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时间:2022-11-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感染晚疫病的薯块在贮藏期间普遍会发生腐烂。防治晚疫病,首先要选择抗病品种,其次要在播前严格淘汰病薯。避免将马铃薯种植在过湿的土壤中,不要过度灌溉。防治方法 在种薯繁育时淘汰病株,筛选健康植株来防治卷叶病毒,选用脱毒种薯,种植抗卷叶病毒的品种可有效防治该病毒,及时灭蚜防病。症状 马铃薯Y病毒症状随着病毒株系、马铃薯品种、环境条件有很大变化。马铃薯A病毒的许多方面类似

第五节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方法

(一)晚疫病

1.症状

在叶片上出现的病斑像被开水浸泡过,几天内叶片坏死,干燥时变成褐色,潮湿时变成黑色。在阴湿条件下,叶背面可看到白霉似的孢子囊枝。通常在叶片病斑的周围形成淡黄色的退绿边缘,病斑在茎上或叶柄上呈黑色或褐色,茎上病斑很脆弱,茎秆经常从病斑处折断,有时带病斑的茎秆会发生萎蔫。

晚疫病最适宜的发生条件是温度10~25℃,田间有较大的露水或降雨。通过雨水从茎、叶上淋洗到土壤里的分生孢子会感染块茎,被感染的块茎有褐色的表皮脱色。将块茎切开后,可看到褐色的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的分界线不明显。感染晚疫病的薯块在贮藏期间普遍会发生腐烂。

2.防治方法

晚疫病的最初传播来源是邻近的带病的种薯。防治晚疫病,首先要选择抗病品种,其次要在播前严格淘汰病薯。田间一旦发生晚疫病感染,一般很难控制,因此必须在晚疫病没有发生前进行药剂防治,即当日平均气温在10~25℃之间,下雨或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0%达8小时以上的情况出现4~5天后喷洒药剂进行防治。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75~225克,兑水后进行叶面喷洒防治。田间发现晚疫病病株后,立即拔病株,并用70%安泰生每亩200克或64%福乐尔170~200克兑水30千克;银法利75毫升/亩加水30千克;施蓝得125~188克/亩,稀释600~800倍液;50%甲霜铜或0.2%硫酸铜稀释500倍,每亩用药液30千克喷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兑水进行叶面喷施。如果一次病害未得到控制,则需要进行多次喷施,时间间隔为7~10天。

(二)早疫病

1.症状

叶片上形成褐色、角状的具有明显同心轮纹形状的坏死斑块,较少扩散到茎上。因受较大的叶脉限制,病斑很少是圆形的。病斑通常在花期前后首先从底部叶片形成,到植株成熟时病斑明显增加并会引起枯黄、落叶或早死。腐烂的块茎颜色黑暗,干燥似皮革状。

2.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一般晚熟品种较抗早疫病。增施有机肥,推广配方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在生长季节提供植株健康生长的条件,尤其是适时灌溉和追肥。当早疫病较为严重时可用70%安泰生每亩200克或64%福乐尔170~200克兑水30千克;50%甲霜铜或0.2%硫酸铜稀释500倍,每亩用药液30千克;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防;还可选用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防。如果一次未能控制,则需要进行多次喷施,间隔10天左右。

(三)粉痂病

1.症状

主要危害块茎及根部,有时茎也可染病。块茎染病,初在表皮上见针头大的褐色小斑,外围有半透明的晕环,小斑逐渐隆起、膨大,成为直径3~5毫米不等的“疱斑”,其表皮尚未破裂。后随病情的发展,“疱斑”表皮破裂、反卷,皮下组织呈橘红色,散出大量深褐色粉状物,“疱斑”下陷呈火山口状,外围有木栓质晕环。根部染病,于根的一侧长出豆粒大小单生或聚生的瘤状物。

2.防治方法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对病区种薯严加封锁,禁止外调。

(2)病区实行5年以上轮作。

(3)选留无病种薯,把好收获、贮藏、播种关。淘汰病薯,必要时可用2%盐酸溶液或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5分钟,或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将种薯浸湿,再用塑料布盖严闷2小时,晾干播种。

(4)增施基肥或磷钾肥,多施草木灰,加强田间管理,提倡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防治病菌传播蔓延。

(四)干腐病

1.症状

约贮藏一个月后,块茎伤口出现圆形下陷小褐斑,逐渐扩大加深,薯皮皱缩,有时产生同心轮纹,使病薯空心。菌丝体紧密交织在一起,产生大量蓝色或红色孢子堆。切开病薯可见浅褐色或暗褐色的腐败薯肉,空腔生满菌丝体,干燥条件下病薯呈硬质粉团,潮湿条件下发生软腐。

2.防治方法

(1)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

(2)在收获时尽量避免碰伤薯块。

(3)收获薯块充分晾干,严格淘汰病、烂和机械损伤的薯块后再入窖贮藏。

(4)入窖前进行消毒,首先铲掉窖内表土熏蒸,每立方米用30克硫磺或喷福尔马林水溶液(每千克水加12克福尔马林)或撒生石灰

(5)贮藏期间多通风,窖内温度保持在1~4℃为宜。

(五)黑胫病和软腐病

由欧文氏杆菌引起的马铃薯病害,在植株上发生为黑胫病,

在块茎上发生为软腐病。

1.症状

当湿度过大时,黑胫病可以在任何发育阶段发生。黑色黏性病斑通常是从发软、腐烂的母薯开始并沿茎秆向上扩展。新的薯块有时在顶部末端腐烂。幼小植株通常矮化和直立。出现叶片变黄和小叶向上卷曲,通常紧接着是枯萎和死亡。当块茎表面潮湿时,软腐细菌可感染皮孔,引起环形凹陷,在块茎运输和贮藏时,腐烂从这里迅速传播开来。在田间或贮藏期间,软腐通常发生在块茎机械损伤或者由病虫害引起的损坏之后,感染组织变湿和乳化至变黑和软化,而且很容易与健康组织分离开来。

2.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采用单株选种、芽栽、整薯播种、切脐部检查,切刀用75%的酒精消毒。避免将马铃薯种植在过湿的土壤中,不要过度灌溉。成熟后尽量小心地收获块茎,避免在阳光下暴晒。块茎在贮藏或运输前必须风干。某些品种的抗性要较其他品种高一些,目前还没有发现能有效防治黑胫病和软腐病的化学药剂。

(六)环腐病

1.症状

往往在中后期发生并伴有萎蔫(通常只是一个植株上的某些茎枯萎),底部的叶片变得松弛,主脉之间出现淡黄色,叶缘向上卷曲,并随即死亡。茎和块茎横切面出现棕色维管束,一旦挤压会有细菌性脓液渗出。块茎维管束大部分腐烂并变成红色、黄色、黑色或红棕色。环腐病是一种主要靠种薯传播的病害,它存活在一些自生的马铃薯植株中,细菌不能在土壤中存活,但能被携带在工具、机械、包装箱或袋上。

2.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推广整薯播种,采用实生苗、芽栽繁殖无病品种,播种时选用健薯,淘汰病薯。切种时切刀消毒,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处理。入窖前对旧窖消毒处理,贮藏薯块捡除病薯。贮藏量不超过窖内空间的1/3,冬前注意开窖散热,冬后注意防寒保湿,贮藏一个月后应及时检查翻窖,剔除病烂薯块。

(七)病毒病

1.卷叶病

(1)症状 初期症状在流行季节由蚜虫传播感染造成,上部叶片卷曲,尤其是小叶的基部,这些叶片趋向于直立并且一般为淡黄色。对许多品种而言,它们的颜色可以是紫色、粉色或红色。后期感染一般症状不明显,高度感染品种的块茎薯肉中有明显的坏死组织。次生症状(从被感染的块茎长成的植株)也称继发症状,是基部叶片卷曲、矮化、垂直生长及上部叶片发白、卷曲的叶片变硬并革质化,有时背面呈紫色。

(2)防治方法 在种薯繁育时淘汰病株,筛选健康植株来防治卷叶病毒,选用脱毒种薯,种植抗卷叶病毒的品种可有效防治该病毒,及时灭蚜防病。

2.Y病毒和A病毒

(1)症状 马铃薯Y病毒症状随着病毒株系、马铃薯品种、环境条件有很大变化。脉缩、叶片卷曲、小叶叶缘向下翻、矮化、小叶叶脉坏死、坏死斑点、叶片坏死和茎上出现条纹都是典型的症状。不太敏感品种的反应只是发生轻微的花叶,或者不表现出症状。马铃薯A病毒的许多方面类似于马铃薯Y病毒,它在某些品种中出现时,一般比马铃薯Y病毒轻,马铃薯A病毒引起花叶,同时也发生脉缩和卷曲,叶片能出现闪光。马铃薯A病毒症状通常较轻,但不易与Y病毒的症状区分开来。

(2)防治方法 马铃薯Y病毒和A病毒可通过无性选择和在种薯繁育过程中淘汰病株来防治。选用脱毒种薯和抗性品种对防治该病也非常有效。

3.花叶病

马铃薯叶片的花叶症状可能由多种病毒引起。病毒可单独作用或共同作用产生症状。这些病毒是X病毒、S病毒、M病毒以及马铃薯Y病毒和马铃薯A病毒。

(1)症状 X病毒通过带病种薯或接触传染(不通过蚜虫),通常引起花叶症状。某些品种可能感染轻微且潜伏起来,有的病毒株系能引起皱缩,某些品种对特定的病毒株系过敏,反应为顶部坏死。S病毒很普遍,植株感染后有轻微的症状,它通过感病块茎或接触传播,有些株系通过蚜虫传播。感染通常是潜伏的,尽管有些品种再现出轻微的花叶或轻微的脉带,少数易感品种反映出严重的青铜斑驳、坏死、甚至落叶。M病毒没有Y病毒、X病毒或S病毒普遍,它通过感病块茎、接触或蚜虫传播,虽然在一些品种上表现出轻微花叶或重花叶以及叶皱缩,但在某些品种上它通常是潜伏的,在特定的环境下,易感品种的叶柄和叶脉上有坏死斑点出现。

(2)防治方法 在种薯繁育过程中,通过无性筛选和使用脱毒种薯可以防治X病毒、S病毒和M病毒病害的发生。当有明显的症状出现时,淘汰病株是很有用的,抗病品种对X病毒很有效。

4.印花和奥古巴病

这些病害主要发生在冷凉的条件下,与致病病毒和品种有关。

(1)症状 相似的症状可能是由几种不同的病毒引起的,包括苜蓿花叶病毒(AMV)、奥古巴花叶病毒(PAMV)、烟草环斑病毒(TRSV)、黑环斑病毒(PBRSV)和番茄黑环病毒(TBRV)。症状为叶片上有点状、斑块状、斑驳状鲜黄色的斑块或者叶脉周围黄化。在某些情况下,小叶可能完全发黄。

(2)防治方法 在种薯生产过程中淘汰病株和使用农药消灭病毒的传媒。蚜虫传播苜蓿花叶病毒和奥古巴花叶病毒,线虫传播烟草环斑病毒和番茄黑环病毒。

二、生理性病害防治方法

马铃薯生理病害是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应生长发育而产生的危害,主要有缺素症、不良气候危害等。

(一)缺素症

由于马铃薯是高产作物,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矿质营养不可缺少,如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锰、锌、硼、硅、铁、铜、钠、氯等,除碳、氢、氧是从大气和水中得到外,其余都从土壤中吸收。这些矿质元素或是植物体的组成部分,或是植物体内生理功能调节物质的组成元素。在植株生长过程中缺乏某一元素,植株都会造成生理失调而呈现症状,导致减产。

1.缺氮

(1)症状 缺氮可导致植株生长变缓,茎秆细弱。叶片从基部叶开始褪绿变黄并向上部生长活跃部分发展。顶部生长的幼嫩小叶发黄说明已严重缺乏氮素。缺氮导致地下根系发育不良、块茎数量和质量都下降,造成减产。

(2)防治方法 底肥增施有机肥,用氮肥作种肥和追肥。

2.缺磷

(1)症状 磷素是植物体内能量转化重要媒介三磷酸腺苷的重要组成成分。缺磷植株生长初期缓慢、矮小,分枝减少,叶柄和叶片向上直立。叶片变得狭小细长,叶缘上卷,叶色暗绿无光泽。缺磷首先从基部小叶叶尖褪绿变褐,渐发展至全叶。根系和匍匐茎数量减少,块茎内可产生锈褐疮痕,不易煮熟。

(2)防治方法 采取措施为在种肥和底肥中增加磷素肥料。

3.缺钾

(1)症状 缺钾可使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植株呈丛生状,小叶叶尖萎缩,叶片向下卷曲,叶片褪绿变黄,直至叶色变成古铜色。叶片暗绿是缺钾的典型症状。缺钾植株根系发育不良,块茎变小,或有空心,薯肉发灰且淀粉含量下降。

(2)防治方法 可以用含钾复合肥作为种肥。在生育期间追施0.3%磷酸二氢钾液体肥。

4.缺微量元素

(1)症状 微量元素有的是马铃薯植株组织器官中的组成元素,如镁是叶绿素中叶啉环的中心离子,缺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导致基部小叶边缘变黄,并向叶肉发展,严重时叶片由黄变褐并使叶片变厚而脆,直至枯萎脱落;钙是果胶钙的组成成分,对细胞壁的形成和细胞间胶合有重要作用,缺钙会导致髓部细胞崩溃坏死,块茎发生空心和变黑,种薯在发芽时因钙离子不易转移的特性,造成芽尖坏死;硼、锌、钼、锰、铜有的是某些酶的成分,有的是活化剂。

(2)防治方法 一般除贫瘠的沙质土或酸性土壤中易缺以上元素,大部分土壤中都不缺。用有机肥做底肥可解决微量元素缺乏的问题。

(二)不良气候造成的生理病害

1.低温冷害

症状马铃薯出苗后如遇0℃或0℃以下低温,幼苗受冷或冻害,幼叶萎蔫变褐,低温过后叶原基可能受到伤害,但不是真正的受冻组织。受此伤害后,叶片的形态可能会变得卷曲,有黄色的斑块或局部病斑,或者含有一些小空洞。秋季早霜来时受冻害的叶片变褐,当潮湿时变黑,可使植株茎叶提前枯死,块茎不能充分膨大,造成减产。在贮藏过程中,如急剧降温或出现0℃以下低温,块茎的维管束环变褐,薯肉变黑,易感染杂菌。

受冻的块茎在解冻时软化成海绵状,有水液从受伤处和芽眼处渗出。横切块茎变成粉红色,然后转变成黑色,并腐烂。受冻块茎干燥时坚硬并发生白垩化。加长低温贮藏,稍高于冰点,可使马铃薯烹煮时变甜。许多品种在低温贮藏后,保持一定的糖分,当炸制时颜色变成暗褐色。其他类型的伤害包括:组织——烟灰色至黑色;维管束——灰色至黑色,有时针点状黑块遍布块茎,但维管束更为严重及完全的坏死。受冻害的块茎在温度变暖时通常会发生软腐。

防治方法在轻霜来时提前熏烟防霜,贮藏窖内温度保持2~5℃。不要使用受过低温危害的块茎作种薯。

2.土壤湿度

(1)症状 在块茎膨大期间肥水过多,使块茎急剧增大,大量吸收水分,淀粉转化为糖,造成块茎空心。膨大前期土壤干旱,后期突然浇水或降雨,也容易引起空心。

(2)预防 主要是块茎膨大期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并要合理密植、增施钾肥、注意培土。

3.淀粉溢出与块茎裂

(1)症状 块茎在迅速生长阶段,受旱未能及时灌水和及时追肥,或长期处于高温高湿和高温干旱条件下,块茎的淀粉向表皮溢出,出现“白点”或“疙瘩”或薯皮溃疡;有的由于内部压力超过表皮的承受能力而产生了裂缝,随着块茎的膨大,裂缝逐渐加宽。有时裂缝逐渐“长平”,收获时只见到“痕迹”。其原因主要是,土壤忽干忽湿,块茎在干旱时形成周皮,膨大速度慢,潮湿时植株吸水多,块茎膨大快而使周皮破裂。此外,膨大期土壤肥水偏大,也易引起薯块外皮产生裂痕。

(2)预防 主要是增施有机肥,保证土壤始终肥力均匀,同时要适时浇水,在块茎膨大期保证土壤有适度的含水量,避免土壤干旱,还要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气性。一般可采取高畦栽培,深挖边沟,水沟深度需在50厘米以上,做到沟沟相通,遇雨能迅速排除田间积水,同时要防除田间杂草,雨季来临前经常进行清沟防积水。

三、虫害防治方法

(一)桃蚜

蚜虫可在许多不同的作物上发生。有翅蚜可以传播病毒病,无翅蚜一般在植株幼嫩部分和叶片的背面吸食寄主的汁液使植株变弱,含糖分泌物有利于真菌在叶片上的生长,蚜虫在植株间移动能传播病毒。

危害马铃薯并传播病毒病的蚜虫主要是桃蚜,它们有时也危害贮藏期间块茎的幼芽从而将病毒传给种薯。虫卵可以越冬,有翅蚜虫能随风迁移较远的距离进行异地传病。

防治方法利用蚜虫的天敌是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如瓢虫、食蚜蝇、草蛉等天敌。药剂防治应注意尽量避免杀伤天敌。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挫蚜稀释3000~4000倍液、吡蚜啉每亩20克兑水30千克、2.5%碧宝每亩20~30毫升稀释1000倍液、2.5%功夫乳油每亩20毫升稀释3000倍液,任选一种均匀喷雾。

(二)地下害虫

1.地老虎

地老虎是几种夜蛾的幼虫,能咬断幼小植株的茎,白天潜伏在植株的基部,靠近地表的块茎偶尔也会被侵害。

防治方法田间局部发生时,可以集中施用杀虫剂,如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来福灵乳油2000倍液喷施防治1~3龄幼虫非常有效。对3龄以上的幼虫或成虫可在黄昏时用糠、糖、水和杀虫剂配制的毒饵放在植株的基部进行诱杀。

2.金针虫

金针虫是温带地区常见的害虫,胸部长有小足、细小,幼虫生活在地下,常把块茎钻成较细的深孔。

防治方法金针虫以不同作物的根系为食,特别是牧草植物。因此,在牧草区种植马铃薯以前必须通过适当的翻耕和轮作以减少土壤中的金针虫数量。在金针虫危害严重时,每亩可用50%辛硫磷乳油200~250毫升加适量水稀释与25~30千克细干土拌匀,播种时撒施在种薯旁边。

3.蛴螬

蛴螬是一些相对大的甲虫的幼虫,它们有健壮而蜷曲的身体且胸部长有小足,其危害是使地下块茎形成较大的空洞或浅坑。

防治方法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0~250毫升加适量水稀释与25~30千克细干土拌匀,播种时撒施在种薯旁边。深耕后日晒和霜冻以及鸟类捕食也可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对地下害虫还可以在播种前结合耕翻施药防治:每亩用40%甲基异硫磷或50%辛硫磷250毫升加水稀释10倍与40千克细干土拌匀,堆闷30分钟后撒施翻入土中;或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2千克,拌在50千克细土或沙里,于伏、秋耕时或播前施入犁沟内,打耱或播种覆土,还可用深翻土壤、精细耕作、轮作倒茬、施用腐熟的农家肥等措施防治。

(三)二十八星瓢虫

成虫体色土黄色,每个翅鞘上长有14个黑圆点,两翅鞘共有28个,所以称二十八星瓢虫。成虫于5月间出现,寿命较长。幼虫于6月间孵化,初孵化为黄白色,肚大头小,各节生有长的带刺毛锥,很少活动,伏于叶面取食。成虫和幼虫都取食马铃薯叶肉,由于不食叶表皮,所以常将叶片咬成筛孔状。

防治方法在虫害发生期间用来福灵、敌杀死、杀灭菊酯等任一种药品喷雾防治。

(四)潜叶蝇

潜叶蝇能侵害许多作物,在过度使用杀虫剂毁灭了它们天敌的地区,潜叶绳是一种严重的马铃薯害虫。这种蝇体形小,幼虫在叶片内钻很多隧道,导致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潜叶蝇有较多的自然天敌,应保护天敌。潜叶蝇成虫可以用黏性黄色诱捕物诱捕,必须控制植株在开花前受害程度小于1/3。对成虫应当使用特别有效的药剂。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斑潜净是一种很有效的药剂,每亩25~60毫升,稀释1000~2000倍。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喷防,忌在晴天中午施药。施药间隔5~7天,连续用药3~5次。

(五)芫菁

有小黑芫菁、中华芫菁、红斑芫菁、豆芫菁等,均属鞘翅目芫菁科,体长8~22毫米不等,主要危害马铃薯、豆类及蔬菜。在马铃薯叶上群集危害,每株有数十至近百头,将叶片吃成网状。成虫白天活动,活泼善爬,可短距离飞翔,受惊时迅速散开或坠落地面。

防治方法秋冬深翻土地,能使越冬蛹暴露于土表冻死或被天敌吃掉,减少翌年虫源基数。利用成虫群集危害的习性,用捕虫网捕杀。在成虫发生始期,人工捉到一些成虫后,用铁丝穿成几串,挂于田块周边,可拒避成虫飞来危害。在成虫发生期用2.5%功夫或5%来福灵乳油15~25毫升,兑水30千克,20%氰戊菊酯2000倍液喷雾防治等。

(六)马铃薯甲虫

马铃薯甲虫是马铃薯及茄科作物最具毁灭性的害虫,是世界各国也是我国的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马铃薯甲虫以马铃薯被害最为严重,田间平均有虫株率90%以上,每株有虫50~60头,多者达100头,将马铃薯叶片吃光,造成马铃薯减产30%~50%,甚至绝收。该虫抗逆性强,世代重叠,在新疆可有不完全三代,繁殖力极强,每头雌虫可产卵400~700粒,多者达2400粒,防治难度大。

防治方法目前宁夏在平罗县、西吉县各设马铃薯甲虫监测点。要加强调运检疫,严禁从疫区调运马铃薯块茎、植株。新疆采取的防治措施有:①实行轮作倒茬。马铃薯甲虫发生的地块与谷类、豆类、玉米轮作,可使刚出土的越冬马铃薯甲虫成虫觅食困难中断食物链而死亡。②推迟播期。春季种植马铃薯易遭马铃薯甲虫侵害,适当晚播,可使先出土的越冬代成虫难觅食料增加自然死亡率,从而减少产卵量。同时可使出土成虫与其天敌发生期相遇,充分发挥生物控制的作用。③清洁田园,秋耕冬灌。马铃薯收获后,尽量消除田间覆盖物,及时耕翻冬灌,恶化马铃薯甲虫越冬条件。④人工捕虫。根据越冬代马铃薯甲虫出土期较集中的特点,在马铃薯甲虫越冬代成虫出土盛期,人工捕虫,并积极摘除卵块,减少第一代马铃薯甲虫危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⑤药剂防治。在越冬代成虫出蜇盛期、第一、第二代幼虫盛期和第二代成虫羽化盛期,每亩采用20%鬼斧啶虫脒液剂3毫升或3%莫比朗乳油15毫升、或40%毒死毙乳油20毫升交替喷雾防治。

(牛宝山 谢成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