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病害发生的生态学原理

病害发生的生态学原理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疾病在动物群落中的发生是一生态学过程,取决于病原微生物和宿主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影响病原体在宿主之间传播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病害发生的生态学原理_环境微生物学(上

一、病害发生的生态学原理

自然生态系统是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自身调节和控制能力。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系统内每种生物占有特有的生态位(niche),具有独特的生理生态要求,生物之间通过营养联系构成复杂的食物网(food-web),各生物种群数量受到包括寄生和捕食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制约,既不会减少到灭绝程度,也不会无限制地增长,而是在特有的上下限幅度内维持动态平衡。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环境条件特别适宜,天敌极少甚至没有时,某些种群迅速繁殖,密度大大增加,造成猖獗。如果能引起动物疾病的病原微生物种群大量繁殖,动物病害就会发生,给动物造成危害。

能引起动物疾病的微生物有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的部分种类。致病过程有二:一是生长在动物体外的微生物产生毒素或其他有毒物质引起动物疾病,或改变了动物生活的环境,使动物不能继续生活下去。二是动物体内或表面的微生物产生毒素引起感染,造成致病条件。

在富营养化湖泊中,藻类的大量繁殖刺激异养微生物生长,进而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中需氧的动物如鱼、虾缺氧而出现有病症状甚至死亡。有的藻类如有些微囊藻能产生藻毒素,毒害水生动物。某些微生物对硫的氧化所产生的硫酸会使动物致病甚至死亡,沉积物中反硫化细菌代谢产生的硫化氢会使栖居的动物中毒,有些微生物产生有机毒素随食物被动物吞食,引起敏感动物致病死亡,某些情况下,有的毒素还可在食物网中浓缩,使高营养级的动物致病。

生活在动物体内或体表的感染性病原微生物或寄生微生物,有的能产生可损害动物组织的酶,如透明质酸酶能分解联系细胞的透明质酸,凝固酶使动物细胞黏着凝聚;有的具有侵袭力,可在动物细胞中繁殖;有的甚至是专性寄生的。侵入细胞内的微生物干扰动物细胞的正常功能,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导致宿主动物细胞的渗漏,从而致病。

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方式一般有接触传播、水传播、空气传播和食品传播,也可通过媒介传播。感染微生物一般通过破损的皮肤,正常的开口如呼吸道、胃肠道和生殖道侵入宿主动物。有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特殊环境下能成为机会致病菌。侵入的病原微生物还受到各种环境因子(如pH值)、动物体免疫系统、以及土著微生物拮抗作用等的制约。

总之,疾病在动物群落中的发生是一生态学过程,取决于病原微生物和宿主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影响病原体在宿主之间传播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