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时间:2022-1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应根据设计要求、隧道断面形状和断面大小、埋深、围岩条件、周边环境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等综合选择选测项目。当隧道实际围岩分级情况较设计分级差1个等级及以上或隧道断面大于双车道隧道标准断面时,应结合施工方法调整断面间距。以上推荐断面间距及测点数量适用于公路双车道隧道,对于连拱隧道、大跨径隧道 、水下隧道应根据施工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2.1 监控量测项目

监控量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1)采用新奥法设计施工的隧道必须进行必测项目的量测。必测项目见表5-2。

表5-2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及常用仪器

注:H0为隧道埋深,B为隧道开挖断面宽度。

(2)应根据设计要求、隧道断面形状和断面大小、埋深、围岩条件、周边环境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等综合选择选测项目。选测项目见表5-3。

表5-3 监控量测选测项目及常用仪器

续表5-3

注:H0为隧道埋深,B为隧道开挖断面宽度。

(3)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可根据隧道施工地质预报结果提前进行调整,也可根据开挖后洞身的地质条件临时调整,调整方案应经批准后。

(4)对岩溶发育区隧道、水下隧道及其他存在水害影响的隧道应进行水压力和水量监测。

2.2.2 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

2.2.2.1 监控量测断面布置原则

(1)量测项目和断面的选择以及测点布置应考虑围岩代表性、围岩变化、施工方法及支护参数的变化。监测断面位置的选取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在围岩的不同分级接触区域,应至少布置一个监测断面;

②地质条件复杂段落,应布置监测断面;

③隧道埋深较浅或者洞口附近的区域,宜适当增加监测断面;

④当施工方案出现变更时,变更段落应布置监测断面;

⑤隧道出现大变形、塌方、突水突泥等重大事故,应在事故区域增设监测断面。

(2)监控量测断面间距按表5-4要求布置。

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设置在拱顶轴线附近。当隧道实际围岩分级情况较设计分级差1个等级及以上或隧道断面大于双车道隧道标准断面时,应结合施工方法调整断面间距。

表5-4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断面间距

注:Ⅱ级围岩监控量测断面间距视具体情况研究。以上推荐断面间距及测点数量适用于公路双车道隧道,对于连拱隧道、大跨径隧道 (三车道及以上)、水下隧道应根据施工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2.2.2 监控量测点布置原则

(1)周边位移量测的测线布置可参照表5-5及图5-2选用。

表5-5 位移量测测线布置

图5-2 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测线布置示例

(2)地表下沉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并取得一定周期的数据。

(3)地表下沉测点纵向间距应按表5-6的要求布置。地表下沉测点宜与洞内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量测在同一横断面上。

表5-6 地表下沉测点纵向间距

注:H0为隧道埋深,B为隧道开挖断面宽度。

(4)地表下沉监测范围横向应延伸至隧道中线两侧1~2(B/2+H+H0),纵向应在掌子面前后1~2(H+H0)(B为隧道开挖断面宽度,H为隧道开挖高度,H0为隧道埋深)。测点间距为2~5m,并应根据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其测点布置如图5-3所示。

图5-3 地表下沉测点布置示意图

(5)隧道分部施工时,各分部测线及测点的布置应根据各施工部开挖先后顺序进行合理布置。

(6)隧道加宽带、人行横洞、车行横洞及连拱隧道正洞测线及测点的布置应根据隧道施工情况确定。

(7)基准点距离监测断面较远时,宜在隧道的稳定区域埋设新的基准点,并采取保护措施。

(8)测点应与监测断面周壁垂直,宜采用不锈钢膨胀钩埋设,埋入围岩段不应小于20cm,不应焊接在钢支撑上,外露部分应有保护装置。

(9)瓦斯监控量测应在洞口向内20m处开始,每隔100m布设一个监测断面。在开挖工作面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各布设3个测点。

(10)渗水压力和水流量监测应根据施工地质预报资料提前布置监测断面,同时应视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1)选测项目中,各种量测项目的断面及测点布置见表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