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战略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战略

时间:2022-03-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地方化经济指的是一定区域某产业总产出增加而引起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城市化经济指的是经济活动集中于城市地区引起的成本节约。城市化经济主要是从生产成本节约的方面增进聚集经济效益的。因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城市系统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首先为城市创造充分开放的环境。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战略_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卷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战略

罗 勇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特征

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对于其他的区域组成单元,具有自己较为鲜明的特点,这是由城市经济和经济空间组织结构的特征所决定的。

(一)聚集性的问题

聚集经济不仅影响城市空间的形成,还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特征。人口和经济活动在空间聚集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获得聚集经济利益。蔡考箴(1998)曾把聚集经济分为两种类型,即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地方化经济指的是一定区域某产业总产出增加而引起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城市化经济指的是经济活动集中于城市地区引起的成本节约。地方化经济直接推动总产出的增加,促进物质生产规模的扩张,其不良的外部性结果是物质资源耗费大幅度增加,污染大幅度增加,生态环境损害越来越严重,引发可持续发展问题。城市化经济主要是从生产成本节约的方面增进聚集经济效益的。如果人们适可而止于成本节约层面上,充分享受成本降低的聚集利益和乐趣,则相应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会愈来愈严重。然而,现实中人们据此不断地追求生产利润的最大化,于是聚集和成本节约也变成了实现生产规模更大扩张的工具,进一步加重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严重程度。

(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问题

城市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相对于外围区和边缘区(在城市与乡村相联结的部位出现了一个城乡因素彼此相互交融、相互冲突的中间地带,郝寿义和安虎森,2004)而言,城市经济的产业结构总体水平或主导产业明显地处于较高的层次,这种情况始终伴随着城市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工业化进程初期,乡村经济结构基本上以农业为主,城市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特别是重工业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种城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出现严重问题的一个直接原因。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交通和信息条件的进步,城市中传统工业的主导地位逐渐让位于第三产业和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许多大城市制定了推进金融业、房地产业和信息产业等为主导的产业高级化政策,传统工业出现陆续迁出城市中心地域的趋势,剩下的主要是电子计算机和生物制药等高技术产业。此时的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阶段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变得复杂了,不能轻易地得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取得进展的简单结论,而应该综合地考量城市发展对整个城市区域(包括外围区和边缘区)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影响。如果高物质消耗和高污染的传统产业随着城市产业高级化过程而在空间上转移到城市边缘区或外围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只是空间上发生了转移,并未获得真正解决。

尽管如此,城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仍然是城市发展乃至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优化走向。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结构内涵,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密切的关联,同时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结构基础。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城市,如纽约、巴黎和东京等,20世纪90年代时第三产业在城市经济中所占比重已分别达到80%、72.7%和72.5%。相比之下,北京和上海在同时期的第二产业比重仍然较高,分别为48%和59.6%,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5.8%和37.9%。这种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滞后不利于城市经济的均衡发展,影响到城市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也必然加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三)开放性的问题

城市是一个自我循环的体系。从生态学的角度,城市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和自我稳定的系统,需要不断地从系统外输入能量和物质,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各方面;从城市系统外输入的能量和物质所生产的产品(包括能源和物质之总和),也只有一部分供城市内部消费使用,相当比重的部分需要向系统外界输出。另外,城市系统内缺乏分解者,也缺乏足够的分解空间,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大量废物难以在系统内分解和容纳,要输送出去。因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城市系统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城市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纵向上,城市要依赖农业的剩余而维持生存,农产品是城市生产的重要原材料来源,乡村地区还是城市产品的重要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原来城市中的产业转移到城乡边缘区和乡村地区,生产活动与销售、管理活动在空间上虽然出现了分离,但现代产业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强化了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使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更加相互依赖。这种经济依赖性也必然反映在城市与乡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依赖性上。在横向上,城市对其他城市和区域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城市与其乡村之间的开放与联系所形成的是纵向的空间分工,城市的空间分工结构和层次总是高于所对应的乡村地区,故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总是先于乡村而出现和发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应优先于乡村地区。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开放与联系所形成的是横向的空间分工,体现为依经济发展水平而排定的城市等级体系。等级层次较低的城市在发展进程中,客观上必然要被动地接受较高等级层次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转移影响,因而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联系中可能处于较为被动和不利的地位。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一)充分开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而进行的复杂的经济社会过程。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本质上是开放的,开放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才有现实意义。任何系统要想求得发展,从无序演化为有序,从低级的有序发展为高级的有序,必须首先使系统开放。“华盛顿共识”的核心内容也是这样一种观点:开放和自由化将导致增长。

封闭和孤立只会造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趋于僵化和混乱,沦入低水平的循环而不能自拔,进而演变成一个“死”系统。可持续发展系统开放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因此,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首先为城市创造充分开放的环境。外界的物质和能量的大量输入和交换,是促使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的必要条件。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开放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对外开放,还要对内开放。对外开放是指区域和城市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对内开放是指城市内部各部分和各子系统之间的沟通与和谐。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开放主要包括:一是相对稀缺资源的互通有无;二是合适技术的交流与交易;三是适应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产业转移;四是“双赢”发展理论、经验、方法和教训的借鉴;五是城市要素市场的开放与统一;六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协调与管理,等等。

(二)创建动态稳定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

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表明,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具有动态稳定的结构特征。普利高津认为,类似的结构只有在系统保持“远离平衡”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或者说,要想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形成,必须设法以开放来驱动系统跃出平衡态,进入到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如果不跃出平衡状态,势必陷入一种低效率和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陷阱”局面,缺乏高效的经济与环境“双赢”发展活力,这样的可持续发展不是我们所追求的。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要在非平衡状态下保持稳定有序,形成一种动态稳定的生命活力,必须摆脱僵化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思维和模式:一是解放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和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改革创新,不断破除旧的平衡态,积极创造新的非平衡环境和制度框架,努力促进城市动态平衡式发展水平的提高。二是推进城市的开放与经济自由化,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统一高效的区域大市场体系。地方保护和自我封闭是束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桎梏,要清除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意识和小农经济观念,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非平衡态演化。

(三)注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非线性特征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处于平衡区或近平衡区时,系统结构保持不变,具有近似于线性的关系,基本上表现为量的稳定发展,难以出现质的变化,是一种较低级、单一和程式化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应于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比较高级和更具有本质意义的战略思维

1.非线性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不是唯一的,但各种不同途径的可持续发展之本质却基本一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可能有快、有慢,一些领域或部门快、一些领域或部门慢,这都属于正常。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讲求科学的发展节奏,讲求领域和阶段的可替换性,追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之品质。

2.从资源持续使用的角度考察,在远离平衡态时,城市资源的耗减也呈非线性的特征。城市资源的耗减速度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城市资源的耗减方式不是简单地要求每一种资源都可持续地使用,城市资源可持续发展也不是每一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充分考虑资源的流动性、交换性和可替代性。城市资源利用的非线性特征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非线性作用使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内部产生相干效应,增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的相互制约与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的独立性消失,线性叠加失效,催生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自组织结构及自我完善

4.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城市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到达某一临界点而出现失稳。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只有及时与外界发生资源环境的交流与交换,即系统发生非线性的分支和分叉演化,才能形成新的动态稳定结构。这种临界效应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重要内在机制。

充分发挥非线性机制的作用,应该重点做好下列几方面工作:一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要统筹规划、合理运筹和科学决策。应该通过系统分析方法,运用系统工程技术,从多种非线性关系和约束条件中求得最优解。努力做到合理配置资源,制定可行目标,协调各种比例关系,综合考量各种相关因素。二是注重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的调控。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未经实施和实践检验之前,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备性,应该及时反馈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和问题,随时进行调节和完善,保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三是加强城市与区域之间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之间的深层关联与调节,形成一种互相促进、互相竞争、互相制约、彼此协调,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活泼局面。联系和互动加强了,系统的机制就会得到完善,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就会增强。

(四)强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关键战略契机的把握

城市可持续发展具备了形成有序结构的客观条件后,捕捉战略实施的关键契机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关键契机能使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某个变量或某种行为偏离平衡值,促使系统离开原来的状态或轨道,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跨越

1.要善于捕捉和掌握能够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契机,注重“关键时刻”和转折点。例如,一个重要信息的获得、一项技术革新的成功、一个重要社会政治经济事件等,都有可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或者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转折产生关键作用。要研究和把握关键契机发生的客观规律,利用关键契机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状态的杠杆,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2.积极地为关键契机的到来创造条件。要通过开放和改革,打破旧的体制和结构,激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非平衡状态,增大正反馈,减弱负反馈,为适时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和时机。当城市可持续发展处于关键的转折点和临界点时,要善于因势利导,及时控制参量的变化,使城市可持续发展通过关键契机实现跃迁,朝着跨越的方向发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转变。

3.要注意对关键契机作用过程的监控。某些关键契机可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产生一定的冲击,包括系统的暂时失稳、各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短期尖锐等,对此应该正确认识、认真对待和恰当处理。同时,要注意区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暂时“契机”与“先污染,后治理”的本质区别,不能使短期和暂时性的关键契机蜕变为长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结局。

(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自组织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有序结构形成的内在动力是系统的协同作用,其要求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行为能够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和联合作用,并且作用效果要超越各子系统自身所具有的单独作用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协同蕴涵的意义并非是各子系统整齐划一地同时达到的完美状态,某个时期或阶段的局部非协调可能并不妨碍系统在整体上的协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战略所追求的是系统在整体上的可持续发展效益最优,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应有作用的决定性条件。协同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复杂化、高级化和自动化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决定性机制。

由协同作用所激发的系统的自组织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协同作用的核心。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自组织的理想状态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能够自动地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形成城市发展的结构或功能。这种自组织能力具有内在性和自生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一项核心内容。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自组织能力主要包括:

1.城市发展的现代化管理。城市发展的现代化管理以综合发挥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目标,强调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非政府机构之间、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协调。现代化意义上的城市管理不是仅仅追求政府和社会各部门自身工作的最优,而是追求政府和社会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的最优。如果政府、企业和社会三项职能交织在一起,将影响非平衡态有序结构的形成;政府的部分职能应该转向市场化和社会化,城市管理要提倡公众参与,以增加城市系统的非平衡力量;政府在管理中要注重监督组织功能,控制和引导序变量,以利于提高系统效率和动态有序结构的形成。

2.工商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城市工商企业应该在企业发展战略上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协同。为此,城市企业的发展要实现二个根本战略转变:第一是经营思想的转变,要从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背离的经营观念向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经营观念转变;第二是资源消耗和污染控制方式的转变,应该以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工艺和生命周期管理为主要内容,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资源密集型的生产消耗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消耗方式转变,从传统末端污染治理和浓度控制向以预防为主的生产全过程控制和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相结合转变。

为推进城市工商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指导思想、发展规划、管理体制、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一是广泛开展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技能教育,这是实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二是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到企业发展目标和规划之中,自觉地在企业的成本—效益核算中考虑资源环境的价值;三是大力加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四是与新型的环境管理相结合,尤其是要重视国际环境质量标准认证ISO14000带来的机会;五是推进绿色产品和市场的开发,通过增大绿色社会需求,走以绿色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六是鼓励城市企业积极参与和支持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综合效益。

3.城市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城市应该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建立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流动的新体系,使多个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通过系统的耦合和物质、能量的多级利用,实现高效的产出和资源环境的持续利用。生态型产业结构的理论基础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西方兴起的产业生态学理论,其显著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消耗、高利用和废物的低排放,是高效经济过程与和谐生态过程的结合,具有网络型和进化型的特点,可以更好地解决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由此而进行的产业结构生态化实践也成为全球性产业大转型中的一种表现。

构建城市生态型产业结构要求下列重要条件:一是城市生态型产业结构的发展需要城市生态型消费结构、生态型经济结构和生态型社会结构的配合。二是绿色技术研发。对绿色技术的界定已经从产品的制造过程扩展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绿色技术的研发(R&D)从关注产品生命周期的某一阶段转变为关注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并且关注各不同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之间的相互关联。应该大力提倡使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包含着资源环境价值的总成本最小化的绿色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三是推进清洁生产。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四是开发绿色产品。产品的绿色特点应贯穿于产品的设计、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销售运输、消费使用、回收再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等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绿色产品必须能够比一般同类产品更加符合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要求。五是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是产业结构生态化的重要实践形式。

4.公众的理解和参与。公众参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社会基础和根本性的社会资源,公众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决定着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进程。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满足广大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各种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人始终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指向和依靠力量。提倡公众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参与,转变公众在个人事务和公共事务中各种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行为模式,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用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念和科技知识去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行为能力,实现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正向参与。

5.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力培训。要提高城市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水平,加强他们在各自领域中处理与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的能力,造就有利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和干部资源。

参考文献

1.国家计委等:《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

2.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3.罗勇:《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4.潘家华:《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5.陈佳贵等:《中国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6.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原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