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施工缝留置设计

施工缝留置设计

时间:2022-10-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平法制图规则,钢筋施工下料尺寸,差值,钢筋弯钩,搭接长度,锚固长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②除焊接封闭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②竖筋与伸出搭接筋搭接处需绑3根水平横筋,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均要符合设计要求,如无设计要求则按表3.2施工。搭接长度在设计无规定时可参照图集。

第3章 主体工程施工

实训1 钢筋工程施工综合实训

【背景资料】

作为施工技术人员,应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进行钢筋配料计算。

【实训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对工程中梁、板、柱进行钢筋配料计算。

【实训目标】

1.能力目标

①能应用平法制图规则读懂结构施工图中的钢筋布置图。

②能根据施工图纸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进行钢筋配料并填写料单。

③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实际条件有效地减少钢筋加工损耗。

2.知识要点

平法制图规则,钢筋施工下料尺寸,差值,钢筋弯钩,搭接长度,锚固长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

【实训地点】

校内实训基地内业工作室或教室。

【实训类型】

计算训练,识图理解能力。

【实训步骤】

一、操作准备

①熟悉平法制图中框架结构梁、柱、板等构件钢筋表示方法。

②熟悉钢筋下料长度基本计算,包括钢筋弯钩增加长度计算、弯起钢筋斜长计算、弯曲调整值计算、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计算、钢筋代换计算等。

③熟悉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

直钢筋下料长度=直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二、操作过程

第1步,把结构施工图中钢筋的品种、规格列成钢筋明细表。

第2步,绘制钢筋翻样图(依据平法制图规则)。

第3步,计算钢筋的加工尺寸和下料长度。

说明:加工尺寸为外包尺寸,计算钢筋下料长度时,应根据单根钢筋制作翻样图尺寸,并考虑各项调整值。

(1)梁

①上部通长筋。

上部通长筋加工尺寸=通跨净跨长+两端支座锚固长度

②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

第一排=边长净跨长度/3+端支座锚固长度

第二排=边长净跨长度/4+端支座锚固长度

③中间支座上部钢筋。

中间支座上部直筋长度:

第一排=2Max(左、右长度值)/3+中间柱宽

第二排=2Max(左、右长度值)/4+中间柱宽

④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长度

⑤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通筋。

⑥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弯钩增加值

拉筋根数=分布筋长度/分布筋间距

⑦箍筋。

箍筋加工尺寸=2×(梁宽-2×保护层+2×钢筋直径+梁高-2×保护层+2×钢筋直径)

箍筋下料长度=2×(梁宽-2×保护层+2×钢筋直径+梁高-2×保护层+

2×钢筋直径)+弯曲调整值

⑧附加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长度+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框梁高度≤800mm,夹角=45°)

(2)板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马镫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①受力筋。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右锚固值+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分布筋间距+1

②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右弯折

负筋根数=(分布筋范围-扣减值)/分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范围内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③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筋)、马镫筋。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

(3)柱

①基础部位。

a.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筏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b.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起一个固定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浇筑时受到扰动。一般按不少于2根计算非复合箍筋。

②中间层。

a.柱纵筋。

中间层的纵筋=层高-本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面的高度

b.柱箍筋。

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个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③顶层。按图纸设计、按实际情况计算,不在此做单独说明。

(4)汇总编制钢筋自己料单

根据钢筋下料长度编写钢筋配料单,汇总编制钢筋配料单。在配料单中,要反映出工程名称、钢筋编号、钢筋简图和尺寸、钢筋直径、数量、下料长度、质量等。

(5)填写钢筋料牌

根据钢筋配料单,为每一编号的钢筋制作一块料牌,作为钢筋加工的依据。

三、配料注意事项

①对有搭接接头的钢筋下料长度,按下料长度公式计算后还应加长钢筋的搭接长度。

②配料计算时,要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对外形复杂的构件,应采用放1∶1尺寸或放大样的办法。

③配料时,还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例如为保证上层钢筋位置,基础双层双向筋用的是马镫筋等。

④在设计图纸中,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没有注明时,一般可按图集构造要求处理。

⑤配料计算时,要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有利于加工制作和安装。

【技能要求】

一、质量规范

钢筋下料制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和《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相关规定。

二、标准摘录

(1)结构钢筋下料制作

①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a.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b.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c.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②除焊接封闭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b.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c.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2)结构钢筋绑扎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多层工业和民用建筑现浇框架及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绑扎工程。

1.材料要求

①成型钢筋: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尺寸、形状、数量,并应有加工出厂合格证

②绑扎铁丝:20~22号火烧丝。

③垫块:用水泥砂浆预制成50mm见方、厚度等于保护层的垫块或用塑料卡。用于墙柱钢筋的垫块内要预埋20~22号火烧丝。

④双层钢筋楼板(现浇)应加马镫。

2.主要机具

钢筋钩子、钢筋扳子、小撬棍、脚手架、钢丝刷、绑扎架、断火烧丝铡刀、粉笔、钢筋运输车。

3.作业条件

①加工配制好的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位置,按规格、部位、编号分部加垫木堆放。

②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现象,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③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④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注明水平标高,弹性柱、墙的外皮尺寸线。

⑤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

⑥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皮、水泥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⑦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松散不实之处要剔除,清理干净。

⑧模板安装完办理预检,并清理干净模内木屑及杂物。

⑨按要求搭好脚手架。

⑩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和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4.操作工艺

(1)绑柱子钢筋

工艺流程: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①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内,便于箍筋向上移动。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

②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无设计要求则应按表3.1施工。

表3.1 受力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注:①当Ⅱ、Ⅲ级钢筋d>24mm时,其搭接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增5d采用。
②当螺纹钢筋直径≤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按表中数值减少5d采用。
③任何情况下,均不小于300mm。

③绑接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的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焊接接头时在焊接接头处35d且不小于500mm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绑扎搭接接头受拉区不大于25%,受压区不大于50%。

焊接接头受拉区不大于50%,受压区不限制。接头位置宜设在受力较小处,同一根钢筋应尽量减少接头。

④柱箍筋绑扎:

a.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宜采用缠扣绑扎。

b.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呈梅花交错绑扎。

c.箍筋的接头,即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绑扎。

d.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如箍筋采用90°搭接,搭接处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焊缝不小于5d。

e.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箍筋的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

⑤柱筋保护层: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为1000mm左右(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尺寸正确。

⑥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钢筋弯折的位置、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2)剪力墙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立2~4根竖筋与搭接筋绑牢→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竖钢筋。

①先立2~4根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画好水平筋的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横筋放在里面或外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竖筋与伸出搭接筋搭接处需绑3根水平横筋,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均要符合设计要求,如无设计要求则按表3.2施工。

表3.2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注:括号内数字为焊接网搭接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③剪力墙钢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和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

④剪力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先浇筑柱混凝土,柱内要预埋连接筋(或铁件),其预埋长度或焊在预埋件上焊缝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⑤剪力墙水平钢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⑥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宜在搭接处绑一道横筋定位。浇筑混凝土时应专人看管,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3)梁钢筋绑扎

模内绑扎工艺流程: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住→穿次梁底层纵向筋并与箍筋固定住→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及弯起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牢→绑主梁底层纵向筋→穿次梁上层纵向筋→按箍筋间距绑牢。

模外绑扎工艺流程:先在梁模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上口铺横杆数根→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纵筋→穿主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牢→绑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牢→绑次梁下层纵筋→抽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①在模板侧帮上画箍筋间距后摆放箍筋。

②穿梁的上、下部纵向受力筋,先绑上部纵横筋,再绑下部纵筋。

a.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的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b.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绑扎箍筋。

a.绑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b.箍筋叠合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长度为10d,当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c.梁端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

d.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加密,其间距及加密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④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垫保护层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⑤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⑥梁筋搭接:

a.梁的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在设计无规定时可参照图集。

b.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c.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

d.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25%,受压区不大于50%。

(4)板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①清扫模板上刨花、碎木、电线管头等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画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②按画好的间距,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③钢筋搭接长度、位置的规定见梁钢筋绑扎要求。

④绑扎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镫,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⑤绑扎负弯矩钢筋,每个扣均要绑扎。最后在主筋下垫砂浆垫块。

(5)楼梯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画位置线→绑主筋→绑分部筋→绑踏步筋

①在楼梯段底模上画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②根据设计图纸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果有楼梯梁时,先绑梁筋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③底板筋绑完后,待踏步模板吊帮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

④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5.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①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②带有颗粒状和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

③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④钢筋对焊接头的机械性能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2)基本项目

①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②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③箍筋的间距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有抗震要求时,弯钩角度为135°,弯钩平直长度为10d。

④钢筋对焊接头Ⅰ、Ⅱ、Ⅲ级钢筋无烧伤和横向裂纹,焊包均匀。对焊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对焊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3.3)。

表3.3 现浇框架钢筋绑扎允许偏差

6.成品保护

①柱子钢筋绑扎之后,不准践踏。

②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扎好后,不准踩在上面行走,在浇筑混凝土前应保持原有形状,混凝土浇筑中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

③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④钢模板内面涂隔离剂,不要污染钢筋。

⑤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①柱筋和剪力墙筋位移。原因是振捣混凝土时碰动钢筋。应在浇筑混凝土前检查位置是否正确,宜用固定卡或临时箍筋加以固定,浇筑完混凝土后修整钢筋的位置。当钢筋位置有明显位移时必须进行处理,处理方案须经设计单位同意。一般宜用以下处理方法:

a.竖筋位移可按1∶6坡度进行调整。

b.加垫钢筋或垫钢板的焊接方法。

②梁钢筋骨架尺寸小于设计尺寸。原因是配制箍筋时按箍筋外径尺寸计算,造成骨架的宽和高均小于设计尺寸。另外采用双肢箍筋的梁,经常出现箍筋组合绑扎后宽度小于设计尺寸。在翻样和绑扎前应熟悉图纸,绑扎后加强检查。

③梁、柱交接处核心区箍筋未加密。原因是对图纸不熟悉,绑扎前应先熟悉图纸,在绑梁钢筋前先将柱箍筋套在竖筋上,穿完梁钢筋后再绑扎。

④箍筋搭接处未弯成135°,平直长度不足10d(d为箍筋直径)。加工成型时应注意检查平直长度是否符合要求。现场绑扎操作时,应认真按135°弯钩。

⑤梁主筋进支座锚固长度不够,弯起钢筋位置不准。在绑扎前,应先按设计图纸对照检查已摆好的钢筋是否正确,然后再进行绑扎。

⑥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被踩到下面。绑好之后禁止人在钢筋上行走,且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整修检查,合格后再浇筑。

⑦板钢筋绑好不顺直、位置不准。板的主筋分布筋要用尺杆画线,从一面开始标出间距,绑扎时随时找正调直。

⑧柱、墙钢筋骨架不垂直。绑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后再绑扣,凡是搭接部位要绑3个扣,以免不牢固发生变形。另外绑扣不能绑成同一方向的顺扣,层高超过4m的墙,要搭架子进行绑扎,并采取固定钢筋的措施。

⑨绑扎接头内混入对焊接头。在配制加工过程中切断柱钢筋时要注意,端头有对焊接头时要避开搭接范围。

【能力考核】

任务1 能熟练掌握钢筋下料计算公式。

 问题1 怎样准确地对结构中的钢筋进行翻样下料制作?

 问题2 实际下料制作与钢筋下料计算有什么区别?

 问题3 能单独运用钢筋计算公式进行钢筋下料?

任务2 知道钢筋的绑扎施工工艺标准。

 问题1 怎样高标准对结构钢筋进行验收?

 问题2 施工中存在哪些钢筋的“通病”?

实训2 模板工程施工实训

【背景资料】

模板工程作为主体工程的“容貌”,主体工程观感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模板工程的质量,作为一名施工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模板工程的重要性与不可预见性。

【实训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对梁、板、柱模板进行配板与设计。

【实训目标】

1.能力目标

①能应用平法制图规则读懂结构施工图中的梁板布置。

②能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模板配板设计并绘制出支撑系统布置图。

③能根据配板图和支撑系统布置图进行模板的承载力与变形计算。

2.知识要点

平法制图规则,配板设计,支撑系统,配板图,模板设计荷载,模板刚度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

【实训地点】

校内实训内业工作室。

【模板的配制方法和要求】

一、模板的配制方法

按设计图纸尺寸直接配制模板,梁板构件可根据结构施工图纸直接按尺寸列出模板规格和数量进行配制。模板厚度、横挡、楞木的断面和间距以及支撑系统的配制,都可按支撑要求通过计算选用。

二、模板的配制要求

①应整张直接使用,尽量减少随意锯截,造成模板浪费。

②木胶合板通常厚度一般为12mm或18mm,内、外楞的间距通过设计计算进行调整。

③支撑系统选用钢管脚手架。

④钉子长度应为胶合板厚度的1.5~2.5倍,每块胶合板与木楞相叠处至少钉两个钉子,第二块板的钉子要转向第一块模板方向斜钉,使接缝严密。

⑤配置好的模板应在反面编号并写明规格,分别堆放保管,以免错用。

三、梁模板支设方法

框架梁底模全部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模,梁底模板宽为梁净宽。框架梁侧模均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模,模端部搁置于柱模上,长度等于梁净长,高度=梁高-(板厚+板模)。梁模支撑板模,梁侧模夹底模。框架梁侧模外楞采用48mm×3.5mm钢管夹固:梁高大于700mm时,梁中设直径12mm对拉螺栓,2根48mm×3.5mm钢管,3形扣件紧固,间距400mm。

四、楼板模板的支设方法

采用脚手架钢管搭设排架,铺设楼板模板通常采用的支模方法是:用48mm×3.5mm脚手架钢管搭设排架,在排架上铺设50mm×100mm方木,间距为400mm左右,作为面板的格栅(楞木),在其上铺设胶合板面板。楼板支撑支模法如图3.1所示。

图3.1 楼板支撑支模法

五、门窗洞口模板的支设方法

混凝土墙体的门窗洞口的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制作成的箱形模板,厚度为剪力墙、混凝土墙净宽,高度及宽度等于预留洞洞口尺寸。箱形模板骨架采用50mm×100mm方木钉制。

六、柱模板的支设方法

矩形截面柱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模板,50mm×100mm方木竖档间距200mm,钢管横箍间距500mm,柱子底部采用双钢管箍。

七、模板工程施工准备

①在安装前,要做好模板的找平、定位基准工作。

②进行中心线和位置线的放线。模板放线时,先清理好工作面,然后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剪力墙模板要弹出模板边线与控制线。

③做好标高测量工作。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在无法直接引测时,也可以采取间接引测的方法,即用水准仪将水平标高先引测到过渡引点,作为上一层结构构件模板的基准点,用来测量和复查标高位置。

④进行找平工作。模板承垫底部要预先砂浆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另外在外墙部位,继续安装模板前,下层模板不拆除,以便上部模板的固定和预防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漏浆。

⑤设置模板定位基准。采用钢筋定位,即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的钢筋,绑扎在竖向主筋上,并按两排主筋的中心位置分档,以保证钢筋与模板位置准确。

⑥模板与配件的检查。按施工需用的模板及配件对其规格、数量逐项清点检查,未经修复的配件不得使用。

⑦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a.进行三级技术交底:施工工长向施工队负责人技术交底;施工队技术负责人向操作人交底。施工工长采用书面交底,施工队以书面或口头交底。

b.胶合板模板使用一次后应涂刷隔离剂,在涂刷隔离剂之前应先将模板上的灰浆铲除清理干净,严禁在模板上涂刷废旧机油,以免污染构件钢筋。

c.模板支撑的承接面应平整坚固,准备好垫木。

八、模板支设要求

①按模板设计循序拼装,以保证模板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②配件必须装拼牢固。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撑面应平整垫实,并有足够的受压面积。支撑面应着力于外钢楞。

③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必须位置准确、安设牢固。墙柱扣模前应仔细检查预埋件是否遗漏或安装是否牢固。

④剪力墙、混凝土墙、柱模板的底面应找平,下端应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垫平。在剪力墙、混凝土墙上继续安装模板时,模板应有可靠的支撑点,其平直度应进行校正。

⑤基础模板必须支撑牢固,防止变形,侧模斜撑的部位应加设垫木。

⑥支柱所设的水平撑和剪力撑,应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⑦多层支设的支柱,上下应对应设置在同一竖向中线上。

⑧剪力墙、柱、梁模板上的对拉螺栓孔应平直相对,穿插螺栓不得生拉硬顶。

⑨钢楞应采用整根杆件,接头应错开设置,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墙板、楼板模板拼缝处采用海绵双面胶带。

1.梁板模板支设要求

①梁模板组拼:复核梁板底标高,校正轴线位置无误后搭设垫平模板支架(包括安装水平拉杆和剪力撑),固定龙骨;再在次龙骨上铺钉底模,拉线找直;然后绑扎钢筋,安装并固定梁侧模板。

②当梁高>700mm时,梁侧模采用对拉螺栓紧固。对拉螺栓采用φ12钢筋两端套丝,梁侧模中部设置双钢管,对拉螺栓用3形扣件(蝴蝶卡)紧固。

③按设计要求起拱(一般跨度大于4m时,应起拱0.1%~0.2%)。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安装外楞,拧紧对拉螺栓,调整梁口平直。复查梁模尺寸,并加设模板支撑。

④梁板模板安装应注意以下事项:

a.梁口与柱头模板的连接特别重要,必须按模板设计封严撑牢。

b.梁模支柱按模板设计规定支设。底层支柱应支撑在平整坚实地面上,在底部加垫50mm×300mm木板,并加设对拔木楔楔紧,调整标高,分散荷载,以防发生下沉。

c.采用扣件钢管脚手作支架,扣件必须要拧紧,要抽查扣件的力矩,横杆的步距要按设计要求设置。支柱之间根据楼层高度内设两道水平拉杆和斜拉杆。

d.梁钢筋一般在梁底模支好后绑扎,找正位置和垫好保护层垫块,清除垃圾杂物,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安装梁侧模。侧模要包住底模。

e.由于各种设备管道安装的要求,需要在模板上预留孔洞时,应尽量使穿梁管道孔分散,穿梁管道孔的位置应设置在梁中部1/2梁高范围内,以防削弱梁的截面,影响梁的承载能力。

2.剪力墙模板支设要求

①剪力墙、混凝土模板采用整体木胶合板模板,组装时应按模板编号进行拼装。

②模板安装前应清扫墙内杂物,先安装一侧模板,基本固定后再安装另一侧模板,调整斜撑或拉杆使模板垂直后拧紧穿墙螺栓(见图3.2)。

③整体模板组拼时,应从墙角模开始,向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组拼,这样可以减少临时支撑设置。否则要随时注意拆换支撑或增加支撑,以保证墙模处于稳定状态。

图3.2 剪力墙、地下室墙设对拉螺栓

④模板就位后,可安装外楞,设穿墙对拉螺栓。在组装模板时,要使两侧穿孔的模板对称放置,以使穿墙螺栓与墙模保持垂直。

⑤外墙上下层模板接茬的处理,可在下层模板上端设一道穿墙螺栓,拆模时该层模板暂不拆除,在支上层模板时作为上层模板的支撑面。

3.柱模支设要求

①安装柱模板时先在基础顶面(或楼面)弹出柱轴线和柱截面尺寸的边线,同一轴向的先弹出两端柱轴线及边线,然后拉通线弹出中间柱的轴线和边线。

②按照边线先把柱模底部用1∶2水泥砂浆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

③柱模支设高度以梁底标高为准,柱顶和底部控制标高用水准仪引测到模板位置上。安装时先将相邻的两片模板就位,就位后用铁丝与主筋绑扎临时固定,安装完两面模板后再安装另外两面模板。

④安装柱箍,安装拉杆或斜撑。

⑤混凝土浇筑前将柱模内清理干净。

⑥柱模拆除:先拆掉柱模斜撑,再卸掉柱箍,然后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模。

4.安装楼板模板要求

①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②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龙骨和支柱,临时固定;再安第二排龙骨和支柱,依次逐排安装。

③调节支柱高度,将大龙骨找平。

④平台大模板铺完后,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

⑤标高校完后,支柱之间应加水平拉杆。根据支柱高度确定水平拉杆设几道。离地面10cm处设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1.5m左右一道,并应经常检查,保证其完整牢固。

5.楼梯模板支设要求(见图3.3)

图3.3 楼梯踏步支设大样图

施工前应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安装休息平台处模板,再安装楼梯底模板,然后安装楼梯模板斜楞,安装外帮侧模和踏步模板(见图3.4)。应特别注意斜向支柱的固定,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移动。

图3.4 楼梯模板支设示意图

6.模板的拆除

①拆除顺序应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件,承重部位要达到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根据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报告确定是否拆除模板。另外,还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②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事故,待该片的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可将模板、配件、支架等运出堆放。

③拆下的模板等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

7.质量标准

①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撑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②模板接缝宽度不得大于1.5mm。

③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并采取防止粘结的措施。

④模板允许偏差见表3.4。

表3.4 基础模板工程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九、模板结构的设计原则

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用的模板,是保证混凝土结构按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成型的一种临时模型结构,它要承受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侧压力(水平荷载)、模板自重、材料和施工荷载(竖向荷载),必须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模板工程的费用约占混凝土结构工程费用的1/3,只拆用工量约占1/2,因此,模板设计是否经济合理,对节约材料、降低工程造价关系重大。所以与其他结构设计一样,模板结构必须进行设计计算。那种仅凭不成熟的工程经验来确定模板结构的断面尺寸及结构构造,是不安全的,也是不经济的。

1.模板结构的三要素

模板结构均由3个部分组成:

(1)模板面板

模板面板是新浇筑混凝土直接接触的承力板,没有模板面板,新浇筑混凝土就不能浇筑成型。

(2)支撑结构

支撑结构是支撑新浇混凝土产生的各种荷载和模板面板荷载以及施工荷载的结构,能保证模板结构牢固地组合,使之不变形、不破坏。

(3)连接件

连接件是将模板面板和支撑结构连接成整体的部件,使模板结构组合成整体。

2.模板结构设计的原则

(1)实用性

要保证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模板的接缝要严密、不漏浆,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性;构造要简单,装拆要方便,并便于钢筋绑扎和安装以及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工艺等要求。

(2)安全性

模板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在各类荷载作用下不破坏、不倒塌,变形在允许范围之内,结构牢固稳定,同时要确保工人的操作安全。

(3)经济性

要结合工程和结构的具体情况和施工单位的具体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择优选择模板方案。在确保工期、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模板的一次性投入,加快模板周转,减少模板支拆用工,减轻模板结构自重,并为后续装修施工创造条件,做到既节约模板费用,又实现安全文明施工。

十、模板设计实例:地下室柱模板计算

采用18mm厚覆膜木胶合模板,在木工车间制作施工现场组拼,背内楞采用50mm× 100mm木方,柱箍采用[12槽钢围檩加固,采用可回收M14对拉螺栓进行加固(地下室外柱采用止水螺栓)。边角处采用木板条找补,保证楞角方直、美观。斜向支撑采用48×3.5钢管斜向加固(尽量取45°)。

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木楞或钢楞)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如图3.5所示。

图3.5 柱模板设计示意图(单位:mm)

柱截面宽度B(mm):900.00;柱截面高度H(mm):900.00;柱模板的总计算高度:H=4.00m,计算简图如图3.6所示。根据规范,当采用溜槽、串筒或导管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2.00kN/m2

1.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柱截面宽度B方向对拉螺栓数目:1;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数目:4;

柱截面高度H方向对拉螺栓数目:1;柱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数目:4;

对拉螺栓直径(mm):M14。

(2)柱箍信息

柱箍材料:木楞;

宽度(mm):50.00;高度(mm):100.00;

柱箍的间距(mm):500;柱箍肢数:1。

图3.6 计算简图

(3)竖楞信息

竖楞材料:钢楞;截面类型:内卷边槽钢100×50×20×3.0;

钢楞截面惯性矩I(cm4):100.28;钢楞截面抵抗矩W(cm3):20.06;

竖楞肢数:2。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竹胶合板;

面板厚度(mm):18.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9500.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

(5)木方参数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95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t(N/mm2):1.50。

2.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式中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5.714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模板计算高度,取4.000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000。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分别为47.705kN/m2和 96.000kN/m2,取较小值47.705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则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47.705kN/m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F2=2kN/m2

3.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模板结构构件中的面板属于受弯构件,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本工程中取柱截面宽度B方向和H方向中竖楞间距最大的面板作为验算对象,进行强度、刚度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由前述参数信息可知,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间距最大,为l=280mm,且竖楞数为4,面板为大于3跨,因此对柱截面宽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计算简图如图3.7所示。

图3.7 面板计算简图

(1)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对柱截面宽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用下式计算最大跨中弯矩M:

式中 M——面板计算最大弯矩,N·mm;

 l——计算跨度(竖楞间距),l=28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q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1.2×47.71×0.50×0.90=25.761(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1.4×2.00×0.50×0.90=1.260(kN/m)。式中的0.90为按《施工手册》取用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q=q1+q2=25.761+1.260=27.021(kN/m)

面板的最大弯矩:M=0.1×27.021×280×280=2.12×105(N·mm)。

面板最大应力按下式计算:

式中 σ———面板承受的应力,N/mm2

 M———面板计算最大弯矩,N·mm;

 W———面板的截面抵抗矩,(b为面板截面宽度,h为面板截面厚度);

 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本例中W=500×18.0×18.0/6=2.70×104(mm3);f=13.000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M/W=2.12×105/2.70×104=7.846(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7.846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σ]=13N/mm2,满足要求。

(2)面板抗剪验算

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V——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l——计算跨度(竖楞间距),l=28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

q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1.2×47.71×0.50×0.90=25.761(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1.4×2.00×0.50×0.90=1.260(kN/m),式中的0.90为按《施工手册》取用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q=q1+q2=25.761+1.260=27.021(kN/m)

面板的最大剪力:V=0.6×27.021×280.0=4539.478(N)。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下式:

式中 τ——面板承受的剪应力,N/mm2;

 V———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b———构件的截面宽度,mm;

 hn———面板厚度,mm;

 fv———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面板截面受剪应力计算值:τ=3×4539.478/(2×500×18.0)=0.757(N/mm2);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fv]=1.500N/mm2

面板截面的受剪应力τ=0.757N/mm2小于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fv]=1.5N/mm2,满足要求。

(3)面板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挠度计算公式如下:4

式中 ω———面板最大挠度,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kN/m;

l———计算跨度(竖楞间距),l=280.0mm;

E———面板弹性模量,N/mm2

I———面板截面的惯性矩,mm4

q=47.71×0.50=23.85(kN/m);

E=9500.00N/mm2

I=500×18.0×18.0×18.0/12=2.43×105(mm4)。

面板最大容许挠度:[ω]=280/250=1.12(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ω=0.677×23.85×280.04/(100×9500.0×2.43×105)=0.43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ω=0.43mm小于面板最大容许挠度设计值[ω]=1.12mm,满足要求。

4.竖楞方木的计算

模板结构构件中的竖楞(小楞)属于受弯构件,按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柱高度为4.0m,柱箍间距为500mm,竖楞为大于3跨,因此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图3.8所示。

本工程中,竖楞采用钢楞,截面类型为内卷边槽钢100×50×20×3.0,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内钢楞截面抵抗矩W=20.06cm3

内钢楞截面惯性矩I=100.28cm4

图3.8 竖楞方木计算简图

(1)抗弯强度验算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

式中 M——竖楞计算最大弯矩,N·mm;

 l——计算跨度(柱箍间距);

 q——作用在竖楞上的线荷载。

q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1.2×47.71×0.28×0.90=14.426(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1.4×2.00×0.28×0.90=0.706(kN/m);

q=(14.426+0.706)/2=7.566(kN/m)

竖楞的最大弯矩:M=0.1×7.566×500.0×500.0=1.89×105N·mm。

式中 σ——竖楞承受的应力,N/mm2;

 M——竖楞计算最大弯矩,N·mm;

 W——竖楞的截面抵抗矩,mm3;

 f——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W=2.01×104;f=205.000N/mm2

竖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M/W=1.89×105/2.01×104=9.429(N/mm2)。

竖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9.429N/mm2小于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σ]=205N/mm2,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V——竖楞计算最大剪力,N;

 l——计算跨度(柱箍间距);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

q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1.2×47.71×0.28×0.90=14.426(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1.4×2.00×0.28×0.90=0.706(kN/m);

q=(14.426+0.706)/2=7.566(kN/m)

竖楞的最大剪力:V=0.6×7.566×500.0=2269.739(N)。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下式:

式中 τ——竖楞截面最大受剪应力,N/mm2;

 V——竖楞计算最大剪力,N;

 b——竖楞的截面宽度,mm;

 hn——竖楞的截面高度,mm;

 fv——竖楞的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V=2269.739N;b=60.0mm;hn=80.0mm;fv=1.500N/mm2

竖楞截面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τ=3×2269.739/(2×60.0×80.0)=0.709(N/mm2);

竖楞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fv]=1.500N/mm2

竖楞截面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τ=0.709N/mm2小于竖楞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fv]= 1.5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ω——竖楞最大挠度,mm;

 q——作用在竖楞上的线荷载,kN/m;

 l——计算跨度(柱箍间距);

 E——竖楞弹性模量,N/mm2;

 I——竖楞截面的惯性矩,mm4。

q=47.71×0.28=13.36kN/m;l=500.0mm;E=210000.00N/mm2;I=1.00×106。竖楞最大容许挠度:[ω]=500/400=2(mm);

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ω=0.677×13.36×500.04/(100×210000.0×1.00×106)= 0.027(mm)。

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ω=0.027mm小于竖楞最大容许挠度[ω]=2mm,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十一、模板施工

1.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安装柱模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抹好模板下的找平砂浆。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配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拼装的精度要求如下:

两块模板之间拼缝≤1mm;

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1mm;

模板平整度≤2mm;

模板平面尺寸偏差±3mm。

(2)模板定位

当底板或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1.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开始进行轴线投测。首先根据楼面轴线测量孔引测建筑物的主轴线的控制线,并以该控制线为起点,引出每道细部轴线,根据轴线位置放出细部截面位置尺寸线、模板500控制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当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以后,开始引测楼层500标高控制线,并根据该500线将板底的控制线直接引测到墙、柱上。(注:建筑中所有未标单位的数字均默认为mm)

2.地下室模板安装要求

(1)底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垫层施工完毕后进行底板模板安装。底板侧模全部采用砖模,沿底板边线外延50mm砌筑240mm厚砖墙,高度为底板厚+450mm。在底板厚度范围内砌筑永久性保护墙,砂浆采用1∶3水泥砂浆,上面450mm部分砌筑临时性保护墙,用混合砂浆砌筑,砖墙内侧抹20mm厚1∶3水泥砂浆。

积水坑、电梯井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按坑大小加工成定型模板。模板固定要牢固,并用钢丝绳将模板拉在底板钢筋上,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上浮。

(2)墙体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模板安装顺序: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

技术要点:安装墙模前,要对墙体接茬处凿毛,用空压机清除墙体内的杂物,做好测量放线工作;为防止墙体模板根部出现漏浆“烂根”现象,墙模安装前,在底板上根据放线尺寸贴海绵条,做到平整、准确、粘结牢固并注意穿墙螺栓的安装质量。

(3)梁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模板安装顺序:满堂脚手架→模板定位→模板加固→梁底清理→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

技术要点:安装梁模前,满堂架要稳固,梁底定位要准确,梁邦要加固牢,梁模内要清理干净。

(4)楼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模板安装顺序:满堂脚手架→主龙骨→次龙骨→柱头模板龙骨→柱头模板、顶板模板→拼装→顶板内、外墙柱头模板龙骨→模板调整验收,进行下道工序。

技术要点:楼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时,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时,起拱0.2%),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

(5)柱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模板安装顺序: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柱模清理→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

技术要点:安装柱模前,要对柱模内混凝土表面凿毛,用空压机或净水清除柱内的杂物,为防止模板移位,要对柱模加固牢固。

3.标准层模板安装要求

(1)墙体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模板安装顺序: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

技术要点:安装墙模前,要对墙体接茬处凿毛,用空压机清除墙体内的杂物,做好测量放线工作;为防止墙体模板根部出现漏浆“烂根”现象,墙模安装前,在底板上根据放线尺寸贴海绵条,做到平整、准确、粘结牢固并注意穿墙螺栓的安装质量。

(2)梁、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模板安装顺序: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

技术要点:安装梁、板模板前,首先要检查梁、板模板支架的稳定性;在稳定的支架上先根据楼面上的轴线位置和梁控制线以及标高位置安置梁、板的底模;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待钢筋绑扎校正完毕,且隐蔽工程验收完毕后,再支设梁的侧模或板的周边模板,并在板或梁的适当位置预留方孔,以便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清理模板内的杂物;模板支设完毕后,要严格进行检查,保证架体稳定、支设牢固、拼缝严密,浇筑混凝土时不胀模、不漏浆。

(3)楼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模板安装顺序:满堂架→主龙骨→次龙骨→柱头模板龙骨→柱头模板、顶板模板→拼装→顶板内、外墙柱头模板龙骨→模板调整验收,进行下道工序。

技术要点:楼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时,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时,起拱0.2%),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

(4)柱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要点

模板安装顺序:搭设脚手架→柱模就位安装→设支撑→固定柱模→浇筑混凝土→拆除支撑、模板→清理模板。

技术要点:安装柱模前,要对柱跟接茬处凿毛,用空压机清除墙体内的杂物,做好柱子轴线及控制线的测量工作。为防止柱子模板根部出现漏浆“烂根”、“蜂窝”、“麻面”现象,柱模安装前,在底板外侧根据放线尺寸用细石混凝土堵缝,做到平整、准确、粘结牢固并注意穿墙螺栓的安装质量。

4.模板构造

(1)板模板

楼板模板采用50mm×100mm木方作板底支撑,中心间距300mm。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撑系统,脚手架排距1.3m、跨距1.3m、步距1.5m。

楼板模板施工时注意事项如下:

①楼板支撑钢管必须在(底板)楼面弹线上垫木方。

②钢管排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上下层支顶位置一致,连接件需连接牢固,水平拉撑连通。

③模板底第一排楞需紧靠墙板,如有缝隙用密封条封孔,模板与模板之间拼接缝小于1mm,否则用腻子封条。

④根据房间大小决定顶板模板起拱大小:L<4m开间不考虑起拱,4m≤L<6m起拱10mm,L≥6m的起拱15mm。

⑤模板支设,下部支撑用满堂脚手架支撑下垫垫板。顶板纵横格栅用压刨刨成同样规格,并拉通线找平。特别是四周的格栅,弹线应保持在同一标高上,板与格栅用50mm长钉子固定,格栅间距300mm,板铺完后用水准仪校正标高,并用靠尺找平。铺设四周模板时,与墙齐平,加密封条,避免墙体“吃模”。板模周转使用时,应将表面的水泥砂浆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对变形和四周破损的模板及时修整和更换,以确保接缝严密、板面平整;模板铺完后,应将杂物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

⑥从墙根起步300mm立第一根立杆,以后按900mm和1200mm的间距立支撑,这样可保证立柱支撑上下层位置对应。水平拉杆要求设上、中、下三道,考虑到人行通道,可在支撑中留一条通道,中、下两道水平不设(在顶板支撑完善之后拆除部分横杆形成人行通道)。

(2)板模板(一层扣件钢管高架)

楼板模板采用50mm×100mm木方作板底支撑,中心间距250mm。扣件式钢管支模架作为支撑系统,脚手架排距1.3m、跨距1.3m、步距1.5m。(标准层作相应的调整)楼板模板施工时注意事项如下:

①横板支撑钢管必须在楼面弹线上垫木方。

②钢管排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上下层支顶位置一致,连接件需连接牢固,水平拉撑连通。

③模板底第一排楞需紧靠墙板,如有缝隙用密封条封孔,模板与模板之间拼接缝小于1mm,否则用腻子封条。

④根据房间大小,决定顶板模板起拱大小:L<4m的开间不考虑起拱,4m≤L<6m的起拱10mm,L≥6m的起拱15mm。

⑤模板支设,下部支撑用满堂支模架支撑下垫垫板。顶板纵横格栅用压刨刨成同样规格,并拉通线找平。特别是四周的格栅,弹线应保持在同一标高上,板与格栅用50mm长钉子固定,格栅间距300mm,板铺完后用水准仪校正标高,并用靠尺找平。铺设四周模板时,与墙齐平,加密封条,避免墙体“吃模”。板模周转使用时,将表面的水泥砂浆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对变形和四周破损的模板及时修整和更换以确保接缝严密,板面平整;模板铺完后,将杂物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

⑥从墙根起步300mm立第一根立杆,以后按900mm和1200mm的间距立支撑,这样可保证立柱支撑上下层位置对应。水平拉杆要求设上、中、下三道,考虑到人行通道,可在支撑中留一条通道,中、下两道水平不设(在顶板支撑完善之后拆除部分横杆形成人行通道)。

5.梁模板支撑

(1)梁模板(地下室扣件钢管架)

梁侧模板采用木方作为内楞间距300mm,木方作为外楞间距500mm,采用可回收的M12普通穿墙螺栓加固水平间距500mm,竖向间距同外楞。梁模板采用18mm胶合面板作为面板,梁底采用50mm×100mm方木横向布置,间距300mm。纵向支承为φ48×3.5钢管。扣件式钢管支模架作为支撑系统,支模架梁跨方向0.6m,梁两侧立杆间0.6m,步距1.5m。

(2)梁模板施工注意事项

①模板支撑钢管必须在楼面弹线上垫木方。

②钢管排架搭设应横平竖直,纵横连通,上下层支顶位置一致,连接件需连接牢固,水平拉撑连通。

③根据梁跨度决定顶板模板起拱大小:L<4m不考虑起拱,4m≤L<6m起拱10mm,L≥6m的起拱15mm。

④梁侧设置斜向支撑,采用钢管+U型托,对称斜向加固(尽量取45°)。

6.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应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

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如下要求: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图纸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

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

(1)墙模板拆除

墙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拆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先模板后角模。拆墙模板时,首先拆下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不得在墙上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保证拆模时不晃动混凝土墙体,尤其拆门窗阴阳角模时不能用大锤砸模板。门窗洞口模板在墙体模板拆除结束后拆除,先松动四周固定用的角钢,再将各面模板轻轻振出拆除,严禁直接用撬棍从混凝土与模板接缝位置撬动洞口模板,以防止拆除时洞口的阳角被损坏,跨度大于1m的洞口拆模后要加设临时支撑。

(2)楼板模板拆除

楼板模板拆除时,先调节顶部支撑头,使其向下移动,达到模板与楼板分离的要求,保留养护支撑及其上的养护木方或养护模板,其余模板均落在满堂脚手架上。拆除楼板模板时要保留板的养护支撑。

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点时,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铲刀、湿布进行清理。支模前刷脱模剂。模板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理,以保证使用质量。

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涂刷隔离剂,防止粘结灰浆。

7.模板技术措施

(1)进场模板质量标准

①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通过收存、检查进场木胶合板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来检验)。

②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每平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m2,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2

③规格尺寸标准。厚度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处,长短边分别测3点、1点,取8点平均值,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长、宽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对角线差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翘曲度检测方法: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2)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模板安装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及相关规范要求,即“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①主控项目。

a.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b.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茬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②一般项目。

a.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b.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要求起拱。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c.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3.5的规定。

表3.5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续表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d.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3.5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试验值。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③模板垂直度控制。对模板垂直度应严格控制,在模板安装就位前,必须对每一块模板线进行复测,无误后,方可安装模板。模板拼装配合,工长及质检员逐一检查模板垂直度,确保垂直度不超过3mm,平整度不超过2mm。模板就位前,检查顶模棍位置、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④顶板模板标高控制。每层顶板抄测标高控制点,测量抄出混凝土墙上的500线或1000线,根据楼层的设计层高及板厚,沿墙周边弹出顶板模板的底标高线。

⑤模板的变形控制。墙模支设前,竖向梯子筋上焊接顶模棍(墙厚每边减少1mm)。浇筑混凝土时,做分层尺竿,并配好照明,分层浇筑,层高控制在500以内,严防振捣不实或过振,使模板变形。门窗洞口处对称下混凝土。模板支立后,拉水平、竖向通线,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易观察模板变形、跑位。浇筑前认真检查螺栓、顶撑及斜撑是否松动。模板支立完毕后,禁止模板与脚手架拉结。

⑥模板的拼缝、接头。模板拼缝、接头不密实时,用塑料密封条堵塞;钢模板如发生变形时,及时修整。

⑦窗洞口模板。在窗台模板下口中间留置2个排气孔,以防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窝气,造成混凝土浇筑不密实。

⑧清扫口的留置。楼梯模板清扫口留在平台梁下口,清扫口为50mm×100mm洞,以便用空压机清扫模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后,用木胶合板背订木方固定。

⑨起拱。跨度小于4m的板不考虑起拱,4~6m的板起拱10mm;跨度大于6m的板起拱15mm。

⑩与安装配合。合模前与钢筋、水、电安装等工种协调配合,合模通知书发放后方可合模。

混凝土浇筑时,所有墙板全长、全高拉通线,边浇筑边校正墙板垂直度。每次浇筑时均派专人专职检查模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为提高模板周转、安装效率,应事先按工程轴线位置、尺寸将模板编号,以便定位使用。拆除后的模板按编号整理、堆放。安装操作人员应采取定段、定编号负责制。

(3)其他注意事项

①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施工。另外,对于一些质量通病制定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以保证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严格执行交底制度,操作前必须有单项的施工方案和给施工队伍的书面形式的技术交底。

②胶合板选规格统一、面板平整光洁、防水性能好的。

③进场木方先压刨平直统一尺寸,并码放整齐,木方下口要垫平。

④模板配板后四边弹线刨平,以保证墙体、柱子、楼板阳角顺直。

⑤墙模板安装基层找平,并粘贴海绵条,模板下端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和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在外墙继续安装模板前,要设置模板支撑垫带,并校正其平直。

⑥墙模板的对拉螺栓孔平直相对,穿插螺栓不得斜拉硬顶。内墙穿墙螺栓套硬塑料管,塑料管长度比墙厚少2~3mm。

⑦门窗洞口模板制作尺寸要求准确,校正阳角方正后加固、固定,对角用木条拉上以防止变形。

⑧支模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刀撑,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4)脱模剂及模板堆放、维修

①木胶合板选择水性脱模剂,在安装前将脱膜剂刷上,防止过早刷上后被雨水冲洗掉。钢模板用油性脱模剂,机油∶柴油=2∶8。

②模板贮存时,其上要有遮蔽,其下垫有垫木。垫木间距要适当,避免模板变形或损伤。

③装卸模板时轻装轻卸,严禁抛掷,并防止碰撞、损坏模板。周转模板分类清理、堆放。

④拆下的模板,如发现翘曲,变形,应及时进行修理。破损的板面要及时进行修补。

(5)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①拆模时操作人员必须挂好、系好安全带。

②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支模架(见本工程脚手架方案及相关方案、安全操作规程等)。

③在拆墙模前不准将支模架拆除,用塔吊拆时与起重工配合;拆除顶板模板前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将非安全通道用钢管、安全网封闭,挂“禁止通行”安全标志,操作人员不得在此区域,必须在铺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操作。

④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经常检查支设模板吊钩、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⑤木工机械必须严格使用倒顺开关和专用开关箱,母线不得超过3m,外壳接保护零线,且绝缘良好。电锯和电刨必须接用漏电保护器,锯片不得有裂纹(使用前检查,使用中随时检查);且电锯必须具备皮带防护罩、锯片防护罩、分料器和护手装置。使用木工多用机械时,严禁电锯和电刨同时使用;严禁戴手套;长度小于50cm或厚度大于锯片半径的木料严禁使用电锯;两人操作时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机械停用时应断电加锁。

⑥用塔吊吊运模板时,必须由起重工指挥,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模板安装就位前需有缆绳牵拉,防止模板旋转不善撞伤人;垂直吊运必须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且必须使用卡环吊运。不允许一次吊运两块模板。

⑦大模板堆放场地要求硬化、平整、有围护,阴阳角模架设小围护架放置。安装就位后,要采取防止触电保护措施,将大模板加以串联,并同避雷网接通,防止漏电伤人。

⑧在电梯间进行模板施工作业时,必须层层搭设安全防护平台。因混凝土侧力既受温度影响,又受浇筑速度影响,因此当夏季施工温度较高时,可适当增大混凝土浇筑速度;秋冬季施工温度降低,混凝土浇筑速度也要适当降低。当T=15℃时,混凝土浇筑速度应不大于2m3/h。

⑨环保与文明施工。夜间22︰00~凌晨6︰00现场停止模板加工和其他模板作业。现场模板加工垃圾及时清理,并存放进指定垃圾站,做到工完场清。整个模板堆放场地与施工现场要达到整齐有序、干净无污染、低噪声、低扬尘、低能耗的整体效果。

【能力考核】

任务1 能单独进行对模板的合格验收。

 问题1 模板施工的施工难点在哪几个部位? 问题2 模板施工的工艺顺序? 问题3 采取怎样的措施增加模板的周转次数?

任务2 掌握模板施工的细节处理。

 问题1 掌握各种结构宜采用哪种材质的模板? 问题2 过程控制对模板施工的重要性有哪些?

实训3 混凝土工程施工实训

3.1 施工缝留置设计

【背景资料】

作为施工技术人员,在前几道施工工序无误、合格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要求能根据施工图纸能准确合理设置施工缝的位置,并对施工缝的施工方案进行制订,能熟练地制订混凝土浇筑方案和技术交底。

【实训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混凝土施工实施方案、技术交底的拟订与编制。

【实训目标】

1.能力目标

①能应用平法制图规则读懂结构施工图中的结构布置图。

②能根据施工图纸合理地设置施工缝的位置。

③能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制订施工缝的施工方案。

2.知识要点

平法制图规则,施工缝的定义,建筑施工手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

【实训地点】

校内实训教室。

【实训类型】

施工方案设计。

【施工缝实训练步骤】

一、设计准备

①设计工具准备:施工图纸、建筑施工手册、A4纸等。

②熟悉平法制图中框架结构梁、柱、板等构件的表示方法。

③熟悉施工缝不同构件留设的位置:

a.柱子宜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

b.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应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

c.单向板可以留在平板短边的任何位置。

d.有主次梁的楼盖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长度范围内。

e.墙留置在门洞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f.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穹拱、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钢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位直接按设计要求留置。

④施工缝处理的方法。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经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混凝土达到1.2N/mm2的强度所需的时间可通过试验确定,同时必须对施工缝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对施工缝处松动的石子进行剔除,表面污垢清理干净,用干净的饮用水冲刷,然后涂刷一层水泥净浆结合层方可进行混凝土的再次浇筑)。

二、实施步骤

①把结构施工图中需要设置施工缝的构件的位置标出来。

②根据施工缝设置要求,对所在构件的施工缝位置进行确定。

③编制施工缝的施工方案:

a.在已经硬化的混凝土表面继续浇筑混凝土前的工作。

b.在施工缝浇筑过程中的工作。

c.其他补充注意事项。

三、实施方案

①在已经硬化的混凝土表面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的松动砂石和软弱混凝土层,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24h后将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予以清除。

②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腐锈等杂物应清除。

③要求在已经浇筑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1.2N/mm2时,再进行施工缝浇筑。

④在浇筑时,施工缝处宜先铺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

⑤在施工缝开始浇筑时,要尽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在距施工缝80~100cm处停止振捣。

3.2 混凝土方案选择与技术交底

【背景资料】

作为施工技术人员,应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的内容,合理安排结构构件的混凝土浇筑,并对框架结构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进行制订。

【实训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图对梁、板、柱进行混凝土浇筑方案选择,并写出技术交底。

【实训目标】

1.能力目标

①能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项目部的特点,开展混凝土技术交底会议。

②能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熟练地配制混凝土,安排混凝土的使用和养护。

2.知识要点

混凝土配制,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

【实训地点】

校内实训实验室、实训教室。

【实训类型】

方案设计与制订。

【实训步骤】

一、前期工作

①熟悉项目施工图纸。

②了解项目状况以及施工现场条件。

二、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隔离剂,掺合料,配合比。

2.作业条件

①模板内清理干净。

②模板浇水湿润或涂隔离剂。

③混凝土厂家配制用的计量衡器校正。

④模板和钢筋检查验收合格。

3.施工机具

振动棒,布料机,水管,铁锹,铁抹子,塑料薄膜,混凝土钯等。

三、混凝土工艺流程设计

1.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柱、梁、板、剪力墙、楼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混凝土收面→薄膜覆盖→养护。

2.工艺设计

①作业准备。

②混凝土现场搅拌工艺。

③混凝土运输。

④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⑤楼梯混凝土浇筑。

⑥柱的混凝土浇筑。

⑦剪力墙的混凝土浇筑。

⑧梁、板混凝土浇筑。

⑨浇筑完毕。

⑩养护。

混凝土试块留置。

四、注意事项

①成品保护,按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②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a.混凝土浇筑时加水造成混凝土配合比变化,混凝土强度等级降低。

b.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到位,造成混凝土麻面、蜂窝、孔洞。

c.混凝土收面过早,造成混凝土表面起砂、空鼓、裂缝。

d.混凝土养护不到位,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e.在混凝土未达到拆模时间时过早拆模,造成混凝土构件缺角、掉楞、面层脱落等。

五、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

组织技术交底会议,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复杂的各类构件进行方案拟订,通过专家论证、参照以往技术经验、查找施工相关技术资料等方式进行方案的优化,从而减少或控制建筑“通病”的发生。

【模拟实例】

根据给出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平面图(见图3.9),结合施工场地情况,制订混凝土浇筑方案,并做好技术交底和现场管理工作。

图3.9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平面图

1.施工准备

1)作业条件

①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自检、隐蔽等验收手续。

②浇筑混凝土用的布料机及架子己搭设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③水泥、砂、石子及外加剂等经检查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实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证明通知单。

④振动棒经检验试运转合格,施工员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浇筑申请令已被批准。

2)材质要求

①水泥: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水泥标准,工期时间紧时可做水泥快测。

②砂、石:根据结构尺寸、钢筋密度、混凝土施工工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确定石子粒径、砂子粒径,砂、石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③水: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④外加剂:根据图纸、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是否采用外加剂,外加剂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上使用。

⑤掺合料:根据图纸、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是否采用掺合料,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⑥配合比:根据图纸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设置。

3)施工机具

混凝土搅拌机、磅秤(或自动上料系统)、双轮手推车、铁锹、混凝土吊斗、插入式振捣器、木抹子、卷尺、胶皮水管、塔吊、布料机、坍落度桶、泵车、尼龙线。

2.操作工艺

1)作业准备

①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木屑、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是否垫好,是否符合图纸等规范要求。

②如使用木模板,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清理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③施工缝的松散混凝土及混凝土软弱层已剔除干净,露出石子,并浇水湿润,无明显积水,已刷结合浆。

④梁、柱钢筋的垫块、撑块已施工完毕,并经过自检、隐蔽验收。

⑤自拌混凝土应在开盘前1h左右,测定砂石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

2)混凝土现场搅拌工艺

①每次浇筑混凝土前1.5h左右,由施工现场专业工长填写申报“混凝土浇筑申请令”,由建设(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或监理工程师批准。

②试验员依据“混凝土浇筑申请令”填写有关资料。根据砂石含水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材料用量,换算每盘的用料,写配合比板,经施工技术负责人校核后,挂在搅拌机旁醒目位置处。

③材料计量及投放。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的计量误差为±2%,粗、细骨料的计量误差为±3%。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外加剂粉剂→掺合料→砂子→水→外加剂液体剂。

④搅拌时间。为使混凝土搅拌均匀,自全部掺合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混凝土卸料为止,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如下:

a.强制式搅拌机:不掺外加剂时,不少于90s;掺外加剂时,不少于120s。

b.自落式搅拌机: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的基础上增加30s。

⑤用于承重结构及抗渗防水工程使用的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的,开盘鉴定是指第一次使用的配合比,在混凝土出厂前由混凝土供应单位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开盘鉴定。现场搅拌的混凝土由施工单位组织建设(监理)单位、搅拌机组、混凝土试配单位进行开盘鉴定工作,共同认定实验室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确定的组成材料是否与现场施工所用材料相符,以及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如果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可以在维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砂率、水及水泥量至和易性良好为止。

3)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运输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净浆流失。如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有离析现象,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和。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表3.6的规定。

表3.6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至浇筑完毕的时间 单位:min

注:①掺用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时,应按试验确定;
②轻骨料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延续时间应适当缩短。

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用水冲出的混凝土严禁用在永久建筑结构上。

4)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①混凝土自吊斗口或泵送管口下落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超过2m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②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作业,浇筑层高度应根据混凝土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混凝土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③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10cm,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④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小于2h时,应当执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⑤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5)混凝土构件浇筑

(1)柱的混凝土浇筑

①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动棒不得接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②柱高在2m之内时,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2m时,应采取措施或在模板侧面开洞口安装斜溜糟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应将洞口模板封闭严实,并用钢管锁牢。

③柱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应经过计算确定,并且应计算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量,用专制料斗容器称量,保证混凝土的分层准确,并用混凝土标尺杆计量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混凝土振捣人员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保证能够看清混凝土的振捣情况。

④柱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果需要留施工缝,应将其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⑤浇筑完后,应及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2)梁、板混凝土浇筑

①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②和板连成整体的高度大于1m的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2~3mm处。

③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侧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④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此处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⑤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于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着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摊铺混凝土。

(3)剪力墙混凝土浇筑

①柱、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时,可以同时浇筑,反之宜先浇筑柱混凝土、预埋剪力墙锚固筋,待拆柱模后,再绑剪力墙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

②剪力墙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10cm厚的与墙体混凝土同配比石子砂浆,并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

③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每层浇筑厚度按照规范的规定实施,因此必须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和振捣器操作人员数量。

④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4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泛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须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下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筑振捣。

⑤墙体混凝土浇筑高度应高出板底20~30mm。混凝土墙体浇筑完毕之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4)楼梯混凝土浇筑

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5)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扫毛

所有浇筑的混凝土楼板面都应当扫毛,扫毛时应顺一个方向扫,严禁随意扫毛,影响混凝土表面的观感。

6)养护

(1)自然养护方式

自然养护是指利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用保水材料或草苫等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后适当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湿润状态下硬化。

(2)人工养护方式

人工养护是指用人工来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和湿度,使得混凝土强度增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为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d。对竖向结构部分混凝土,拆模后用编织袋或塑料薄膜进行外包浇水养护,对梁、板等水平结构的混凝土进行保水养护。

7)混凝土试块留置

①按照规范规定的试块取样要求,做标养试块的取样。

②同条件试块的取样留置要分情况对待,拆模试块为1.2MPa(50%,75%,100%设计强度);外挂架要求的试块为7.5MPa等。

8)冬期施工

①冬期浇筑的混凝土掺负温复合外加剂时,应根据温度情况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负温外加剂,且在使用前必须经专门试验及有关单位技术鉴定。

②冬期施工前应制订冬期施工方案,对原材料的加热、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进行热工计算,并据以施工。

③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污垢。运输和浇筑混凝土用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

④运输浇筑过程中,温度应符合热工计算所确定的数据,如不符时,应采取措施进行调整。采用加热养护时,混凝土养护前的温度不得低于2℃。

⑤整体式结构加热养护时,浇筑程序和施工缝位置,应能防止发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如加热温度超过40℃时,应征求设计单位意见后确定。混凝土升、降温度不得超过规范规定。

⑥冬期施工平均气温在-5℃以内时,一般采用综合蓄热法施工,所用的早强抗冻型外加剂应附有出厂证明,并要经试验室试块对比试验后再正式使用。综合蓄热法宜选用425号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或R型早强水泥。外加剂应选用能明显提高早期强度并能降低抗冻临界强度的粉状复合外加剂,与骨料同时加入,保证搅拌均匀。

⑦冬施养护:模板及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⑧混凝土试块除按正常规定组数制作外,还应增设两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一组用以检验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另一组用以检验转入常温养护28d的强度。

⑨冬期施工过程中,应填写“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和“冬期施工混凝土日报”。

3.注意事项

(1)成品保护

①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得踩楼板、楼梯的分布筋、弯起钢筋,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在楼板上搭设浇筑混凝土使用的浇筑人行道,保证楼板负弯矩钢筋的位置。

②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得在梁或楼梯踏步侧模板上踩踏,应搭设跳板,保持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③已浇筑楼板、楼梯踏步的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准在面上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

④在浇筑混凝土时,要对已经完成的成品进行保护,对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流下的水泥浆要派专人及时清理干净,洒落的混凝土也要随时清理干净。

⑤对阳角等易碰坏的地方,应当有保护措施。

⑥冬期施工在已浇筑的楼板上覆盖时,要在脚手板上操作,尽量不留脚印。

(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①蜂窝:形成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导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

②露筋:形成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或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③孔洞:形成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④缝隙与夹渣层:由于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振捣不实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⑤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形成原因主要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支撑不牢固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⑥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形成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未用抹子认真抹平;冬期施工在覆盖保温层时,上人过早或未垫板进行操作。

4.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①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②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③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的规定。

④设计不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基本项目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3.7)

表3.7 现浇框架混凝土允许偏差

注:H为柱、墙全高。

【能力考核】

任务1 能熟练掌握根据图纸对混凝土方量的计算。

 问题1 怎样准确地对结构中施工缝的留置?

 问题2 怎样编写切实可行的施工缝施工方案?

 问题3 怎样单独组织混凝土的施工?

任务2 掌握混凝土的验收标准。

 问题1 怎样有效地预防混凝土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问题2 施工中怎样高效实施成品保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