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船舶工艺队伍建设历程

船舶工艺队伍建设历程

时间:2022-11-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船舶工艺队伍建设同步经历了这三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我国的主流船舶产品处于仿制时期,主要依靠前苏联提供的工艺技术资料进行仿制,工作重点是消化吸收。为了适应出口船舶的建造,当时的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在工艺工作和工艺队伍建设方面制定了许多规章和办法。

24.1.1 船舶工艺队伍建设历程

船舶工艺的发展历程是与船舶工业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的。同样,船舶工艺队伍建设也是随着船舶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新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船舶工艺队伍建设同步经历了这三个历史时期。

1)初创时期

从1949年到1960年,依靠自身的努力迅速恢复和发展旧中国留下来的船舶工业,并借助前苏联的技术援助,奠定了中国现代船舶工业的基础。这个时期,我国的主流船舶产品处于仿制时期,主要依靠前苏联提供的工艺技术资料进行仿制,工作重点是消化吸收。因此,对工艺和工艺工作比较重视,对工程技术人员,包括工艺人员要求很严格。依靠国家投资,保证工艺设备和技术条件逐步到位,在工艺人员和工人的培训方面也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如果不在工艺和工艺队伍建设上下大工夫,不严格按照工艺标准、工艺规程的要求施工,产品就不可能仿制出来。也可以说,客观历史条件促进了人们对工艺和工艺队伍建设的主观认识的提高,在这个时期,诞生了船舶工艺队伍,并在仿制过程中逐步得到了提高。

2)停滞时期

从1961年到1978年,在前苏联中断技术援助和西方国家继续对我国实行技术、经济封锁的情况下,克服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和十年动乱的影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基本建成我国船舶工业体系。这个时期,船舶产品大多数由仿制走向自行设计,这种转变从技术上看,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相对而言,比较重视设计队伍的建设,并逐渐出现了“重设计,轻工艺”的倾向。又由于十年动乱的严重影响,生产秩序受到破坏,工艺人员下放,根本谈不上船舶工艺队伍建设,工艺队伍建设有所削弱和放松。

3)快速发展时期

从1979年起,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和方针的指引下,实行改革开放。我国船舶工业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船舶工业要走向国际市场,开始按国际相关标准和外国船级社规范要求造出口船舶。船舶吨位由千吨级提升到万吨级,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先进制造和管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船舶工艺队伍的现状形成了较大反差。此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工艺队伍的稳定问题已严酷地摆在人们面前。造船工艺现代化是船舶工业现代化的关键,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造船工艺视为决定整个造船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讲,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工艺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工艺研究,加强工艺开发,大力推广新工艺,已经成为我国船舶工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为了适应出口船舶的建造,当时的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在工艺工作和工艺队伍建设方面制定了许多规章和办法。特别是自1978年开始,从日本引入生产设计的概念。为了更好地推行生产设计,促进船厂的改革,自1983年起,陆续成立了造船生产设计指导组、造船成组技术指导组以及高效焊接、船舶精度控制、涂装等相关工艺技术指导组。这些做法,对工艺和工艺队伍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造船模式的转换,逐步建设了按现代造船模式要求的一支强有力的工艺队伍,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工艺技术专业带头人。

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工艺队伍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努力,在工艺队伍中,尤其缺乏工艺管理骨干和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带头人。加之年轻工艺人员经验不足,工艺管理和技术水平与科研生产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作为工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技术工人出现了青黄不接以及大批缺乏专门知识培训的民工涌入的局面,严重影响船舶工业未来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