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目前有哪些抗旱育种与保育技术

目前有哪些抗旱育种与保育技术

时间:2022-11-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抗旱育种保育技术主要有垄沟播种、提墒播种、抢墒播种、坐水播种、育苗移栽、贮水营养载体播种和洞灌抗旱保苗法。试验示范表明,坐水播种具有抗御干旱、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促进作物早熟的特点,能达到苗齐、苗壮的目的,保苗率达95%以上。另外,抗旱播种保苗还应注意精选良种,做好种子发芽试验,结合种子包衣、浸种、催芽等措施,确保播种质量,争取苗齐、苗全、苗壮。

88.目前有哪些抗旱育种与保育技术?

目前抗旱育种保育技术主要有垄沟播种、提墒播种、抢墒播种、坐水播种、育苗移栽、贮水营养载体播种和洞灌抗旱保苗法。

(1)垄沟播种 地面形成垄状地形,作物前期生长在垄沟里,干旱季节少量降水即可汇集沟中供幼苗利用。以后通过逐次中耕培土,到雨季来临前变沟为垄,作物生长在垄上,既可排水防涝,又可防止倒伏。

(2)提墒播种 播前播后镇压可以起到改善土壤结构、调控土壤水分的作用。由于镇压创造了上松下实的耕层结构,在春季干旱多风条件下,能够抑制气态水的蒸发损失,同时可以调动耕层以下的水分不断向上运移,因而具有提墒保墒作用,有利于作物抗旱增产。

(3)抢墒播种 即在农作物适宜的正常播期之前,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早播。由于春天风大干燥,土壤失水较快,提早播种,使种子在下种层土壤未被吹干前完成发芽、出苗,可提早成株覆盖地面,减弱地面风蚀和太阳照射,减少土壤水分散失。

(4)坐水播种 坐水播种技术适宜在任何由于春旱严重,造成无法按时播种,或由于土壤墒情差,作物出苗率低,从而影响全年产量的地区。所谓坐水,即在每个种子坑中注水,以满足种子发芽需要。采用坐水播种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首先,应该优先选择离水源较近的地块,后选择离水源较远的地块;优先选择较肥沃的地块,后选择肥力较差的地块;尽量选择玉米、甘薯等适合穴播的高产作物。其次,为了节水,应尽量采取穴播方式,坐水的水量要充足,以玉米为例,每穴注入1升水可以维持40~45天不被旱死。再次,应该注意操作的程序,按挖坑或开沟、坐水、播种、盖土的次序进行。盖土应该湿土在下、干土在上,防止和泥成坯。最后,坐水播种的地块必须精耕细作,施足肥料,以充分发挥该技术的增产潜力。试验示范表明,坐水播种具有抗御干旱、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促进作物早熟的特点,能达到苗齐、苗壮的目的,保苗率达95%以上。

(5)育苗移栽 在水源紧缺、播种期出现严重旱灾条件下,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可以建立苗床,进行育苗准备,待下过透雨以后实行趁雨移栽。育苗移栽的优点:一是因在苗床上覆盖塑料薄膜,提高地温,使春播作物比露地直播的播种期提早10天左右,加上用营养钵育苗和精心管理,可培养壮苗;二是苗床面积小,育苗期用水量少;三是移栽时间比较灵活,可根据降水情况适当调整;四是成熟期提早,比直播增产。有的作物如玉米移栽后,表现出茎秆矮壮、根茎发达特征,利于抗旱、抗涝、抗倒伏。

(6)贮水营养载体播种 采用秸秆模塑方法合成,饱和持水量可达400%以上,且能长时间浸水不散,具有较高强度。抗旱播种时,可先把种子播入载体,载体吸水,种子萌发后一同播入大田,这时种子利用载体中的水分,已形成一定量的根系,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能在低含水量土壤中维持生活,一旦遇雨,幼苗便会迅速生长。同时,载体播种采用稀穴密株种植方式,每个载体可供3~5株作物萌发出苗,加大穴间距,为以后抗旱补水灌溉创造条件。

(7)洞灌抗旱保苗法 在春季作物出苗后,如遇较长时期干旱,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则应进行人工洞灌法抗旱保苗。具体做法是:在幼苗根部附近用直径2~3厘米的尖头木棒,由地面斜向根部插一个20~30厘米深的洞穴,然后在洞内灌水1~2升。待水渗入后,用干土将洞口封闭,以减少蒸发。此法可以缓和旱情,使作物度过旱期,免于失收。

另外,抗旱播种保苗还应注意精选良种,做好种子发芽试验,结合种子包衣、浸种、催芽等措施,确保播种质量,争取苗齐、苗全、苗壮。还应配合采取其他蓄水保墒耕作措施,如秋深耕、耙耪、中耕除草以及地膜和秸秆覆盖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