生孢子梗束生,有隔膜,黄褐色,屈膝状,分生孢子近梭形,或长椭圆形,但多向一方弯曲(蠕虫状),中部略粗,端部细胞钝圆,分隔3~11个(比大斑病菌多),脐点不明显或凹入基细胞内。

病菌的有性阶段有时在叶鞘和叶片连接处可以见到,但很少产生。

小斑病菌具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国际上是从1970年美国发生小斑病大流行后才开始正式研究小斑病菌生理分化的,根据小斑病菌对不同类型细胞质的玉米的致病力差异,已经区分出O、T两个小种。

O小种对玉米细胞质无明显专化性,产毒素量小,分布广;T小种对玉米T型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具有专化性,即能严重感染,产生毒素量大。两个小种以O小种为主,分布广泛。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对小斑病菌鉴定认为,目前中国小斑病菌有3个小种,即O、T、C小种,以O小种为优势小种。

5.1.2.3 流行规律 小斑病菌,属半知菌类丛梗孢目暗梗孢科长蠕孢属。现已知有两个生理小种。O小种分布最广,主要侵害叶片;T小种,对具有T型细胞质的玉米有专一的侵害能力,可以侵入花丝、籽粒、穗轴等,使果穗变成灰黑色造成严重减产。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次侵染源。分生孢子靠风力和雨水的飞溅传播,在田间形成再次侵染。其发病轻重,与品种、气候、菌源量、栽培条件等密切相关。一般,抗病力弱的品种,生长期中露日多、露期长、露温高、田间闷热潮湿以及地势低洼、施肥不足等情况下,发病较重。

5.1.2.4 病害循环 玉米小斑病的病害循环与大斑病相似,初侵染来源主要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包括田间病株即贮存的秸秆),随气流、雨水传播。

宁夏玉米7月底8月初即可出现病斑,之后病斑密集,叶片枯焦,而且病害的潜育期短,生长季节再侵染次数多(比大斑病多),危害重,玉米收获后随病残体再行越冬。

玉米小叶斑病的发生和流行与品种、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等因素有较密切关系。

1.品种抗病性 这是决定两种叶斑病发生及流行程度的基本因素。过去培育、引进和推广的品种往往只注意农艺性状,忽视其抗病性,而导致病害流行,如宁夏灌区20世纪90年代末生产上推广的丹玉13、掖单12号等都是感病品种,尤其是当时以自交系8112、478等培育的品种表现严重感病。

2.气候条件 在具备了一定的菌源和感病品种基础上,病害发生程度决定于温、湿度。对于大斑病,宁夏地区7~8月份,尤其是8月份若温度较常年偏低、多雨高湿、光照不足,发病严重。

3.耕作栽培制度 玉米连作病重,靠近村庄病重,秸秆还田(未经处理)病重,主要是初侵染来源多,病原基数大。

套种玉米比单种玉米发病重。其原因主要是套种玉米中后期植株长势较单种玉米差,抗病力低,7~8月份正处于雨季,往往发病重。

5.1.2.5 综合防治 由于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而且叶斑病发病范围广,发病期集中,所以一旦流行,采用局部防治措施较为困难。因此,应侧重大范围的预防为主的措施。

防治策略应以套种玉米为重点,采用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适期早播、加强栽培管理、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1.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目前免疫的品种不多,但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原始材料、自交系不抗病的,培育出的杂交种均不抗病,所以培育抗病品种的关键是鉴定和培育抗病的自交系。

2.轮作换茬,清洁田园 有条件的可实行两年以上的轮作。收获后及时翻耕,存放的玉米秸应在播种前及时处理掉,以减少初侵染源。

3.摘除病叶 叶斑病一般都是先下部叶片后上部叶片逐渐发病,当下部两叶片发病率在20%左右时,应立即去除病叶,隔7~10天再去除3~5片叶,对控制病害扩展有明显效果,但必须大面积进行,而且在短期内完成效果才会明显。摘除病叶后立即施肥浇水,促进生长,增强抗病力。

4.药剂防治 大面积应用有困难,但对制种田、发病中心还是可以施用的。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50%的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65%的可湿性代森锌400~500倍液,或50%的敌菌灵500倍液喷雾,有一定效果。

5.1.3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也称黄斑病,是近年来随着宁夏玉米对外制种面积的扩大在制种田玉米亲本上发生的新的玉米叶斑病,呈发展蔓延趋势,一般可导致减产20%~30%,严重田块达50%以上。

5.1.3.1 症状 玉米弯孢叶斑病发生在玉米成株期,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初为褪绿小点,逐渐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在感病品种上病斑较大,宽1~2毫米,长1~4毫米,中央苍白色、黄褐色,边缘有较宽的褐色环带,最外围有较宽的半透明的草黄色晕圈,数个病斑相连可形成叶片坏死区。在潮湿条件下病斑正反两面可产生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5.1.3.2 病害循环及发生规律 病原及病害循环病原为新月弯孢菌和不等弯孢霉,属半知菌亚门弯孢霉属。病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8℃~32℃,分生孢子最适萌发温度为30℃~32℃,最适湿度为饱和湿度,相对湿度低于90%很少萌发。由于该病潜育期短(2~3天),7~10天即可完成一次侵染循环。

发生规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玉米植株残体上越冬,来年春天播种玉米出苗后,随着气温升高,植株残体上的菌丝开始活动,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流、风雨传播落到玉米叶片上,一旦湿度适合,便萌发侵入。经过5~10天,叶片上产生褪绿小点,逐渐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正、反两面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又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如果有大面积的感病品种存在,再加上雨水多、湿度大、温度高,就会迅速发展,甚至流行,待秋天来临,病害停止发展。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发生轻重与气象条件、品种抗性及栽培措施关系密切。一是降水多、湿度大、温度高的年份发病重。弯孢菌叶斑病属于高温、高湿性病害,高温和高湿的协同作用能促使该病的发展和流行。二是感病品种发病重。有相当一部分玉米杂交种和自交系都是感病品种,如自交系黄早4及其衍生系发病都比较严重。三是重茬地发病重。因为玉米植株病残体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重茬地病残体多,菌源多,菌量大,所以发病重。

5.1.3.3 防治方法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防治策略是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

2.加强栽培管理,减少越冬菌源 合理轮作,合理密植,加强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玉米收获后及时清理病残体,集中处理,减少初侵染源。

3.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田间发病率10%时喷药防治,有效药剂有甲基硫菌灵、多菌灵、40%福星、70%代森锰锌、50%退菌特等。

一般病株率达10%左右时开始喷药防治,先用保护剂后用内吸剂,10~15天喷1次,连喷3~4次,交替使用既可保证效果,又能降低防治成本,还可延缓产生抗药性

5.1.4 玉米茎基腐病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各地皆有不同程度发生,以小麦套种玉米发病较重。病株率一般为10%~20%,重者40%~50%,个别地块可达80%以上,对玉米产量影响甚大。

5.1.4.1 症状 该病多在玉米籽粒灌浆中后期表现症状。植株感病后,叶片突然出现青灰色青枯,似霜冻危害,根系和茎基部呈水浸状腐烂,并逐渐变为褐色;茎基部三、四节间,明显失水,变软变空,乃至干缩,后期植株易倒伏;根部空心变软,呈褐色或紫色,须根减少,易拔起;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离,穗心干缩,脱粒困难,千粒重显著下降。

5.1.4.2 流行规律 山东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认为,本病是以瓜果腐霉菌侵染为主,并与禾谷镰刀菌复合侵染。四川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分离的结果,腐霉菌占75.5%,镰刀菌占12.5%,病源主要通过土壤带菌传播。一般,在乳熟期间,如遇天气炎热、突降大雨、温度聚变等条件,病害即迅速而严重发生。品种不同,其发病轻重也有明显差异。

5.1.4.3 防治措施 本病属土传病害,在目前尚无有效的土壤处理药剂的情况下,应以农业预防为主。

选用抗病品种;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适时播种,避开病害对关键生育期的危害,减轻损失;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透气不良而影响根系活力,预防病害发生。

5.1.5 玉米霜霉病

玉米霜霉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一旦发生很难控制。引起玉米霜霉病的病原菌包括指霉菌、指疫霉菌和指梗霉菌三类9种,其中由多种指霉菌引起的玉米霜霉病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对象。由指疫霉菌引起的霜霉病(疯顶病)在宁夏、新疆和甘肃均有发生。

5.1.5.1 症状特点 各种霜霉病菌在玉米上均引起系统症状。其表现除指疫霉菌使叶片发生斑驳、叶脉不规则增厚、花序多育、雄穗畸形呈刺猬状等所谓疯顶的特别症状外,其余多种霜霉菌所致症状基本相似。共同特点是,病叶淡绿至淡黄色或苍白色,紫色条纹和条斑,湿度高时在叶背面形成灰白色霉状物,即病菌的无性繁殖体游动孢子囊梗和游动孢子囊。以后条纹和条斑颜色逐渐加深变褐,组织坏死。幼苗染病后生长缓慢,节间缩短,植株矮化。重病株不能正常抽穗,果穗、雄花畸形。各种霜霉病症状有时因病原菌种类和环境条件变化而有所不同。

5.1.5.2 发病规律 霜霉病以病株残体内和落入土中的卵孢子、种子内潜伏的菌丝体及杂草寄主上的游动孢子囊越冬。卵孢子经过两个生长季仍具致病力,在干燥条件下能保持发芽力长达14年之久,随玉米材料包装物传入无病区引起发病。带病种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载体。病菌常以游动孢子囊萌发形成的芽管或以菌丝从气孔侵入玉米叶片,在叶肉细胞间扩展,经过叶鞘进入茎秆,在茎端寄生,再发展到嫩叶上。生长季病株上产生的游动孢子囊,借气流和雨水进行再侵染。高湿,特别是降雨和结露是影响发病的决定性因素。相对湿度85%以上,夜间结露或降雨有利于游动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和侵染。游动孢子囊的形成和萌发对温度的要求不严格。玉米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株间湿度高发病重;重茬连作,造成病菌积累发病重。发病与品种也有一定关系,通常马齿种比硬粒种抗病。

5.1.5.3 防治要点 玉米霜霉病是我国重要的进境植物检疫对象,因此必须加强检疫,要严格控制疫区种子外流。生长季注意田间调查,以便及时发现,采取根绝措施。在霜霉病发生区,应加速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注意采取轮作倒茬、深耕灭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除草等栽培措施减轻为害。用35%瑞毒霉拌种剂,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或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都有较好的防病作用;在田间于发病初期,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获得较好防效。

5.1.6 玉米黑粉病

玉米黑粉病(Corn Smut)又名“乌霉”和“瘤黑粉病”,病原菌为真菌,是由玉米黑粉菌(Ustilago maydis)所引起的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分布很广,北方比南方发生较普遍而严重,而此病在我国报道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5.1.6.1 症状特点 黑粉病从幼苗到成株各个器官都能感病,凡具有分生能力的任何地上部幼嫩组织,如气生根、叶片、茎秆、雄穗、雌穗等都可以被侵染发病,形成大小形状不同的瘤状物。瘤状物是因病菌代谢产物的刺激而肿大形成的菌瘿,它外面包有由寄主表皮组织所形成的薄膜,初为白色或浅紫色,逐渐变成灰色,后期变黑灰色。菌瘿成熟后,外膜破裂散出大量黑粉(冬孢子)。

5.1.6.2 玉米黑粉病发病规律、寄主范围及环境条件 玉米黑粉病是我国玉米的主要病害,2000年在全国大面积发生,对全国玉米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发病规律玉米黑粉病的病原菌为真菌(担孢子菌),病瘤内的黑粉是病菌的冬孢子。冬孢子在土壤中、地表、病残体上、土杂粪肥中越冬。越冬的冬孢子成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病原。冬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随风雨、气流传播到玉米的叶片、节、腋节、雄雌穗等幼嫩分生组织,在组织内生长蔓延,并产生一种类似生长素的物质,刺激寄主局部组织的细胞旺盛分裂,逐渐肿大形成病瘤。病瘤成熟破裂,又散出黑粉(冬孢子)进行再次侵染。冬孢子没有休眠期,在玉米生育期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在玉米抽穗开花期蔓延较快,形成发病高峰期,直到玉米老熟后停止侵染。

寄主范围玉米黑粉病病菌寄主范围主要是田间土壤、地表、病残株上以及土杂粪肥中。

发病的环境条件雨水多和湿度过大有利于发病;低温、干旱、少雨的地方,土壤中的冬孢子存活率高、存活时间长,发病重,因为微雨、夜露就可以满足黑粉病孢子的萌发和侵染需要。

玉米在全生育期都可以感染黑粉病,尤其以抽雄期前后,天气干旱,植物抗病力强,易感黑粉病;前期干旱,后期多雨,或旱湿交替出现,延长染病期,易发病。过度密植或灌溉的间隔时间长,造成水分时缺时足,以及偏施过量氮肥,都会削弱植株抗病力而使病害发生较重。

螟害、冰雹、暴风雨以及人工去雄作业等造成伤口,也利于病害发生。

5.1.6.3 玉米黑粉病的综合防治 防治此病采用控制减少菌源、选用抗病良种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减少菌源彻底清除田间的病残株,带出田外深埋,以减少菌源,防止再侵染;实行秋翻地、深翻土地,把散落在地表上的菌源,深埋地下,减少初侵染源;施用腐熟厩肥或不施;轮作、倒茬,重病地段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可与大豆等其他作物倒茬种植。

选用抗病品种利用抗黑粉病自交系材料,配制杂交种用于生产。目前,综3487系、803系、5005系等易感黑粉病,农大108、DK656、郑958等品种较抗黑粉病。

化学防治在玉米出苗前对地表喷施有杀菌作用的除莠剂;可用15%粉锈宁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4%;在玉米快抽穗时,用1%的波尔多液喷雾,有一定保护作用;在玉米抽穗前10天左右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喷雾,可以减轻黑粉病的再侵染。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避免偏施氮肥,灌溉要及时,特别在抽雄前后容易感病的阶段必须保证水分供应,以及彻底防治玉米螟等均可减轻黑粉病的发生。

运用农业措施和药剂处理种子、土壤等,只是停留在防治的水平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菌源的危害,而利用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抗性,培育抗病品种,推广抗病良种,才是彻底解决黑粉病的根本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