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齿轮泵的结构原理

齿轮泵的结构原理

时间:2022-11-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齿轮泵的优点是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工作可靠、自吸性能较好、对油液污染不敏感和维护方便。图3-7所示为CB-B型齿轮泵的结构简图。CB-B型齿轮泵是常用的泵体与前、后泵盖分开的三片式结构。因此,必须对齿轮泵的径向不平衡力采取相应措施。为提高齿轮泵的寿命和压力,可利用静压平衡原理使轴向间隙自动补偿。摆线齿轮泵又称为转子泵,两齿轮相差一个齿。

1.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齿轮泵的优点是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价格低、工作可靠、自吸性能较好、对油液污染不敏感和维护方便。齿轮泵是一种常用泵,但流量压力脉动较大,噪声大,排量不可调节。

齿轮泵可分为外啮合泵和内啮合泵两种,常用外啮合齿轮泵。

齿轮的两端面靠泵盖密封,泵体、前后泵盖和齿轮的各个齿间槽这三者形成左右两个密封工作腔。

如图3-6所示,齿轮的轮齿从右侧退出啮合,露出齿间,使该腔容积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箱中的油液被吸进右腔(吸油腔),将齿间槽充满。随着齿轮的旋转,每个齿轮的齿间隙把油液从右腔带到左腔(压油腔),轮齿在左侧进入啮合,齿间隙被对方轮齿填塞,该压油腔容积减少,油压升高,压力油便源源不断地从压油腔输送到压力管路中去,这就是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图3-6 齿轮泵工作原理图

1、2—缷荷槽

这里啮合点处的齿面接触线一直起着分隔高、低压腔的作用,因此,在齿轮泵中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配流机构。

2.齿轮泵的结构

齿轮泵由一对相同的齿轮、长短传动轴、轴承、前后盖板和泵体组成。

图3-7所示为CB-B型齿轮泵的结构简图。CB-B型齿轮泵是常用的泵体与前、后泵盖分开的三片式结构。泵体3中装有一对直径和齿数等几何参数完全相同并互相啮合的齿轮,主动齿轮4用键7固定在传动轴6上,从动齿轮8由主动齿轮4带动旋转,主动轴和从动轴均由滚针轴承2支承,而滚针轴承分别装在前、后泵盖5和1中。前、后泵盖由两定位销定位,并和泵体3一起用6个螺钉紧固。

图3-7 CB-B型齿轮泵的结构图

1、5—后、前泵盖;2—滚针轴承;3—泵体;4—主动齿轮;6—传动轴;7—键;8—从动齿轮

为使齿轮转动灵活,齿宽比泵体的尺寸稍薄,因此存在轴向间隙。为了防止轴向间隙泄漏的油液漏到泵体外,除了在主动轴的伸出端装有密封圈外,还在泵体的前、后端面上开有卸荷沟槽,使泄露油经卸荷沟槽流回吸油口,以减轻泵体与泵盖接合面之间的泄漏油压力,减轻螺钉承受的拉力。

1)径向不平衡力

齿轮泵压油腔压力高,吸油腔压力低,齿槽内的油液由吸油区的低压逐步增压到压油区的高压,齿轮受不平衡力作用,并传递到轴上,径向不平衡力很大时能使轴弯曲,齿顶与壳体接触,同时加速轴承的磨损,降低轴承和泵的寿命。因此,必须对齿轮泵的径向不平衡力采取相应措施。

(1)通过在盖板上开设缷荷槽,使它们分别与低、高压腔相通,产生一个与液压径向力平衡的作用力,如图3-6中1、2所示。

(2)为了减小径向不平衡力的影响,通常采取减小压油口的办法。

(3)减少齿轮的齿数,这样,减小了齿顶圆直径,承压面积也减小。

(4)适当增大径向间隙,但同时也会增加径向泄漏。

2)齿轮泵的泄漏及补偿措施

齿轮泵存在三个容易产生泄漏的部位:一是齿轮两端面和泵盖间的轴向间隙泄漏,也称端面泄漏;二是齿顶和壳体内孔间的径向泄漏;三是齿轮啮合处的啮合泄漏。其中轴向间隙泄漏量最大,占总泄漏量的75%~80%,所以齿轮泵压力低。泄漏量过大,容积效率就降低;泄漏量过小,机械摩擦力就大,机械效率就降低,所以间隙必须合适,轴向间隙一般为0.01~0.04mm。工作一段时间后,轴向间隙又会增大,必须采取措施。

为提高齿轮泵的寿命和压力,可利用静压平衡原理使轴向间隙自动补偿。在齿轮和盖板之间增加一个补偿零件,如浮动轴套或浮动侧板,在浮动零件的背面引入压力油,让作用在背面的压力稍大于正面的压力,其压差由一层很薄的油膜承受。浮动轴套或浮动侧板始终自动贴紧齿轮端面,减小齿轮泵内通过端面的泄漏,达到提高压力的目的。

3)卸荷槽及困油现象

(1)产生原因 齿轮泵要正常的工作,齿轮啮合重叠系数必须大于1(ε=1.05~1.10),在两对轮齿同时啮合时,它们之间将形成一个与吸、压油腔均不相通的密闭容积,此密闭容积随齿轮转动其大小发生变化,Ⅰ由大变小,Ⅱ由小变大,这就是困油现象,如图3-8所示。

图3-8 齿轮泵的困油现象

(2)困油现象的危害 密闭容积由大变小时油液受挤压,使密闭容积中的压力急剧升高,使轴承受到很大的附加载荷,同时产生功率损失及液体发热等不良现象;密闭容积由小变大时,溶解于液体中的空气便析出产生气泡,产生气蚀现象,引起振动和噪声,影响使用寿命,所以困油现象必须消除。

(3)消除措施 在齿轮泵的前、后泵盖上或浮动轴套上开卸荷槽,使密闭容积为最小,密闭容积由大变小时与压油腔相通,密闭容积由小变大时与吸油腔相通,并保证在任何时候都不使吸油腔与压油腔相互串通。如图3-9所示,两卸荷槽间距离为

a=πmcos2α

图3-9 齿轮泵的卸荷槽

式中,α为齿轮压力角。

3.齿轮泵的输油量计算

齿轮泵的输出排量是泵每转所排出的液体体积,可看作两个齿轮的齿槽容积之和,相当于外径等于齿顶圆直径D、厚度等于齿间的有效深度h、内径等于D-2×2ha,宽度等于齿宽B所构成的圆环柱体积,

设标准渐开线齿轮齿间的有效深度h=2ha=2m,齿数为z,齿宽为B,模数为m,齿顶圆直径D=m(z+2),ha=m,代入式(3-8),则

V=2πz m2B  (3-9)

实际上齿间槽容积比轮齿的体积要稍大些,所以通常取2π=6.66,则有

V=6.66z m2B  (3-10)

所以泵的实际输出流量为

qt=Vnηv=6.66zm2B nηv  (3-11)

z、m、B、n、ηv分别为齿数、模数、齿宽、转速、容积效率。

模数增大,齿数减少可以增大泵的排量,所以齿轮泵齿数较少,高压泵有6~14个齿,为避免根切需修正轮齿。但齿数越少,齿槽越深会增加齿轮泵的流量脉动和噪声。

4.内啮合齿轮泵

内啮合齿轮泵与外啮合齿轮泵相比较,优点是体积小、流量脉动小、噪声小;缺点是加工困难,使用受到限制。内啮合齿轮泵有摆线齿轮泵和渐开线齿轮泵两种。摆线齿轮泵又称为转子泵,两齿轮相差一个齿。

图3-10所示为内啮合渐开线齿轮泵原理图,相互啮合的小齿轮和内齿轮4与侧板所围成的密闭容积被啮合线及月牙形隔板分割成两部分,当转子轴带动内齿轮旋转时,轮齿脱开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增大,为吸油腔;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密闭容积减小,为压油腔。

图3-10 内啮合齿轮泵的原理图

1—泵体;2—前盖;3—转子轴;4—内齿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