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源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

资源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

时间:2022-03-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资源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1.能源安全——能源安全。浙江能源安全的根本在于极高的外部依赖性、严峻的能源环境和清洁能源的压力。表5.1 1990—2010年浙江省能源的生产与消费资料来源:《浙江统计年鉴2011》:333—334.——能源安全对策。浙江能源安全对策的指导思想应是保障供给和节能减排。粮食生产格局的大变化,必然导致销售格局的的大变化。
资源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_2010浙江省人口普查重点课题及优秀论文集

(二)资源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

1.能源安全

——能源安全。

浙江能源安全的根本在于极高的外部依赖性、严峻的能源环境和清洁能源的压力。浙江能源十分贫乏,生产/消费比极低、缺口持续大幅度增加而高度依赖外部能源(表5.1)。

1990—2010的21年中,浙江能源生产与消费比例有26年在0.1之下,10年在0.09之下,5年在0.08之下,1999年最低为0.043。

1990年能源缺口2515.68×104t标煤,1992、1994、1997、2000年便相继突破3000、4000、5000、6000×104t标煤。1990—2000年能源缺口增1.43倍、3605.45× 104t标煤,年均360.55×104t标煤,递增率9.30%。进入21世纪,缺口则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扩大着:2002、2005、2006、2010年相继突破7000、10000、12000、15000 ×104t标煤。2000—2010年能源缺口增1.51倍、9254.22×104t标煤,年均925.42× 104t标煤——为1990—2000年的2.57倍,递增率9.65%。

在需求强劲、能源缺口急剧扩大的同时,是国内外能源供给环境的日趋严峻——生产国与消费国的政治—经济博弈和地缘政治冲突;需求扩大因新兴工业国相继崛起而形成对全球能源供给持续巨大的压力;中国能源消费增长引致对外依赖度迅速上升——石油进口量已超过消费量的60%。

与需求强劲、能源缺口急剧扩大和国内外能源供给环境日趋严峻同时发生的,还有环境保护(特别是大气质量)对清洁能源不断增加的压力。

表5.1 1990—2010年浙江省能源的生产与消费

img239

资料来源:《浙江统计年鉴2011》:333—334.

——能源安全对策。

浙江能源安全对策的指导思想应是保障供给和节能减排。核心是建立战略储备。节能减排——通过提高利用效率和利用效益,减少能源利用,进而减少供给压力和污染排放。

第一,积极调整能源结构,走多样化、低碳化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之路。

实行亲生态,即少污染的发展政策,坚持多样化、低碳化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原则,积极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煤碳比重,利用天然气并迅速增加其比例;控制煤电,大力发展核电、水电;积极开发、利用沼气、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第二,坚持科技创新,加速煤炭能源洁净化。

煤炭是中国能源的主体,储量占化石能源的95%,在初始消费中的主导地位难于改变,或迟早要回到这一格局,故应坚持科技创新,加速煤炭能源的洁净化进程。

第三,努力降低能源的中间消费,大力发展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四,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

第五,增强能源安全意识,倡导节约能源的生活方式。

第六,确立能源危机意识,实施能源储备、能源替代战略,扩大外贸,进行石油、煤炭储备,开展能源替代的方案与技术研究,对能源安全进行双重保险。

第七,建立能源供给/需求,调整(结构)/调配(地域、行业),效率(中间消费)/效益(终端消费)节约/减排的全程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开展能源安全的中长期研究。

2.粮食安全

——中国的粮食安全。

【粮食“进口替代战略”】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南部一些地区在发挥比较优势指导下,开始实施粮食“进口替代战略”——计划调减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粮食生产,通过从区外、国外进口解决供需矛盾。

1985—1995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曾有不到10%的减少,但到2010年即回复到1985年的水平。而地区之间粮播面积变化却极为显著。1985—2010年,南部减少了10.23%、5613.1×103hm2,北部增加了12.31%、6644.2×103hm2;东部减少了19.53%、6799.3×103hm2,中部增加了16.87%、7732.8×103hm2,西部则几无变化——增0.35%、97.6×103hm2。次一级分区中,变化最大的是中北部和东南部——前者增32.37%、8418.9×103hm2,后者减33.69%、5557.1×103hm2(表5.2)。

【粮食生产格局大变化】粮食“进口替代战略”和粮播面积计划调减的结果是中国粮食生产格局的大变化:1985—2010年,各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南部由59.24%降至45.76%,相应地,北部由40.76%升到54.24%——幅度达13.48个百分点;东部由36.76%减至28.61%,降8.15个百分点,中部由40.16%增至48.92%,升8.76个百分点,西部则变化甚小——由23.09%减至22.47%,降0.62个百分点。次一级分区中,中北部增12.34个百分点(17.9%—30.26%)变化最大,东南减8.27个百分点(19.77%—11.50%)次之(表5.3)。

【粮食的“虚拟平衡”:从南粮北调到北粮南运】粮食的平衡是一种必须和客观存在。粮食生产格局的大变化,必然导致销售格局的的大变化。借助粮食的“虚拟平衡”(以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匡算的粮食“需求”与供给/生产的平衡),可给出这种大变化的总格局(表5.3)。

从“南粮北调”到“北粮南运”。在1985年,“南粮北调”已经式微——528×104t,占生产量的比重,对南部而言是2.35%,对北部来说是3.42%;到1995年,我们看到的已是大规模的“北粮南运”——1755×104t,对应比重已升至6.96%和8.18%;2010年“北粮南运”的规模,已达6646×104t而比1995年的增2.79倍、4891×104t。

从“中粮西调”到“中粮东调”。1985年,“中粮西调”仍十分显著——1937×104t,占生产量的比重,对中部而言是11.20%,对西部来说是19.48%。

到2010年,则基本转变为“中粮东调”——盈余8401×104t,82.67%、6915×104t“填补”东部,17.33%、1486×104t“填补”西部。

表5.2 1985、1995、2010年中国(大陆)各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和变化

img240

续表

img241

*北部包括东北(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中北(吉林、黑龙江、山西、内蒙古、河南)和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南部包括东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中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西南(重庆、四川、广西、贵州、云南、西藏)。东部包括东北和东南;中部包括中北和中南;西部包括西北和西南。

从“中南补西南”到“中北补东南”。1985年,粮食盈余中南1452×104t、中北253 ×104t—981×104t“填补”西南,416×104t“填补”西北,365×104t“填补”东北;1995、2010年中南部盈余相继减至716×104t、891×104t,中北盈余则大增而形成“中北补东南”的格局——2010年,中北盈余7510×104t,东南“缺口”6263×104t。

表5.3 1985、1995、2010年中国(大陆)各地区*粮食生产和虚拟平衡

img242

续表

img243

*地区分别同表5.2。

【“虚拟水”和粮食产—消格局变化的影响】粮食产销格局的这种巨大变化,对中国的粮食安全、生态环境等,都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在西部“退耕还林”,东部搞“效益农业”的背景下,加剧中部,特别是作为主要盈余区的中北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生态/环境的退化——“北大仓”的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退化已极为显著。

第二,形成北方——既有作为主要盈余区,也有努力增加粮食生产的西北部的“机制性缺水”。按每生产1吨粮食耗水1000m3计,当前规模的“北粮南运”即意味着每年要由缺水的北方(特别是主盈余区的中北部地区)向丰水的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输送660×108 m3——相当“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线计划总调水480×108 m3、1.38倍的“虚拟水”。

第三,在主产区粮食显著减产情况下因供给减少的“临界效应”而形成粮食危机。

中国粮食生产(2010)的盈余区12个,主要为黑龙江(3442×104t)、吉林(1718× 104t)、河南(1584×104t)、内蒙古(1145×104t)、安徽(640×104t)、山东(408×104t)和新疆(276×104t);缺口区19个,主要有广东(2961×104t)、浙江(1461×104t)、福建(851×104t)、上海(826×104t)、北京(688×104t)、广西(477×104t)、山西(379× 104t)、陕西(365×104t)、云南(354×104t)、天津(344×104t)和贵州(313×104t)。在低位均衡(2010年全国人均粮408kg)和产之者少、食之者众的情况下,一旦在主产区粮食显著减产情况下,便会因供给减少的“临界效应”而形成粮食危机。

【“全球变化”和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潜在威胁】“全球变化”——覆被和气候变化既会导致全球性粮食危机,也会给中国造成潜在的粮食安全问题。据《国家气候变化评估报告(2007)》,气候变化将导致生态/环境显著退化,洪涝、干旱灾害频发,农业水资源不稳定性增加、供需矛盾加剧,使种植业生产能力总体下降、粮食产量大幅减少而严重危及粮食安全——到2030年,种植业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将减小5%~10%;至21世纪后半期,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产量最多可下降37%。

近20年来全国粮食总产的稳定和增加,在相当程度上受益于气候变暖的早期效应,特别是农牧分界线北移和垦殖规模的扩大——东北地区粮食在土壤肥力下降情况下的显著增产(3)即在于此。当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因气温的升高而不能再像今天那样提供剩余粮食时,情况将变得更糟。

——浙江粮食安全。

【粮播面积的计划调减】浙江是最早实施粮食“进口替代战略”的地区之一。1985年以来,经过三次大的农业结构调整,粮播面积到2010年已降至1275.83×103hm2。与1984年的3482.53×103hm2历史峰值)相比,减少了63.36%、2206.70×103hm2,年均84.87×103hm2,年递减率达19.05‰。期间调减力度最大的三次是1985—1986年(减316.28×103hm2,年均158.14×103hm2),1993—1994年(减423.16×103hm2,年均211.58×103hm2)和2000—2003年(减1720.59×103hm2,年均430.15× 103hm2);幅度最大的年份是2001(752.83×103hm2)、2000年(451.65×103hm2)和1993年(319.74×103hm2)(表5.4)。

粮播面积大幅度下降带来的是,粮食产量的大幅度下降、产消缺口的迅速扩大、产—消比的迅速下降、粮食净调入的大量增加——2010年,粮食产量770.69×104t、产消缺口1203.43×104t、产销比0.3904、粮食净调入1184.90×104t(表2.4)。

【浙江粮食安全的思考】浙江粮食安全对策的制定,首先面临着对以下两方面问题的深入思考。

第一,粮食“进口替代战略”受到挑战,省外粮源稳定性下降,粮食安全问题变数增多。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粮食“进口替代战略”至少体现着以下两种指导思想。一是发挥比较优势——主产区种粮效益高,主销区发展效益农业优势明显,由此带来互补和双赢的局面;二是“隔离决策”——其他地区不一定运用粮食“进口替代战略”,这样,便可以在获得更大效益的同时保证粮食稳定。事实上,不少主产区已不同程度地调减了粮食生产而发展效益农业——由是,粮食“进口替代战略”的运用受到挑战,省外粮源的稳定性下降,粮食安全问题变数增多。

表5.4 1975—2010年浙江省粮食粮播面积

img244

第二,临界态粮食保障体系的高风险性,使粮食安全始终是一柄悬在浙江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极低的产—消比、国内外严峻的粮食情势和从省外粮源稳定性到省内粮食生产能力恢复等一系列诸多变数,使粮食保障体系始终处于不稳定的“临界状态”。在“边际原理”作用下,临界不稳定态的供需平衡随时会因“边际供给”的减少而遭到破坏——粮食安全成了悬在浙江头顶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边际供给只是一个不大的量(“差一口饭没有吃饱”情况下的“一口饭”),极易在供需链的任一环节形成。省外粮源供给的下降最有可能扮演边际供给减少的角色;而边际供给减少的突然性和“储备”生产能力形成对“最小时间”的必须,又会使省内“储备”的粮食生产能力在紧急状态下难以发挥作用。

【浙江粮食安全对策】保证浙江粮食安全的指导思想应是增加省内粮食生产和保证省外粮源稳定。

第一,牢固确立“民以食为天”的古训和深刻汲取“无粮不稳”的惨痛教训,大力强化社会、国民——从农户、消费者到决策者的粮食安全意识。

第二,确立耕地安全意识,依法大力保护耕地。

第三,慎思粮食“进口替代战略”的长期运用,逐步扩大粮播面积,增加粮食生产,在今后10年内,把自给率提升到70%左右。

第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省内粮食生产,建立以口粮为主的粮食生产体系。建设1200×103hm2标准农田、保证1700×104t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每年产粮不少于1200×104t,急需时当年恢复不少于500×104t的生产能力。

第五,加强与主产区的长期稳定产销协作关系,保证省外粮源稳定。

第六,面向国际市场,提高外粮比重。国际市场因美、加、法等主要出口国谷物生产稳定而波动较少。增加进口,提高外粮份额(15%—30%份额)将有助于粮源的稳定。

第七,提高贮备和储藏能力(运有“买贱”策略,将粮食储备增至450—480×104t);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和应急保障机制。

3.水资源和水环境安全

——水资源与水环境安全。

水资源与水环境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

水资源安全指供给在数量、质量两个方面对需求的持续满足。水环境安全除要保证供给在量、质两个方面对人类需求的持续满足外,还指水资源各形态(降水、径流、江河、湖泊、海域、地下水等)存在条件的稳定、自来水文循环的保持(不轻易改变)、水资源时—空合理的量和水生生物环境安全等。

浙江当前存在的水资源、水环境安全问题主要有,季节性/地域性缺水问题突出,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污染严重,地下水漏斗扩大和地面沉降加剧等。

——水资源和水环境安全对策。

浙江水资源和水环境安全的指导思想是全方位治理污染、提高供给能力和节约用水

第一,全方位综合治理水体污染,提高水质良好度,解决水质性缺水和地下水超采问题,保证水生生物水环境安全。

由于水体各存在形态是一个相互交换的整体,污染源又多种多样,故须对水体污染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即治理对象既包括河流干道、湖泊、运河、水库,又包括平原河网、近岸海域和湿地;既包括生产排污,又包括生活排污;既包括点源治理,又包括面源治理;并还要同土壤的污染治理和SO2减排/降低酸雨率相联系。

第二,提高污水处理率和排放达标率,从源头上控制水体污染和保护水源。

第三,提高调控能力以保证供给,提高利用效率、利用效益以节约用水和减少需求。

第四,综合治理地下水环境,遏止地下水漏斗的扩大和地面沉降。

第五,强化水资源、水环境的安全意识,依法治水,鼓励节约用水,建立水资源和地表水、地下水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实行科学管理。

第六,将高耗水企业、高耗水粮食作物种植由缺水的浙东北向丰水的浙西南转移。

4.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

浙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要义是,通过以节能减排为宗旨,大城市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为源头控制重点的综合治理,改善大气质量,缩小酸雨的范围、强度和频率。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与节约能源的措施是一体的。

第一,充分认识减少CO2、SO2、有毒有害气体的重要性。认识改善大气质量对稳定全球气候、提高生态水平、控制酸雨的重要性,把对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变为全民和企业的自觉行动。

第二,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洁净能源。

第三,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第四,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发展,对重点污染企业要限期治理达标,从源头控制污染气体的排放。

第五,严格执行“酸雨控制区”SO2污染控制综合防治规划,大力推广使用低硫煤、洁净煤,减少SO2的排放。

第六,严格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第七,推进城市绿化工程,吸收CO2和减少扬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